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人类的故事 - 第十八章 抗击波斯人侵的战争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八章 抗击波斯人侵的战争
  希腊人成功抵御了亚洲对欧洲的入侵,将波斯人赶回了爱琴海对岸
  爱琴海人是职业商人腓尼基人的学生,之后希腊人从爱琴海人那里学会了贸易之道。他们模仿腓尼基人的模式,建起许多殖民地,并广泛使用货币与外国客商交易,成效大大超越了腓尼基人。到公元前6世纪,他们已牢牢控制了小亚细亚沿岸,凭借更高的效率他们夺走了腓尼基人的大部分生意。当然,腓尼基人对希腊人的后来居上怀恨在心,不过他们的实力还不够对希腊人发动一场战争。他们不愿冒险,只是将仇恨悄悄理在心里,等待着报复的机会来临。
  在前面的章节里,我已经给你们讲述过波斯帝国崛起的故事。一个来自波斯的默默无闻的游牧部落踏上了四处征伐的路途,他们在短时间内攫取了西亚大部分土地。这些波斯人态度彬彬有礼,做事方式还算文明。他们并不劫掠归顺他们的臣民,只要这些臣民每年进贡一定的赋税就心满意足了。当波斯人挺进到小亚细亚海岸时,他们坚持要求自底亚地区的希腊殖民地承认波斯国王是他们至高无上的主人,并按国王规定的数额缴税。这些希腊殖民地拒绝了波斯人的无礼要求,并向爱琴海对岸的祖国求救。战争的大幕就此徐徐拉开。
  如果史书记载得没错,历任的波斯国王一直将希腊的城邦制视为心腹大患。但归顺波斯帝国的诸多民族很可能以这种制度为榜样,以至于反抗波斯的统治。因此,波斯人认为,这种危险的政治制度必须被消灭,让波斯帝国的威严旗帜飘扬在希腊的上空。

  当然,隔着爱琴海的汹涌波涛,希腊人拥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感。可在雅典附近登陆,直捣希腊人的心脏。可此时,雅典的海岸线上已有重兵把守,波斯人只好撤回亚洲。马拉松平原的胜利为希腊赢得了短暂的和平。
  此后的8年,波斯人养精蓄锐、虎视眈眈,而希腊人也丝毫不敢懈怠。他们知道,一场暴雨般的攻击将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但在如何应对这场危机的问题上,雅典内部发生了分歧。一部分人希望增强陆军的实力,另一部分人认为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才是击败波斯人的关键。支持陆军和支持海军的两派分别由阿里斯蒂里司和泰米斯托克利领导,他们彼此攻击,争执不下,而雅典的防御问题就这样徒劳的拖延着。终于,陆军派的阿里斯蒂里司在政治斗争失败后被流放,泰米斯托克利赢得了主动权。他放手大干起来,倾尽人力财力建造战船,并把比雷埃夫斯变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海军基地。
  公元前481年,一支庞大的波斯军队赫然出现在希腊北部省份色萨利地区,希腊半岛再度面临灭顶之灾。在此危急存亡的关头,英勇的军事城邦斯巴达被推为希腊联军的军事领袖。可斯巴达人对北方的战事有些漫不经心,因为他们自己的城邦还未受到攻击。在这样的心态下,他们疏忽了防守从北方通往希腊腹地的要道。

  斯巴达国王李奥尼达奉命率一支小军团去防守连接色萨利和希腊南部省份的道路。这条道路位于巍峨的高山与大海之间,易守难攻。李奥尼达指挥勇猛的斯巴达士兵以寡敌众、浴血奋战,成功地阻挡了波斯大军前进的步伐。但一个名叫埃非阿尔蒂斯的叛徒出卖了希腊人,他引导一支波斯军队沿梅里斯附近的小路穿越山隘,深入到李奥尼达的后方,从腹背发起攻击。在温泉关附近(德摩比勒),一场血腥的战役打响了,双方从白天一直拼杀到夜幕降临。李奥尼达和斯巴达士兵全部阵亡,身边躺满了波斯士兵的尸体。
  温泉关的失守使波斯大军得以长驱直入,希腊的大部分地区相继陷落。波斯人气势汹汹朝雅典挺进,要报8年前的一箭之仇。他们攻占了雅典卫城,将其夷为平地。雅典人扶老携幼逃往萨拉米岛。这场战争看起来似乎是没有希望了。公元前480年9月20日,泰米斯托克利率领雅典海军,将波斯舰队骗人希腊大陆与萨拉米岛之间的狭窄海面。波斯舰队被迫与雅典海军决战。几个小时后,雅典人摧毁了3/4的波斯舰船,取得决定性胜利。

  这样一来,波斯人在德摩比勒地区的大捷就变得毫无意义。失去了海上支援,波斯国王泽克西斯被迫撤退。他打算来年再与希腊人进行最后决战,一举歼灭他们。波斯军队撤至北部的色萨利地区休整,等待第二年春天的来临。
  不过这一回,斯巴达人终于意识到事关全体希腊半岛的存亡,必须倾尽全力一搏。为保护城邦的安全,斯巴达人本已修建了一条横跨柯林斯地峡的城墙,在波仙尼亚斯的率领下,他们离开了城墙安全庇护,主动迎战玛尔多纽斯指挥的波斯军队。大战在普拉提亚附近展开,来自12个城邦的约10万希腊军队,向30万波斯军队发起了总攻击。跟马拉松平原发生的战斗一样,希腊重装步兵再度突破了波斯军队的箭阵,彻底击溃了波斯人。巧合的是,在希腊步兵赢得普拉提亚战役的同一天,雅典海军在小亚细亚附近的米卡尔角也摧毁了敌人的舰队。
  欧洲与亚洲的第一次较量就这样落下了帷幕。雅典赢得了莫大荣誉,斯巴达也因英勇而驰名。如果这两个城市能够冰释前嫌、携手合作,如果他们愿意忘掉彼此之间的小小嫉妒,他们是能够组成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希腊的领袖。
  事情的发展往往不如人愿;随着胜利的狂欢和携手的热情悄悄流逝,这样的机会也就一去不返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步步惊心续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2006年10月,深圳某小区。“胤禛,你真的如此恨我吗?真的如此……”他始终是没有来,他再不肯原谅我了,心像被生生撕裂了一般,疼痛以心脏为中心,一波一波地扩展到四肢百骸,觉得整个人难受得不能自己。不是已经死去了吗,为什么身体还会疼痛,为什么脑中还会有如此清晰的记忆。轻轻地动动指尖,指腹下能感觉到柔软的棉被。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2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2
摘要:2009年6月11日凌晨2时41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终于完稿了。从2006年夏完成《货币战争》以来,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酝酿《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近三年以来,仔细梳理了德、英、法、美两百多年来的所有重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以及他们与各国的战争、革命、政变、危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从1723年开始到2024年结束,中间涉及欧洲、美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金融运作, [点击阅读]
输赢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引子一位老人带着爱犬行走在乡间小路,看着沿路的风景,突然间,老人意识到自己已经离开了人世。他不知道这条路通往何方,只是茫然地向前走着。走了一段路程,只见前面高耸着大理石的围墙,围墙的中间是流光溢彩的拱门,上面装饰着各种珠宝,门前的道路由金砖铺就。老人兴奋不已,他想自己终于到了天堂。他带着狗走到门前,遇到了看门人。“请问,这里是天堂吗?”老人问道。“是的,先生。 [点击阅读]
十五年等待候鸟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2
摘要:Chapter1那一年,我和你的赌一九九〇年六月十五日,正坐在学校大礼堂等着年级大会召开的黎璃被后排的人拍了一下肩膀,她回过头。浓眉大眼的裴尚轩笑嘻嘻地问她:“黎璃,你猜谁会赢大力神杯?”六月八日,意大利世界杯开幕。黎璃本来对足球没有兴趣,她的舅舅却是个球迷,从世界杯开始便进入莫名兴奋的状态,等半夜闹钟响了爬起来看球。黎璃被闹钟吵醒,醒来发现手臂被蚊子叮了好几个包。 [点击阅读]
原来你非不快乐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致内地读者得怀着感恩的心情,在因缘际会下,我第一本在内地发行的书,是关于快乐/不快乐的课题,跟内地朋友分享自己这几年的体会。当前大势。不失为反思“拥有与失去”的黄金机会,能借此想到拥有的代价、失去的回报,内心得以从外在环境与际遇中释放,堪称千金不换。过去写下不少勾引别人眼泪的歌词,有时会反省自己是不是美化了伤感,有时又觉得让人落泪,可得到发泄,但愿也不算是作孽、遗害人间。 [点击阅读]
秋水映尘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午后,冷风阵阵吹拂,远方飘来一朵乌云,掩去微弱的一抹斜阳。幽僻的竹林,断断续续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约可辨明是风声拍打竹叶的声音,然而,除此之外,若凝神细听,其中犹交杂着细碎虚浮的跫音。该死的!谷映尘的额上冒着冷汗,暗声低咒。事发至今,已近半个时辰,药性已发挥到极致,他若再不设法解决,恐怕……颠踬的步伐踩上一地的竹叶,为这幽寂的林子添上一缕清冷萧条之气。 [点击阅读]
腹黑王爷盗墓妃
作者:佚名
章节:392 人气:2
摘要:盛大婚礼————妻变妾墨州城内最盛大的婚礼。迎亲的队伍足有三里长。新郎一身喜袍,身姿俊秀挺拔,面容清隽儒雅.一双眸子深沉如黑潭,唇角微微抿起,看不出是喜是怒。在他的身后是一顶大红花轿,花轿后妆奁几乎占据了半条街。围观的人群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啊,真风光。”“当然,这可是墨府的墨公子成亲,自然马虎不得。 [点击阅读]
解密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九型人格,也称“九种人格”、“九种性格”等,是了解他人、认识自我、修正人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学问,被称为当今最实用的人格分析理论。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美国中央情报局把它作为一个识人指南,用以洞察各国元首的行为特质,斯坦福大学也把它引进到mba的课堂来训练学员的领导力。 [点击阅读]
雾都孤儿
作者:佚名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赞扬了人们天性*中的正直和善良,也揭露抨击了当时英国慈善机构的虚伪和治安警察的专横。同时,作品又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充满着人道主义情怀。作者狄更斯(1812-1870),生于英国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海军小职员,10岁时,狄更斯全家被迫迁人债务人监狱,11岁就开始承担繁重的家务。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点击阅读]
曾许诺·殇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悠悠时光看似漫长,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已卧黄土陇中,曾经容颜如花的少女,已是枯骨一堆,那些恩恩怨怨的悲欢离合,都只变成了街角巷尾人们打发闲暇的故事,即使最跌宕起伏的传奇,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中,也渐渐失去了色彩,消抿于风中。只有那山坡上的野花烂漫无主,自开自落,自芳自华,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绚烂缤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