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趣味经济学 - 第五章 匪夷所思的另类交换手段(8)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五章匪夷所思的另类交换手段(8)渴望自由的纪尧姆在外游荡了一两年后,又回到了父亲的家里,但是过惯了自由日子的他,在父亲家里总觉得不自在,于是决定再度外出。因为父亲决定把他安排在纪尧姆·德·唐卡维尔家,于是他就带着一个仆人和一个伙伴离开了英国。八年之后,他被授予了骑士盔甲和武器。仪式结束之后,他和其他的几个新骑士被告知,从今以后,他们就得自己养活自己了。他们坚定不移地说要去周游世界,漫无目的地到处闯荡,而不会去奔赴某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这里的周游,就是比武,即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比武,如果战胜对手,就能得到大笔的赎金,使自己发财。游荡生活开始了,纪尧姆的自传里描写了他的16次比武。有几次比武,参加的人很多,在拉尼的那次就是这样。那是一次最成功的比武,有3000名骑士带着仆人来参加。他们就像用真刀真枪打仗的时候一样,比武中大家想要做的也都是“擒贼先擒王”。谈判在晚上进行,要经过估价,还要当场付钱。纪尧姆每次都是获胜的一方,因此他拥有了不少的钱财,但他有了钱后就挥金如土,以致后来变得身无分文。经济学感悟:用比武这种最直接的方式赚钱,其实和强盗的行为如出一辙,都是拿自己的性命在换取财富。第三节怪异的经济世界本节导读:只有最理性的行为才有可能催生出最疯狂的社会学现实,而真正的理性经济学则意味着走出投机性的疯狂。但对于我们个体的人来说,群体理性的丧失却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机会。(1)郁金香风潮的高涨在《发明的历史》一书中,贝克曼这样描绘郁金香:“没有任何植物能像郁金香那样出类拔萃,即使经历过意外的伤害,它仍能美艳非凡。培育郁金香需要高超的技艺和精心的呵护,它难以移植,移植之后很不容易成活,因此也就更加娇贵。”在17世纪中叶,许多著名学者热衷于收藏郁金香,受到他们的影响,中产阶级也开始热衷于此事。最后导致了大商人、小店主甚至经济状况一般的人也开始竞相攀比,看谁拥有更多的珍稀郁金香品种,看谁肯出更高的价钱买花。有位商人花去一半的家产买了一株郁金香,从此声威大震。他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转手获利,而是为了赢得人们的尊重和羡慕。经济学感悟:奢侈品之所以维持高昂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和数量稀少。(2)了不起的郁金香17世纪30年代,荷兰人对郁金香的兴趣尤其浓厚。这一时期,郁金香的价格不断暴涨。据统计,到1635年,40株郁金香花可以卖到10万弗罗林的高价。曾经有人愿意以12公顷的闹市地产换取一只郁金香球。当时郁金香的计量单位是波里兹,这个重量单位十分小。一种叫做“里夫肯上将”的品种,重400波里兹,价值4400弗罗林;446波里兹重的“范·德·埃克上将”价值1260弗罗林;106波里兹重的“切尔德”,价值1615弗罗林;400波里兹重的“总督”,价值3000弗罗林;最珍贵的是“奥古斯特”,每200波里兹的最低价格是5500弗罗林。人人都希望拥有“奥古斯特”的种子,因为这个品种中最差的球茎也能卖到2000弗罗林。1636年初,全荷兰只有两株“奥古斯特”,一株在阿姆斯特丹,另一株在哈勒姆。哈勒姆的那一株换了12英亩的地产;阿姆斯特丹的那株卖了4600弗罗林,外加两辆新马车、两匹马和全套马具。
或许您还会喜欢:
肯定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从吃完晚饭,你就一直在打电话,叫一遍不听,叫两遍不听,叫三通不听,直到我吼:“你要打电话,就出去打!”砰地一声,你居然真冲出门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赶紧跑去看门边的衣柜,惟恐你没披外套。妈妈趴着窗子张望,看你是往哪个方向跑。我则愕然地坐在客厅,想起电影“绳索”中的一幕:淳于意对着自己“爱之深,责之切”的徒弟喊:“你给我滚出去!”那跟在师父身边十几年的徒弟,居然真卷起铺盖扭头就走。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序:说话干吗要“之道”啦!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有人天天上健身房,练出漂亮肌肉,可惜课堂报告或公司开会,未必能让你脱衣展示成果;有人唱歌非常?听,可惜想向男友道歉,或想提醒老板加薪时,用唱的会显得你很古怪,说不定加薪不成,反遭遣散。 [点击阅读]
血酬定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血酬”和“命价”这两个词,来自本书两篇文章的题目。这两篇文章排在前边,却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谈到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描绘了一些凭借暴力建立的规矩,提到了计算血价和命价--钱与命的兑换率--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点击阅读]
诱婚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楔子医院头等病房床前,站着年过半白,头发花白的中年男子、一名十五、六岁的美丽少女,最后,是挺直腰杆、沉稳伫立床尾的年轻男子,只为了病床上那名昏迷了三天,甫清醒的女子。不难想见,这三人必是她生命中最亲密、也最重要的三个人。她看起来极年轻,约莫二十多岁,白皙肌肤原是水嫩无瑕,或许是因意外之故,略略失了血色,仍不减清丽姿容。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0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