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 严禁恶搞人民日报新大楼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高达一百五十米的人民日报新报业大楼设计竞标终于落下帷幕,东南大学团队一举中标,预计总价将逾五十亿人民币,人民日报新大楼也有望成为中国新闻报业第一大楼。
  由此,当今最正确的报纸和最正确的电视台的大楼终于在CBD核心区遥相呼应、隔岸观火......考虑到火这个字有些犯忌,改成隔街相望。消息传开,一些不负责任的说法开始流传,本着人民日报一向正确引导的精神,现解释如下:
  关于人民日报新大楼造型,有网民说这很像古式夜壶,并不适当地与西侧的CCTV新大楼瞎联系,说老外弄了个JJ,我们当然要来把夜壶......对此我们只能表示遗憾。如果有正确的艺术观,就会发现人民日报新大楼体现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精髓,当初设计者的理念就是紧紧抓住一个“天”字,天作之合、天人合一、天长地久、天荒地老、天有不测风云......这个就算了。还有人说这很像熨斗,这个是有一点像,但熨斗有什么不好呢?一些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就要靠我们来熨得平平整整。原则上我们不会删除认为新大楼长得有点像豆浆机的帖子,豆浆机没什么不好,我们做新闻的方法与此正有异曲同工之处:新鲜无毒的材料来了,我们第一时间可磨成豆浆。要是闻到一些异常味道,我们可以调合成豆腐脑。如积案甚久,可以把它做成豆腐。也不用担心长毛变质,这正是我们要的臭豆腐。再不济就使劲挤一挤、压一压、晾一晾,就是豆腐干哪(但不要说这是豆腐渣,第一大报业大楼是不会豆腐渣的)。

  总之没有我们搞不定的新闻,我们的新闻其实是欣闻,欣然闻得祖国形势一片大好,欣闻西方国家内外交困,欣闻人民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钱多得用都用不完。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有关人士对楼顶上设计的直升机停落台有不同看法。其实它并不奢侈,这一方面因为我们的领导把出行事宜考虑得非常细致,尽可能避免像央视新大楼那样建于东三环给市民造成拥堵。另一方面,近年国运昌盛、形势喜人,群众频频自发举行庆祝活动,要是烟花升空不小心引发火灾,领导同志可以抱着红头文件和女秘书先行撤走,再由空中部队直接实施灭火,避免央视大楼那种不必要的损失。这不仅出于消防需要,也出于宣传需要,每天上午工间操也可以让员工在楼顶上摆出本报当日头条标题,由CCTV进行航拍,向全国人民宣传。重大节日还可以直接摆出人民日报报头,考虑到老外一时看不懂汉字,可采用字母缩写RMRB (此处禁止汉语拼音缩写联想)。

  有不怀好意的网民说新大楼长得很像迪拜的帆船酒店,是不折不扣的抄袭......致使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信以为真。其实请大家擦亮眼睛看仔细了,你看,帆船酒店的线条直一点,人民日报大楼的线条要柔一点,迪拜的外墙是灰色混合材料,我们则贴了大面积玻璃窗。这怎能说是抄袭呢,顶多是借鉴,而借鉴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一向的传统。更重要的是,帆船酒店头顶上只有一根针,人民日报脑袋上则是两根针,体现它们是资本主义的一根筋,我们是中国特色的双轨制。它们的避雷针只避得了雷公,我们是雷公电母一起避了。
  我们注意到有个别唯恐天下不乱的网友说,新大楼三个主要墙面是凹弧形,三个如此巨大的凹形玻璃墙面如同三个巨型反光镜,长年累月反射各种光线并在几百米远处形成焦点,产生高温甚至造成火灾,其强大的红外线、紫外线、伽马射线,也有可能对植物、动物及人类造成致命伤害。
  据专家考证,此三处镜面不会对人民群众造成身体伤害,不要相信一小撮不法分子的煽动。目前权威部门正在推论向对面几座小区实施远程送光送暖,相信不久的将来,就可实现冬季不用暖气,孩子夜读不用灯光,电视不必插电......无污染可持续性人文居住。到那时更远的双井、潘家园小区只要在阳台上支个铁架子就可以进行烧烤,反映了“宜居北京、环保北京”的人文概念。另一个则是较为高科技的考虑,最近UFO传闻较多,我们准备联合中科院、国防部、不明生物研究中心会同改装,把三面玻璃墙做成可移动和变化角度的,如果外星人不怀好意想侵占新闻大楼,将被我们的激光墙果断击落,再由人民曰报首席记者进行独家外星人采访。不用担心语言不通,大家知道,本报已用外星语写作很多年了,也没见谁敢说看不懂。

  本声明可视为新大楼解释,但不是最终解释,未尽事宜,事故发生后详见专家“不可预知性” “因时代局限未考虑周到”等合理化解释。如果出现操作失误,则肯定是“临时工所为,现已辞退”。另,新大楼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取名正在进行中,拒收“夜壶” “日之楼”这类低俗名称,如遇之,必绿顼之。
  14/09/2009
或许您还会喜欢:
林语堂《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点击阅读]
梦里花落知多少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闻婧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正在床上睡得格外欢畅,左翻右跳地穷伸懒腰,觉得我的床就是全世界。其实我的床也的确很大。我只有两个爱好,看电影和睡觉,如果有人在我累得要死的时候还不让我睡觉那还不如一刀砍死我,那样我一定心存感激。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床弄得往死里舒服,我曾经告诉我妈我哪天嫁人了我也得把这床给背过去。所以闻婧的电话让我觉得特郁闷。 [点击阅读]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潘金莲逃离西门镇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刘街是那样一个处境,在耙耧山脉的一道川地里,借着公路带来的繁华,就有人在路边设摊摆点。因为方圆数十里的农民,日常赶集要到山外的乡里,于是,在四十六岁的村长庆的呼吁下,给有关部门送去了许多花生、核桃,政府就下了一纸批文,刘村正式更名为刘街,成了耙耧山中的一个集贸中心。 [点击阅读]
火蓝刀锋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万籁俱寂。忽然,两道雪白的光线划破了被黑暗凝固成一团的空间。光线下有隐约的海浪翻滚,一片汪洋大海上,两艘海军巡逻舰艇正破浪而来。舰艇上的指挥室内,站在液晶屏幕前向大家做介绍的是海军上校武钢。旁边一个目光炯炯的精干小伙子,手里正玩弄着一把火蓝匕首,转动间刀刃寒光毕现。此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龙百川。 [点击阅读]
狼烟北平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南横街黑窑厂“同和”车行的车夫文三儿在酒馆里和二顺子喝得有些高了,正在满嘴跑舌头。文三儿的酒瘾大,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可真要喝起来又喝不了多少,顶多三两,一过四两就麻烦了。他通常是二两酒一下肚,脾气立马见长,瞅谁都不顺眼。若是四两酒下肚,情况就会恶化,他谁也不尿,逮谁和谁撸胳膊挽袖子,很有些英雄气概。 [点击阅读]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作者:王朔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夜里我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牌。前半夜我倍儿起“点”,一直浪着打。后半夜“点”打尽了,牌桌上出了偏牌型,铁牌也被破得稀哩哗啦,到早晨我第一个被抽“立”了。我走开想眯一会儿,可脑子乱哄哄的既清醒又麻木,一闭眼就出现一手手牌型,睡也睡不着。这时院里收发室打来一个电话,说有我电报叫我去取。我懒得去就叫他在电话里把电报念一遍。 [点击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十二月二十四今天又刮风!天还没亮,就被风刮醒了。伙计又跑进来生火炉。我知道,这是怎样都不能再睡得着了的,我也知道,不起来,便会头昏,睡在被窝里是太爱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医生说顶好能多睡,多吃,莫看书,莫想事,偏这就不能,夜晚总得到两三点才能睡着,天不亮又醒了。象这样刮风天,真不能不令人想到许多使人焦躁的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