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妻妾成群 - 《妻妾成群》读后感——妻妾成群还是流氓成性,苏童还是王朔,这是上个时代的话题了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980-2000这二十年,以我这狭隘的鼠目寸光来看,作品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还颇有水准的即苏童,王朔。虽然苏童已经渐渐淡出群妖瞩目的中国大陆文坛,王朔却依然孜孜不倦的在各个领域指手画脚。
  当我开始对文学浅尝辄止的时候,我很感谢海图的松入风书店,因为正是在那里,我第一次买了苏童的妻妾成群和王朔的自选集。就当作是一次美丽的巧合,而正是这次巧合让我体验了一次华丽而又真实的文学洗礼。
  王朔与苏童,如果看照片的话,其实长相差不太多,都属于五大三粗的黄种汉子。细看的话,王朔貌似坚定的眼神中其实我感觉夹杂了很多的孤独,苏童确实在满眼的孤独中隐约闪现着点点坚定。我总是不自觉地将此二人作种种的比较。
  1。小说风格上,王朔是典型的山药弹派写实主义而苏童确实80年代的奢华幻想主义。《空中小姐》问世了,我们就知道朔爷前一阵子又交了一个空 姐女朋友。王朔的小说写的都是五谷杂粮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他正像是个合格的巧妇,能把各种生活素材通过煎炒烹炸等各种方式变成最可口的菜肴,即使不可口, 也绝对是天下最诚实的厨子,炒给你最掏心窝子的养生菜。其实这样的评价还是我个人比较偏向王朔,因为看他的书给我一种吃饭的感觉,囫囵下去感觉自己满腹人 生经纶。
  而苏童却不同,苏童也是巧妇,却是一种千载难逢的能为无米之炊的巧妇。苏童写妻妾成群的时候总不会超过25岁吧,按现在大学男生的平均心智水 平来看,苏童属于绝对早熟派+超级幻想派。一个20出头的男青年,未婚,无业,居然能够在如此物欲干涸的社会中幻想出一个华丽的妻妾成群的故事。未婚的他 把一个繁杂的大家庭中,女人的心思,勾心斗角,弄堂中的辗转,精神顶层的崩溃,描绘得如此淋漓尽致。让我一个远在北京的青年人如此深切的体会南方潮湿又-阴- 暗的一面。而苏童却也总是站在女性*的角度讲故事,故事讲得如何姑且不说,讲出来,让你无法相信他tmd的居然是一个雄性*。
  2。商业效果。其实商业效果上,王朔和苏童可以说是不相上下。苏童的《妻妾成群》被谋子改变成了中国的商标《大红灯笼高高挂》,也光复了乔家 大院,带动了山西的旅游业,还有《红粉》,《我的帝王生涯》等等,都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王朔在这方面就更是佳绩不断,最著名的应该算是《阳光灿烂的日 子》和《甲方乙方》,这也我最喜欢的俩内地片,至今还深刻记得《甲方乙方》里葛优那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还有当年红极一时《海马歌舞厅》《爱你没商 量》《编辑部的故事》等等,如果说我为王朔多邀点功呢,他还是《渴望》和《我爱我家》的监制。他的娱乐效益就不用过多罗列了,反正越是这几年,王朔这两个 字越是有卖点。仅王朔和王菲二人,我看就完全可以简直可以撑起中国文艺半边天了。
  3。文化背景。王朔就不用多说了,北京大院文化。这个已经被叶京拍成了一个如同电影一般的电视剧。如果看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再看《动物凶 猛》,我相信你就一定会理解《太阳照常升起》里的黄秋生为什么要摸女人屁股了,那个时代简直干什么都可以打着真理的旗号。而北京,给了王朔一个环境,一种 写作方式。这不仅仅是嗝儿屁着凉大海棠一个方言而已,那是一种懒散而傲慢的生活方式,带着八旗遗风的老北京所奉行的行事方式。我个人也是比较喜欢这种作 派。而苏童,苏州人氏,行文中即可看出其浓重的江南色*彩,而且此种江南色*彩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那一幅绿意盎然全然不同,苏童笔下的江南 基本上属于这首诗的后半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大体上与林俊杰唱出来的江南一个感觉……带有一股浓重的-阴-气,像是终日笼罩在幽怨女人的 厌世情怀中。可能这种情怀并不伟大,而他的笔力确实入木三分。如果你想知道女人变态之前,变态之中及变态之后的生理及心理变化,我相信没有比苏童的小说更 合适的了。故事不是发生在潮湿闷热的弄堂里,就是在那种高压笼罩的家族庭院中。总之,苏童笔下的人物总是生活在真正的水深火热中……被环境烤着,被自己熬 着。和王朔书中那些个不可一世的纨绔子弟相比,苏童书中的女性*颇有一些安妮宝贝祖师爷的感觉。人们常说,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官小,到了上海才知道自己钱 少,要我说,看了苏童的书才知道安妮宝贝不知道该怎么闷骚才好。
  写得有点多。总结并展望一下。很多年来,苏童除了稀稀拉拉的还会出一些书,但很难再产生如《妻妾成群》时代的震动了。毕竟在这个铁凝当道的社 会中,他既不愿像王朔一样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也无法像作协的作家们一样板起人文主义的面孔蛰居象牙塔顶,写一些所谓有格调有深意的作品,那苏童就 必然将在我的视线中渐行渐远了……
  对此,我无比的难过。曾经有两个如此真诚的作家,用他们最炙热的心窝子涌出了这么多领我无法忘怀的情感,让我一个无法远行的孩子能在家中体验 妻妾成群的感觉,体验我自己的帝王生涯,让我在每次抓起白花花的米的时候都想到苏童笔下那个变态的人物,这都是小说曾经留给我最美好的东西。所以说我同意 王朔的观点,没写过长篇的人不要舔着脸说自己是作家,只有长篇这种熬人的体力活儿才能看出一个作家的实力。幻想型也好,山药蛋派也好,那个真诚的年代已经 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现在在书店,小说已经不再是热点了……
  苏童和王朔也不再是这个时代文学的主题了。如果说王朔还在我们的视线中的话,有多少关注是在文学上呢……那些好作家的激*情年龄已经过去了,剩下的就是一个尴尬的拐点
  而我就是这个拐点下一个没有信仰的小人,还拧把着非要铭记上个世纪的最华丽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和最亲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悟空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今何在,出生年月,一九七八年六月。被《中国图书商报》誉为内地网络文学第一人,主要作品《悟空传》《若星汉天空》《九州:羽传说》。做过网站管理、游戏策划、影视编剧。现为自己与朋友联合设计的大型虚拟幻想世界《九州》的小说出版、网站运行及游戏改编而努力中。今何在。 [点击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我在长江之南的某个小平原上抖抖索索地划拉着一盒火柴,但总是因无力而过度用力,结果不仅弄断了火柴梗子,还让满盒的火柴干戈寥落撒了半地。我只好又从脚下去捡那一地的火柴梗。我——孟烦了,二十四岁,今国军某支所谓新编师之一员,中尉副连长。我无力又猛力地划着火柴,这次我让整个空火柴盒从手上弹出去了。于是我再用抢命般的速度抢回地上那个火柴盒。“烦啦你个驴日的!连根火柴也日不着啊?!”我想起了我屡被冒犯的官威。 [点击阅读]
无字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作品: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坎坷人生遭际,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对二十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描写了一个说不尽的时代。作家:张洁,女,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北京市作协专业作家,国家一级作家。 [点击阅读]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无爱承欢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近日来,论轰动全港的新闻,莫过于厉氏掌权人厉仲谋争夺一名六岁男童监护权的官司。案子还未开庭就已闹得满城风雨。事件一头是商业帝国的王,另一头却是……吴桐?何许人?城中各大八卦周刊、商业期刊连篇累牍报道,媒体要挖吴桐背景,结果此人身家白如纸,七年前未毕业时曾在厉氏实习,除此之外,她与金融大鳄厉仲谋无半点交集。狗仔转而想从孩子那儿下手淘八卦,厉氏公关部公文扼令媒介朋友自制,不要去打扰孩子的生活。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0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杀人蚁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1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的自然课老师无论如何没想到她给学生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改变了世界。这个改变首先涉及到地球上的很多官员。上至一品国家元首,下至最小的芝麻官儿。成千上万的人不明不白地丧失生命。恐惧袭击人类。2自然课杨老师在下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后天上自然课时,每位同学用玻璃瓶带5只蚂蚁来。杨老师要用这些蚂蚁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到了下次上自然课的时间。 [点击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李家庄有座龙王庙,看庙的叫"老宋"。老宋原来也有名字,可是因为他的年纪老,谁也不提他的名字;又因为他的地位低,谁也不加什么称呼,不论白胡老汉,不论才会说话的小孩,大家一致都叫他"老宋"。抗战以前的八九年,这龙王庙也办祭祀,也算村公所;修德堂东家李如珍也是村长也是社首,因此老宋也有两份差--是村警也是庙管。庙里挂着一口钟,老宋最喜欢听见钟响。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