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清洁女工之死 - 第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
  詹姆斯-本特利曾经任职过的布雷瑟-斯卡特尔公司的办公室里,经过盘问,波洛被人领进了斯卡特尔先生的房间。
  斯卡特尔先生是一个繁忙而热心的人。
  “早上好,早上好。”他搓着他的双手说,“我们能为您做些什么?”
  他用带着职业特点的目光打量了一番眼前的波洛,想要弄清楚他的身份。外国人,衣料质量很好,相当富有,是个酒店业主?还是个宾馆经理?还是个演艺界的老板?
  “我希望我不会过分地占用您的时间,我想向您了解一下您以前的雇员詹姆斯-本特利。”
  斯卡特尔先生富于表情的眉毛向上挑高了一寸,然后落了下来。
  “詹姆斯-本特利。詹姆斯-本特利?”他迅速地提出了下一个问题,“您是报纸的记者?”
  “不。”
  “您不会是警察吧?”
  “不。至少——不是在这个国家里。”
  “不是在这个国家里。”斯卡特尔先生立即将这句话存到了大脑里以备后用。
  “关于什么事儿呢?”
  波洛从来就不会过分地迂腐,知道应该抓紧时机直截了当地说出事情的真象。
  他开口说道:
  “我正在展开对詹姆斯-本特利案件的进一步调查——询问一下他的亲戚朋友。”
  “我不知道他有什么亲戚。不管怎么说,他被判定有罪,您是知道的,最终被判处了死刑。”
  “但是还没有执行。”
  “啊,只要生命还在,就有希望,对吗?”斯卡特尔先生摇了摇头,“不过值得怀疑,证据是充足的。他的亲戚是些什么人?”
  “我只能告诉您如下事实:他的亲戚既有钱,又有权势,非常非常富有。”
  “您这话很令我吃惊。”斯卡特尔先生很难做得更加友好。波洛那句“非常非常富有”的话,对他来说,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催眠作用。“是的,您这话的确令我吃惊。”
  “本特利的母亲,也就是本特利夫人,”波洛接着解释道,“跟她自己的家庭彻底断绝了联系,她不让她儿子知道她娘家的情况。”
  “她娘家是一个名门望族吗?好了,这就好了。年轻的本特利从没因此沾过一点儿光。很可惜,他的这些亲戚没有及早赶来营救他。”
  “他们刚刚知道这些情况,”波洛解释道,“他们雇我尽快赶到这个国家来,全力以赴采取任何有可能的补救措施。”
  斯卡特尔向椅子后背一仰,他的公事公办的态度放松了下来。
  “我不知道您能做些什么,我想他可以说是精神错乱吧?现在有点为时太晚了。不过,如果您能够找到那些很有名的医生作证明的话,也许可以试试。当然,我在这方面很不在行。”
  波洛向前倾了倾身。
  “先生,詹姆斯-本特利在这儿工作过。您可以给我讲一讲他的情况。”
  “能告诉您的情况寥寥无几——确实不甚了了。他是我们的低级职员,没什么对他不好的印象。他看起来是个很体面的年轻人,相当有教养,如此等等。但他缺乏生意头脑,他就是不能把一件事儿给办好。干这行,不精明是不行的。如果一个代理人来找我们,说他有幢房子要卖掉,我们就想方设法给他卖掉;如果一个代理人想买一幢房子,我们就替他找一幢。如果这是一座孤零零的房子,没有什么令人愉快的设施和方便条件,我们就强调它悠久的历史,而不提它周围的不利环境。如果这幢房子正好对着煤气场,我们就说它设备完善,使用方便,而不提它周围的景色。总而言之,要想方设法使我们的代理人感到满意,将钱赚到手——这才是你在这儿要做的事情。在这儿需要各种各样的手腕和计谋。‘我们奉劝您赶快买下这幢房子,夫人,有一个议会议员对它非常感兴趣——确确实实非常喜欢这幢房子。今天下午他还要再来,让我们领他去看一看!’他们十有八九会上当中计——说一个议会议员想要干什么,总是能打动很多人的心。他们也不想想为什么!没有一个议会议员的选择会不影响到他选区的选民对房子的选择。这个办法非常奏效。”他突然大笑了起来,满嘴的假牙全露了出来。“心理学——事情就是这样办成的——就是要抓住人们的心理。”

  波洛紧抓住这个词。
  “心理学。您说得对极了。我看得出,您是个对人很有判断力的人。”
  “不算太坏。不算太坏。”斯卡特尔先生谦虚地答道。
  “因此,我再问您,您对詹姆斯-本特利的印象如何?这话就在你我两个人之间说——严格保密在你知、我知的范围内——您认为他会杀了那个老妇人吗?”
  斯卡特尔瞪起了眼睛。
  “当然。”
  “那么,从心理学上讲,您也认为他很有可能做这种事儿吗?”
  “啊,如果您这样说话——不,不完全肯定。根本想不到他会有这样的胆量。如果您真的这么问我的话,我就告诉您原因是什么。他性情温和,头脑总是有点犹豫不决,做事优柔寡断,于心不忍。一旦接受下一份工作,就总是没完没了地担心着急。他就是有点精神错乱。”
  “您解雇他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吗?”
  斯卡特尔摇了摇头。
  “这年头儿生意不好做,职员们没有足够的事儿干,我们就解雇那些最没有能力的人。这就轮到了本特利。我认为这属于正常情况,公司处境不好的时候,情况总是如此。给他一份评语很好的推荐信,不过他还是没能找到一份新工作。他劲头不足,缺乏活力,这给人的印象不很好。”
  事情总是这样的,波洛心里想着,离开了办公室。詹姆斯-本特利总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绝大多数人认为杀人犯都很有魅力,他这样想时,心里稍微有些安慰。
  2
  “对不起,您介意我坐下来和您谈谈吗?”
  波洛坐在“蓝猫”咖啡店的一张小桌子旁,从他刚才正在认真研究的菜单上抬起头来。
  “蓝猫”咖啡店的灯光很暗,它的特色是专门营造一个由橡树和方格玻璃窗构成的过去的世界。但刚刚在他对面落座的那位女士,在她身后昏暗背景的映衬下,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鲜艳动人。她一头金发,穿着一件发亮的蓝色短裙。此外,赫尔克里-波洛还能感觉到,就在不久以前,他在什么地方曾经见过这个女人。
  她继续说:“我禁不住听到了您和斯卡特尔的事情。”波洛点了点头。他已经意识到布雷瑟-斯卡特尔那些隔开的办公室,与其说是为了保密,倒不如说是为了做事方便。这倒没有使他担忧,因为他所希望能够达到的目的是引起公众的注意。他说:“您当时正在右边的那个窗户旁打字?”
  她点点头,露出了洁白的牙齿,含笑表示默认。
  这是一个健康的年轻女性,身材丰满。这是波洛非常欣赏的。年龄,据他判断大约有三十三四岁。
  “我们谈谈本特利先生吧?”她说。
  “谈本特利先生什么?”
  “他打算上诉吗?那是不是有了什么新的证据?啊,我太高兴了,我简直难以——我只是不相信他会杀人。”
  波洛的眉毛扬了起来。
  “这么说,您从来也不认为是他干的?”他慢慢地说道。
  “啊,一开始我就不这么想,我以为那肯定是搞错了。但是后来有了证据——”
  她停了下来。
  “是的,有证据。”波洛说。
  “根据那些证据,好像不可能是别人干的。我当时就想,也许是他的脑子发疯了。”
  “在您看来,他是不是好像有点儿——我应该怎么说呢——他是不是有点儿古怪?”

  “啊,不,不是古怪,他只是有点儿害羞和手足无措。每个人都会有那种情况的。事实是,他从来就没有很好地展示自己,他对自己没有信心。”
  波洛看了看她,她自己当然有足够的自信,她还很可能有足够的自信去激发另一个人。
  “您喜欢他?”他问。
  “是的,我是喜欢他。”她的脸红了。“艾米——这是办公室里的另外一个女孩——她经常取笑他,叫他‘讨厌鬼’,但我非常喜欢他。他彬彬有礼,性情温和——而且他知道很多事情,我的意思是很多从书上看来的东西。他想念他的母亲,您知道,她病了很多年了,不是真正地生病,只是身体不太健康,他对她服侍得特别细致周到。”
  波洛点点头,他对那些母亲非常了解。
  “当然了,她也关心他,照料他在冬天很弱的心脏,还有他的衣食方面的事儿。”
  波洛又一次点点头,问道:
  “您和他是朋友吗?”
  “我说不清——不十分确切。我们总在一起说话。但自从他离开这里之后,我就再没怎么见过他。我给他写过一封信,口气很友好,但他并没回信给我。”
  波洛轻轻地问:
  “但是您喜欢他?”
  她有些逞强地说道:
  “是的,我喜欢他。”
  “这非常好。”波洛说着,脑子里飞快地回想起他与那位被判处死刑的罪犯会面那天的情况。那天他对詹姆斯-本特利看得十分清楚,灰褐色的头发,瘦瘦的身材,两只手上的关节很大,细长的脖子上大大的喉结看得很清楚。他也看到了那种偷偷摸摸的,有些尴尬难堪的,几乎是鬼鬼祟祟的眼神。他不是干净利索的人,也不是那种胸怀坦荡,给人以信赖感的人——而是那种神神秘秘,略带狡诈,好像看东西躲躲闪闪的家伙,说话含混不清,喜欢自言自语,一点儿也不坦荡。他是那种不诚实、不礼貌的家伙,这就是大多数喜欢从外表看人的人对詹姆斯-本特利的印象,这也正是他给陪审团留下的印象。
  这种家伙会撒谎、会偷钱、也会砸烂一位老妇人的脑袋。但对于很有识别能力的斯彭斯警监来说,他对他并没有这样的印象。赫尔克里-波洛对他也不是怀有这样的印象。现在,这位姑娘也不这样看他。
  “小姐,您的名字是——”
  “莫德-威廉斯。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我想是有的。有人相信詹姆斯-本特利是无辜的,威廉斯小姐。他们正在努力证实这件事,我就是那位受命进行调查的人。我可以告诉您的是,我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是的,进展相当大!”他毫不脸红地撒了一个谎。在他看来,撒这个谎非常有必要。
  有些人在有些地方总觉得不自在。
  莫德-威廉斯会开口说话的。她一旦开始说话,就像是投石水中,被击起的涟漪迅速蔓延开来。他说:
  “您刚才对我说,您和詹姆斯-本特利过去总在一起说话交谈,他给您讲过他的母亲和他的家庭生活,他是不是还提到过别的什么人?这个人与他或是他的母亲关系很不好呢?”
  莫德-威廉斯想了想。
  “不——不是您所说的那种关系很不好。他的母亲不太喜欢年轻女人。儿子很孝顺的母亲都不会喜欢年轻的女人。”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有些家族世仇或是什么宿敌,或是对他心怀不满,有敌意的人。他有没有跟您提起过这些?”
  她摇了摇头。
  “他从未说过在他的生活中有这种人存在。”
  “他有没有提到过他的女房东,麦金蒂太太呢?”
  “没有提到过那个名字。他说过一次,她让他吃鲱鱼的次数太多了。他还有一次提到他的女房东很难过,因为她的猫丢了!”

  “他是不是向您提起过——请您务必诚实认真。他是不是说他知道她放钱的地方?”
  那姑娘的脸上出现了一片不自然的红晕,但她坚定地绷起了脸颊。
  “事实上他对我说过。我们曾在一起谈过有些人就是不相信银行——他就说他的女房东把她的钱放在一块地板的下面。当时他说。‘说不定哪一天她外出的时候,我会去把那钱拿过来。’这并不像个玩笑,他从来不开玩笑。他的意思实际上是指他替女房东的粗心大意感到担忧。”
  “噢,”波洛说,“那就对了。我的意思是,根据我的观点来看,这样就对了。当詹姆斯-本特利想到要偷钱的时候,在他自己看来,那好像是在从别人的角度来说这件事的。他也许会这样说,‘有一天,也许有个什么人会为了钱把她的脑袋给砸开的。’”
  “但不管怎么说,事情不是那样的。”
  “噢,是的。但是人一开口说话,不管多么不经意,总是不可避免地暴露自己心里的想法。聪明的罪犯从不愿开口说话,但那些罪犯又很少是聪明的。他们通常会夸夸其谈,说个没完没了——这样,绝大多数罪犯迟早总会束手就擒。”
  莫德-威廉斯冲口说道:
  “但是肯定有人杀了那位老妇人。”
  “那是当然的了。”
  “您有什么想法吗?”
  “是的。”赫尔克里-波洛又一次撒谎道,“我认为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目前还只是刚刚有了进展。”
  那位姑娘看了看她的表。
  “我必须回去了。我们只能谈半个小时。基尔切斯特离这儿有一箭之地——我以前总是在伦敦找工作。如果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话,您务必让我知道,行吗?”
  波洛拿出了一张名片,写上了现在所住的旅舍和电话号码。
  “这就是我现在住的地方。”他注意到他的名字并没有给她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这使他感到苦恼。他禁不住想:年轻一代总是缺乏对名人的认识。
  3
  赫尔克里-波洛坐上返回布罗德欣尼的公共汽车,稍稍感到了一点儿愉快。不管怎么说,现在总算有了一个和他一样相信詹姆斯-本特利是清白无辜的。本特利的处世方式使他的朋友太少了。他的大脑又禁不住回想起了监狱里的本特利。那是一次多么令人失望的会见呀,没有激起任何的希望,甚至可以说没有一点点的兴趣。
  “谢谢您,”本特利呆板地说。“但我想在这件事上,没有人可能再对我有所帮助了。”不,他相信他没有任何敌人。
  “当人们几乎注意不到你是活着的,你就不可能有什么敌人。你的妈妈呢,她有仇人吗?”
  “当然没有。每个人都喜欢她,而且尊敬她。”他的声音里有一丝恼怒。
  “你的朋友们呢?”詹姆斯-本特利说得相当勉强:
  “我没有什么朋友。”
  这话并不确切,因为莫德-威廉斯就是一个朋友。上帝的安排是多么的奇妙啊!波洛想。不管一个人的外表是多么的貌不惊人,一个男人总还是有女人喜欢的。尽管威廉斯小姐外表很性感,他敏锐地觉察到,她实际上是真正拥有宽厚的母爱的那种人。她具备的那些品质正是詹姆斯-本特利所缺少的。那种旺盛的精力,那种活力,那种力量,那种拒绝认输,永往直前一定要取得胜利的决心,都是本特利所不具备的。他叹了口气。
  今天,他撒了个多么大的弥天大谎呀。但是不必介意——撒谎是必要的。波洛让自己胡思乱想起来,自言自语地说了好多混乱不堪的比喻。
  “不管怎么说,大海里总还是能捞到一颗针的;在一大群沉睡着的狗中,我总能够抬脚踩上一条的;如果向天上放箭,总会有一枝箭掉下来,射中一所玻璃房子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被偷换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田龟规则1古义人躺在书房的简易床上,戴着耳机专注地听着录音机。“好了,我该到那边去了。”接着“咚”地响了一声,隔了一会儿,吾良又接着说:“不过我和你之间的通信并不会中断,因为我特意准备了田龟程序。现在你那边的时间已经很晚了,你休息吧。”古义人听不明白吾良什么意思,只感觉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楚。默然良久,他才把田龟放回书架,打算睡觉。 [点击阅读]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壶中茶水的热气早已散发到冰冷的空气中,可我双手仍紧紧地握着茶壶。我的肌肉因为冷而绷得紧紧的。此时如果有一群野狗来袭击,我肯定来不及爬到树上,就会遭到野狗的撕咬。我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的四肢,可我却坐着,像顽石一样一动不动。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周围的树丛已隐隐显露出轮廓。我不能和太阳搏斗,只能看着它一点点地把我拖入白昼,而即将到来的这一天是几个月来我一直所惧怕的。 [点击阅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麦田的守望者》简介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点击阅读]
黄金假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人世间,每隔五十年,或者一百年,要发生一次异常怪的事情。这如同天地异变、大规模战争和瘟疫大流行一样,比人们的恶梦和小说家变的凭空臆想要怪诞得多。人间社会不啻不头庞然巨兽,不知什么时候患上莫名其妙的怪病,脾气会因此变得乖戾反常,不可捉摸。因而,世上往往会突如其来地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关于“黄金面具”的荒唐无稽的风情,兴许可算作这每五十年或者每一百年发生一次的社会疯狂和变态吧。 [点击阅读]
黑暗的另一半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砍他,”马辛说,“砍他,我要站在这儿看。我要看血流出来。快点,别让我说第二遍。”——乔治·斯达克:《马辛的方式》人们真正的生活开始于不同的时期,这一点和他们原始的肉体相反。泰德·波蒙特是个小男孩,他出生在新泽西州伯根菲尔德市的里杰威,他真正的生活开始于1960年。那年,有两件事在他身上发生。第一件事决定了他的一生,而第二件事却几乎结束了他的一生。那年,泰德·波蒙特十一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