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穆斯林的葬礼 -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那个时代的书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看这本书的时候想了很多题目,比如:有情尽情矫,再比如:你看你看月亮的脸。最后还是决定用一个厚道一点的名字,那个时代的书。本书写成于1987年,时隔20年来看,不得不感慨,中国的这20年不仅是工资从30块涨到3000块的过程,更是从韩新月变到安妮宝贝的过程……
  听说这本书当年是茅盾文学奖的得主,也曾经是大学生风靡一时的流行读物,现如今的我却觉得除了字数够多,其它真是没什么够的着的。
  最喜欢的是韩太太(竟然!)。韩太太一出场,我就觉得是认识的——以前一定在哪儿看过引用这段人物描写,虽然不算最高妙,不过总算达意。缺点在于,对人物评定痕迹过于明显。
  韩太太的许多对话,非常喜欢,不过是些家常里短,用的都是北京的市井语言,透着老式的言词礼节。该怎么安慰人儿,该怎么恭维人儿,该怎么打马虎眼,该怎么步步禁逼寸步不让……全都有股世俗的老到。全书也只有写到韩太太我才觉得这是个可以理解的人。尽管她不识字,没什么文化,许多做法并不高明,也不值得赞扬,可是这个人说着我们都听得懂的话,不矫情;做着自个儿高兴的事儿,遵守着自己以为然的准则,一板一眼,丝丝入扣。隔了20年,当这本书里面其它主人公都沉浸在80年代不知所谓的理想和激*情当中的时候,只有韩太太一人,是为着自己,也不全是为着自己,井井有条地活着。
  韩子奇说:我跟她结婚,但是我们并没有爱情……直到我和你在一起才体会到什么是爱……靠!看得我……现如今这样的话听得不少吧?凡是红杏出墙的男人们大多回过头来说这样的话。你早干嘛去了?没爱情跟人家结什么婚?韩子奇这个男人真得让人匪夷所思阿!丫小的时候倒是挺本事,跟着师傅的时候就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雕刻兔儿爷赚了一小笔,在雕刻宝船的时候又能想到跳过汇远斋直接跟洋人交易的路子,心思多活泛哪!后来师傅过逝了,苦大仇深的他,偏去汇远斋忍受几年耻辱,抖着浑身机灵劲儿偷学人家东西,回来重振奇真斋,这是什么人物?!第一次出场从警察局长手里买宅子的那种从容潇洒的劲头还真让人觉得这个男人十分有魅力……看到最后,就觉得,好嘛!这是前面那个韩子奇吗?既没有能力保证自己心爱的玉与心爱的家两全,又没有魄力在两个女人,两对儿女之间作出一个选择,一味唯唯诺诺,不忍心伤害一个人,结果却是所有的人都被他害苦了,梁君璧,梁冰玉,韩天星,韩新月……这样的男人其实就是自私!不肯放弃他的玉,他的事业,他的根基,他的面子,他的好人形象!看着怎么能让人不生气?你说他是坏人,丫还在那儿使劲惺惺作态,这个不敢惹,那个也不愿伤害,看着就错其!你倒不如做个坏人,痛痛快快爽爽气气。这种天真到可耻,使劲负责任又无所作为,惹人怜爱却软弱的男人,真的比坏人还伤人。女人这辈子如果碰上这样的男人,最好避之三百尺之外

  梁玉冰同样是个矫情的主儿。一会儿杨深,一会儿奥利佛,最后投入姐夫的怀抱。她无疑代表了那个时代女性*对解放的渴求,热情而盲目。她的许多做法,都显得没头脑,缺乏目的。比如和韩子奇在一起,比如带着新月回国,比如把新月留下独自离开——最后一点更是让人难以接受。一个母亲与自己的孩子分开,这是多么不靠谱的事情!也只有梁玉冰这种不靠谱的人才做得出来。

  韩新月和楚雁潮两个人的刻画更加有着时代的特色*,虽然主人公生活在六十年代初,不过这两个人具备的却是八十年代所鼓吹的那些个优良品质。
  韩新月,看得出来作者是要把这个女孩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女神。她青春,美丽,充满朝气与希望;她聪明,努力,不甘人后;她纯洁,善良,有着美好的感情……这些都无可厚非,因为毕竟她只活到19岁,我相信人在19岁之前绝对可以完美。但是,但是,最让人受不了的是——说话文艺腔得让人起了一身的冷痱子。60年代大学生都这么说话吗?
  楚雁潮,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整个一四有新人。除了好就是好,人家不是说嘛!这世界上,好人都是相似的,坏人却各有各的坏……所以吧,这个好人就让人觉得面目模糊。
  他们之间的爱情模式也让人想起那个时代,那就是:携手共进!共同进步!我记得舒婷有首诗,写橡树的,大约是说要与你并肩站立共同成长啥的,也就这意思了。呵呵,忍不住地想,当前俺们21世纪神州大地的爱情模式是啥泥?大约是:优势互补!各取所需?哈哈~~~
  还有一点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书中反复提到的:爱的权利!“难道我没有权力爱吗?”几乎书里面所有角色*都在心里说过这样的话。如今看来,不禁好笑。现在正常人已经不这么说了,因为这项权力已经普及到成为常识,所以没有挂在嘴上。要真有机会上得台面,我寻思着大概也就第三者说说了。爱的权利不流行了,爱的能力却成为流行话语。20年前,我们还为爱的权利苦苦奋斗,这一转眼,权利有了,能力却丧失掉了,想起来也不是不感慨的。
  当然,题目是穆斯林的葬礼,还得有些穆斯林民族的特色*的东西。关于这点上面,我觉得作者写的有些生硬,像是硬把那些宗教的知识穿插进去似的,并没有将其融入到小说主人公的生活里去。也或许是因为中国的民族融合太好了,回汗两族在生活当中的差异性*已经很小。玉器方面的东西,前半部分比较多,写得比较好(因为我是外行,看着挺热闹),毕竟是主人公的营生,要比民族那部分写得好很多。

  全书人物涉及不多,关系并不复杂。对于每个主人公的刻画来讲,也不是很全面立体。比如韩子奇的心理描写极少,而且不具说服力;而梁玉冰和韩新月的心理刻画则过于矫情。我一直觉得中国传统的教育下,决定了每一个中国人绝对不会听了两句煽动的话,或者遇到点小灾小难,心思一活泛就丢下饭碗投奔征程的那种。老百姓说得好,不管怎么样,这日子不还得照样过嘛!说这些人矫情,就是因为他们动辄就不好好过日子了。唯一正常的,也就韩太太一个。
  这本书最大的缺点在于,作者太乐于出现在书中。用那“饱含深情的笔触”无处不突显其无可取代的地位。好的故事,是自己流淌出来的,这本书里面的作者似乎唯恐别人忘了她,时不时跳出来喊两嗓子:这是美的,这是好的,这是大家都拥戴的,这是……那些个好啊美啊无一不带有时代的特色*和激*情。写着写着景色*就突兀地跳出句唐诗或者宋词,让人不知是谁的口吻,莫名其妙,破坏了文字的整体感觉。总的来说下笔粗枝大叶,技巧单调。
  我觉得写东西的最高境界是不言说,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小说,应该是读着读着体会到真善美,体会到命运的无常不公也体会到生活的美好,而并不是谁跳出来跟你说生活真tmd美好。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2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
跟谁较劲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家人、爱情、理想、报仇、还债、真相、过好日子、繁衍后代、证明什么、轰轰烈烈地死去……这些都是后天赋予人不同的价值观而让他们去这么想的。活着本身可以什么都不为了,因为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在活着了。活着是件被动的事儿。人不是为了什么,才活着的,而是发现自己活着,才去想是不是得为点儿什么活着。 [点击阅读]
邵燕祥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心在乌云上面"1979年,在百色,遇到一场突来的暴风雨,使我得到一句诗:"我的心在乌云上面",后来我把它写进《地平线》。这是一句普通的诗,却来自乘飞机的经验。航行在一定高度以上,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层,阴沉着,甚或翻滚着,明知它向下面的世界倾注着大雨,而舷窗外是几乎伸手可触、又什么都触摸不到的蓝天,完完整整的,没有涯际的,纤尘不染,碧空如洗,凝重而空茫,那么均匀地充满透明的阳光。 [点击阅读]
韩寒《三重门》
作者:韩寒
章节:22 人气:2
摘要:林雨翔所在的镇是个小镇。小镇一共一个学校,那学校好比独生子女。小镇政府生造的一些教育机构奖项全给了它,那学校门口“先进单位”的牌子都挂不下了,恨不得用奖状铺地。镇上的老少都为这学校自豪。那学校也争过一次气,前几届不知怎么地培养出两个理科尖子,获了全国的数学竞赛季亚军。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