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名人传 - 《名人传》读书笔记——Das Schicksal Klopft an die Tuer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人生来并不是一场轻松的享乐,而注定是一场沉重的负担。我无法肯定他写下这局名言时是否借鉴过其前人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一生,但毫无疑问,此语一定是天才贝多芬的最好写照。
  一位对声音疯狂的音乐家却在其生命的黄金时段失去了倾听的能力,这带来的痛苦无异于一位逻辑学家突然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所以人们大概会说:他将会放弃他的生涯,郁郁而终。但我要告诉你,他继续了他对人生的追求,并且加以更多的投入,他以他无限的毅力,抵挡着命运的敲门!
  最近,我读了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为贝多芬作的传记,这本《贝多芬传》并不长,然而文学家的文字往往有巨大的影响力,罗曼•罗兰和傅雷使我更加了解了这位我钦佩已久的一代天才,并且使我产生了深深的感叹。我想,如果这个世界上有谁能拥有贝多芬那样的坚定毅力和对梦想的永恒追求,那他的一生便会燃起更加旺盛的力量之火。
  L•贝多芬一七七〇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于德国波恩,并非出生于一个高贵的家族,而是一所旧房子的阁楼之上。他艰苦的童年并不像同为天才的莫扎特那样充满光荣的贵族气息,而是偶有悲伤和暴力。或许后人要感谢贝多芬的酒鬼歌唱家父亲,正是他为了开拓贝多芬的音乐天分而将其关于家中练习钢琴,虽然最终贝多芬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但是如果你明白贝多芬的独立奔放的天性,你便会知道他绝对不喜欢他的天才被控制在一个渺小的空间之中。贝多芬热爱自由、渴望友情,可是命运不停地给予考验,给予打击,十七岁就被迫成为一家之主的的贝多芬在童年受尽磨难,以至于他不得不离开家乡,自然而然地,他走上了命中注定的音乐之路。

  “然而痛苦已在叩门,它一朝位于其身便永不退去。”罗曼•罗兰这样形容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一生中受到的最大酷刑,一七九六年耳聋开始折磨着贝多芬直至他死去。失去声音对这位音乐家的打击是巨大的,在一八〇二年的贝多芬遗嘱内,他说,“这一类的病是无药可救的,我得过着凄惨的生活,避开我一切心爱的人,尤其在是在这个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上!”他还写信告诉他的朋友表达他对生活的感叹与失意。但是他并没有倒下!在他给韦格勒的信中他道:“我却愿去命运挑战,只要可能。”贝多芬虽忍受着生活无尽的折磨,却敢于像命运发起挑战,这种毅力古来鲜有,他在这般痛苦、这般悲情之下,却用他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与逆境抗衡之力!在《贝多芬传》译者傅雷的文字中有他对贝多芬这样的评价:“耳聋,对平常人来说是一部分世界的毁灭,对音乐家而言是整个世界的毁灭,整个世界毁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贝多芬,他竟有这般坚强的斗志!

  不错,往往这个世界给予天才的是苦难的一生,而他们自己带给世界的却是无尽的荣耀。
  罗曼•罗兰把他的一生比作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平静的的早晨偶有微风,但在空气中沉重的预感后,忽然巨大的阴影卷过,开始了悲壮的雷吼与不止的暴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正像他一生的倒影与写真。贝多芬情感鲜明、敢爱敢恨,原本他十分钦佩拿破仑,但他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之后又不屑地评论道:“原来他也不过是个凡夫俗子!”正因他的这种高傲性格,他身边少有几位友人,孤独常使他苦闷不已。虽然他用他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斗争,但他也曾产生过牺牲之情。一八〇二年他在耳聋的折磨与他对音乐的执着的矛盾之下,他写下了遗嘱等待死亡,可是之后他还是活了二十五年,不错,贝多芬的强毅天性不能遇到磨难就屈服,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
  贝多芬就是这样,偶尔有消沉的意识之时,他便用他的强毅与之抗争,继而投入到他的音乐中去,在耳聋以后他便用他的恢弘想象、他的身体来创作音乐,用他的心灵去聆听人世间的理智与情感。他有太多值得人们去谦逊地学习,毫无疑问地,他比世上一些庸俗之人听到了更多的真实。
  可是再光辉的一生都有逝去之时,再灿烂的花朵也有凋谢的季节,死神终于在贝多芬不停地与命运抗争之时到来了。一八二六年十一月,他为他的侄子奔走前程归来,在维也纳病倒了。病中几月内他又以他运动员般的体格与病魔挣扎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明白一切已是徒劳。一八二七年一月三日他正式立自己的侄子为正式继承人。三月二十六日,经过三次手术的贝多芬终于在一场大风雪中咽下了他的最后一口气。

  他不止是人类史上最出色的音乐家,也是一股与命运抗争的英勇的力。罗曼•罗兰说:“一种原始力和大自然的其余部分接战之下,便出现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我花了不少时间阅读了《贝多芬传》和傅雷的《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贝多芬的一生给我我极度的的震撼,这是真正的、发自内心深处的震撼,他曾说,“谁能参透我音乐的意义,谁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如今他已离去二百年,但他的作品仍镶嵌着他的精神活于这世上,鼓舞人们战胜困境,追求梦想。我通过这本书对他产生了深切的钦佩之情,他的坚强使我惊叹,而最后他的死去,竟使我惋惜不已。我愿以一局真挚的话语,表达我对他的缅怀,并作为这篇读后感的的结尾:
  贝多芬的死,就如同一轮红日在碧海之尽落下,而那时海上的涟漪,正是他为世界盛开的生命之花。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最后致意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我从笔记本的记载里发现,那是一八九二年三月底之前的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我们正坐着吃午饭,福尔摩斯接到了一份电报,并随手给了回电。他一语未发,但是看来心中有事,因为他随后站在炉火前面,脸上现出沉思的神色,抽着烟斗,不时瞧着那份电报。突然他转过身来对着我,眼里显出诡秘的神色。“华生,我想,我们必须把你看作是一位文学家,"他说。“怪诞这个词你怎么解释的?”“奇怪——异常,"我回答。 [点击阅读]
朗热公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泰蕾丝修女地中海一岛屿上,有一座西班牙城市。城中有一所“赤脚穿云鞋”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泰蕾丝女圣徒,这位名见经传的女子,一手进行了宗教改革,创立了一个新教派。这修道院中一切规章,从宗教改革时期严格保持至今,一成不变。这件事本身可能已使人感到非同寻常,但却是千真万确的。经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荡涤,伊比里亚半岛和欧洲大陆的修道院几乎全部被毁或遭到激烈冲击。 [点击阅读]
末日逼近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萨莉!”哼了一声。“醒醒,萨莉!”“别……闹!”她含糊地应道,这次加大了嗓门。他更用力地推。“醒醒,快醒醒!”查理?是查理的声音,是在叫她。有多久了呢?她慢慢清醒过来。第一眼瞥到的是床头柜上的闹钟。两点一刻。这会儿查理不可能在家,他应该在值班的。等看清了他的面孔,萨莉心中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出事了。丈夫脸色惨白,鼓着眼睛,一手拿着汽车钥匙,一手还在用力地推她,似乎根本没有发现她已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机器岛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如果旅行开始就不顺,恐怕到末了都会磕磕碰碰的了。至少下面的这四位演奏家理直气壮地支持这种说法。现在他们的乐器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呢。原来,他们在附近的一个火车小站不得已乘坐的那辆马车刚才突然翻到路旁的斜坡上了。“没人受伤吧?………”第一位飞快地爬起来,问。“我只是擦破了点儿皮!”第二位擦着被玻璃碎片划得一道道的面颊说。“我也是受了点擦伤!”第三位应道,他的腿肚流了几滴血。总之,问题不大。 [点击阅读]
杀人不难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英格兰!这么多年之后,终于又回到英格兰了!他会喜欢这儿吗?路克-菲仕威廉由踏板跨上码头的那一刻,这么自问着。在海关等候入境的时候,“这个问题躲在他脑子后面,可是当他终于坐上列车时,又忽然跑了出来。他现在已经光荣地领了退休金退休,又有一点自己的积蓄,可以说是个既有钱又有闲的绅士,风风光光地回到英格兰老家。他以后打算做什么呢?路克-菲仕威廉把眼光从列车窗外的风景转回手上刚买的几份报纸上。 [点击阅读]
杀死一只知更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HarperLee-ToKillAMockingbird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著PARTONEChapter1我哥哥杰姆快满十三岁的时侯,肘关节被扭断过。后来伤好了,他也不再担心今后玩不了橄榄球了,就不大为自己的伤感到不自然了。他的左臂比右臂稍短,站立或行走时,左手的手背与身体成直角,大拇指和大腿平行。这些,他一点儿也不在乎,只要能传球,能踢球就行了。 [点击阅读]
权力意志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与动物不同,人在自己体内培植了繁多的彼此对立的欲望和冲动。借助这个综合体,人成了地球的主人。 [点击阅读]
杰罗德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十月的微风在屋子的周围吹拂着,杰西听到后门不时地嘭嘭作响。秋天里门框总会膨胀,必须猛地一拉才能关上。这次,他们把这给忘了。她想,在他们沉醉于爱河之前,得让杰罗德回去关上门,不然的话,嘭嘭的撞门声会让她发疯的。接着她又想,考虑到眼下的情景,那会多么荒唐,会整个儿破坏情绪的。什么情绪呢?这可是个好问题。 [点击阅读]
校园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1这是芳草地学校夏季学期开学的那一天。午后的斜阳照在大楼前面一条宽阔的石子路上。校门敞开,欢迎着家长和学生。门里站着范西塔特小姐,头发一丝不乱,衣裙剪裁合身,无可挑剔,其气派和乔治王朝时期的大门十分相称。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家长把她当成了赫赫有名的布尔斯特罗德小姐本人,而不知道布尔斯特罗德小姐照例是退隐在她的那间圣洁的书房里,只有少数受到特别优待的人才会被邀请进去。 [点击阅读]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0
摘要:1864年7月26日,东北风呼呼地叫,一艘典雅而华丽的游船使足了马力,在北爱尔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北海峡海面上航行。英国国旗在船尾桅杆的斜竿上飘动,大桅顶上垂挂着一面小蓝旗,旗上有金线绣成的“E.G.”两个字母(是船主姓名(Edward&Glenarvan(爱德华·哥利纳帆)这两个字的第一个字母),字的上面还有个公爵冕冠标记。这艘游船叫邓肯号,它属爱德华·哥利纳帆爵士所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