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每天学点经济学 - 第五章 怎样在公司推销自己——注意力经济学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怎样在公司推销自己——注意力经济学
  在公司中薪水猛涨、职位高升的人,衣着光鲜,风光无限,注定是职员们的关注焦点。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有人称赞,更有人暗自慨叹自己怎么没有机会吸引众人的视线。然而,你是否想过,这些经理、主管其实在升职以前就已经靠自己的表现吸引了公司高层的注意,而升职,只不过是这个过程的自然结果。当然,想要赢得关注绝非易事,但只要你也想加薪的话,就绝不能在企业中如同空气一般让人视而不见,而是应努力抓住领导和同事们的视线,从而获得提升的机会。对此,可以用“注意力经济学”来加以描述。
  “注意力经济学”这一术语由来已久。著名的社会科学家赫伯特·西蒙,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率先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当公众接受信息时存在着消费,消费的正是他们的注意力。不过,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计算机网络科技的兴起,注意力经济学这一理念才真正受到世人的关注,并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在注意力经济学里,公众的注意力被视作一种资源,而公众将消费这种资源去接受信息。不同信息具有不同的价值,如果以“好、坏、无所谓”对信息进行简单区分,那么好信息可以使其受众在消费注意力的同时得到利益,比如一种新药品的信息有望改善糖尿病人的健康状况,一个精彩的幽默可以让人会心一笑;坏信息则相反,受众消费注意力后却可能会受到某种损害,比如在广告上鼓吹高蛋白、高营养的奶粉实际上是低劣产品,失态的言谈举止对别人心理造成伤害;至于无所谓的信息,受众往往是一带而过,不会去注意它们,因此谈不上什么消费。

  我们知道,老板在提拔员工时,当然会把机会留给那些给其留下良好印象的人。这就是注意力的作用。因此,在企业里,如果一个职员能及早应用“注意力经济学”,控制领导的注意力消费,从而推销自己,那么晋升的可能性就会变得很大。相反,那些未曾消费过领导多少注意力的员工,其提升空间就要小了许多。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一下那些有技术、有能力却不得晋升的人,看看他们在注意力经济上有着怎样的欠缺。
  在职场上,这些不易升迁的员工有着如下种类和特征:
  1.伴郎型
  这种职员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却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这缘于其消极的处事态度,不想喧宾夺主,也不想出人头地。这当然无法赢得公司的注意力,升迁晋级便会遇到阻碍。
  2.幕后型
  这种职员任劳任怨,认真负责,可是工作却很少被人知道,尤其是上司。在其内心也想得到更高的地位和薪水,但却没有学会如何使人为之付出注意力,结果,往往让其他人坐享其成。

  3.黄牛型
  这种员工对于任何要求,都不会说“不”,总是笑脸迎纳。别人请其帮忙,都会放下本职工作去支援,由此影响了自己的工作。为别人付出不少牺牲,但却很少得到上司的赏识。
  4.不满型
  这种员工工作努力,但却总是习惯报怨。这种信息在注意力经济上起到了副作用,让同事觉得他是在被动工作,让上司认为他爱发牢骚,结果该员工失去升级、加薪的机会。
  5.敌视型
  这种员工自信,但却过度自信。工作表现突出,却看不起同事,在内心抱着蔑视甚至敌视的态度与人相处,常常干涉、扰乱别人。这时,他人为之消费注意力后,换来的是很坏的印象,久而久之,敬而远之。
  以上五种员工,虽然表现各异,但在注意力经济上都有着相同的问题:或者缺乏向他人传递充分的信息(甚至传递不了信息),难以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向他人传递了不良信息,反过来使自己的利益受损。那么,应该如何应用注意力经济学,使自己能够吸引同事和上级的关注呢?
  我们已经知道,在应用注意力经济学向他人传达信息时,不但要抓住别人的视线,还要产生正面效果,这样才能使自己最终获益。由此,可以采取下列一些方法:

  1.学会露脸。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办法。职员尽可能地多出席一些公司会议;多参加公司的各种活动;多做一些富于技术含量的工作。而且,要学会提出与众不同而又新颖精彩的见解。但是,需要提醒,你要做得谨慎小心,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2.学会勇敢。要敢于做“吃螃蟹”的人,勇于承担其他员工不愿意做的事情。其关键在于,此类事情虽然不容易完成,却很可能为自己留出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一旦完成,必将吸引上司和同事的注意力,为日后成功增加一个筹码。但是,在行动中职工要付出完全的精力,否则弄巧成拙,将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3,善用新事物。在工作之外,员工还可以借助其他方式,间接吸引公司的注意力。比如互联网,员工既可以利用它选取、整理对公司有利的信息资料,在合适的机会提供给公司,也可以在公司论坛里积极、合理地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观点。当然,其前提是员工必须首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最后要指出的一点是,职工在企业里运用注意力经济学时,必须明确,所有的方法都源自一个前提——从自我出发。员工只有真正在心理上自我肯定,才能抓住自我、表现自我和捍卫自我,才能有力地控制他人的注意力消费,从而赢得关注,提升自己的事业。
或许您还会喜欢: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陆琪内地首席励志作家说职场是“老板公敌”说情感是“男人公敌”说成功是“所有成功者的公敌”在任何时候,都只为小人物说话简介:著有畅销职场书《潜伏在办公室》系列、《上班奴》职场、情感、人文等跨界专栏名家博客点击过千万,作品网络转载过亿国内顶级编剧之一,浙江省作家协会类型文学委员会互联网首期创业者, [点击阅读]
存在与虚无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点击阅读]
学习巴菲特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你付出的是价格,你得到的是价值。——巴菲特今天我们来讲一位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金庸在小说中说:在江湖上,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我在这里要说:在股市上,平生不识巴菲特,就称高手也枉然。即使是世界首富比尔R26;盖茨,对巴菲特也非常敬佩。比尔R26;盖茨说:巴菲特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影响有多大呢?2006年比尔R26;盖茨被巴菲特吓得浑身发抖。 [点击阅读]
寂寞高手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股市并非深不可测并非无所适从而是有内在规律的懂得其内在规律的人才能“有的放矢”集资和锁筹功能(一)这个功能在沪市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国家认为股市只不过是一种泡沫经济,而其又在二级市场中失去了集资功能,那么还有生存的必要吗?既然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坚信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在经历过磨合后必将逐步走向辉煌。 [点击阅读]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
小王子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六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个点灯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朋友的人。但点灯人的天地又十分狭小,除了点灯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个人。 [点击阅读]
巨龙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对某些人而言,这是件不可能也不该存在的任务,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无疑就是送死。然而,如果阿莱克斯塔萨不被解放,龙喉氏族会一直保持对卡兹莫丹的控制,而如果任由这里的兽人一直致力于重振部落,这块看似已被孤立的领土就有可能成为他们东山再起的根据地。一声闷雷惊醒了罗宁的沉思。他仰首向天,只看到一块块厚棉般的乌云。忽然,空中传来一声可怖的低吼,罗宁的身躯不由自主的绷紧,附近的地面已被一块极大的阴影所笼罩。 [点击阅读]
恶魔之魂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黑龙耐萨里奥开始了一个全新而有大胆的尝试:他要收集所有龙族的精华,在他那黑暗密室了做出了一个毫不起眼却有拥有强大法力的金色圆环——龙之灵魂。与此同时,被年轻的德鲁伊玛法里奥用古老的法术击毙的暗夜精灵参事哈维斯在他的主子萨格拉斯强大法术下再生了,只是他改变了容颜,变得像一头四蹄兽,他已经变成了拥有更强邪恶法术的萨特。 [点击阅读]
我不是教你诈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打听人机的人,易招人怨。泄漏天机的人,易遭天遣。好个知心朋友"可是我菜都买好了……好吧!谢谢……再……"小英的"再见"还没说完,对方挂了电话。许久,许久,她呆坐着,电话还在手里,发出呜、呜的声响,在这个已经空了的办公室里,显得有点刺耳。"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双手伸过来,帮她挂上了电话,抬头,是新来的唐小姐。"没什么事。"她扯了扯嘴角:"你怎么还没走?""急什么?有什么事等我回家办?家又不像个家。 [点击阅读]
攻心为上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前言如果你刚翻开这本书,还不晓得会学到什么,你就等着丰收吧。《攻心为上》叮不是一本尽讲些没用、说教的学院派书籍,而是一些你马上可以用在生意上、生活上、人际关系上和任何其他目标上的信息。我写序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希望你们马上可以学到麦凯的见解、天分和创造力,另一方面我自己也开始大量吸收这些信息。在创造我自己事业巅峰的过程中,我会为找到这本书而窃喜。我知道你也不会愿意你的竞争对手看到这本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