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每天学点经济学 - 第一章 消费PK节俭——节俭悖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消费PK节俭——节俭悖论
  王先生是一家外企的高级管理人员,收入丰厚,家庭生活富足。可是王先生却常常因两个人的花钱而生气,一个是他的父亲,另一个是他的儿子。这生气不是因为别的,却是因为父亲的过分节俭和儿子的过度消费。
  王先生的父亲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虽年已七旬,但勤俭的习惯却一直未改。为了节省一点电费,他的父亲看电视时是从来都不开灯的,空调从装上到现在如果不是王先生去他那里开上一会儿的话,他自己是舍不得开的。当王先生因此而说几句时,他的父亲总是说:“咱住在二楼这么阴凉,如果再开空调,浪费电不说,凉得也实在让人受不了。”为了防止蚊子咬他,王先生专门给父亲买了一盒蚊香让他记着晚上睡觉前点上。可他的父亲总是说:“不点也罢。过去在农村,有谁点蚊香?人溘睡了自然就会睡着,这么大个人还在乎蚊子咬两口。”为了能免费理发,他的父亲能从城西步行到城东找义务理发摊儿。为了省钱,他的父亲不仅坚持自己蒸馒头,而且也很少买菜,常常是逛菜市场时顺便就捡上一些菜回来。父亲过生日时王先生说到饭店里去吃顿饭,可他却说:“还是在自己家吃实惠,割斤肉,擀点儿面,比去饭店吃强多了。”
  与父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先生的儿子。为了玩游戏,硬是让他妈给买了一台好电脑,游戏光盘一买就是好几盘儿。想弹吉他,就让他妈给买了一把吉他,还专门请了老师教他。到了夏天,儿子是进门就开空调,冰箱里好点的冰糕都是为他准备的。早上他动不动就要去喝两三块钱一碗的羊肉汤。中午和晚上没有肉他是不会动筷子的。就这还不算,双休日他还总要王先生带他去饭店里撮一顿。对此,王先生没有少说儿子,可是儿子却振振有词:“现在提倡消费,国家领导人都说要扩大内需,我们应该响应党的号召,为社会多作贡献。而且,您和我妈的收入也不应该在乎这点支出。”

  王先生非常矛盾,常因父亲过分的节俭而心疼地责怪他,但对儿子的过度消费虽然生气却又无可奈何。
  其实,王先生在这里就遇到了一个经济学问题——节俭悖论。
  18世纪,荷兰的曼德维尔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群蜜蜂为了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而后来,由于这群蜜蜂改变了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了整个蜜蜂群体的衰败。
  蜜蜂的故事说的就是“节俭的逻辑”,在经济学上叫“节俭悖论”。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节俭悖论曾经使许多经济学家备感困惑,但经济学家凯恩斯从故事中却看到了刺激消费和增加总需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受此启发,他进一步论证了节俭悖论。
  凯恩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一生对西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节俭悖论”就是他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节约反论”、“节约的矛盾”。
  如何解读这个悖论呢?我们都知道,节俭是一种美德,是个人积累财富最常用的方式。如果某个家庭能勤俭持家,减少浪费,增加储蓄,那么这个家庭往往可以致富。但是,根据凯恩斯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节俭对于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好处。实际上,这里蕴涵着一个矛盾:公众越节俭,降低消费,增加储蓄,往往会导致社会收入的减少。因为,人们的收入通常有两种用途——消费和储蓄,而消费与储蓄成反方向变动,即消费增加储蓄就会减少,消费减少储蓄就会增加。所以,储蓄与国民收入呈现反方向变动,储蓄增加国民收入就减少,储蓄减少国民收入就增加。根据这种看法,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就会促进经济繁荣;反之,就会导致经济萧条。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蕴涵逻辑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却是件坏事。

  节俭悖论告诉我们:节俭减少了支出,迫使厂家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了收入,最终减少了储蓄。储蓄为个人致富铺平了道路,然而如果整个国家加大储蓄,将使整个社会陷入萧条和贫困。也就是说,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经济没有达到潜在产出的情况下,只有社会每个成员都尽可能多地消费,整个经济才能走出低谷,迈向更加充分就业、经济繁荣的阶段。
  凯恩斯还说明了,需求增加所引起的GDP的增加一定高于原来需求的增加。这被称为“乘数效应”。比如说,需求增加了1亿,但最后GDP的增加一定大于1亿。这是因为各种物品有互补性,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是相关的。比如,富人买别墅花了1亿,GDP增加了1亿。住在别墅里一定要有汽车,买车又用了1000万。买汽车要买汽油、买保险,购买各种服务(使用高速公路,维修等)又要用1000万。仅就这些支出已达1.2亿元。用于买别墅的l亿元带动了建筑、装修等行业,这些部门的人收入增加,消费增加。用于买汽车和相关物品与劳务支出的1000万元也带动了这些行业的人收入和消费增加。住房和汽车又带动了钢材、水泥、机械等行业。这样一轮一轮带动之下,整个经济GDP的增加肯定不止原来买别墅的1个亿。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发展了,所有的人——无论是作为股东和高管的富人,还是作为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中等收入者,以及低收入者工人——都会受益。

  在经济学中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也就是说,对单独个人有益的事情不一定因而就对全体有益;在有些情况下,社会成员个人的精明可以是整个社会的愚笨。解决节俭悖论的这一现实存在于经济是否处于萧条的水平这一问题之中。在一个古老的社会中,我们总是处在充分就业状态;因此,我们把国民产品用于当前消费越多,可用于资本形成的产品就越少。如果产出可以假定总是处在其潜在水平,那么传统的节俭理论就是绝对正确的,即从个人和从社会角度来说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节俭悖论的存在,是有它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定条件的,并不是说任何时候都如此。
  总之,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节俭和消费的问题。像本书开头案例中王先生的父亲和儿子,他们的观点都对,但又都不全对。这里关键是一个度的把握问题。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并不是不去消费;而消费也不是奢侈地去浪费。我们要大力提倡理性消费,也要理直气壮地反对盲目消费。
或许您还会喜欢: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第1章前言这个世界,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组成的,男女要相处,要相识、相知、相恋,还要结婚成夫妻,但是在很多时候,男人并不了解女人,而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很多沟通上的抑或是理解上的问题和矛盾,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比如,男人和女人常常也有相同的词汇,但其含义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摆脱一天的工作压力时不想交谈。 [点击阅读]
真爱没那么累,幸福没那么贵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苏芩,知名畅销书作家,著有《男人那点心思,女人那点心计》《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官场红学》等十余部,作品销售过百万册;受邀为国内多家电视台、网媒、平面媒体特邀顾问,长期担任国内近80档电视栏目的点评专家、嘉宾。 [点击阅读]
短线交易秘诀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不管你是否觉察到,你一生都在交易商品。当然,你可能从来没有以期货契约的方式买卖过猪肉,但肯定曾经用自己的车子、房子或古董和别人交换现金或其他物品。就算你从来没有做过这些买卖,也一点有过用时间来交换金钱的经验,例如以老师、律师、水电工或管道工的身份赚钱。所以,你差不多早已是半个期货交易员了,只是自己从来没有觉察到罢了。当我们用时间来交易的时候,还要加上我们的技艺。 [点击阅读]
秘密
作者:罗伯特·柯里尔(robert collier)
章节:41 人气:0
摘要:《秘密》:充满魔力的神奇励志书文/肖卫一位亿万富翁,突然遭遇变故,公司倒闭,家庭破散,濒临自杀的边缘,就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他从一本破旧的古书中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关于生命的大秘密。之后,奇迹发生了,他的公司重新得以组建,迅速成为遍布全球的商业帝国,他的家庭重新团聚,一切幸福、财富、快乐都降临到他身上!他发现,有缘知道这个秘密的人,都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智者。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约会倍增术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引言你在这本书里所学到的东西都是我花了几年时间才得到的。你可以把此书当作百科全书使用。它是一本参考手册,而不是小说。使用它的最好方法是通读它,找出你关心的部分,着重看你想要了解到想法或者提高的技巧。之后把这些部分抄写或者打印出来,以便重温和练习。把妹,不像打开电灯开关那样简单。把妹,就像试图学习乐器。需要的是练习。起初也许一切一团糟,而且有时你的练习并没有让你带来提升。 [点击阅读]
肯定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从吃完晚饭,你就一直在打电话,叫一遍不听,叫两遍不听,叫三通不听,直到我吼:“你要打电话,就出去打!”砰地一声,你居然真冲出门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赶紧跑去看门边的衣柜,惟恐你没披外套。妈妈趴着窗子张望,看你是往哪个方向跑。我则愕然地坐在客厅,想起电影“绳索”中的一幕:淳于意对着自己“爱之深,责之切”的徒弟喊:“你给我滚出去!”那跟在师父身边十几年的徒弟,居然真卷起铺盖扭头就走。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序:说话干吗要“之道”啦!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有人天天上健身房,练出漂亮肌肉,可惜课堂报告或公司开会,未必能让你脱衣展示成果;有人唱歌非常?听,可惜想向男友道歉,或想提醒老板加薪时,用唱的会显得你很古怪,说不定加薪不成,反遭遣散。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