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裸冬 - 一 失踪之谜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红右手微微一动,牙签一下子刺入其中一个企图抱住她的家伙的右眼,那家伙顿时发出哀鸣。红又轻轻一闪右手,又一个家伙的右眼也被刺中。红左手抓起水果刀掷向第三个家伙。刀尖当胸扎入,插向心脏位置,可惜,浅了。那人仅仅哼了两声,握住刀把,一把拽出了水果刀。没受伤的那家伙身手不凡,从背后捉住红的双臂,把她拧倒在地,然后捆紧了她的手脚,撕下一大块胶布封住了她的嘴。那两个右眼被扎破的家伙哀鸣不止,鲜血和眼球中的玻璃体液顺着捂着眼眶的手指指缝直往外冒。又有一个家伙扛来一只大箱子,红被塞了进去。不知过了多久,汽车仍在不停地开着。红蹙眉合目,在猜想遭绑架的理由。她感到或许是因为丈夫拜乡桦介在警视厅工作,绑架自己,也许是为了同丈夫作什么交换。可是这些家伙采用这种手段,实在太卑鄙、太过分了——捆绑红的时候,几乎扒光了她身上的衣服!即使是当人质作交换,这事让拜乡知道了,他也是非要报复不可的。他就是这种男子,应该让这几个家伙好好知道。也许,他们要杀死自己?既然绑架刑警的妻子,那么他们一定是清楚丈夫的性格和为人的。也许,他们原不准备作交换,而是要处死自己向拜乡报复。汽车在继续行驶。红和拜乡是一年前认识的。那次拜乡的汽车和她的车子不小心撞上了。幸亏有这个意外的事故,她和拜乡认识并相爱上,后来就结合了。两人都没有需要抚养的亲属,婚后就住进了拜乡的家。父母留给拜乡的房子在国立市外围,占地挺大的,可是房屋很旧。庭院也荒废着,拜乡却说不要紧。就这样共同生活了四个月,连户籍还没来得及转过来呢。真是短暂的新婚生活。红感觉到汽车进入了车库。箱子被人搬出来,然后又被抬走。箱盖打开了,她被拉了出来。这是一间西式房间,红被抛到床上,周围站着三个看上去都有四十来岁的家伙。其中一人撕去了贴在她嘴上的胶布,又解开捆绑她双脚的绳子,但捆在手上的绳子没有松开。“虽然想给你解开,可是这双手太厉害了,所以……”这家伙冷冷地盯着红解释。“知道为什么请你来吗?”那家伙又问。“不知道。”“是吗?”“你们一定弄错人了。”“说不定是弄错人了。真是这样的话,马上放你走。”说完,这家伙捏住红的双手翻看起来。“快来看,有了!”这家伙突然欣喜若狂,欢叫起来。红的右手掌上——准确地说,在右手拇指根部下面肌肉丰厚的地方,浮现出了一片鲜红的胎记,看去酷似一片树叶,经络分明地勾勒着纤细的叶脉。三个家伙见状都变得眉开眼笑起来。“这回该明白了吧。我们找你很久了。老实告诉你,不会把你怎么样,也不会杀了你,相反,还要好好保护你呢!你就要做王公贵族的贵夫人啰!真的,不哄你,以后总有象我们这样的人伺候你。你不再是穷酸刑警的老婆了。”这个家伙煞有介事地凑近红的耳边细语。红紧闭双眼,在双手被查看的刹那间,她猛然回想起了十二年前母亲临终时的情景……拜乡桦介扫视着报纸。一则新闻报导说,失踪的美国曼哈顿联邦银行董事长已经被害,他的尸体被发现了。罗伯特·哈里森董事长是在一个月前失踪的。那天他出席了一场拍卖会,举世闻名的美国亿万富翁伍德·休斯的部分私人收藏在会上公开拍卖。哈里森同一位沙特阿拉伯的豪富竟购一块20厘米×30厘米的小型壁挂织物。最后哈里森取胜,出资二百万美元买下了这块织物。就在那天归途中,哈里森失踪了!他的汽车停靠在温科特兰公园附近的亨利·哈迪逊花园大道旁,那块刚换其主的织物也不翼而飞。现在终于发现了哈里森的遇害遗体。在哈里森神秘失踪期间,纽约市警察当局指出这是一宗旨在谋取那块织物的诱拐案件。大约一年前,作为伍德·休斯私人收藏之一的那块织物的彩色照片曾经公诸于世。拜乡回想起来,当时有位历史学家堂本常久,见到图片后立即给一家一流新闻社投稿,指出这就是日本的“彩绣纹锦”。堂本在来稿中说,八年前自己在京都一位世家后代府上发现了一部古抄本《无月夜抄》,书中有关于彩绣纹锦的记述。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在追寻这块神奇的彩绣纹锦。《无月夜抄》是这样记述的:昔闻有古锦,如取丽山之表,缀丝其上所成。慕其名者皆争而求之。善此技者,唯信浓国住人阿罗木一族也。后有恶人拘之,使织,众惨受挞楚,濒殁,然竟无人从命。遂终为恶人尽戮,仅一翁一女遁矣。堂本提出了伍德·休斯的壁挂实为那块古锦的论证。据信阿罗木人是从朝鲜渡海而来的部族。历史上,从丝鱼川溯姬川而上,出云民族曾经划分出一个信浓国。从朝鲜渡海而来的移民也多溯姬川往上游移居。织物通过丝绸之路,再经由中国、朝鲜陆续进入了日本。当时的渡海移民几乎都是一个善织的工匠。摄影图片上的织物图案酷似长野县(古时信浓国)上高地一带的红叶景观,这与“如取丽山之表、缀丝其上”的记述完全吻合,日本纤细秀丽的自然景色被织物染织技术描摹得惟妙惟肖。暂且不去考究织物是通过什么途径成为伍德·休斯私人收藏的,假设我们把那块织物当作上高地的红叶的话,无异于复苏了古书的记述,这实在令人惊骇和赞叹不已。北美大陆也遍布枫叶,但同织物上的红叶不一样,树种也不同,织物精巧细致到可以辨出鲜红如火的叶子为何树种的程度。当时的统治者捕捉拷打阿罗木人,但是无人从命动手织制,结果全部被杀害。彩绣纹锦居然具有如此重大的价值。所以,彩绣纹锦同伍德·休斯的织物原系一物的观点是无可非议的。古书记述说有一位老人和一名少女死里逃生,他们不就是彩绣纹锦的正统继承人吗。说是拷打和屠杀都不能使阿罗木人动手织制,其实,所谓不织,想必无非是织不出真正的彩绣纹锦罢了。如此分析推断,彩绣纹锦的织制技术一定是单子相传的。堂本在书稿结尾作了这么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推论:老人把织制技术传给了少女,少女织出的彩绣纹锦,后来进入了伍德·休斯的收藏之中。拜乡放下报纸,思忖起来。“红叶?”他想到了失踪的红。不仅仅是失踪,家里还有血迹和眼球里的玻璃体液!地铺上落着两支带血的牙签和一把水果刀!好在血迹和玻璃体液都不是红留下的。到底出什么事了?怎么也想不明白。红的衣物都脱了扔在家里,几乎是倮体离家出走的,或者说是被带走的。整整一周了,仍然毫无线索。拜乡心情忧郁、目光黯然。他悲哀的眼瞳深处渐渐映出了一片鲜红的叶脉。裸冬
或许您还会喜欢:
包法利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荐语:未满十八岁请在家长指导下阅读本书。版本较好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周克希先生的译本。价廉物美,仅10元一本,现在最便宜最没有人看的恐怕就是这些名著了。【小说】--引言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因为不满意夫妻生活平淡无奇而和别人通|奸,最终因此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叶盘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地球夕阳西坠,黄昏的祭坛下,地球,接受我双手合十最后的顶礼!女中俊杰,你历来受到英雄的尊崇。你温柔而刚烈,秉性中揉合着男性、女性的迥异气质;以不堪忍受的冲突摇撼人们的生活。你右手擎着斟满琼浆的金钟,左手将其击碎。你的游乐场响彻尖刻的讥嘲。你剥夺英雄们享受高尚生活的权力。你赋于“至善”以无上价值,你不怜悯可怜虫。你在繁茂的枝叶间隐藏了无休无止的拼搏,果实里准备胜利花环。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名利场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当时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榨压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发财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英法两国争权的战争也在这时响起了炮声。 [点击阅读]
在人间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写于1914年。讲述的是阿廖沙11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