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九重紫 -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远客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远客
  见窦昭打量她,纪令则落落大方地朝着窦昭点头微笑,趁机也将窦昭看了个清楚。
  高挑的身材,穿着件半新不旧的墨绿色杭绸小袄,鹅黄色镶襕边的马面裙上绣着挖云纹。她身姿如松地站在那里,一双眼睛寒星般流光溢彩,璀璨夺目,如株凌寒盛放的梅,而不是那娇柔桃梨杏李。
  女孩子少有这样的风姿。
  纪令则不由在心里暗暗地赞了一声,对窦昭生出十二分的好感来。
  她曲膝还礼,笑道:“不速之客,打扰,打扰!”
  是什么样的勇气,让一个女子可以置名声、性命于不顾,和一个比较自己还要小一岁的男子走!
  虽然知道窦德昌为她止步于翰林院也不曾有过半分的后悔,虽然知道纪令则嫁给窦德昌之后夫妻恩爱,幸福美满,但在她做出那样决定的时候,她肯定是看不到以后的路的。
  窦昭一直对前世那个只见过几面却无缘深交的十二嫂非常的好奇。
  没想到今生竟然会在自己既然举行及笄礼的时候认识。
  她热情地将六伯母和纪令则迎到了祖母去。
  祖母拉着纪令则的手不停地称赞:“这闺女,长得可真好!”又问她多大了,家里有几个兄弟姐妹,平时都做些什么消遣……
  纪氏则悄声对窦昭道:“你的辈份高,平日又没有什么走得亲密的姐妹,我特意带了令则来,让她做你及笄礼的赞者如何?”
  六伯母待她真如亲生女儿一样!
  窦昭自然是连声称好。
  纪氏笑道:“那我晚上跟她说。”
  “多谢六伯母。”窦昭向她道谢。
  纪氏拍了拍她的手,颇为感慨地道:“一直担心你在真定过得好不好,现在见了面,才知道是我多心了。有时候,女孩子不要太要强,该软的时候就软。”有句话她没有说出来。
  明明有父有母有亲眷,却像那地里的野菜自己长,看着太让人心疼。
  “你六伯母的话有道理。”不知道什么时候祖母已经和纪令则说完了话,笑着接腔道“魏家的来给你送及笄礼,你一句‘多谢’就把人给打发走了,侯爷知道了,心里怎么好过?平时那么机灵的人,怎么关键时候就糊涂了?”
  既然已经决定和魏家撒清了,不如趁早让两家的关系淡下来。
  窦昭笑着敷衍祖母:“知道了!”
  祖母哪里看不出来,无奈地摇头:“你这孩子!”
  纪令则就在一旁劝着祖母:“妹妹年纪轻,面皮子薄,您也不必这样求全求满,等过两年就好了。”
  祖母连夸纪令则懂事。

  纪令则展颜微笑听着,大家闺秀的端秀扑面而来。
  窦昭不由在心里道,难怪窦德昌会喜欢上纪令则。
  不知道前世窦德昌是什么时候喜欢上纪令则的?
  他们私奔之前,没有任何的征兆。
  今生,他们还会互相喜欢吗?
  窦昭有些怔忡,情不自禁地道:“纪表姐,十二哥他们怎么没有跟着你一起回来?”说完,才惊觉自己说错了话,不由打量六伯母和纪令则的神色。
  两人都没有露出任何的异样。特别是纪令则,笑道:“你十二哥本来是要回来的,结果姑父听说见明到了京都,还在顺天府学附近租了个宅子刻苦攻读,就带着你十一哥和十二哥过去,让你十一哥和十二哥也在那边读。”
  窦昭连忙点头。
  纪令则笑道:“我早听姑母说这边有座huā房,不仅茶huā开得好,建兰、牡丹也有异品,不知道能不能去看看?”
  因为huā房是窦昭的,因而祖母最喜欢别人说这huā房了。
  她老人家闻言立刻两眼笑得眯了起来:“这是我们寿姑养着玩的,得不得你这样称赞。你要是有〖兴〗奋,让寿姑陪你去就是了。”说着,喊了窦昭“你陪着纪小姐去走走,看纪小姐喜欢什么huā,就搬些过去。”
  祖母又开始送huā。
  巴不得所有得了huā的人都夸奖她几句才好。
  窦昭抿着嘴笑,和纪令则去了huā房。
  此时虽已开春,天气却依旧寒冷,huā房里却郁郁葱葱,长满了绿色huā木,几株早开的迎春huā、牡丹huā更是把huā房点缀的春意盎然,让人看着精神一振。
  “窦表妹的huā果然种得好。”纪令则在一株刚刚挂苗的赤丹面前站定“姑母送给老太爷的那株十八学士想来就是窦表妹的手笔了?”
  “养着好玩,没想到真能存活。”窦昭谦虚道。
  纪令则笑,道:“可见这世上真有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的说法。”
  窦昭一愣,不明白她说的是什么意思。
  纪令则已向她讨教如何种huā的事:“……妹妹这株杜鹃开得真好,我家里也有一株,长得乱七八糟,若是修剪,却很容易就不定芽,不知道妹妹有什么窍门没有?也让我学了去在家里的长辈们面前显摆显摆!”
  窦昭听她言语幽默,把刚才的困惑丢到了脑后——反正也想不明白,多想无益。该知道的时候总会知道的。
  “也没什么窍门。”她笑着和纪令则走到了杜鹃huā前“不过是每年huā后的五、六月份修剪。”
  纪令则不住地点头。

  两人正说着,有小丫鬟〖兴〗奋地跑了进来:“四小姐,四小姐,舅太太带着三表小姐来了!”
  窦昭听着微愕,有些不敢相信地道:“你说什么?”
  小丫鬟口齿伶俐地道:“是远在西北的舅太太带着三表小姐回来给小姐过及笄礼了!现在正陪着崔姨奶奶说话呢!”
  “啊!”窦昭心砰砰跳,高兴得都有点失态了,急急地向前走了两步这才想起来自己还陪着纪令则,又匆匆地转过身来。
  好在纪令则也是个聪明体贴的,忙道:“既然贵客远道而来,我们还是快去迎迎。”反挽了窦昭的胳膊往外走。
  窦昭也不和她客气,疾步出了huā房,去祖母那里。
  “寿姑。”舅母看见她进来就含着眼泪抱住了她“您可还好?”
  “好!”窦昭一个字说出口,眼泪籁籁地落了下来。
  她有十年没有看见舅母了。
  两人抱头痛哭。
  旁边的人也都悄悄地抹着眼泪,还是赵璋如跑上前去拉了母亲和窦昭:“明明是件高兴的事,怎么到了你们这里就哭上了!”嘴里这么说,眼泪却不比窦昭掉得少。
  窦昭扑噗地笑,满脸都是泪,喊了赵璋如一声:“三表姐!”
  从前的小姑娘已经长成了大姑娘,身材窈窕,相貌清丽,如果在路上碰到,窦昭肯定认不出来了。倒是舅母没怎么变,反而因为气色更盛从前显得年轻了很多。
  赵璋如佯做出副嫌弃的样子丢了条帕子给窦昭:“还不快擦擦眼泪!还好没有涂胭抹脂,不然岂不是全huā了!”
  那顽皮的神色,欢快的话气,一如小时候。
  时光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她拉着自己去看蚂蚁搬家。
  窦昭不由拉了赵璋如的手。
  赵璋如嘻嘻笑。
  祖母笑着招呼她们坐下来说话。
  丫鬟们换了茶水点心。
  窦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只是紧紧地拉着赵璋如的手。
  纪氏看着就笑道:“寿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舅舅升了庆阳知府!”
  “真的!”窦昭惊喜地望着舅母。
  舅母轻轻地点了点头,谦逊地道:“你舅舅为官勤勉,这次升迁庆阳。”
  窦昭忍不住心里称快。
  前世,舅舅直到年过五旬才升了庆阳知府,之后再无所进。
  这世却提前了十年。
  而且就在王行宜调任云南巡抚之后。
  可见没有了王行宜的压制,舅舅终于能够出头了。
  这世,终于有所改变。
  “舅母”窦昭眉开眼笑地道“我们应该为舅舅的升迁好好庆祝庆祝才是。”

  “有什么好庆祝的?”舅母向来低调,笑道“也不怕人笑话。”
  “就是想祝舅舅仕途越来越顺。”窦昭笑道“就家里人吃吃喝喝一番好了。”然后吩咐丫鬟,好好的整桌席面,再去拿两坛上好的金华酒来。
  不过是升了个正四品而已。
  纪令则觉得窦昭表现的有些轻浮了。
  赵璋如则跳了出来:“我去帮忙!”
  “璋如!”舅母板了脸。
  祖母忙出面打圆场:“难得寿姑也这样的闹腾,都是为了她舅舅高兴,你们就随她们好了。”
  纪氏几个都宽容地笑。
  赵璋如这个自来熟就拉了刚刚见面的纪令则:“纪家表姐也一起去。”她低声和纪令则嘀咕“寿姑那里很多好东西,我们今天怎么也要吃喝拿要一回!”把个向来端庄的纪令则说得忍俊不禁,笑着和赵璋如、窦昭一起出了崔姨奶奶的院子。
  路上遇到素心,她有些犯愁地道:“您嘱咐过只收家里亲戚六眷的礼,可那些田庄的庄头和铺子里的管事实在是说得诚心……”
  窦昭不是那不知变通的人,这样硬邦邦地把礼物拒之门外,不免破坏了气氛。
  她想了想,道:“礼品都收下,看看值多少钱,然后给每人打赏个和礼品差不多的封红就行了。”
  这样好。
  又不用挺了别人的面子,又彰显了窦家的气派。
  素心高高兴兴地应声而去。
  赵璋如和纪令则耳语:“看到了吧!我说的没错吧!”
  “的确。”纪令则笑着点头,却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高一脚低一脚地随着她们去了窦昭的正房。
  ※
  评论区里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个月不加更。
  开文之前知道自己会在三、四月份参加集训,但具体的时间没有定下来,怕入V的时候正好赶上集训,因而在思路还没有理顺的时候就急着赶在一月发了新文,很多追文的朋友都知道,开头改了好几遍O(∩_∩)O~,昨天接到集训的通知,当时真是松了口气,要是三月份可就真是糟糕了,顿时生出种天不绝我之感,O(∩_∩)O哈哈~
  集训的时间是十天,时间不由自己,唯一能保证的就是不断更了。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不敢说加更之类的话。
  不便之处,还请大家多多谅解。
  谢谢大家!
  PS:在课堂上用笔记本写文,全班唯一一个,估计教官觉得我很大牌,不停地拿眼睛瞅我,不知道会不会给我小鞋穿……~~~~(》_《)~~~~
  ※(未完待续。
或许您还会喜欢: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苏肉难寻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来,介绍一下,我叫苏栩,大家都喊我苏苏,孤儿一个,一个很冷很冷专业的稍微大龄的女硕士生,近来有点花痴倾向。不能怨我,孤儿院的老院长成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的教导我说:“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老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背锄禾日当午了,你要抓紧时间,在学校里找一个男朋友,将来一起在北京工作……”老爹的训话都是从我背锄禾日当午开始,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遇见未知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自序活出你想要的人生有个男子一天下班的时候,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暗巷,看到一名女子在仅有的路灯下找东西。她非常慌张、着急地在找,让这个男子不禁停下脚步,想助她一臂之力。“请问你在找什么?”男子问。“我的车钥匙,没有它我就回不了家了!”女子焦虑地说。 [点击阅读]
长相思1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2
摘要:那一日,和以往的上千个日子一模一样。几声鸡鸣后,清水镇上渐渐地有了人语声。回春堂的老木赶早去杀羊的屠户高那里买羊肉。两个小伙计在前面忙碌,准备天大亮后就开门做生意。医师玟小六一手端着碗羊肉汤,一手拿着块饼,蹲在后院的门槛上,稀里哗啦地吃着。隔着青石台阶,是两亩半种着草药的坡地,沿着中间的青石路下去,是一条不宽的河。 [点击阅读]
长相思2诉衷情
作者:佚名
章节:131 人气:2
摘要:神农山位于中原腹地,风景优美,气势雄浑,共有九山两河二十八主峰,北与交通军事要塞泽州相连,南望富饶的燕川平原,东与天然屏障丹河守卫,西是著名的城池轵邑(ZhiYi)。轵邑曾是神农国的王都,在轩辕和神农的战争中受到重创,繁华烟消云散,百姓生活困顿。一百多年前,神农族的小祝融受黄帝委任,成为轵邑城主,掌管中原民生。他说服青丘涂山氏的太夫人,再次把轵邑作为涂山氏生意的中心。 [点击阅读]
长相思3思无涯
作者:佚名
章节:132 人气:2
摘要:请将我的眼剜去,让我血溅你衣,似枝头桃花,只要能令你眼中有我颛顼来小月顶看小夭时,小夭正坐在廊下绣香囊,黑色的锦缎,用金线绣出—朵朵小小的木樨花,一针一线十分精致,已经快要绣完。颛顼等她绣完最后一针,稀罕地问:“你怎么有性子做这些东西了?”小夭说:“一举两得。针法也是医技,可以用来缝合伤口,多练练,能让手指更灵活些,病人少受点苦。”“还有一得呢?”小夭笑说:“我打算绣好后,送给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