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九重紫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宋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一百二十六章 宋家
  英国公府的上房位于英国公府的中路,是个五间四进的宅子,前面是英公国府的前院、正厅、花厅,后面是个带佛堂的小花园,从宋墨居住的颐志堂出来,穿过一道种着翠竹的斜巷就到了。
  他走进院子,看见身材高挑,秀雅端丽,眉宇间若有若无地透着刚强和傲气的母亲正神色有些茫然地站在台阶上望着院角的香樟树发呆。
  宋墨手中的香囊霎时如团燃烧着的火焰,灼热灸人。
  这株香樟树是母亲三十岁生辰时,大舅从福建送来的,当时不过人高,现在已经齐檐了。
  “你来了!”蒋氏笑着和儿子打着招呼,坐到了葡萄架下的石凳上。
  葡萄藤才刚刚抽芽,春日明媚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枝蔓照在她的脸上,原本乌黑亮泽的青丝里竟然有了几根银丝。
  宋墨心头酸楚,趁着丫鬟给他们端茶倒水的时候走出到了母亲的身后,笑着按住了母亲的肩膀,亲昵地道:“娘,您都有白头发了,我帮您拔了吧?”
  蒋氏抿了嘴笑,望着儿子手中长长的银丝,半是感慨半是欣慰地道:“您都要娶媳妇了,娘也该老了!”
  任宋墨再沉稳内敛也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少年,他顿时脸色通红,赧然地喊着“娘”。
  儿子难得的窘迫取悦了蒋氏,她笑着问宋墨:“你在真定遇到的那个姑娘有多大?”
  能让儿子吃瘪,可见是个胆大心细、聪明伶俐的丫头。
  “您问这个干什么?”宋墨的脸更红了,不依地嚷道。“人家已经订了亲!”
  话音一落,母子俩人俱是一愣。
  风吹过葡萄架,嫩绿的芽儿在春风中颤颤巍巍地晃动。
  宋墨尴尬得不行。
  母亲不过好奇问问,他怎么就鬼使神差地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想到这些。他只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烧,更不自在了,道:“严先生建议我和魏廷瑜结交。我也觉得这主意不错。正想着怎么跟宗耀说一声,想办法和这个认识认识。”
  蒋氏意味深长地笑。
  她心里有点可惜,却知道再说下去不免有辱姑娘家的清誉。
  宋墨脸上却挂不住了,左顾右盼地道:“爹爹呢?怎么没有看见他?”
  “他去了三公主府。”她顺着儿子转移了话题,“你爹不敢请太子出面,怕连累了太子,想请三公主去探探皇上的口气。”说到这里。她情绪低落下去,“皇上既然对保你大舅的折子留中不发,我已和闵先生商量过了,那就请那些从前跟过你大舅的人上折子弹劾你大舅……只是平日里走的得太的不好出面,免得皇上起了疑心……怕就怕皇上已经有了主意。不管我们怎么做也是徒劳无功的……”

  三公主恩荣是元后沉氏所生,皇上的嫡长女,备受皇上的宠爱。
  驸马石祟兰是长兴侯石端兰的胞弟,和英国公是发小,关系非常的好。
  这样有用吗?
  还不如打点皇上身边的大太监汪渊呢?
  宋墨想着,胡乱地点了点头。
  气氛突然间就变得沉闷起来。
  宋墨捏了捏掌心的锦囊,半晌才鼓起勇气喊了声“娘”,低声道:“我有话有跟您说……”
  “什么?”蒋氏抬起头来,眼底还有残留的茫然。显然没有听清楚儿子刚才说了些什么。
  宋墨吸了口气,正想把刚才的话对母亲重新一遍,谁知道母亲已精神一振,正色地道:“我想为你求娶你二舅家的含珠表姐,你觉得如何?”
  他睁大了眼睛,然后慢慢抿紧了嘴唇。
  蒋氏在心底暗暗地叹了口气。声音因为理智而显得有些淡漠:“我知道,你从小和你四舅舅家的撷秀表妹玩得好,可你撷秀表妹却是庶出。我们家虽然不在乎,你父亲却是个极重嫡庶的人,首先你父亲那一关就通不过。你二舅走得早,只留下了你表姐这一个,别的人好歹还有父兄照拂,只有她,自幼失怙,孤苦伶仃没个依靠……”
  宋墨微垂着头。
  含珠表姐喜欢的是大舅母家在蒋家习武的族侄尹挚。
  外祖母、大舅母都知道。大舅母为此把尹挚丢到了大舅的军营,还跟他说:“我们蒋家的姑娘不嫁孬种,你想娶含珠,就拿军功来做聘礼。”
  尹挚走的时候,送给含珠表姐一支金簪,就是央他递给含珠表姐的。
  可生死面前,这些儿女情长又算什么呢?
  阳光投在他的脸上,长长的睫毛在眼睑处投下一层阴影。
  “婚姻大事,本就应该父母做主。”他轻轻地道,柔和的如佛面的春风,“我听母亲的!”
  从小就有主见,从不听人摆布的儿子突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深深地刺痛了蒋氏,让她都戛然而止,若有所失。
  感受到蒋氏的伤感,宋墨握住了母亲的手:“娘,我没觉得委屈。”他安慰着母亲,“含珠表姐也很好,上马能弯弓,下马能行,她要是嫁过来,母亲也有个做伴的……我会跟爹爹说,是我看中了含珠表妹的,这样他就不能反对了。”他说着,朝着母亲展颜一笑。

  那笑容,璀璨而明亮,仿佛初升的太阳,不带一丝的忧虑。
  蒋氏的眼泪籁籁落下。
  这些都不值得掉眼泪!
  宋墨抿了抿嘴,把一直攥在手心的锦囊拿了出来:“母亲,这是徐青刚刚送来的……”
  他的话还没有说话,蒋氏已急急地抓过了锦囊。
  薄薄二指宽一张条纸,却重若千斤。
  蒋氏看了一遍,擦了擦眼睛,又看了一遍。这才抬头望着儿子,脸色已是一片苍白:“是真的吗?”声音嘶哑,显得有些目光涣散。
  宋墨狠心地点了点头。
  蒋氏觉得天眩地转,有些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
  一阵嬉闹声渐行渐近。次子还有些稚嫩的声音清楚地传了过来:“快点,快点,我要给娘亲看看。”
  她定下神来。接过长子递来的帕子,慌忙地擦了擦眼泪。
  宋墨也坐直了身子。
  等拿着把弓箭的宋翰跑过来的时候,母亲和哥哥正优雅地坐在葡萄架下的石桌旁喝茶。
  他拉着母亲的手撒着娇:“娘亲,娘亲,您看,您看!”
  跟过来的小厮跪在地上,将手中大红的漆盘高高地举起来。
  漆盘里放着一只肥硕的锦鸡。箭斜斜地插在锦鸡的背上,露出雪白的箭羽。
  “我比哥哥还在厉害吧?”宋翰得意洋洋地望着哥哥,“哥哥十岁的时候才跟着五舅去狩猎呢!”
  他今年才八岁,比宋墨小五岁。
  蒋氏勉强露出个欢颜,称赞着小儿子:“嗯。我们天恩比哥哥厉害多了!”
  天恩是宋翰的乳名。
  尽管心中很是悲伤,但宋翰有些天真烂漫的话还是让宋墨心中里轻快了不少。
  这应该是家中后花园里养的那只锦鸡了。
  弟弟连给他特制的弓都拉不满,怎么可能射得这样深?
  多半是被那帮小厮赶到他面前,然后对着锦鸡射下去的。
  还有可能是那帮小厮早就把这只锦鸡射杀了,等到弟弟朝着草丛里乱射一通,他们再屁颠屁颠地跑去把这只已经藏在草丛里的锦鸡给揪了出来……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他都无意让弟弟失望。

  “是挺不错的!”宋墨笑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宋翰更加得意了,他指着漆盘中的锦鸡大声地吩咐小厮:“把它丢到灶上去。让灶上的婆子今晚加菜。”
  小厮点头哈腰地捧着漆盘退了下去。
  他紧挨着母亲坐下,小大人般地伸了个懒腰:“今天可真累啊!”
  蒋氏和宋墨都露出个淡淡的微笑。
  宋翰眼珠子转身,猛地跳下了石墩,道:“娘,我要回去换身衣裳。”
  “去吧!”蒋氏还有大事和长子商量,笑着吩嘱了宋翰身边服侍的媳妇丫鬟几句。待次子的身影消在了门口,她的笑容也慢慢消失。
  “天赐!”她开口眼就水光闪动,“闵先生知道了吗?等会我去你那里,和闵先生、罗先生、严先生一起商量商量该怎么办!”声音平静无波,已经冷静下来。
  闵先生是大舅的幕僚,大舅出事后,他从福建赶过来的。
  罗先生却是大舅留在家里的幕僚,帮着五舅处理家中的庶务。
  严先生虽然曾经做过大舅的幕僚,早年跟了他,算是英国公府的人了,大舅的事,还是以闵先生和罗先生为主。
  母亲没有崩溃,宋墨很骄傲。
  他恭敬地应是,和母亲说定了时候,退了下去。
  蒋氏手脚发软地坐在那里,脑子里一片空白。
  宋墨却看见弟弟躲要门口合抱粗的桧柏下朝他招手。
  他笑着走了过去。
  “哥哥,”宋翰忧地望着宋墨,小声地道,“大舅是不是要下诏狱了?”
  虽然自己和母亲都瞒着弟弟,但大舅的事已经闹得满城风雨,弟弟又十分聪颖,想必已经知道,再瞒下去只会让弟弟觉得被愚弄,不如告诉他实情。
  “少听人胡说八道。”宋墨略一思忖,道,“大舅现在只是被问罪,说清楚就没事了。”然后笑道:“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下诏狱的!”想调节一下气氛。
  宋翰仔细打量着哥哥的神色。
  哥哥挑了挑眉,目光中带着几分兴味。
  他不由脸色一红,一溜烟地跑了:“我知道了!”
  清脆的声音飘荡在上空,让宋墨露出一丝微笑。
  ※
  姊妹们,兄弟们,有点晚了,抱歉,一直卡着文,犹豫怎么写……补上20日的更新,然后下去加油码今天的加更去了……RS
或许您还会喜欢: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塔木德智慧全书
作者:佚名
章节:451 人气:2
摘要: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分贵贱的。在犹太人的赚钱观念中,他们从来就不把蹬三轮、扛麻袋看成是低贱的事,也不认为做老板、经理就高人一等,钱不管在谁身上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点击阅读]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第1章我是全中国最穷的穷光蛋第1章我是全中国最穷的穷光蛋2005年7月30日星期六阴我30岁。我没房子,住在岳父母家。每天,我睡到上午十点钟起床,煮一大碗面条,狠狠地填饱肚子,然后出门“上班”。白天就不再吃东西了,到了晚上七点,我“下班”回家吃晚饭。一天吃两顿,从不例外。我“上班”就是找一个网吧上网。 [点击阅读]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使“富爸爸”系列丛书在中国获得如此成功。我们美国富爸爸公司为能与伟大的中国人民合作而感到骄傲。我们从未想到,这些最初仅仅为《现金流》游戏而撰写的小册子会使我们在世界各地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富爸爸”系列丛书被译成35种语言,在67个国家发行了1300万册。中国是我们最成功的市场之一。同时,还要感谢你们在我们访问中国期间对我们的热烈欢迎。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支持。 [点击阅读]
伊索寓言
作者:佚名
章节:454 人气:2
摘要:农夫替牛解下犁套,牵着它去喝水。这时,有只穷凶极恶的饿狼正出来觅食,看见那犁,开始仅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觉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觉地将脖子慢慢地伸了进去,结果再无法拔出来,只好拉着犁在田里耕起田来。那农夫回来后,看见了它,便说:“啊,可恶的东西!但愿你从今弃恶从善,回来种田吧。”这故事是说,尽管有些恶人做了一点善事,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无奈。 [点击阅读]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痴将军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3
摘要:第一章长安城外,炮竹、锣鼓喧闹之声绵延数里,不绝于耳。人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扶老携幼,大街上形成长长的人墙,站前方的个个欢欣期待,后方的便伸长了脖子,就怕晚那么一眨眼,就要错过亲眼目睹大英雄伟岸英姿的好时机。“爹爹,恬儿也要看大英雄。”五、六岁的女孩儿拉拉父亲裤管,细声细气地说。“好、好、好。”那当父亲的庄稼汉一把抱高了女儿,放上肩头。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河自漫漫景自端
作者:佚名
章节:37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一)楼下落地钟发出清脆的声音,自端下意识的合上书,数着,钟敲了十二下。她揉了揉额角,从沙发上站起来。原本拥着的靠垫和毛毯拖在地上,她没管。光着一双脚,走到窗边。从窗帘的缝隙中看着静静的庭院,屋前的水杉默默的立着。夜色深沉。静的让人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响动。自端撩开窗帘一角,看到警卫开了大门。车子进门以后便熄了火。车上下来两个人。 [点击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文/朱旭东认识尹建莉缘于她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那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刚为他们这一批教育硕士确定了导师。她当时很明确地选择了教育作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刚好是教师教育这个领域,这样我们自然就有缘认识了。第一次读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诗歌。她初次和我见面时,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给我。她的诗写得很好,我读了后觉得她很细腻,文字功夫很好,但也让我有微微的担心。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