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锦屏记 - 第二百零一章 平西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百零一章 平西镇
  平西镇首府是石头城墙围成的一座城池,就叫做平西城。城门上方青石条匾额上是斗大的“平西”两个字。这两个字比划粗厉,霸气十足。据说是本朝开国的太祖平定西边边界的时候,留下的御笔。
  平西城共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城内连通南北、东西的两条大街犹为宽阔,俱都是青石铺就。南城门内,城内的商铺、饭庄、客店等多聚集在此,是城内一等繁华的所在。东城则多是些深宅大员,多为仕宦人家和富商居住。这两处地方,多是宽阔的街道。北城是城内一般百姓聚居之地,西城则是龙蛇混杂,很多白天悄无声息的地方,到了夜晚却比南城更加繁华。这两处颇多曲巷、窄街。
  总督衙门座落在平西城正中,正是东西、南北两条大街交汇的地方。衙门两侧,又有东西两座兵营,担当平日成内护卫之责。与西城外和北城外两座守军大营遥相呼应。
  总督府则是在总督衙门后身,与总督衙门只一街之隔,当初是朝廷下旨兴建,经历几代,是平西城内最大的一所宅子。宅子共有五进,院落都颇为宽敞,就是最窄的夹道,都可通行马车。因先后住过几任总督,虽没有大兴土木,却也多少留下些印记,因此各个院落风格颇为不同,也算别有特色。
  荀卿染坐在桌前,正给京城写信。因天色渐晚,麦芽点燃了烛台上的蜡烛,放在桌上。
  “四爷那边宴席还没散?”荀卿染问。

  “四奶奶,还没那。”麦芽道。
  今天是城外西、南两座兵营的指挥同知来觐见,这两天原来都是齐攸在京城时任御前侍卫时的同僚,比齐攸早外放出来。公事谈完了,就跟了齐攸回总督府。荀卿染准备了上等的席面送过去,看来这些人是打算不醉不归了。
  荀卿染点点头,吩咐道:“你去吩咐厨房,另外加两道清淡爽口些的小菜送上去,再备好醒酒汤。”
  麦芽答应着退了出去。
  荀卿染放下笔,拿起写好的信,又吹了吹,见墨迹完全干了才折迭好,放入信封内。
  ……
  前院抚远厅,齐攸、唐佑年、邢李园、郭开远四个人正在推杯换盏,边吃边聊。
  两个小厨推门进来,又送上四道精致的小菜。
  邢李园有了些酒,眨了眨眼睛,“怎地大人这里服侍的都是小厮。”
  唐佑年和邢李园最为熟悉,知道他颇为粗豪,便笑道:“夫人从京城,本就没带多少人。只安排小厮在前院伺候的。也多亏如此,不然人家娇滴滴的小姑娘,见了你这样的老粗,还不吓坏了人家。”
  “你哄我。方才咱们进来时,明明看见一个极漂亮的小丫头从那头走了。”
  唐佑年低声告诫邢李园,“不可唐突。”
  邢李园却是借着酒遮脸,站起身,端了酒杯,给齐攸施礼道,“齐大人,属下常年军旅,身边却少个知疼知热的人照应,还请大人体恤……”

  ……
  荀卿染已经将几封信都写好,封了起来放在一边,只等明天打发人带回京城,又拾起旁边的一迭拜帖,一一看了起来。
  “大人回来了。”外面小丫头禀报道。
  桔梗和麦芽打起帘子,齐攸一身青色蟒袍,从外面迈步走进来。荀卿染站起身,迎上前去。齐攸看来是喝了不少酒,荀卿染偷偷地皱了皱鼻子,吩咐人送上香茶,给齐攸漱口,又让人送醒酒汤来。
  齐攸漱了口,并不要醒酒汤,只说:“已经喝过了。”
  “已经吩咐人准备了热水,现在就洗澡吧。”荀卿染说着,替齐攸脱掉外面的蟒袍。
  齐攸低头瞧了瞧荀卿染,就转身去了旁边的浴间。
  荀卿染就移齐攸的外袍收起,吩咐人拿去洗衣房,就继续坐在灯下看帖子。
  齐攸洗了澡,换了一身府绸长袍出来,在一旁榻上坐下,问荀卿染,“在做什么?”
  “在看拜帖。”荀卿染答道。
  下属官员凡有女眷的都早早地递了拜帖来,这些交际应酬是免不了的。
  “指挥佥事方伸之妻李氏拜上,”荀卿染拿起一张帖子念道,“这个,可是定远侯府那位方三爷?”
  齐攸点头,“是他。”
  荀卿染哦了一声,原来是方三奶奶。当时定选侯府的变故后,只听说方家三爷放了外任,并没有细听,原来是外放到这平西镇来了。指挥佥事,是正四品的武官,方信对他这个弟弟还是不错的。

  荀卿染又拿起一封信,递给齐攸,“这是五妹妹写来的,说是要来看咱们。”
  齐婉容嫁给了大太太的一个族侄,那人姓冯叫做冯登科,如今也在平西镇所属地方任正五品的守备。
  齐攸接过信略扫了一眼,点点头,表示他知道了。
  “累了吧!”荀卿染将拜帖都放下,走到齐攸身边坐下。
  紫苑和麦芽两个进来,一个端了盅雪梨炖银耳,一个端了盅四神烧猎肚。齐攸拜印上任,着实忙碌起来。每天早出晚归,到总督衙门理事。荀卿染心疼他辛苦,每天早晚都让厨房准备烧品,每天都不重样。而那盅雪梨炖银耳则是她自己要的。平西镇的气候有些干燥,这雪梨银耳颇为滋润。
  今晚宴席上便有两道烧品,齐攸应该已经吃过了。荀卿染打发两个丫头出去,只留下那盅雪梨银耳,拿银勺舀了一勺,送到齐攸唇边。齐攸吃了一口,就摇头说不要了。荀卿染便自己吃了。
  “多准备几件衣服,明天要出城,去西、南两座大营查看。”齐攸说道。
  荀卿染放下烧盅,两人自到了平西,一个在外面忙公事,一个在家里也几乎没闲着的时候,相聚的时候反而不比在京城的时候。荀卿染心里明白,齐攸刚上任,就是如此,等以后事情理顺了,自然好了。
  “要去多少天?”荀卿染靠过去,伏在齐攸胸前问。
  “……老邢看上了麦芽那丫头。”
  齐攸突然道。
或许您还会喜欢:
步步惊心续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2006年10月,深圳某小区。“胤禛,你真的如此恨我吗?真的如此……”他始终是没有来,他再不肯原谅我了,心像被生生撕裂了一般,疼痛以心脏为中心,一波一波地扩展到四肢百骸,觉得整个人难受得不能自己。不是已经死去了吗,为什么身体还会疼痛,为什么脑中还会有如此清晰的记忆。轻轻地动动指尖,指腹下能感觉到柔软的棉被。 [点击阅读]
腹黑王爷盗墓妃
作者:佚名
章节:392 人气:2
摘要:盛大婚礼————妻变妾墨州城内最盛大的婚礼。迎亲的队伍足有三里长。新郎一身喜袍,身姿俊秀挺拔,面容清隽儒雅.一双眸子深沉如黑潭,唇角微微抿起,看不出是喜是怒。在他的身后是一顶大红花轿,花轿后妆奁几乎占据了半条街。围观的人群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啊,真风光。”“当然,这可是墨府的墨公子成亲,自然马虎不得。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2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七月七日晴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之一天晴第一部年少爱情,就像初次尝到,那半熟的杨桃滋味,酸酸的、涩涩的,却又忍不住想一再深尝,流转在青涩杨桃、妳憨甜笑靥间,我初次的、纯净的爱情,悄悄萌芽。一之一天晴我叫沉天晴。若要说起我的一生,其实乏善可陈得紧,怕各位看得头重脚轻眼皮撑不开,就挑些重点来说好了。所谓的“一生”,其实也不长,目前为止,才过了十四个年头又三百二十七天八小时零五秒而已。 [点击阅读]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
国富论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本书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NNATIONS作者:[英]亚当·斯密(AdamSmith,LL. [点击阅读]
把妹达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第1节谜男MeetMyStery屋子里一片狼藉。门板裂了开来,铰链也脱落了;墙上散布着串头、电话、花盆撞击的凹痕;贺柏为了逃命,躲到饭店去了;而谜男则哭着瘫倒在客厅地毯上。他已经整整哭了两天了,这不是那种正常的哭泣。正常的眼泪是可以理解的.但谜男已经超出常理,他失控丁。一星期以来,他游栘在极端愤怒与暴力,和一阵一阵间歇性,发泄式的呜咽之间。现在他威胁着要自杀。 [点击阅读]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2
摘要: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学习一件事情,就是不回头,只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人生每一步行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这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不是这样呢?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陕西、甘肃发生了里氏6.5级到7.0级的余震。 [点击阅读]
九重紫
作者:佚名
章节:34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争执窦昭觉得自己可能活不长了。老一辈的人常说,梦死得生,梦生得死。她这些日子总梦见自己回到了小时候,坐在开满了紫藤花的花架子下摆动着两条肥肥的小腿,白白胖胖像馒头似的乳娘正喂她吃饭。有风吹过,垂落的紫藤花蔓挤在一起,累累迭迭的紫藤花籁籁作响,像群围在一起窃窃私语的小姑娘。她觉得有趣,笑嘻嘻地跑了过去,抓住一根藤蔓,顺手就揪下了一朵盛放的紫藤花来。 [点击阅读]
伊索寓言
作者:佚名
章节:454 人气:2
摘要:农夫替牛解下犁套,牵着它去喝水。这时,有只穷凶极恶的饿狼正出来觅食,看见那犁,开始仅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觉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觉地将脖子慢慢地伸了进去,结果再无法拔出来,只好拉着犁在田里耕起田来。那农夫回来后,看见了它,便说:“啊,可恶的东西!但愿你从今弃恶从善,回来种田吧。”这故事是说,尽管有些恶人做了一点善事,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无奈。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