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女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曹秀梅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7期通俗文学-爱情小说
  女人的娘家在广西一座大山里。那里人多地少,一年忙到头,几乎填不饱肚皮。
  娘就眼泪汪汪地对女人说:“嫁吧,嫁了还能给你弟、妹挣口饭吃,你是大,你不心疼娘,谁心疼碍…”
  女人就不吭声,低头摆弄着衣角……
  末了,男人就扔下500块钱,领着女人走出了大山。
  男人长得高大、结实,皮肤晒得黝黑黝黑的,只是家里条件不好,用当地的话说:男财女貌。本地姑娘宁可找个有钱的丑八怪,也不愿嫁个庄稼汉,“中看不中用”。
  女人就一心一意跟男人过起了日子。男人性子急,两句话不投缘,冷不丁抬手就是一巴掌。
  女人不哭也不闹,转过身,偷偷把眼泪拭干,没事一样,照样喂猪、烧饭,忙里忙外。街坊邻居就看不惯,说女人真命苦,这事要放在别的婆娘身上,先是在婆家大吵大闹一番,吵够了闹够了,小包一夹就回了娘家,男人就亲自上门请,一回、两回都请不来,最后邀上几位本家婶子、嫂子,磨破嘴皮,男人还当着众人的面儿下了保证,才算完事。
  女人就盼望着日子会一天天好过起来。
  那日,女人接到小妹的信,小妹告诉她说:“姐,现在咱家日子好过了,咱村让一个外商相中,办起了矿泉水厂,咱村家家有楼住,人人有班上,交通也方便多了,从村口就能坐上车,爱上哪儿上哪儿。娘说对不起你。你和我姐夫那是买卖婚姻,用难听的话说那叫拐卖人口。你要过着不随心,干脆把孩子给他,离了算了。还有,阿勇哥自你走后,到现在一直没结婚,现在他还是矿泉水厂的中方代表呢……全家都盼着你回来!”
  女人看了小妹的信,神情恍恍惚惚的,干活老出错,女人离家时,最小的妹子才十岁,现在小妹都大学毕业了。娘有咳嗽的老毛病,这些年不知好了没有。女人拿个镜子照照,竟不相信镜中的人儿会是自己,又老又丑。女人嫁给男人那年才十八岁,这桩婚姻女人实在是没有办法,是她自己辜负了从小和她一块长大的青梅竹马的阿勇哥……
  那一夜,女人失眠了,她对着窗外的月亮想了很久很久,男人这几年做小买卖,也挣下几个钱,可那急躁的脾气,动不动就骂人、打人。这几年忙里忙外为了一双儿女,也操劳了心,孩子大了,也懂事了,即使现在不和他过了,也算对得起他……女人想着想着天就亮了。女人想抽个机会和男人好好谈谈。
  天亮时,邻村的小顺子捎信儿说男人的车夜里还未开到目的地迎面就来了一辆大卡车,男人的腿恐怕……
  女人跑到大坝上痛痛快快地哭了一抄…
  夕阳里,男人温顺地坐在轮椅上,脸上没有一点表情,女人还像从前一样忙里忙外,两个孩子正放学归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妻妾成群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节四太太颂莲被抬进陈家花园时候是十九岁、她是傍晚时分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的,仆人们正在井边洗旧毛线,看见那顶轿子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下来一个白衣黑裙的女学生。仆人们以为是在北平读书的大小姐回家了,迎上去一看不是,是一个满脸尘土疲惫不堪的女学生。那一年颂莲留着齐耳的短发,用一条天蓝色*的缎带箍住,她的脸是圆圆的,不施脂粉,但显得有点苍白。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