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铁锤(外一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范子平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1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墙上的红对联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领袖像下的桌上是一盘煮花生,对面有一张竹笆床。
  这就是铁锤新婚的洞房。
  新娘子是知青,是右派的女儿,貌若天仙,村痞刘小五也争,村痞郑老三也抢,还有瘸子丁铁拐也要,这三位可都是不好惹的角色。铁锤一出头,他们谁都乖乖地缩回头。谁叫铁锤有个硬梆梆的支书爹呢!
  第一夜外边有很多听窗的。新娘子在床上坐了半夜,铁锤打了个哈欠,说:“睡觉吧。”新娘子打了个激灵,慢慢地脱衣服。
  铁锤忽然脸热,他扳住新娘子的胳膊,低声道:“不要脱。”他拿出一条被子铺到床下,道:“你,钻这床下睡!”
  新娘子看看他,委曲得掉下泪来。
  铁锤瓮声瓮气地说:“我知道你跟知青胡小奎爱得死去活来。”
  新娘子又是一激灵。
  铁锤说:“不这样,我那老爹能绕过你?我本家自己几十口人肯绕过你?钻里别吭声!”
  新娘子便疑疑惑惑钻到床下。
  他一个人躺在床上,裹了两条被子,使劲摇着床,咯咯吱吱,咯咯吱吱……
  第二天,听窗的人便到处传,铁锤这小子好大劲儿,大床都乱打颤!
  铁锤的爹娘便都露出满意的笑。
  第二夜一上门,铁锤又吹灭了灯:“别吭气,钻你床下去。”
  一直到第七夜黎明,他盯着新娘子从床下钻出来,突然恶声恶气:“今天你得走!”

  新娘子诧异:“走,往哪走?”
  铁锤喘着粗气怒道:“找你的胡小奎!”
  新娘子低头不语。
  铁锤说:“你知道,我是个二十四岁的男子汉,万一忍不住坏了你,对不起天地良心!”
  新娘子忽然哭道:“铁锤哥,你是好人,大好人,我该怎样报答你?我今天就给了你!”
  他一把拨开新娘子的手,哗哗啦啦开了门,抓住架子车喊:“坐上!”
  爹娘醒了,在正房里问。铁锤胸有成竹,在院里答。
  上哪?上城里。干啥?给她看玻不会在咱庄里看?到城里看,他爹娘管拿钱。
  新娘子找到了他的胡小奎。胡小奎早听说她做了铁锤的新娘,冷言冷语叫她走开,任凭她哭诉和解释。铁锤赶上前去,一拳头夯在胡小奎心口,叫胡小奎咯了一星期的血。
  后来,胡小奎和新娘子上了医院,后来他们结了婚。胡小奎当着新娘子的面对天盟誓:这辈子不报答铁锤哥,誓不为人!
  打倒四人帮,胡小奎的爹娘官复原职,胡小奎就给铁锤买来辆新自行车。铁锤把车扔到水坑里。
  那年头还缺化肥,胡小奎用汽车拉来化肥,铁锤一袋也不准往他家里抬。
  胡小奎还是对这里有感情。没断往这里买当时还紧缺的物资,洗衣粉、化肥、缝纫机、自行车……
  铁锤从不要胡小奎的东西,从来不理胡小奎,也不准胡小奎两口进他的家门。
  好人老木
  老木住在村东沿儿胡洞里,那胡洞朝西走通到村里的一条土路,朝东走是村外的一道沟,现在沟外筑起了通往乡里的柏油路,那条沟也填成了一道上柏油路的斜坡路。老木从来出门朝西走,从来没有朝东走,他今天傍晚不知怎么就想朝东走。

  老木弓着腰,在家门口转了一个圈,就朝东一直上了柏油路。他想不起自己来干什么,在柏油路边又转了一个圈,忽然就看到了一个钱包。老木捡起来打开一看,里边厚厚一沓“伟人头”,这才又想到今天仿佛是天意,一辈子没捡过一分钱,今天就捡了这么多。老婆的病医院一直说要手术,自己一直凑不起钱,这一下可好了。老木喜欢着走不到两步路,又想这是谁丢的钱呢。他想可能是谁来给家人看大病,带来的住院钱,钱丢了家人的命也就丢了。自己给老婆看病也不能让人家丢命呀!想到这儿,他拿起钱包就大喊:“谁丢了钱包?”半晌没人应声,村里没人把他当成个人物,即使听见的可能还以为他在发酒疯。老木想想又觉不对。要是穷人丢的钱会恁长时间不来寻?可能是哪个生意人的钱。老木对生意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村里办化工厂的老侯,老侯的化工厂成天污水横流,村里人患癌症、骨髓炎的越来越多了,包括老婆患的肾炎听说也是污水惹下的,现在井水一股子怪味儿都不能吃了。要是他丢的钱那就是昧心钱,老木拿起钱包就往家走。走了两步老木突然又站祝他想老侯虽然有钱却又吝啬又蛮横,要是丢了钱他还不去街上跳脚哭骂?肯定不是他的钱。老百姓哪里会有这么多钱?可能是哪位干部的钱。老木对干部印象最深的是村长赖大头,赖大头把村里的机动地都承包出去,收回的承包费都装进自己腰包,又是盖楼又是吃喝嫖赌,还把告状的几个村民打得遍体鳞伤。要是他的钱,那就是缺德钱,拾了不用是混蛋!

  刚回到家里,老婆却急急地问:“你捡老梁贵的钱了?”老木大吃一惊:“老梁贵的钱?你咋知道?”老梁贵是村里的烧窑专业户,近两年砖瓦掉价赔了钱,偏他宝贝儿子又得了白血病,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听见了老木的吆喝,才来家里讨钱。老木就一路小跑到了老梁贵的家。老梁贵一见老木就没命大叫“急死我了”,老木就把钱包递过去。老梁贵扭头对他老婆笑道:“咱家该好过了!”老木忽然醒悟一把夺过钱包说:“你说你钱包有多少钱?”老梁贵迟迟疑疑地说:“五六百?”老木说:“根本就不是你的!”老梁贵慌忙说:“不管有多少咱俩平分。”老木甩开老梁贵的手气愤愤地回家。
  这时已是暮色苍茫,老木走着想着这事没法处理颇觉苦恼。不知不觉间又走到拾钱的地方,忽然想到最好的办法是让它哪里来到哪里去,于是又认真回忆和揣摩原来拾钱包的地方,弯下腰把钱包小心翼翼放在原处。这才松了一口气回家。
  到家一说,老婆却劈头盖脸一顿骂,说他太傻,太晕,太迷瞪,丢钱的人拾不着,不丢钱的人拾个大便宜,还不如自己花。她拉着老木急急地赶去,两个人在那里摸了半夜,却再也没找到那个钱包!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你在高原
作者:佚名
章节:427 人气:2
摘要:《你在高原》包皮罗万象、精彩纷呈,是一部足踏大地之书,一部行走之书,一部“时代的伟大记录”。各种人物和传奇、各种隐秘的艺术与生命的密码悉数囊括其中。它的辽阔旷远与缜密精致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的强大的思想的力量和令人尊敬的“疯狂的激情”,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包氏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天气还那么冷。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可是听说那些洋学堂就要开学了。这就是说,包国维在家里年也不过地就得去上学!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揩手——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大家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 [点击阅读]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