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绝处逢生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姜国平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4期通俗文学-市井小说
  刘海恍恍惚惚地从药店里走了出来,他手里抓着几粒用处方纸包着的安眠药。终于凑够了,他心里对自己说,今天晚上就可以安然地离开这个世界了。几天来,为了凑够够自杀的安眠药,刘海天天往医院药店跑,现在这种奔波终于划上句号了。
  再看一眼这个世界吧,这个世界尽管灰暗,尽管荒凉,尽管冷漠,但自己好歹也在这个世界上混了36年。
  回去的路上,刘海走得很慢,一边走一边打量周围的人和物。
  买瓶酒回去吧。刘海对自己说。古代那些江洋大盗上刑场尚且还要喝断头酒,我难道连他们都不如。
  刘海走进一家商店,买了一瓶二锅头。
  刘海拧着酒走了十几米,一辆自行车突然从左边的小巷里驶了出来,骑车的小伙子发现了路中央有人,不停地按铃。要是在以前,刘海轻轻一闪就能让开,但是今天他的腿和脑都不灵便,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自行车撞倒了,骑车的小伙子也滚到路边。
  一股酒香弥漫开来,哎哟不好,酒瓶破了。刘海爬过去捡起酒瓶一看,一瓶酒只剩下个底儿。
  妈的,人人都跟我作对,连断头酒也不让我喝。刘海狠狠地瞪了小伙子一眼。那一瞬间,刘海怔住了——小伙子是个残疾人,他只有右腿是正常的,左腿严重萎缩。小伙子正费劲地从自行车后座上取出自己的拐杖。刘海心里起了一股悲天悯人的感情。他走过去帮小伙子把拐杖取下,把他扶起,然后帮他把自行车扶起。
  小伙子连声说谢谢。
  刘海和小伙子都摔得不轻,两人把自行车推到墙边,找了个干净地方坐了下来。
  “兄弟你的腿……”刘海小心翼翼地问。
  小伙子眼睛暗淡了一下,旋即又恢复了正常:“我6岁那年发烧,医生给我打针时把腿打坏了……已经过去20年了……刚开始的时候,我心里一片灰暗。”
  刘海心里猛地一惊。
  “我高考时上了录取分数线,但因为我的腿,没有一所学校肯要我……。”刘海心里又是一惊。
  “后来我学会了修理电器,开了一个店子,诚信经营,生意逐渐好了起来。如今,我店子的规模扩大了好几倍,既卖电器又修理电器,我今天就是上客户家修理冰箱,我还带了一个徒弟呢。”
  刘海又问道:“兄弟,你莫怪我多嘴,你遇到那一系列的挫折后想过自杀没有?”
  “自杀?我为什么要自杀?好死不如赖活着,老天爷不想让我活得自在,我偏要活得自在!”
  刘海在心里把自己骂了个狗血淋头。
  “兄弟,谢谢你,你救了我的命!”刘海说,“实不相瞒,我是个破了产的商人,破产后,妻子跟我离了婚,把儿子带走了,狐朋狗友们一下子也不见了,万念俱灰下,我想到了死。我计划今天晚上喝了那瓶酒后就吃安眠药。但是现在我改变了主意,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一定要东山再起!”
  刘海说完,掏出那包安眠药,扬手丢进了附近的水池,然后向小伙子招了招手,转身大步离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0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莫言《良心作证》
作者:莫言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0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
莫言《酒国》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一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搭乘一辆拉煤的解放牌卡车到市郊的罗山煤矿进行一项特别调查。沿途,由于激烈思索,脑袋膨胀,那顶本来晃晃荡荡的五十八号咖啡色鸭舌帽竟紧紧地箍住了头颅。他很不舒服,把帽子揪下来,看到帽圈上沾着透亮的汗珠,嗅到帽子里散出来的热烘烘的油腻气味里混合着另外一种生冷气味。这气味很陌生,使他轻微恶心。他抬起手,捏住了喉头。临近煤矿时,黑色的路面坑坑洼洼,疾驰的卡车不得不把速度放慢。 [点击阅读]
被禁止的爱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我初识丛昌岷博士是在仁心医院开设心理诊所的头一年。心理诊所顾名思义就是治疗人们的“心病”的地方,它不像医院的精神科那样,用传统的处方开药的方式来治疗,而是用谈话交流、认知的改变,或者梦分析、催眠、音乐、以及艺术的表现,甚至生物反馈等技术来进行,达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点击阅读]
谈美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