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擦鞋(外一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胡海林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4期通俗文学-市井小说
  金叶公司座落在梅城南郊,汽车北站则在梅城的最北端,相距二十里。可金叶公司的老板黄小民,每次开车绕道去北站擦鞋。员工们纷纷猜测:“那擦鞋的一定是位美女,搅动黄总的芳心。”
  三人成虎,妻子小玲起了疑心。当黄小民开着小车去擦鞋,小玲忙打的尾随而去。老公把车停在车站,然后,走到一鞋摊前,坐在小马凳上,悠然地擦鞋。
  擦鞋的是位半老徐娘,满脸风霜,憔悴而疲惫,哪有美丽的影子?莫非,是老公乡下的初恋情人?有道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真那样的话,给她—笔钱就行,何必这样劳师动众转弯抹角呢?小玲百思不得其解。
  擦完鞋,黄小民掏出10元钱放在鞋摊上,笑着说:“不用找了。”
  那女人感激地说:“谢谢黄老板。”
  相邻鞋摊一老妇愤愤不平地说:“黄老板,你太偏心,为何对她情有独钟?你有钱,为何不给每个鞋摊施舍?”
  黄小民沉思良久,说:“十年前,有位青年农民,从乡下收购土特产贩到城里卖,经常在这儿卸货,找人擦鞋。你们都嫌泥巴鞋不愿擦,惟这位大嫂—视同仁,细心擦鞋,说:‘鞋不脏,谁花钱擦它?’那青年就是我。”
  擦鞋的老妇撇撇嘴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你大人大量不计小人过嘛。”
  “老婶娘,你吃的盐比我吃的米还多,难道忘记,打人莫伤脸,说人莫揭短吗?其实,职业没贵贱,关键是有颗真诚的平常心。”

  老公的话虽轻,却句句砸在小玲的心坎里。好惭愧哟,小玲的脸火辣辣地烧。
  回家的路上,小玲诚恳地说:“不如给大嫂一笔钱?”
  “我尝试过,被她拒绝。她说,通过自己双手劳动挣来的钱心里踏实。”黄小民感慨地说:“泥巴鞋,三个字像钢锥,扎入我的心灵。当我的事业顺利时,它会提醒我说,小子,你别得意忘形,你是泥腿子出身。当事业遭遇挫折时,它会鼓励我说,愁啥,大不了回家种那一亩三分地。那个鞋摊,是催我顽强拼搏的动力源泉。”
  “老公,下回,我陪你来擦鞋。”小玲柔情似水地说,那一双杏眼,泪汪汪地在闪……
  女记者上门
  金洁是市机械厂青工,小眼一眨一个主意,特精灵。工作之余,信笔涂鸦,偶有豆腐块见报,特喜欢下厨,做得一手好菜。据说,他的妻子就被他一手精湛的厨艺“闻香下马”和那文笔优美火辣辣的情书俘虏芳心。谁知,机械厂效益不好,金洁被迫下岗。坐吃山空,不多积攒眨眼花光。思考再三,金洁决定在街口摆夜宵摊糊口。他的厨艺派上用场,价廉物美,生意格外火爆。后租门面开“小不点”酒家,短短数年,金洁成为腰缠万贯的小老板。
  那天,朋友生日,哥们几个在“夜来香”娱乐城唱歌,金洁多喝了几杯,一位靓丽的三陪小姐一屁股坐在他腿上蹭,杏眼秋波频频,桃脸似嗲似嗔风情万千;白白圆圆的乳房似两只活泼的小白兔,时时挣出怀偶露峥嵘;薄薄的纱裙兴风作浪,不时掀起露出神秘的芳草地。怕是唐僧现世,也得破了童子身取不成真经咧!金洁双眼喷火,伸手把小姐揽入怀里“砰……”关上门。

  深夜回到家,妻子一问二探三火力侦察。金洁强撑着与妻子“亲密接触”,勉强过关。如果那小姐被抓,拔出萝卜带出泥?如果她患上艾滋病呢?偷欢销魂的感觉虽美妙,事后,提心吊胆的滋味更难受。还有妻子那狐疑的目光,一旦东窗事发,妻子河东狮吼……金洁心有余悸。默默发誓,路边的野花再艳丽绽放,绝对不会去再采。心里想事,偏来事。
  那天,“小不点”酒家就餐高潮刚过。一位青春靓丽的小姐走进店内,文雅地问:“请问,金老板在吗?”金洁闻声停止忙活,说:“我就是。”
  “我是市晚报记者郑静。”
  “你是郑静?”金洁嘴里不说,心里直犯疑咕。
  “闻听你下岗不落志,自谋职业,还帮助下岗职工到你店里就业?”
  “其实,也没啥。”金洁淡淡地说:“都是平时侃得来的哥们,自己吃香喝辣,能忍心看见哥们喝西北风。”
  “难得呀!”女记者打开记录本,进行采访。

  采访结束,吃完中饭。金洁盯住女记者狐疑地问:“报社有几位郑静?”“就我呀。”女记者神态自若,大方地说:“你可以立马打电话去报社问,报社的电话号码是……”
  “我相信你。”
  “金老板,我刚才来的时候,钱不小心被扒手盗去。还有,我听说你前天在‘夜来香’泡妞。当然,我下笔会有分寸,关键看你表现啦。”女记者意味深长地盯着金洁笑。
  金洁心知肚明,走进店里,忙活一阵,拿出一个红包对女记者说:“感谢你对我的采访报道,还望你妙笔生花。这红包算是我给你的车旅费。我这人特喜欢与聪慧漂亮的异性交朋友。希望你我成为真正的知心朋友。”
  “谢谢金老板。”女记者爽快地接过红包,极温柔地望着金洁说;“我的心灵之门时时刻刻等着你来叩。”
  女记者款款而去,留下一路清香。金洁倚门而望,女记者脚踏车门,多情地抛个媚眼。
  公共汽车渐渐远离“小不点”酒家。女记者坐直身体,惬意地吁口气,撕开红包,里面是一张白纸,上面写着:
  尊敬的小姐:
  你很聪明机灵,长相靓丽,能言善辩,极具公关才能,干什么都不愁英雄无用武之地,何必走讹骗这条道路?希望你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知道吗,市晚报记者郑静是我的同学、初恋情人。你扮谁不好偏冒充她。
  金洁即日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妻妾成群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节四太太颂莲被抬进陈家花园时候是十九岁、她是傍晚时分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的,仆人们正在井边洗旧毛线,看见那顶轿子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下来一个白衣黑裙的女学生。仆人们以为是在北平读书的大小姐回家了,迎上去一看不是,是一个满脸尘土疲惫不堪的女学生。那一年颂莲留着齐耳的短发,用一条天蓝色*的缎带箍住,她的脸是圆圆的,不施脂粉,但显得有点苍白。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