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硬币成对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魏慧萍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4期通俗文学-爱情小说
  车来了。少妇像往常一样上车找个临车窗的座位坐下来。公交车在“吱吱呀呀”地叫着,随着摇摇摆摆的车身,她的心也跟着晃荡起来。
  “买票。”两个字兀地打断沉思,眼前立着一个表情冷漠、肤色黝黑的粗壮汉子。她蹙了一下眉头,从包里掏出两元纸币递过去。他的眼睛扫都不扫一下她,问道:“要硬币吗?”
  “好。”她的回答竟有些急迫。那双大眼睛里骤然闪过一丝晶亮的光芒,但很快就像窗外飞速后退的树般消失了。硬币容易丢失,许多人不愿意别人用硬币找零,她知道。
  一枚七成新的硬币落到她的手中。徽面“!”996”,四个阿拉伯数字整齐排列着,刹那间,像被人点破欲说还休的心事,她的脸上悄然浮起两朵红云。缓缓敛拢五指,硬币牢牢地贴在柔软细小的手心。她微醉般地合上双眼,用指尖轻轻摩挲手心的硬币,反反复复,试图想寻出点什么东西。
  莫非是天意么?她在心里轻叹。就在今天早晨,那个曾让她笑得最真、也是痛得最深的他忽然打来电话,说从北方回家探望父母,很想见她,七点三十分他在老地方——秋月茶楼等她,不见不散。一个上午,她心乱如麻,在去与不去之间苦苦挣扎,下班时间过了好半天,才匆匆拎起挎包出门。
  到站了。她兴奋地从座位上弹起来,行色匆匆地赶回家。老公还没回来,打开卧室的门,她用自己称为“心灵之门”的小钥匙打开抽屉,从最深处掏出一个古色古香的檀木盒子。沉闷的“哗啦啦”声,硬币与硬币、硬币与玻璃板的撞击声不绝于耳。最后一枚硬币在顽强的旋转中停止了跳舞。
  她前倾身子,嘴里数着“!”996、!”998”……桌子上出现99对硬币,一共!”08枚,每对又都由!”996和!”998年发行的硬币各一枚组成。轻舒一口气,她缓缓靠向宽大的椅背,手和视线一一抚摸过99对硬币,猜测着谁是他留给她的那对硬币。
  那年,两人一起坐车返回校园,售票员找了两块零币。在车上闲来无事,他翻玩着手中的硬币,发现一块是!”996年发行,一块是!”998年发行,她比他正好小两岁。他把钱递给紧依身旁的她,用热切的眼神示意她看徽面的数字。这对硬币便被留了下来,分隔两地的时候,她经常拿出这对硬币,透过它感受他握过的余温,百回千转地思念他。空间的距离还是成了爱情的敌人,在他决定去远方后,她黯然神伤地扔掉了那对颜色渐灰的硬币。
  时间悄然流逝。99对硬币很快被一一翻阅。唉!一声深长的叹息自她唇间游出。眼前的硬币似乎都是她丢失的那对,但又似乎每对都不是自己最挚爱的那两枚硬币。莫非丢失的东西,都再寻不回来么?她在心里幽幽地问自己。
  草草把硬币一古脑儿地拂进盒子里,推到倘大的书桌的角落边,起身去厨房为老公做饭的瞬间,她知道自己已经同秋月楼永别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省心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说实话省心(1)红也分怎么用:天安门城楼,红墙、红灯笼、红旗配金瓦白石桥就是端庄;天安门要改成绿瓦,插彩旗再配电镀桥栏杆儿那就没法看了,信不信由您前几日去潭柘寺拍摄,临近山门,路两边小竹竿东倒西歪地插满了红黄绿粉蓝各色彩旗,这是哪儿跟哪儿呀?把一个佛教圣地弄得跟窑子似的,全然不顾宗教的庄严和淡泊,欺负佛祖不会说话,只能坐大雄宝殿里生闷气。当然这也不能怪插旗的人,他还以为这是隆重呢。 [点击阅读]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我早在搬进这栋板楼之前,就听老流氓孔建国讲起过朱裳的妈妈,老流氓孔建国说朱裳的妈妈是绝代的尤物。我和朱裳第一次见面,就下定决心,要想尽办法一辈子和她耗在一起。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时间概念,一辈子的意思往往是永远。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
作者:张小娴
章节:70 人气:2
摘要:一九八六年,我们保中女子中学的排球队一行八人,由教练老文康率领,到泰国集训。我在芭提雅第一次看到面包皮树,树高三十多公尺,会开出雄花和雌花。雌花的形状象一颗圆形的钮扣,它会渐渐长大,最后长成像人头一样的大小,外表粗糙,里面塞满了像生面包皮一样的果肉。将这种果实烤来吃,味道跟烤面包皮非常相似。那个时候,我没有想过,我是一个既想要面包皮,也想要爱情的女人。八六年,我读中七。 [点击阅读]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先说小说。小说不是模仿着生活的世界。它自己就是生活,就是世界。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帕慕克新近在哈佛大学著名的诺顿讲座授课,他说“小说是第二生活”。让读者觉着“遇到并乐此不疲的虚构世界比现实世界还真实”,有一种“幻真的体验”。 [点击阅读]
杜拉拉升职记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大学毕业的第四年,历经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的洗礼后,拉拉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通讯行业的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华南大区销售助理,月薪四千。这个岗位有点像区域销售团队的管家婆,负责区域销售数据的管理,协助大区经理监控费用,协调销售团队日常行政事务如会议安排等。工作内容琐碎,又需要良好的独立判断,哪些事情得报告,哪些事情不要去烦大区经理,遇事该和哪个部门的人沟通,都得门儿清。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 [点击阅读]
王小波《白银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书名:白银时代作者:王小波白银时代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我坐在第一排,左手支在桌面上托着下巴,眼睛看着窗外。那一天天色*灰暗,空气里布满了水汽。窗外的山坡上,有一棵很粗的白皮松,树下铺满了枯黄的松针,在乾裂的松塔之间,有两只松鼠在嬉戏、做*爱。松鼠背上有金色*的条纹。教室里很黑,山坡则笼罩在青白色*的光里。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