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茶杯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吴墨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4期通俗文学-讽刺小说
  年老板被招商引资到乡政府洽谈集镇开发,乡长热情接待了他。
  散罢香烟,乡长亲自拎着水瓶,给年老板倒茶。年老板说,我没有茶杯。乡长吩咐主任,快把年老板茶杯从车上拿下来。年老板说,我没带。乡长问:忘了?不由分说,交待主任:快,给年老板拿一个茶杯来。主任愣了一下,说,只好到外面买了。临走,嘀咕:说是大老板,咋连个茶杯也舍不得买,抠门。谁出门不带茶杯啊?
  年老板发现,在场的其它干部,都有一只讲究体面的茶杯。年老板奇怪,他们早晨在家吃了啥,这么渴呀?
  年老板就想到一句顺口溜: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
  门槛很低。但年老板把玩着乡长安排的茶杯,还是动摇了。
  乡长来到招待所。手里拎着个茶杯。
  年老板决定冒昧一次,装作好奇地问:乡长,你们这里的干部怎么都喜欢拎着茶杯呀?
  乡长脑瓜一转,道:卫生。病从口入嘛。我们这里出门都带茶杯,一个记者还写了篇报道,在一家卫生报上发了,还被几家文摘报转载,影响可大呢。你想想,我们这些乡村干部吃百家饭,难免……
  年老板明白地点头。年老板决定留下来。
  商业街开发破土动工典礼上,年老板遵照乡长建议,纪念品发的是茶杯。茶杯上还印了开发新街纪念的字样。年老板觉得,乡长考虑周到,茶杯不贵还显眼,一来节省开支,二来也是宣传。你想,参加典礼的人大小都是地方领导,领导们都使用他发的茶杯,能够最大限度扩大影响,无异于给出售门面房做了广告。
  那天,年老板正在工地上划线。一个人走过来了,远远地招着手,示意他们停止工作。来到面前,问:谁叫你们事先不打个招呼就动工的?太冒失了是不是!年老板正欲赔不是,但他忽然聪明地观察到那人的另一只手里只拎着个巴掌,断定来人没有什么来头,没怎么理睬重视地说:地是你们乡政府负责征了的,你去问你们领导去。那人说,问我们领导,你这算是问对了。万丈高楼平地起,我大小也是一级。年老板再次端详了他,不无挪揄地道:你是领导?那领导不是普及了。你是领导,手里咋连只茶杯都没有?!那人捏捏空落落的手,醒悟似地说,哟,丢在厕所了。怎么,你还怀疑我冒充干部!年老板赶忙掏出香烟,好话说了一稻箩。之后,年老板弄清了他的身份:被征地其中的一个村民小组的组长。
  这次教训使年老板谨慎多了。自此,大凡有拎着茶杯的人在工地上晃荡,他都条件反射地认为那是某位地方领导轻车从简微服私访,他都会迎上去,敬烟搭讪什么的。见庙就烧香,再也不敢造次了。
  乡长到他的开发办公室。年老板拎着水瓶,给乡长倒开水。乡长说,不喝。仔细一看,原来是乡长没带茶杯。年老板很惊讶地问:乡长,你今个儿怎么了,不像领导了?乡长说,怎么,领导还挂相!年老板说,你手里没带茶杯呀。乡长笑笑,笑得很尴尬。乡长说,其实,带不带茶杯,主要是习惯。我已决定工作期间带头不带茶杯了。茶杯不离手,确实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再说,我这人记性不好,经常把茶杯丢在外面。年老板从厨里摸出多余的开发纪念茶杯,送给乡长。乡长摆摆手,不接。年老板瞥见乡长从大衣口袋里拿了只细腰酱瓶,问,你模范丈夫呀,亲自关心老婆的厨房?乡长不好意思,说,实话告诉你吧,乍戒了茶杯,手头空荡荡的,缺少个抓手,没有把握,便想了这么个点子。要是有人问,我就顺水推舟说是从商店顺便买瓶大酱……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妻妾成群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节四太太颂莲被抬进陈家花园时候是十九岁、她是傍晚时分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的,仆人们正在井边洗旧毛线,看见那顶轿子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下来一个白衣黑裙的女学生。仆人们以为是在北平读书的大小姐回家了,迎上去一看不是,是一个满脸尘土疲惫不堪的女学生。那一年颂莲留着齐耳的短发,用一条天蓝色*的缎带箍住,她的脸是圆圆的,不施脂粉,但显得有点苍白。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