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枪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黄胜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1期通俗文学-市井小说
  八点整,考生开始入场,监考员挡在门口查验准考证。考生们鱼贯而入,我夹在考生中间,神情轻松自如,内心忐忑不安。
  轮到我了,准考证在监考员手中停留超过了一分钟,他狐疑地仔细打量着我。我背上开始出汗,竭力掩饰住心慌,故作镇静地自嘲说:“照片是以前留长发时照的,像个汉奸。”照片上的那个人绝对是我,这点我不必害怕,怕的是他发现上面的钢印有问题。幸好没事,准考证又回到我手里。我如获大赦,低下头快步进入考常
  三排一号,我的位置在最前排。坐下后,我先摘下眼睛,戴这个东西还真不习惯,然后低头坐着,不敢左顾右盼,规规矩矩地静待考试开始。
  考前,监考员板着脸先宣布纪律,无非是:不准夹带资料,不准交头接耳,迟到半小时不准入场,开考半小时后才准离开考抄…总之一句话不准作弊,发现作弊一律取消考试资格。
  领到试卷,我扫了一眼,心中暗笑:“就这种试题还用得着作弊吗?”埋头毫不停顿地一路做下去。我来参加这种考试简直就是杀鸡用了牛刀,太小儿科了。这是一次政府公务员的英语达标考试,合格者发给证书,作为干部提拔升级的重要依据。考的都是A、B、C的基础知识,而我,可是一个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在校学生。
  全部做完后,我开始检查。从名字检查起,不要写错了,听说有不少替考的枪手,往往一不留神就在试卷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显得太不敬业了。拿人钱财,替人办事,这可是职业道德,我对照准考证上的名字,一笔一画地认真检查。
  监考员在我身边停下了,久久不动,我估计他是在看我挂在胸前的准考证。我的胸内开始敲鼓,尽管请我替考的那个人拍着胸脯说准考证上绝对发现不了破绽,但毕竟做贼心虚,我心烦意乱,额头鼻角开始有汗珠沁出,拿笔的手也开始抖动。尽管我装扮得很老成,但一个在校学生的模样跟一个二十九岁的政府公务员的形象上仍是大有差别的呀!
  老天保佑,终于,监考员走开了。一场虚惊,我擦擦脸上的汗,暗嘘了口长气。然后便开始估算分数,争取快点离开这是非之地。算完,九十五分,这是我有把握得到的,这不行,太高了。那人反复嘱咐过,合格就行,分数高了惹人嫉恨,被人揭发作弊就得不偿失了。于是,我开始改“对”,把一些正确答案很有技巧地改成错误的。然后重新核算分数,直至满意。
  有人交卷了,我再次检查姓名、单位等关键内容,无误后,戴上眼镜站起身来,恰在此时,后面的一个交卷的考生正好走到我面前,我俩猛一打照面,惊得我的眼镜差点掉下来,嘴里险些喊出声来:“刘老师……”
  天哪!此人赫然是我的英语老师,也是我们班的辅导员,没想到他也来参加了这次考试。进考场的时候我因为过于紧张竟然没发现。刘老师对我点点,面无表情地过去了。
  我犹如掉进了冰窟窿,从后脑勺凉到脚后跟,这下惨了!学校三令五申不准考试作弊,不管是请人替考还是出去替人考试,一经发现一律严惩不贷。这下我这个枪手可是撞到了枪口上,只怕吃不了要兜着走了。
  我脑中一片空白,交上试卷后诚惶诚恐地跟在刘老师身后,到了一人少处,我急步赶到他前面,表情整个一痛心疾首,嗫嚅道:“刘老师,我……”
  “好了,”刘老师拍拍我的肩,“下不为例!”
  我几乎不敢相信的耳朵,一向严厉无情铁面无私的他竟会如此开恩?我感激涕零,觉得刘老师简直是再生父母,赶紧抬头想表达一下心中无以复加的感激之情,却发现刘老师的表情不很自在。立刻,我注意到挂在他胸前的那张准考证,上面写着:单位:乡镇企业局;职务:局长;姓名:吴文化。
  “原来你也是……”霎时,我明白了,犹如卸下了千斤重担,浑身无比轻松。
或许您还会喜欢:
白门柳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在幽深的山谷里,有一株被人遗忘的梅树。这株山南常见的红梅,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猝然暴发的山洪冲到谷底来的。同它一块冲下来的其他梅树,都压在坍塌的岩层底下了。只有这一株,因为长得特别粗大硕壮,侥幸地活了下来。不过,它受到的伤残是如此厉害,以至整个躯干像从当中挨了一斧头似的,可怕地劈裂开来。伤口的部位,结痂累累,永远无法重合了。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
致青春
作者:佚名
章节:179 人气:2
摘要:9月10日,南国的盛夏,烈日炎炎。大学新鲜人郑微憋红了一张脸,和出租车司机一起将她的两个大皮箱半拖半拽从车尾箱里卸了下来。她轻轻抬头用手背擦汗,透过树叶间隙直射下来的、耀眼的阳光让她眼前短暂的一黑,突然的高温让她有些不适应。她在牛仔裤的口袋里掏了掏,翻出了出门前妈妈给她备下的零钱,递给身边的出租车司机,笑眯眯地说道:“谢谢啊,叔叔。 [点击阅读]
舒婷的诗
作者:佚名
章节:106 人气:2
摘要:那一夜我仿佛只有八岁我不知道我的任性要求着什么你拨开湿漉漉的树丛引我走向沙滩在那里温柔的风抚摸着毛边的月晕潮有节奏地沉没在黑暗里发红的烟头在你眼中投下两瓣光焰你嘲弄地用手指捺灭那躲闪的火星突然你背转身掩饰地以不稳定的声音问我海怎么啦什么也看不见你瞧我们走到了边缘那么恢复起你所有的骄傲与尊严吧回到冰冷的底座上献给时代和历史以你全部石头般沉重的信念把属于你自己的忧伤交给我带回远远的南方让海鸥和归帆你的 [点击阅读]
莫言《四十一炮》
作者:莫言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那是什么岁月?你几岁?云游四方、行踪不定、暂时寓居这废弃小庙的兰大和尚睁开眼睛,用一种听起来仿佛是从幽暗的地洞里传上来的声音,问我。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在农历七月的闷热天气里。那是1990年,大和尚,那时我十岁。我低声嘟哝着,用另外一种腔调,回答他的问题。这是两个繁华小城之间的一座五通神庙,据说是我们村的村长老兰的祖上出资修建。 [点击阅读]
许地山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 [点击阅读]
采桑子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主要人物简介金载源:有清廷授予的镇国将军头衔,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生有七子七女,20世纪50年代初期逝世于北京。大福晋:瓜尔佳氏,清廷责任内阁大巨裕成之女。生有长子舜铻、五子舜锫,长女舜锦、三女舜钰。二夫人:张氏,安徽桐城人,康熙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后裔。生有二子舜镈、三子舜錤、四子舜镗、六子舜针、七子舜铨,二女舜镅、四女舜镡。三夫人:陈氏,北京市人,贫民出身。 [点击阅读]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丁庄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被称作"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不仅因为他的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他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都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受活》近日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见到阎连科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从美国来的资助人商议援助河南艾滋病村的事宜,他的下一部小说准备写艾滋病村,他还要把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分奖金捐给艾滋病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