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原来如此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毛雅琴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8期通俗文学-市井小说
  草握着笔,把刚刚写好的材料一字一句又反复推敲了一遍,再次确定没有错误之后才把笔放下。
  草抬手看了看表,已经十一点多钟了,下午要召开一个全市业务工作会议,还有许多准备工作没有做。“唉!”草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看来今天中午又回不了家了。这段时间,家里的一大一小对她颇有不满。丈夫抱怨她一天到晚只顾工作,不顾这个家;女儿也抱怨她这个当妈妈的不好,只爱工作不爱她了……想到这儿,她不觉苦笑了一下。
  自从上个月办公室主任退休之后,草就很有些力不从心之感,因为整个办公室的工作几乎都落到了她一个人的身上。其实办公室还有一位同事,叫花。
  想到花,她不觉皱了皱眉头。花是去年从歌舞团调进来的,调进来的花每天穿得花枝招展,见了人笑得花枝乱颤,可就是不进入工作状态,上班的时候不是描唇画眉,就是拿着手机嗲声嗲气地和一些男人聊天,或者请各种各样的名目休假,才调进来一年多,光休假的时间就足足有半年。有时候草很想提醒她,要她注意一点,但想了想,终是没有说出口。
  毕竟草只是花的同事,不是花的上级,领导们都没有开口,草又有什么资格说呢?可是领导们为什么从不管花?尤其让草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有几次巴局长到办公室来的时候,花正在电话里跟别人闲聊,巴局长不仅不生气,反而满脸堆着笑,小声小气地跟花说话,好像生怕把花吓着了似的。
  不过,花也不是一点工作都没有做。有时候上面偶尔来了检查工作的领导,花就陪着吃吃饭,唱唱歌,跳跳舞。
  想到这儿,草重重地摇了摇头,准备动手清理下午的会议资料。
  “草”,这时一个娇媚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是花。花快步走进来,神秘兮兮地小声对草说:“你知道吗,局党组会刚刚散了?”“哦”,草低着头淡淡地应了一声,“这跟我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了,局里马上就要明确你的职务了。恭喜你啦!”
  花的脸上笑得像一朵花,好象有喜事的是她一样。
  “别胡说。”草抬起头瞪了花一眼。
  “我可没有胡说,你是办公室的元老,有八年的办公室工作经验,不管工作能力还是工作态度,在单位都有目共睹,这个位置除了你,难道还能有别人!”
  草的心里一暖,不觉感到一丝愧疚,自己平时对花是不是太存有偏见了……
  正思忖间,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起来。草拿起电话,是巴局长,巴局长要草到他办公室去一下。“怎么样?我就说嘛!”花得意地对草眨了眨眼睛。
  巴局长的门半掩着,草轻轻敲了敲门。
  “草来了,快进来,快进来!”看到草站在门口,巴局长连忙起身满脸堆笑地迎了过来。那笑,让草很有一种受宠若惊之感。
  “草呀,你在办公室工作有八年了吧?”“是的”。草轻轻应了一声。
  “刚才我们几位领导在一起开了党组会,大家对你这些年的工作都非常肯定,对你的评价也很高。办公室的实际工作还真的离不开像你这样能力又强、觉悟又高的同志呢!”
  说到这儿,巴局长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又接着往下说:“如今,老主任退休了,办公室的工作又多,得赶紧明确一位负责的同志,不然,工作不好开展嘛!你说是不是?”草点了点头,感到自己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上了。
  “所以——”,巴局长顿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刚才局党组开会研究,决定任命花为办公室主任。以后你可要好好地辅助她,以你的能力,我们大家都相信没有问题……”草只觉得自己的脑袋“砰”的一声,就什么都听不见了。
  几天后,草听到了一个消息。花是省里分管他们这条战线的某位要人的……
  原来如此!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妻妾成群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节四太太颂莲被抬进陈家花园时候是十九岁、她是傍晚时分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的,仆人们正在井边洗旧毛线,看见那顶轿子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下来一个白衣黑裙的女学生。仆人们以为是在北平读书的大小姐回家了,迎上去一看不是,是一个满脸尘土疲惫不堪的女学生。那一年颂莲留着齐耳的短发,用一条天蓝色*的缎带箍住,她的脸是圆圆的,不施脂粉,但显得有点苍白。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