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房子(外一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周西海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12期通俗文学-市井小说
  早班。我刚步入销售大厅,看到那个中年人和一位妇女,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妈,一家人真的来了。让我吃了一惊,真是人不可貌相。昨天,我对他十分冷淡,见他一脸疲惫的神色,穿一身不合时宜的衣服,趿拉着一双拖鞋,在大厅里扭来转去,炎热天到这儿乘凉呀,我鄙夷的目光直射他,就要走过去赶他出门。不料,他开口竟向我打听“瑞祥花园”里的房价。我望了他一眼,心里想,瞧你那德性,乌鸦戴顶皮帽子——充鹰呀。扔给他一句冷冰冰的话,3500元一平方。潜台词是,你买得起吗?谁知他嘿嘿一笑,指着板面上的图纸说,就要这套三门36号。哟,原来他是大款戴顶破草帽,装穷,遮脸怕露富埃我立刻热情地要带他到谈判台去,商谈购房事项。他却摇了摇头,不了,我是丫环带钥匙,理事不理财。明天,让我老妈来亲自过目,点头,拍案。我不禁对他又产生一种厌恶,明明是搪塞嘛,瘦猴腹上盖口锅,佯装大肚呢。
  真没想到,这位貌不惊人的汉子,破例地又出现在大厅里。我急忙拿上“瑞祥花园”的建筑资料,一脸笑意地迎过去,礼貌地向他点了下头,欢迎先生光临。
  请问小姐贵姓?
  免贵姓周,名梅。
  他说,请周梅小姐给我老妈介绍一下,“瑞祥花园”里的具体情况吧。说着,把他的老妈推到一排沙发的旁边。
  轮椅上的老妈妈,可看出是一位严重的病人,面容瘦弱憔悴,一双无神的眼睛塌陷在眼眶里,呼吸十分微弱。我探起身子,向她言语温和亲切地介绍这座建筑的地理环境。闲适与激情共存,如意身心:周边处绿荫广尝体育中心、休闲设施愉悦身心;如意人文:周边有幼儿园、图书馆、农大、医大、师范学院……尽享浓郁文化气氛;如意出行:交通四通八达,插翅能飞;如意发展前景可观……一一讲说一遍,还把周围的图片、室内建筑的设计照片,展示给老妈妈观看。
  老妈妈显得分外兴奋,打问了房价,恳求能优惠一些。我说可以适当的优惠,便带她的儿子到谈判台去了。
  这位先生姓贾,很随和,不善于讲价。按照他选订的套房优惠了1200元,取个吉数,实价应缴453800元,交给他一张公司的名片,要他按照名片上的开户行、帐号转款。办理了一份订购手续,要他缴付1000元的订金,限三日内到公司办理正式的购房手续。可是,贾先生迟迟不肯缴纳订金,这怎么行呢?订下的房子,我们就不能再向外出售了,尚若订房变更,就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利益埃我再三地解释,最后他只肯缴纳200元钱,我只好请示了经理。不知怎的,我们的单经理,却破例地就答应了。
  贾先生拿着写给他的订金条子,走到老妈妈的跟前,乐呵呵地说,妈,瞧,房子订下了,马上您老人家就要住上宽畅舒适的新房了。
  老妈妈显得非常激动,眼里滚动着泪珠,哽咽地说,总算盼到了,我们有了房子。我,我这就放下心了。
  第三天的中午,突然,接到贾先生的电话,预订的房子要退掉了,并向我再三解释道歉。我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被他的故事感动了,拭了下眼睛,便去寻单经理。
  单经理显得惊异,问我贾先生为什么退房。
  我如实地转达了贾先生的电话内容。他说,他是一个工人,哪有钱买得起这么好的房子。连一所普通的房也买不起。是他的母亲盼了一生,想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小窝,她在病重的昏迷时刻,也在叨念着房子。为了让母亲宽心,贾先生撒了个谎,说自己博彩获了50万元,要买房子了。昨天,他母亲含笑地上路了。
  蔼—我们善良的女经理,深深地啊了一声,两眼也潮湿了。激动地说,小梅,去,把那200元订金送还给贾先生。再多带上一点钱,顺便到纸扎店里买上一架房子送给老人家,尽一点我们微薄的心意吧!
  这时,我心里沉甸甸的,禁不住淌下了心酸的泪水。
或许您还会喜欢:
生死晶黄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应该讲一个故事了。我很早就想讲这个故事了。故事原本细小,如一个微长的果核,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置放在最偏僻的荒野,被冷落得月深年久,就要枯腐的时候,毛茸茸的霉白冷不凡泛起绿来,它的季风日渐转暖起来,风中冬眠的树木像伸过懒腰的孩子,挺拔起来,鼓胀起来。一切都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忽然又有了涓涓细水。这一枚几近枯腐的核儿,在风中、水中及时地胀裂开来了。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皮皮鲁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终于有一天,在一座图书馆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不满意啦!他们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头发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为什么看的书一样呢?他们一不满意,可不得了啦!一个个嘴噘得老高,脸涨得通红,把半边天都烧鼹了。消防队发现北边的天烧红了,开着救火车赶来,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哪有什么火,原来是孩子们生气呢。后来,图书馆的阿姨把我叫去。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
筑草为城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筑草为城》是一部学者化的艺术长卷,一部茶叶世家的兴衰史。王旭烽是十年心血一杯茶,果然是杯龙井极品。《筑草为城》为《茶之三部曲》第三部。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