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说白话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刘令军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2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在湘中农村,管聊天撒谎逗乐叫“说白话”。
  一天,牛一老倌正在山坡上割草,远远地看见王三过来了,就扯开嗓子喊:“王三,王三!过来说一个白话再走。”
  王三脚步匆匆,几乎是在一路小跑:“没时间跟你说白话,玉米塘的水都快干了,我要赶紧回家取工具捉鱼去。”
  牛一老倌一听,有些疑惑:“不可能吧?昨天我在玉米塘堤上割草的时候,还是满满一塘水,这一天的功夫,就干了?”
  王三稍微放慢了脚步:“说你是个木脑壳,就真的是一点都不假。现在是什么季节,知道不?”
  牛一老倌越发迷糊了:“什么季节?”
  王三嘴一撇:“现在正是春耕。家家户户都等着放水耕田,可不,昨天晚上就抢开了,胡七木匠抢不到水,一镐头把玉米塘的塘底管给砸了,一塘水一晚上就放光了。刚才我在路上遇见周五麻子,拿着渔具和木桶往玉米塘去了。”王三说完,脚下生风,一路飞奔回家取渔具和木桶。
  牛一老倌一听,心想机会难得。收了镰刀,就急急往家赶,取了工具,刚出门,迎头撞上了自己的婆娘李婶。
  李婶问:“你拿这些东西干嘛呢,慌慌张张的?”
  牛一老倌把桶子往地上一放:“快点关门,玉米塘的水放完了,王三和周五麻子都捉鱼去了,我们赶快去,还来得及。”
  一听玉米塘的水放完了,李婶一下子就乐了:“捉鱼?哎,你通知大哥和三弟了吗?叫他们一起去噻,有好处的事,可别落下咱兄弟了。”
  牛一老倌点头如鸡啄米:“说得是,说得是,你快点打电话。”
  李婶飞快地摁下一组号码:“喂,大哥,玉米塘的水干了,快点捉鱼去,周五麻子和王三已经抢先去了。”
  李婶又飞快地摁下一组号码:“喂,三弟,玉米塘的水干了,快点捉鱼去,周五麻子和王三已经抢先去了。”
  打完电话,李婶扭身出了门。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来:“哎,老倌子,我们何不叫上三伢子?三伢子平时捉鱼最内行了,多一个人手,我们就多一份力量。”
  牛一老倌早就等得有些不耐烦:“三伢子在王老板家里做建筑小工,哪有时间捉鱼?看你磨磨蹭蹭的,有鱼都恐怕要被别人捉完了。”
  李婶满不在乎地说:“做小工赚那几个铜子儿,三伢子一下塘就赚回来了。你带着工具先到玉米塘去,占住一个有利的位置,我去叫三伢子随后就来。”
  牛一老倌提着桶子跑出五六米,又回过头来冲李婶吼了一句:“你动作快点行不?”
  李婶脱了拖鞋,拿在手里,一路狂奔到了王老板家。三伢子正在挑砖头,李婶手一挥:“三伢子,快点走,捉鱼去,玉米塘的水干了,你爸爸已经先去占好了位置。”
  三伢子扔了扁担,母子俩兴冲冲地往玉米塘赶。半路上遇到垂头丧气返回的牛一老倌,三伢子问:“爹,咋啦?”
  牛四老倌一跺脚,咬牙切齿吐出一句话:“狗日的王三,跟你爹说了一个白话!”
或许您还会喜欢:
皮皮鲁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终于有一天,在一座图书馆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不满意啦!他们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头发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为什么看的书一样呢?他们一不满意,可不得了啦!一个个嘴噘得老高,脸涨得通红,把半边天都烧鼹了。消防队发现北边的天烧红了,开着救火车赶来,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哪有什么火,原来是孩子们生气呢。后来,图书馆的阿姨把我叫去。 [点击阅读]
神犬奇兵
作者:佚名
章节:164 人气:0
摘要:“幽灵犬”的传说“夜歌!回来!回来!”中国人民解放军K军区第863师侦察连长白正林趴在战壕前被炸得满是弹坑的草坡上,泪流满面地大叫,“回来啊!”月光下,战壕外沿撒满了亮晶晶的弹壳、弹片,草地上散着数不清的手榴弹拉火环。白正林的军裤已经被鲜血染透,他的右手还死死抓着胸前的“光荣弹”。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
筑草为城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筑草为城》是一部学者化的艺术长卷,一部茶叶世家的兴衰史。王旭烽是十年心血一杯茶,果然是杯龙井极品。《筑草为城》为《茶之三部曲》第三部。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致青春
作者:佚名
章节:179 人气:0
摘要:9月10日,南国的盛夏,烈日炎炎。大学新鲜人郑微憋红了一张脸,和出租车司机一起将她的两个大皮箱半拖半拽从车尾箱里卸了下来。她轻轻抬头用手背擦汗,透过树叶间隙直射下来的、耀眼的阳光让她眼前短暂的一黑,突然的高温让她有些不适应。她在牛仔裤的口袋里掏了掏,翻出了出门前妈妈给她备下的零钱,递给身边的出租车司机,笑眯眯地说道:“谢谢啊,叔叔。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十二月二十四今天又刮风!天还没亮,就被风刮醒了。伙计又跑进来生火炉。我知道,这是怎样都不能再睡得着了的,我也知道,不起来,便会头昏,睡在被窝里是太爱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医生说顶好能多睡,多吃,莫看书,莫想事,偏这就不能,夜晚总得到两三点才能睡着,天不亮又醒了。象这样刮风天,真不能不令人想到许多使人焦躁的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