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糊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许心龙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5期通俗文学-新人新作
  男怕精神女怕迷。我娘盯着蹲在大门楼底下的二奶奶,摇着头说。
  二奶奶糊涂了。糊涂的二奶奶,不知生冷,不知咸淡,不知饥饱。嘴里不住地叨唠,自言自语,自问自答。
  中秋节到了,我从城里回乡下与母亲一道过节日。这次回来,不想身体一贯硬朗的二奶奶竟糊涂不醒人事了。
  二奶奶背佝偻着,右手拄着根榆木拐杖,那双三寸金莲仍能轻巧地迈步。
  我心疼地递给二奶奶半块油酥月饼。谁料,二奶奶接过月饼,也不过问,猛咬一口,三下二下就咽下去了。二奶奶核桃似的脸颊来回动着,面部也没啥表情。我的心里一阵阵发酸。
  风中,二奶奶稀疏的银发不时扬起,有时遮住了混浊流泪的眼睛,还浑然不觉。
  二奶奶早早地守了寡,拉扯了两个闺女一个儿子。确切地说,应是两个儿子,其中一个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回城后,很快听说二奶奶做了件大傻事,很令二奶奶全家人生气。
  二奶奶行将入土,还能做出啥傻事呢?
  其实也不是啥大事,就是二奶奶糊涂得把自家的粮食、衣物或饭菜,接二连三地送给西邻牛板家。我娘叹口气道。
  把东西送给谁家都没啥事,偏送给牛板家就有了事。我娘愤慨地说。
  前面说过,二奶奶有两个儿子,伤了一个。这伤了的一个,就因为牛板的爹。人命关天,二奶奶与牛板家就成了世仇。
  牛板的爹几年前已过世。
  我娘说,二奶奶往牛板家送东西,还不住地絮叨:“壶好,壶好!”啥壶好呢?总不是尿壶吧!你看人糊涂到哪儿去啦!我娘讲着讲着也感到很可笑。接着,我娘给我讲了二奶奶大儿子死亡的经过。
  我娘说,合大伙不久,人都快饿死了,馍越来越小,都成洋火盒了;汤越来越稀,都能照人影了。外村不时传来有人饿死的消息。你二奶奶的大儿子,就是你黄叔,刚与南庄的定了媒,到年底准备办婚事呢,谁料,他趁天黑到大伙上偷了小半袋红薯面,回头碰上牛板爹。其实,牛板爹也没说啥,是黄叔吓心里了,吓出了大玻那时偷面,是要批斗要游街的。要是游街,那说好的媒肯定要撒。从那以后,黄叔病倒了,高烧不止,不久人就不行了。
  我娘叹息一声,说,自那以后,两家从无来往,行同路人,也没发生过啥争执。
  二奶奶一向温善的脾气,也不会再吵再闹。细想想,吵闹又顶啥用呢?我也叹一声。
  那二奶奶咋做这糊涂事呢?我很是疑惑。这“壶好、壶好”的又是啥意思?
  我一连琢磨了几个昼夜,似有所悟,就给我娘打电话,问我娘二奶奶的“壶好、壶好”是不是“和好、和好”的意思。二奶奶年岁大了,口齿自然不清。
  在电话那头,我娘怔了片刻,蹊跷地问:“你二奶奶糊涂得要与牛板家讲和?”
  我压低声告诉我娘,二奶奶可没糊涂啊,她在给下辈人铺路呢。
  我娘又是一怔,良久无语。
  凌乱的几根银丝被风随意拈起。佝偻着背,迈着轻巧的脚步。右手拄着一根榆木拐仗。风中二奶奶的沧桑形象又闪现在我的眼前。
  不知何时,我的泪水已滴落。
或许您还会喜欢:
神犬奇兵
作者:佚名
章节:164 人气:2
摘要:“幽灵犬”的传说“夜歌!回来!回来!”中国人民解放军K军区第863师侦察连长白正林趴在战壕前被炸得满是弹坑的草坡上,泪流满面地大叫,“回来啊!”月光下,战壕外沿撒满了亮晶晶的弹壳、弹片,草地上散着数不清的手榴弹拉火环。白正林的军裤已经被鲜血染透,他的右手还死死抓着胸前的“光荣弹”。 [点击阅读]
红顶商人胡雪岩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在清朝咸丰七年,英商麦加利银行设分行于上海以前,全国金融事业,为两个集团所掌握,商业上的术语称为“帮”,北方是山西帮,南方地宁绍帮,所业虽同,其名则异,大致前者称为“票号”,后者称是“钱庄”。山西帮又分为祁、太,平三帮,祁县、太谷、平遥,而始创票号者,为平遥人雷履泰。他最初受雇于同县李姓,在天津主持一定颜料铺,招牌叫做“日升昌”,其时大约在乾隆末年。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北平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简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 [点击阅读]
夜谭十记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不负十年寒窗苦读,我终于赢得一个“洋翰林”的尊号,在一所国立大学的中文系毕业了。当我穿上黑袈裟样的学士服,戴上吊须绦的学士方帽,走上台去,从我们的校长手里领来一张金光灿烂的毕业证书,真是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以为从此以后,摆在我面前的就是青云直路、鹏程万里了。 [点击阅读]
林徽因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消沉,慈净——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点击阅读]
水知道答案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从我开始拍摄水结晶,以全新的方法与水相识、相知至今,转眼便已8年。在此之前,我一直用波动测定法进行与水相关的研究。当我知道水还有结晶这种独特的"容颜"之后,才发现,水实际上还有着它的风情万种,甚至还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我在研究中看见,与自来水相比,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结晶可谓美丽至极;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