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爱情游戏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张松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4期通俗文学-情爱小说
  没有想到,李可会成为我的妻子。当我立在站台上长时间和她面对面的时候,她流着泪对我说:黑雪,我骗了你。我腾出一只手,捂住了她的嘴。我透过泪水发现,李可一双黑色的眸子,夜灯下流溢出一种温柔的顾盼。
  之前,我是来见安菁的。在我买过车票动身前的四个小时,我才知道,安菁早已经离开了沉阳,和一位比她大九岁的旅行社的老总,到新西兰定居了。我手拿着电话听筒,颤抖个不停。我没有想到,这八个月的光景,事实上,是和一位叫李可的女孩子爱得死去活来。想到这里,我强压心中的愤懑,咬着嘴唇,吐出一句:她走了,我就见你。
  是在深夜2点钟到达沉阳车站的。14个小时以前,我把李可写给我的书信装在一个黑色的挎包里,在河南的新乡,匆匆登上了北去的列车。
  能谈一谈安菁吗?我的手,已经从李可的嘴上挪开。沉阳的秋风真凉,凉过了此时我暗自悲凉的情绪,秋风把我脖子下的领带,吹拂在了李可的脸上。
  她是一位很有心计的女孩,部队的生活阅历,使她比同龄的女孩子更加成熟和现实。李可望了一眼路灯下的我,开始谈起她身边的安菁。

  我知道你们是战友。安菁复员后,分配到了我们单位,和我一个科室,相处一段时间后,我们很快就成为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我发现,一位叫黑雪的男子,经常打电话来。有时候,他在电话里给安菁朗诵写给她的情诗,我就站在安菁的身边,静静地用心去听。这时候,安菁脸上总是露出得意的微笑,偶尔,安菁也会把他的秘密讲给我。我知道你们的爱情,是从一个冬季的雪山哨卡里开始朦胧的,她把你的相片拿给我看,真的,你穿着军装的相片很威武。不瞒你说,我看过你写给她的一些诗,这使我觉得,我们在诗歌这块领地里,一点儿也不陌生。我在后来给你写的一封信中,写了一首诗送给你,你很吃惊,问我什么时候学会写诗了。那个时候,如果你的心稍稍细微一下,像写诗一样观察生活,就应该很容易地发现,安菁那边,在情感链接上,出现了问题。
  李可很无奈地笑了笑,风,很凉的一缕秋风,把我胸前的领带,再一次飘飞到她的面颊。
  八个月前的那个电话,又重新在我的记忆里嘟嘟嘟响起,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有察觉的。那是礼拜五的下午,我照例打一个电话到安菁那里,安菁咳嗽了几声,在电话里说:科室里换了领导,接电话不方便了,以后,还是写信吧。安菁的话,正合了我的心思,我是一位爱在纸上涂鸦感情的人,对于电话煲情,我早有微词。这次通话,安菁说话不多,我问她声音怎么有些沙哑,都窜味儿了。她在电话里咯咯笑着说:我感冒了。

  安菁不是一位爱写信的人,她的笔迹,我印象模糊,只依稀记得她的字过于工整。突然,有信寄来,笔迹流畅、清秀,我在回信中夸她,字写得漂亮。没想到第二封信寄来,又让我冷吃一惊,她竟然会写诗,写得缠绵悱恻,字里行间流露出感伤。这让写诗已有五六个年头的我,在独自感动的同时,很是汗颜。我发现,我和安菁一下子走得贴切起来,感情上那种非常微妙的心灵互动,通过文字的传递,流泻成月光下一曲美妙的音乐,恰如一支芦笛在静谧的夜晚,轻轻吹唱。而诗歌,又成为我们之间一条结实的纽带,把我们捆缚在了一起。我和安菁的感情,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我顺手理顺了一下被秋风吹得零乱的头发,用另一只手,牵住她的手,低声问:安菁是什么时候开始移情别恋的?李可抿了一下嘴唇,轻声说:在你来沉阳前,我不得不把所有的真相都告诉你。真的,是国外的一次旅行,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记得那个电话吗?你的感觉是对的,那个沙哑的电话,是我接打的。至于安菁为什么要背叛你,可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国外的那次旅行,改变了她。那些日子,她也很苦恼,她觉得对不住你,又不敢向你说明真相,每次你打电话来,她都吓得要死。看在朋友的份上,我模仿着她的声音替她接打了两次电话,我知道,如果一味地通电话,肯定会露馅。她求我帮她把这件事隐瞒到离国出走之后,她说她不敢面对你,如果知道了实情,你一准会跑来闹个天翻地覆。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了书信这种方式。我很快发现,我在帮安菁摆脱困境的时候,一不小心,被你的文字击伤了。我的伤情,无力冲杀出去。
  安菁出国前对我说:其实,黑雪很不错的。从她的眼睛里,我读出了某种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话,我的脸,一阵阵发烫。
  其实,我很想让你到沉阳来的,一次次拒绝你,是怕谜底揭开之后给你带来不愈的伤痛。尴尬我不怕,窘态也不在乎,只要你不记恨我,不让伤口一直汩汩地流血……
  我把身上的西服脱下来,轻轻披在了李可的肩上。
或许您还会喜欢:
林语堂《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点击阅读]
梦里花落知多少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闻婧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正在床上睡得格外欢畅,左翻右跳地穷伸懒腰,觉得我的床就是全世界。其实我的床也的确很大。我只有两个爱好,看电影和睡觉,如果有人在我累得要死的时候还不让我睡觉那还不如一刀砍死我,那样我一定心存感激。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床弄得往死里舒服,我曾经告诉我妈我哪天嫁人了我也得把这床给背过去。所以闻婧的电话让我觉得特郁闷。 [点击阅读]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潘金莲逃离西门镇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刘街是那样一个处境,在耙耧山脉的一道川地里,借着公路带来的繁华,就有人在路边设摊摆点。因为方圆数十里的农民,日常赶集要到山外的乡里,于是,在四十六岁的村长庆的呼吁下,给有关部门送去了许多花生、核桃,政府就下了一纸批文,刘村正式更名为刘街,成了耙耧山中的一个集贸中心。 [点击阅读]
火蓝刀锋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万籁俱寂。忽然,两道雪白的光线划破了被黑暗凝固成一团的空间。光线下有隐约的海浪翻滚,一片汪洋大海上,两艘海军巡逻舰艇正破浪而来。舰艇上的指挥室内,站在液晶屏幕前向大家做介绍的是海军上校武钢。旁边一个目光炯炯的精干小伙子,手里正玩弄着一把火蓝匕首,转动间刀刃寒光毕现。此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龙百川。 [点击阅读]
狼烟北平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南横街黑窑厂“同和”车行的车夫文三儿在酒馆里和二顺子喝得有些高了,正在满嘴跑舌头。文三儿的酒瘾大,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可真要喝起来又喝不了多少,顶多三两,一过四两就麻烦了。他通常是二两酒一下肚,脾气立马见长,瞅谁都不顺眼。若是四两酒下肚,情况就会恶化,他谁也不尿,逮谁和谁撸胳膊挽袖子,很有些英雄气概。 [点击阅读]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作者:王朔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夜里我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牌。前半夜我倍儿起“点”,一直浪着打。后半夜“点”打尽了,牌桌上出了偏牌型,铁牌也被破得稀哩哗啦,到早晨我第一个被抽“立”了。我走开想眯一会儿,可脑子乱哄哄的既清醒又麻木,一闭眼就出现一手手牌型,睡也睡不着。这时院里收发室打来一个电话,说有我电报叫我去取。我懒得去就叫他在电话里把电报念一遍。 [点击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十二月二十四今天又刮风!天还没亮,就被风刮醒了。伙计又跑进来生火炉。我知道,这是怎样都不能再睡得着了的,我也知道,不起来,便会头昏,睡在被窝里是太爱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医生说顶好能多睡,多吃,莫看书,莫想事,偏这就不能,夜晚总得到两三点才能睡着,天不亮又醒了。象这样刮风天,真不能不令人想到许多使人焦躁的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