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三步扶正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周结东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6期通俗文学-讽刺小说
  装模厂的咪幼在中层副职岗位混了十多年,眼瞅着科里的正职换了一茬又一茬,自己的位置却坚如磐石纹丝不动,不免心中按捺不祝次日狠心购极度腐败牌香烟一包,并很谦恭地向等候升迁的科长请教。科长盯着天花板喷了一大口烟雾,语重心长地为咪幼分析了不为提拔的缘由:被领导重用的要素有三,一曰要你行,二曰要有人说你行,三曰要说你行的那个人自己行。咪幼老弟的个人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十多年不能去掉副字的根本原因是工作没有到位,工作没有到位的根本表现是与领导沟通不够。
  所谓响鼓不用重锤。听科长一席话后咪幼仿佛胜读了一辈子书般醍醐灌顶了。他决心接好科长的砣,分三步实现自己职务扶正的宏伟蓝图。
  第一步是端正态度,展现实力。首先要敢于把自己擅长的诗歌、小说、散文等七铜八铁全丢掉,因为自古以来有实力的哥们都不靠这些东西发迹,要一心钻研八股文章。古时的状元多“牛”啊,但他们也没有什么惊世大作嘛,只需写好圣旨、檄文什么的让皇上满意即可,那些与现在的命令、通知、讲话稿没什么区别。经过几个月对八股文的进一步潜心研究和实践,咪幼对全厂的八股文章采取了大小通吃,抢着写、加班写、精心写的大战略,终于获得成功,得到厂领导两个字的评价:能干。
  第二步是加强学习,虚心求教。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而且非重点学科的知识也要认真掌握,如《厚黑学》这类群众口碑好的专业书籍,一定要悉心领悟,平日要多请示汇报,写的任何东西都要让领导审阅,并一定勿忘预留一两段废话让领导删改。开会做记录时也不能只顾埋头苦干,要善于眼观六路,当副厂长以上职务的领导有拿烟动作时,一定要勇于在众目睽睽之下横跨二十余米的会议室,为领导将烟点上。经过几次小战役的告捷,咪幼得到了所有领导的赞誉:谦虚。
  第三步是注重沟通,主动联系。仅有前二步的小胜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证明了自己行,也有很多人说自己行了,但在说自己行的人当中谁最行的问题上让咪幼绞尽了脑汁。经过细致分析,咪幼认定老书记是个“最行”的人眩因为老书记人品好、威望高,又主管人事,只要得到他的认可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可老书记是个著名的廉洁表率,平生最痛恨庸俗的那一套,这可如何是好?咪幼坚信机会总是留给那些准备好了的人。天遂人愿,春节临近,咪幼一边在为老书记起草节前安全会讲话稿里畅谈了一番君子之交淡如水、送礼讨好不提拔的大道理,为准备在春节期间活动的人打了一剂预防针,一边嘱咐老娘租的士从老家西渡打回20斤湖之酒,乘年前一个倾盘大雨的夜晚送到老书记家。当然了,咪幼知道如此送法,老书记绝对不会收的,前期一定要做必要的准备工作,比如藏好雨伞,然后在雨中淋个七八分钟等等。当老书记裹着睡衣寒颤颤地开门看着全身滴水的咪幼时,面部表情展现出无比的感动,以至于将咪幼后面那些炒鸡放湖之酒可防禽流感之类的话根本就没听进去,只有一种感受:重情。
  三步走完的半年后,咪幼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科长的位子。在首次的科室交班会上,咪幼点上一支烟,盯着天花板狠狠吐了一口烟雾,意味深长地对全科人员说了一句话:今后我们的工作一定要到位。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妻妾成群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节四太太颂莲被抬进陈家花园时候是十九岁、她是傍晚时分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的,仆人们正在井边洗旧毛线,看见那顶轿子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下来一个白衣黑裙的女学生。仆人们以为是在北平读书的大小姐回家了,迎上去一看不是,是一个满脸尘土疲惫不堪的女学生。那一年颂莲留着齐耳的短发,用一条天蓝色*的缎带箍住,她的脸是圆圆的,不施脂粉,但显得有点苍白。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