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假曙光 - 第05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一座微小的威尼斯教堂,充其量也只是一座附属教堂,一座很不起眼的小教堂。旅游指南上提都不提它,刘易斯·雷西的眼睛豁然开朗了。要不是跟那位英国青年在勃朗峰边邂逅,刘易斯·雷西就永远不会听说有这么一个地方;可是他还会听说什么值得了解的地方呢,他感到纳闷。
  他久久地伫立在那里,凝神注视着一幅幅壁画,起初并不喜欢——他现在承认——因为人物的姿态有点生硬,因为他们的衣着细腻到幼稚的程度(跟乔舒亚爵士的《艺术讲话》教他欣赏的大画家笔下的那种壮丽的衣饰迥然不同),因为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显得天真没有表情——因为就连那些白胡子老人好像也很年轻。后来,他的目光突然落到其中一张脸上:那是一张少女的脸,圆圆的脸蛋,高高的颧骨,两只眼睛相距很远,头上戴着珍珠编结的精致的头饰。呀,这就是特里希——活脱脱的特里希·肯特!绝对不能认为这位小姐“相貌平平”,她正是那种故事中屡讲不衰的绝代公主,她居住的地方真是一座仙境啊——那里到处是身体矫健的少年,圆脸撅嘴的少女,满面红光的老人。皮肤黝黑发亮的黑人;美丽的鸟,可爱的猫,还有那正在咬啮的兔子——周围是金色的栏杆,粉红色和蓝色相间的柱廊,月桂花环从象牙色的阳台上悬垂下来,夏日大海衬托的圆顶和尖塔!“刘易斯望着这一幅景象渐渐入了神,忘记了他来意大利欣赏那些艺术家们的华丽的衣饰、高超的情趣和朦胧的背景所感到的遗憾——忘记了萨索费拉托、圭多·雷尼、卡洛·多尔奇、洛斯帕尼奥莱托、卡拉西奇兄弟,甚至拉斐尔的《基督变容》,尽管他知道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幅图。
  此后,他几乎看遍了意大利艺术必须展示的一切,到过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去波洛尼亚钻研折中派,去帕尔马研究柯勒乔和朱利奥·罗马诺。而那初次的景象在他的双唇间播下了一粒魔种,它让你听见鸟儿的讲话,小草的细语。即便他的英国朋友不在他身边继续向他指点、解说、启发,刘易斯·雷西自信那小巧的圣乌尔苏拉圆圆的脸庞也会带着他万无一失、信心百倍地一一观赏可与她媲美的人物。她已成为他的试金石,他的吉星;当他仔细端详过她那惊异的少女的眼睛,细察过她的织锦上的精美图案之后,所有那些面部表情温顺,裹着红、蓝色彩笔绘成的袍子的圣母像在他眼里似乎显得多么的乏味!他现在可能还十分清楚地记得那一天他连比雅特丽齐·沉西都放弃了……至于出自卡洛·多尔奇之手的那位裸体的胖玛格德琳,懒洋洋地倚在一本她并未读的书上,以那高妙的老样子向观赏者做媚眼……呸!圣乌尔苏拉不见得非要把他从她手中搭救出来不可……

  他的眼光已经看到了一个新的艺术世界。他的使命是要向他人揭示这个世界——他,渺小而无知的刘易斯·雷西,“要不是上帝赐福,”还有勃朗峰的那次机遇,他也许走到尽头了!成群结伙的那不勒斯丐童,黑黢黢的僧侣,打转儿的先知,无精打采的圣母,臀部粉红的爱神,也许要和他一起乘坐新式快速班轮回家了,一想到这里他就不寒而栗。
  他的激动有点像使徒的迷醉。几小时后,他不仅要去拥抱特里希,与他可敬的父母团聚;而且要前去向呆在萨尔瓦多·罗萨和洛斯帕尼奥莱托的黑暗之中的他们宣讲新的福音……
  使刘易斯深有感触的第一件事便是桑德湾房屋的矮小与雷西先生的高大。
  他本来期待着接受相反的印象。在他的记忆中,那座装饰过的托斯卡纳式别墅,哪怕与所谓的原型相比,仍旧保留着某些宏伟气派。或许,正是这些原型的通风间距与光秃秃的地板跟“高岬”的昂贵的地毯与明亮的炉火之间的鲜明对照增强了他对后者的回忆——满桌丰盛的菜肴不时在脑海里闪过,当然更进一步加深了印象。然而,雷西先生的形象却变小了。在儿子回首往事时,有关父亲的一切似乎都那么狭隘,不成熟。简直稚气十足。例如,他对埃德加·坡态度蛮横——在刘易斯眼里他仍不失为一位真正的诗人,尽管此后他听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旋律;他对自己的女眷苛求而凶暴;他对现在充斥儿子头脑的大多数事情、书籍、人物、思想茫然无知,却又浑然不觉。尤其是他对艺术鉴赏表现出的高傲和无能。雷西先生读书范围狭窄——刘易斯认为,他充其量也只是在茶余饭后从奈特的《名家浅尝》中乱抓一点,漫不经心地浏览浏览——雷西先生并不装出一副博览群书的样子,他满不在乎地说,这种事儿留给“书呆子们”好了。可是在艺术问题上,他固执己见、直言不讳,准备着搬出著名权威和市场价格来为自己的见解进行辩护,显而易见,正如他与儿子告别谈话中表示的那样,问题是哪些早期大师应当有入选雷西藏画的荣幸。

  这位青年对这些看法也没有感到不耐烦,美洲与欧洲相隔遥远,雷西先生旅游欧洲已是多年前的往事。他不知道他所欣赏的东西已经不值得欣赏了,这也难怪。至于不知个中原因,则更是无可厚非的。在他父亲的青年时代,刘易斯心灵所跪拜的那些画实际上还未被发现,甚至还未被学美术的学生和评论家所发现。一个美国绅士既妄自尊大,又给他的信使竹以高薪给他展示公认的“杰作”——他怎么会猜到每当他全神贯注地站在一幅萨索弗拉托或卡洛·多尔奇的画前时,一件无人知晓的瑰宝就潜藏在附近的灰尘和蛛网下面呢?
  不会的。刘易斯感到的只是宽容和理解。这种观点并不是为了增大父亲的形象;而是当年轻人走进了书房时。雷西先生因痛风病一动不动坐在那里,那条伸展在沙发上、包皮扎起来的腿似乎是宽容的另一原因……
  后来刘易斯回想道,也许正是父亲卧倒的姿势,他那硕大的块头在沙发上鼓起的样子,以及那条像一座山脊似的伸出去的瘸腿,使他好像突然之间填满了整个屋子。要不然就是他那在屋外都能听得见的暴躁的轰鸣声,凶狠地驱散雷西夫人和女儿们的声音:“喂,女士们,如果拥抱亲吻完了,我倒想和儿子呆一会儿。”然而,说来奇怪,妈妈和女儿们连同她们的裙环和荷叶边一起撤走后,书房似乎变得更小了,刘易斯本人觉得更像一个没有石子的大卫①
  ①大卫;《圣经》中的人物,曾用机弦甩石战胜非利士人。参见《撒母耳记上》第十七章。
  “好啦,我的孩子,”他的父亲红着脸、喘着气喊道,“你又回到家了。肯定有许多历险故事要讲;还带来几幅杰作让我瞧,因为我从大把大把花我的钱的情况就猜出来了。”

  “嗨,说到杰作,先生,那当然啦,”刘易斯傻笑着说,一面又感到奇怪,他的声音听起来像笛声一般空洞,他的笑容是有意识地用了好大劲儿才强装出来的。“好——好,”雷西先生一边赞许,一边挥动着一只似乎要成熟得需要包皮扎的紫色的手,“我想,里迪执行了我的命令吧?操心把那些画儿和你的一大堆行李安放在运河街了?”
  “是的,先生,里迪先生带着准确无误的指令到码头上等着,要知道他总是执行你的命令的,”刘易斯带着点儿讽刺的唿哨,壮着胆子说。
  雷西先生怒目而视了。“里迪先生,”他说,“是按我的吩咐办事的,要是这就是你的意思的话;要不然他不可能被我雇用三十多年。”
  刘易斯默不作声,他父亲用挑剔的目光打量着他。“你看起来长胖了,身体还好吧?好啦……好啦……罗伯特·于扎尔先生和他的女儿们今晚在这儿吃饭,对了,他们一定等着看法国最时兴的领圈、马甲呢。马尔维娜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是你的妹妹们告诉我的。”雷西先生捐着嘴轻声笑了笑,刘易斯心想。“我知道这是于扎尔家的长女!”这时一丝寒意透过了脊梁。
  “至于这些画嘛,”雷西先生劲头逐渐上来了,继续说道,“你都看见了,我被这可恶的病痛折磨倒了,在医生们使我站起来之前,我只好躺在这里努力去想象在新画廊里你的珍宝是个什么样儿。我心爱的孩子,在这期间,不用说这些画经过我的检查、挂好以后才可以让别人看。里迪必须马上打开行李取出画儿;我们下个月搬进城后,要是上帝许可,雷西夫人要举行一次纽约有史以来最排场的晚会。好炫耀炫耀我儿子的收藏品,也许。……呃,对吧?……来庆祝他历史中又一个重要的事件。”
  刘易斯听了,只是轻轻地,但又敬重地笑了笑。他的眼前模模糊糊地出现了特里希·肯特那张热切的脸庞。
  “呃,好吧,我明天见她,”他想道,一离开父亲,他又重新振作了起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芥川龙之介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本该有不少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数年来,接连遭了地震、台风、大火、饥懂等几次灾难,京城已格外荒凉了。照那时留下来的记载,还有把佛像、供具打碎,将带有朱漆和飞金的木头堆在路边当柴卖的。 [点击阅读]
花儿无价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一过晚上八点,商业街上营业时间最长的中华荞麦店也打烊了,小城顿时漆黑一片,复归寂静。夏季里,商家的经营对象是从东京、大阪等地回来省亲的人们,因此,常常会有许多店铺营业到很晚。可是,自秋风初起,东北小城的夜幕就开始早早降临了。晚上十点,城边的卡拉OK快餐店也关了门。几个手握麦克风、狂唱到最后的男女客人走出来,各个怕冷似地缩着身子,一面商量着接下来去何处,一面钻进停在路边的汽车。 [点击阅读]
苦行记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译序《苦行记》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作者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他1861—一1865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的情节大多是作者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自传里发现那一系列真实的素材,也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中看到这些情节的艺术再现及作者审美趣旨的发展。《苦行记》也是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茶花女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小姐,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 [点击阅读]
草叶集
作者:佚名
章节:364 人气:0
摘要:作者:瓦尔特·惠特曼来吧,我的灵魂说,让我们为我的肉体写下这样的诗,(因为我们是一体,)以便我,要是死后无形地回来,或者离此很远很远,在别的天地里,在那里向某些同伙们再继续歌唱时,(合着大地的土壤,树木,天风,和激荡的海水,)我可以永远欣慰地唱下去,永远永远地承认这些是我的诗因为我首先在此时此地,代表肉体和灵魂,给它们签下我的名字。 [点击阅读]
荒原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本书内容是一个我们称之为“荒原粮”的人留下的自述。他之所以有此雅号是因为他多次自称“荒原狼”。他的文稿是否需要加序,我们可以姑且不论;不过,我觉得需要在荒原狼的自述前稍加几笔,记下我对他的回忆。他的事儿我知道得很少;他过去的经历和出身我一概不知。可是,他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不管怎么说,我对他十分同情。荒原狼年近五十。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