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教父 - 《教父 The Godfather 》影评·安息吧,我尊敬的教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最爱的电影是《教父》。在这一点上,我可以同许多男人达成共识。马龙的表演实在令人心折。在少年时代,我深深着迷,甚至模仿他那含混不清的说话方式,却并不成功。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喊破了嗓子也找不到认真的听众,那个口齿不清的教父,却没人敢忽略他说出的每一个字。他总是面无表情,背后却潜藏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一种优雅的狂暴、平静的残忍、化妆的邪恶,如同毒蛇与猛虎的混合体。他轻蔑地说,“让我开一个你无法拒绝的条件”——这是男人的威权;他温和地说:“不经常与家人呆在一起的男人,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男人。”——这是男人的价值。而事实不是这样的。那个真实的教父,生活中的马龙·白兰度,是个十足的混蛋,他的家族则是一窝混蛋。
  当然,他们是迷人的混蛋,令人同情的混蛋,应该被宽恕的混蛋。
  白兰度家族中,女人个个红杏出墙,男人个个酗酒成性,且盛产自杀者。小马龙的童年在阴郁中度过,父亲很少回家,母亲终日喝得酩酊大醉,与一个又一个男人发生关系。小马龙生活中惟一的温暖来自一个友善的同性恋教士。这使得他成为一个双性恋者,因为同性恋行为被军校开除。

  为逃避这一切,他来到纽约,跻身百老汇,阴郁生活赐予他的狂暴气质令他成功出演《欲望号街车》,名声鹊起。“仿佛一觉醒来坐在糖果堆上”,他不能承受这种名气,感觉自己是个骗子,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医生。为了帮助他战胜焦虑,医生甚至为他宣读希特勒的讲演词。
  上世纪50年代初,马龙步入影坛,开始辉煌之旅。他拿下了七次奥斯卡提名,两次奥斯卡奖。与此同时,他不停地结婚离婚,生下一大堆性情阴郁的子女。他的妻子总在争吵,他的情妇总在自杀,他的子女则陷入无尽的麻烦。马龙的大儿子克里斯蒂安·白兰度吸毒、私藏武器、干非法交易、与父亲的情妇吉尔上床(吉尔后来在汽车上自杀)。切娜是白兰度的小女儿。这个太阳般美丽的姑娘在家中得不到关爱,就到毒|品中寻求慰藉。
  1990年5月16日,马龙生活中最大的悲剧发生了:儿子克里斯蒂安杀死了女儿切娜的男友戴格。当警察赶到时,戴格已经死了,颧颊处射进一颗子弹。切娜坐在沙发上,手里握着一个打火机,面前摆着一杯酸奶。人们至今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据白兰度家的人讲,是一场殴斗;据辩护律师讲,是一场意外;据切娜讲,“是我父亲安排了一切。”后来,切娜自杀。马龙没有参加女儿的葬礼。

  记者问马龙是否感到应为这种乱糟糟的局面承担责任,他说:“当一只海鸥从2000人头上飞过,谁知道它掉下的羽毛会落在哪里?”然而,马龙真的可以把沉重的罪过当成轻浮的羽毛?他仿佛中了诅咒,正如他在《巴黎最后的探戈》中说过的台词:“你一直是孤单的,你无法逃脱寂寞的感觉,直到你死去。”——隐然就是他一生写照。
  我曾经想过,这个双性恋男人到底爱过谁?也许,只是他那个没出息的杀人犯儿子。我永难忘记《教父》中的情节:儿子桑尼被乱枪打死。他对殡仪馆的化妆师说:“你看,他们是这样对待我儿子的。”昏暗的灯光打在他额头上,脸的下半部隐没在阴影里,他的眉毛蹙起,形成悲伤的皱纹——我的心抽紧了,紧得发痛。我也有个可爱的儿子。我能够感受一个父亲遭遇这最大的不幸时,那种汹涌的痛苦与复仇的狂怒。现实中,为了给儿子克里斯蒂安脱罪,马龙耗尽家财,穷困潦倒。克里斯蒂安仍然被判入狱十年。受此打击,马龙暴饮暴食,体重惊人,昔日的“性感野兽”变成一头肥猪。如果想要呕吐,你大可以去看马龙在大烂片《人魔岛》中的扮相,脸上涂的粉厚过日本艺妓,如同一吨涂脂抹粉的肥肉。

  后来,他终于死了。听到这消息时,我愣怔了一会儿。在记忆中,马龙早就死了,永远地葬在了1972年。那一年,《教父》问世。他扮演的教父在花园里颓然倒下。丧钟鸣响,经典诞生。32年后,他死了第二次。这次,他是彻底地死掉了。马龙的身后,遗留下一长串数字:1个不朽的角色——教父,5部经典的影片——《欲望号街车》、《现代启示录》、《巴黎最后的探戈》、《码头风云》、《教父》;6个自杀的情妇;17个律师;大约25个不幸的子女;1100万英镑的巨额债务。
  安息吧,教父。只是,我要纠正一下你的说法。尽管你不经常与家人呆在一起,但你仍是真正的男人。因为,你的扮演角色教导无数男孩成长为男人。仅为这一个理由,我将永远尊敬你。
或许您还会喜欢: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放学后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紧接的瞬间,我拔腿往前跑。 [点击阅读]
数字城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丹·布朗(Dan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至今全球销量已超过800万册。丹·布朗也凭这部小说而大红大紫。丹·布朗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镇长大,在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度过了大学生涯,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 [点击阅读]
新探案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我担心福尔摩斯先生也会变得象那些时髦的男高音歌手一样,在人老艺衰之后,还要频频地向宽厚的观众举行告别演出。是该收场了,不管是真人还是虚构的,福尔摩斯不可不退场。有人认为最好是能够有那么一个专门为虚构的人物而设的奇异的阴间——一个奇妙的、不可能存在的地方,在那里,菲尔丁的花花公子仍然可以向理查逊的美貌女郎求爱,司各特的英雄们仍然可以耀武扬威,狄更斯的欢乐的伦敦佬仍然在插科打诨, [点击阅读]
无妄之灾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薄暮时分,他来到渡口。他大可早就来到这里。事实上是,他尽可能拖延。先是跟他的一些朋友在“红码头”午宴;轻率、散漫的对谈,有关彼此都认识的一些朋友的闲话——这一切只意味着他内心里对他不得不去做的事退缩不前。他的朋友邀他留下来喝午茶,而他接受了。然而最后他知道他不能再拖延下去了的时刻终于还是来到了。他雇来的车子在等着。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对反军联盟来说,这是一段黑暗的时期……冻结在硝酸甘油中的汉-索洛,被送到了可恶的歹徒加巴手中。决心救他出来,卢克天行者、莱亚公主以及兰度-卡内森向加巴在塔托勒的堡垒发起了一次冒险的进攻。现在,在这部《星球大战》中最令人激动的一章里,反军指挥官把所有反军战斗舰召集起来,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而达斯-维达。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暗店街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一我的过去,一片朦胧……那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我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当时,我正在等着雨停,——那场雨很大它从我同于特分手的那个时候起,就倾泻下来了。几个小时前,我和于特在事务所①里见了最后一次面,那时,他虽象以往一样在笨重的写字台后面坐着,不过穿着大衣。因此,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将要离去了。我坐在他的对面,坐在通常给顾客预备的皮扶手椅里。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2:新月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地确定我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如此确信的理由是:第一,我正站在一束明亮的阳光下——那种令人目眩的,明净的太阳从未照耀在我的新家乡——华盛顿州的福克斯镇上,这里常年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绵绵细雨之中;第二,我正注视着玛丽祖母,奶奶至今去世已经有六年多了,因此,这一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我是在做梦。奶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她的脸庞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