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教父 - 第十五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村庄里,每一件外来事物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家庭妇女们在窗口朝外凝视;商店店员懒洋洋地站在门口朝外窥视。因此,当挂着纽约市执照牌的黑色轿车停在亚当姆斯家门前还不到几分钟,每个居民都知道了。
  恺·亚当斯姆尽管上过大学,但还有小村镇的姑娘的习气,她也从卧室窗口朝外凝视。她近年来一直在刻苦学习,准备考试。她刚刚打算下楼吃午饭,恰恰在这时瞅见那辆汽车从街道那边开了过来。当汽车突然停在她家草坪前面的时候,不知什么缘故,她并不感到奇怪。车上下来了两个男人,又高又大又粗壮,在她看来就像电影里的坏蛋。她断定那两个人是迈克尔或他家里派来的。她不愿意他们两人在未经介绍之前就同她父母谈话。她心里想,这倒并非因为她对迈克尔的朋友感到害臊,而是因为她父母都是古板的新英格兰人,甚至对她怎么会认识这种人也不会理解。
  她快到门口时,门铃刚好响了。她对母亲说:“我来开门。”她打开门,那两个大个子正好站在门口,其中一个把手伸到前襟里面的衣袋里,很像强盗伸手去摸枪一样。这个动作把恺吓了一跳,她不禁轻轻嘘了一口气。但是这人掏出的却是个小皮夹子,他打开皮夹子,亮出身份证。
  “我是纽约警察局的侦探约翰·费力普斯,”他说。
  他指了指另一个人,这个人脸庞黑黑的,眉毛非常浓,也非常黑。他一面指着这个人,一面说:“这是我的同事,侦探西里亚尼。你是恺·亚当姆斯小姐吗?”
  恺点了点头。
  费力普斯说:“我们可以进去同你谈几分钟吗?我们想给你谈谈迈克尔·考利昂的情况。”
  她往旁边一站,让他们两个进去。这时,她父亲出现在连着书房的小侧厅里。
  “恺,怎么回事?”他问道。
  这是一个头发灰白、身体瘦削、神态高贵的人。他不仅是这个村镇的洗礼会的牧师,而且还是宗教界有名的学者。恺实际上不很了解她父亲,他也使她迷惑不解,但是她知道他是爱她的。
  虽然父女俩一直都没有肝胆相照过,她仍然是信任他的。因此,她直截了当地说:“这两个人是纽约来的侦探。他们要向我了解一个我认识的男孩子。”
  亚当姆斯先生没有表现出惊奇的样子。
  “那就请到我书房来,咱们一道谈谈,”他说。
  侦探费力普斯客客气气地说:“亚当姆斯先生,我们想同你女儿单独谈谈。”
  亚当姆斯先生彬彬有礼地说:“我觉得,这就要看恺了。亲爱的女儿,你愿意同这两位先生单独谈谈呢,还是愿意我也在场?或者,你愿意你妈妈在场?”
  恺摇摇头。“我想同他们单独谈谈。”
  亚当姆斯先生对费力普斯说:“你们可以在我书房里谈,你们要待到吃午饭吗?”
  那两个人都摇摇头。恺领着他们进了书房。
  他们别别扭扭地坐在沙发边上。恺坐在她父亲的大皮椅子上。侦探费力普斯在开始谈话时先说:“亚当姆斯小姐,你在最近三周里见过迈克尔·考利昂吗?或者收到过他的信吗?”
  这样一个问题就足以使她警惕起来了。三周前她在报纸上看到过大标题,说的是纽约市有一个上尉警官和一个名叫维吉尔·索洛佐的麻醉剂走私贩被枪杀了。还说这桩凶杀案牵涉到考利昂家族。
  恺摇摇头。“没有。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他准备到医院去探望他爸爸。那也许是一个月以前的事了。”另一个侦探粗声粗气地说:“你同他的那次见面情况,我们全都知道。从那以后,你没有见到过他或收到过他的信吗?”
  “都没有,”恺说。
  侦探费力普斯用很有礼貌的语气说:“如果你确实同他有联系,我们希望你告诉我们。我们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找迈克尔·考利昂谈谈。我必须向你提出警告:如果你确实同他有联系,那你就可能陷入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如果你以任何方式帮助他,那你就等于自找麻烦,非常严重的麻烦。”
  恺在椅子里坐得笔直。
  “为什么我不该帮助他?”她问,“我们快要结婚了,应该互相帮助嘛。”

  回答她这个问题的是侦探西里亚尼。“如果你帮助他,那你就可能是一个谋杀案的从犯。我们正在寻找你的男朋友,因为他在纽约打死了一个上尉警官,还打死了一个这位警官正在联系的告密者。我们知道开枪的人就是迈克尔·考利昂。”
  恺放声大笑。她笑得那么自然,表现得那么不相信迈克尔杀人的事。这两个警察也得到了很深刻的印象。
  “迈克尔不会干这种事,”她说,“他同他的家庭根本没有任何牵连。我同他一道参加过他妹妹的婚礼,我看得很清楚:他被当做外人看待,简直同我一样地被当作客人。假使他躲起来了,那是因为他不想让自己的名字给扯进这种纠纷里去。迈克不是强盗。我比你更了解他,任何人也不可能比我更了解他。他这人太光明磊落了,根本不可能去干谋杀这类可鄙的事。他是我所认识的最奉公守法的一个人,而且据我所知,他从来都没有撒过谎。”
  侦探费力普斯又温和地问:“你认识他有好久了?”
  “一年多了,”恺说。
  同时,她看到那两个人都笑了。她感到十分诧异。
  “我想有些事情得让你知道一下,”侦探费力普斯说,“那天晚上他离开你之后就到医院去了,他刚从医院里出来,就与一个警官发生争执。他先动手想打那个警官,但却没有占到便宜。实际上他的牙床给打坏了,有几颗牙也给打落了,他的朋友把他送回了长摊镇考利昂家。第二天晚上与他发生殴打的那个上尉警官就被枪杀了,而同时迈克尔·考利昂就失踪了,销声匿迹了。我们有通消息的人,也有告密的人。他们都认定凶手就是迈克尔·考利昂。但是我们向法院提不出证据,饭店堂倌是现场见证人,他看了迈克尔的照片却说不认识,但见了人就可能认识。还有索洛佐的司机,他拒不开口。但是如果我们把迈克尔·考利昂抓到手,我们就能想办法叫他开口,因此,我们全体都出来找他,联邦调查局也在找他,我们大家都在找他。直到现在还没有结果。我们觉得,也许你能够向我们提供一些线索。”
  恺冷冰冰地说:“你刚才说的,我连一个字也不相信。”
  她感到难受的是,她断定迈克的牙床给打坏了这一点肯定是真实的,但她并不相信这一点会驱使迈克尔去犯谋杀罪。
  “请你告诉我们,迈克尔是否还在同你保持着联系?”费力普斯问。
  恺摇摇头。
  另一个侦探粗暴地说:“我们知道你同他一直在一起过夜。我们掌握了旅馆登记和见证人,要是把这种事情捅到报纸上去,你父母是会很不愉快的。像他那样真正高尚的人,对于一个经常同流氓过夜的女儿是会有看法的。如果你不马上坦白,我就要把你老子喊来,把这些情况直截了当地告诉他。”
  恺惊奇地望着他,然后站起来,走到书房门口,把门打开:她看到她父亲站在起居室的门口,在抽烟。她喊道:“爹呀,你可以来一下吗?”
  他转过身,向她微徽一笑,就向书房走来。他径直走进门就用胳膊搂着他女儿的腰,面对着那两个侦探说:“谈完了,先生们?”
  他们两个没有回答。恺对侦探西里亚尼冷冰冰地说:“老总,你就直截了当地给他讲吧。”
  西里尼亚脸红了。“亚当姆斯先生,我要给你讲的,是对你女儿有好处的。她同一个流氓来往,而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个流氓是犯了谋杀罪,谋杀了一个警官。我刚才给她说,除非她同我们合作,不然她就会陷入严重的案件里去。但是,她似乎不理解整个儿问题的严重性。也许你说,她会听。”
  “这,完全不可相信,”亚当姆斯先生很有礼貌地说。
  西里亚尼把下巴一伸,说:“你女儿同迈克尔·考利昂在外面已经玩一年多了,他们两个一起在旅馆过夜,登记的是夫妇。迈克尔·考利昂受到传讯,要在一个警官遭谋杀的案子中受审。你女儿拒不向我们提供可以帮助我们工作的情况。以上这些都是事实。你可以说这些事实都不可相信,但是我可以说明每点都能够站住脚。”

  “先生,我并不是怀疑你说的话,”亚当姆斯先生温和地说,“我认为不可相信的只是说我女儿可能陷进严重案件这一点。你言外之意也无非是说她是一个——”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显示出了学者怀疑的神色。“是一个‘流氓的姘头’?这,我认为是硬栽的。”
  恺用诧异的目光望着父亲。她知道,他是以专家学者的派头故意装出幽默的样子;她感到惊奇的是,他竟然把这一事态看得如此轻松。
  亚当姆斯先生肯定地说:“不管怎么样,请放心好了,如果那个年轻人在这儿露面,我就马上向当局报告。我女儿也会这样办的。现在,就请原谅了,我们的午饭都快凉了。”
  他非常有礼貌地把那两个人送出了屋子,一等他们出去,他就把门轻轻地、但却是用力地关上了。他牵着恺的胳膊,领她向屋子后半部的厨房走去,同时说:“亲爱的,咱们吃饭去吧,你妈妈摆好了午饭在等我们哪。”
  到了厨房,恺偷偷地哭了起来,一来因为刚才太紧张,现在太轻松了,二来因为父亲对她表现出了毫不怀疑的爱护。而她的母亲装做没有注意到她在哭。于是恺马上明白过来,肯定她父亲已经把侦探的事告诉母亲了。她坐在她经常坐的位子上。她母亲不声不响地给她递这递那,等三个人都坐好了要吃饭时,她父亲低着头在念感谢经。
  亚当姆斯夫人是个矮矮的、长得很结实的妇女,身上总是穿得很整齐、头发总是烫成波浪式。她母亲对她听之任之,冷冷淡淡的。这会儿,她母亲还同往常一样。
  “恺,别那么认真了,我敢保证,这全是瞎胡闹,到头来什么屁事也没有。随便怎么说,你那个男朋友还是达特茅茨学院的学生,他不可能卷入这么下流的丑事里去。”
  恺感到很惊奇,抬头望着母亲。
  “你怎么知道他上了达特茅茨学院?”
  她母亲自信地说:“你们年轻人就那么神秘,你以为你们能瞒过老年人?其实他的一切我们都知道。但是,当然罗,你不说,我们也就不好先说。”
  “那,你们究竟是怎么知道的?”恺问道。
  因为她父亲已经知道她同迈克在一起睡觉的事,所以她问这句话时没有面对着他。因此,他说话时脸上呈现着的微笑,她也没有看到。他说:“我们拆开你的信看过,真的。”
  恺觉得很反感,也很生气。如今她可以面对他了,他所干的事比她所犯的罪还要可耻,她绝不相信他会干出这种事。
  “爸爸,你没有,你也不会。”
  亚当姆斯先生对她微笑了。“我考虑过了哪一种罪要大一些,是私拆你的信还是对我的独生女儿可能招致的危险不闻不问。我的抉择很简单,也很合乎道德。”
  亚当姆斯夫人一面吃炖鸡一面说话,吃一口说一句。
  “随便怎么说,亲爱的,就你的年纪来说,你简直天真得过份了,我们不得不留点神。而你哪,也从来不讲讲他的情况。”
  迈克尔在写给恺的信中,从来都不是情意绵绵的,恺为此感到安慰。她还感到宽慰的是,她父亲从来都没有看到过她写给他的一些信。
  “我从来没给你们讲到过他,那是因为我怕你们对他的家庭有反感。”
  “我们是有反感,”亚当姆斯先生轻松愉快地说,“我想顺便问问你,迈克尔同你一直都有联系吗?”
  恺摇摇头。“我相信他什么罪也没有。”
  她看到她父母在席间你看我,我看你。接着,亚当姆斯先生柔和地说,“如果他无罪而失踪了,那很可能出了别的问题。”
  恺开始还不懂这句话的意思,接着她就站起来,离开餐桌,跑回自己的卧室。
  三天之后,恺·亚当姆斯在长滩镇考利昂家的林荫道前下了出租汽车。她事先打电话联系过,因而有人在等着她。汤姆·黑根在门口迎接她;她见到他就感到失望。她知道,他是不会告诉她什么的。
  在起居室里,黑根给她倒了一杯酒。她看见有一两个人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但却不见桑儿的面。她单刀直入地问汤姆·黑根:“你知道迈克尔到哪里去了吗?你知道我怎么才能同他联系上?”

  黑根把话说得很圆滑。
  “我们知道他安然无恙,但我们不知道他到哪儿去了。当他听说那个上尉遭到枪击后,他恐怕人家会诬告他,因此就决定隐匿起来。他告诉我说,要等几个月后,他才能对外联系。”
  黑根讲的这个故事不但是假的,而且也故意让人家识破他也只能这么说。
  “那个上尉真的打伤了他的腭骨吗?”恺问道。
  “恐怕是真的,”汤姆说,“但是迈克根本不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我敢保证,那同以后发生的事毫无联系。”
  恺打开钱包皮取出一封信。“如果他同你联系上了,就请你把这封信交给他好吗?”
  黑根摇摇头。“如果我接受了这封信,如果你又到法院去说我接受了这封信,那就可能被解释为我知道他的下落。你干吗不等一等?我敢担保迈克会来联系的。”
  她喝完那杯酒,站起来就要走。黑根跟她走进门厅,他刚打开门,一个女人就从外面进来了。这个女人很矮也很结实,穿一身黑衣服。恺认出了这就是迈克尔的母亲,她一面伸出手去,一面说:“你好,考利昂太太!”
  迈克尔的母亲用她那小而锐利的蓝眼睛把恺瞅了一会,她那张布满皱纹的、松软而坚韧的、橄榄色的脸上突然闪现了一丝微笑,用这种微笑打招呼,显得有一种古怪而真挚的友好感情。
  “啊呀,是你呀,是迈克的小女朋友,”考利昂太大说。
  她说英语时意大利语的口音很重,恺差点听不懂她的话。
  “你吃点什么东西吗?”
  “不。”
  恺的意思是说她不想要任何东西吃,但考利昂大大理解错了,对汤姆·黑根大发脾气,用意大利语把他骂了一顿,最后说:“你连咖啡也不给这个可怜的姑娘喝啊,你这个小气鬼。”
  她牵着恺的手,老妇人的手使人感到温暖,她把恺领到了厨房。
  “你喝点咖啡,吃点东西,然后我找个人用汽车送你回家。像你这样可爱的姑娘,我不忍心让你去坐火车。”
  她让恺坐下,然后自己就脱去衣帽,挂在椅子上,在厨房忙碌着。只几秒钟工夫,面包皮、奶油、意大利香肠就摆在餐桌上。咖啡也在灶上温着。
  恺羞怯地说:”我来是想打听一下迈克的消息,我一直没有收到过他的信。黑根先生说、没有人知道他到哪里去了,说他不久就会回来。”
  黑根马上接过来说:“妈,咱们目前只能给她讲这么多。”
  考利昂大太鄙夷地瞪了他一眼,他软下来了。
  “如今我干什么,竟要你下命令啦?我该干什么,我丈夫也没有给我下过命令,愿上帝保佑他。”她划了个十字。
  “考利昂老先生还好吗?恺问道。“还好,”考利昂太大说,“他上年纪了,老糊涂了,竟让这样的事发生在他头上。”
  她一面说,一面不拘小节地用手做个手枪的姿势敲敲自己的脑壳。她倒好了咖啡,并一再要恺吃些面包皮和奶油。
  她俩喝完了咖啡之后,考利昂太大用她那双褐色的手紧握着恺的一只手,沉着地说:“迈克不会给你写信,你也不会收到他的信。他要躲过两三年,也许还要久一些,也许还要更久一些。你还是回老家去吧。找个好小伙子就去结婚。”
  恺双手从钱包皮里拿出了那封信。“你可以把这转给他吗?“
  老太太接过那封信,在恺的脸蛋儿上轻轻地拍了两下。
  “一定,一定,”她说。
  黑根提出反对;她用意大利语骂他,然后领恺到门口。她在恺的脸蛋儿上很快地吻了几下,说:“你还是忘掉迈克吧,他不再是你的人了。”有一辆汽车,前面坐着两个人,在等着她,他们开车送她到她在纽约的旅馆。一路上,他们一句话也没有说,恺也没有吭声。她竭力使自己习惯于这样的局面:她热爱的年轻人原来是个冷酷无情的谋杀犯。告诉她这一情况的,原来就是他的母亲。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
个人的体验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鸟俯视着野鹿般昂然而优雅地摆在陈列架上的精美的非洲地图,很有克制地发出轻微的叹息。书店店员们从制服外衣里探出来的脖颈和手腕,星星点点凸起了鸡皮疙瘩。对于鸟的叹息,她们没有给予特别注意。暮色已深,初夏的暑热,犹如一个死去的巨人的体温,从覆盖地表的大气里全然脱落。人们都在幽暗的潜意识里摸摸索索地追寻白天残存在皮肤上的温暖记忆,最终只能无奈地吐出含混暧昧的叹息。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丰饶之海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0
摘要:同学们在学校里议论日俄战争的时候,松枝清显询问他的最要好的朋友本多繁邦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事情。繁邦也是往事依稀,只是模模糊糊还记得被人带到门外看过庆祝胜利的提灯游行。战争结束那一年,他们都已经十一岁,清显觉得理应有更加鲜明的记忆。同学们津津乐道当年的情景,大抵都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再添加一些自己隐约含糊的记忆罢了。松枝家族中,清显的两个叔叔就是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祖母因此至今还享受遗属抚恤金。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
人性的优点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1、改变人一生的24个字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作为一名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怎样才能通过期末考试?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什么地方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谋生?他拿起一本书,看到了对他的前途有着很大影响的24个字。这24个字使1871年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医学家。 [点击阅读]
人性的记录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公众的记忆力是短暂的。曾几何时。埃奇韦尔男爵四世-乔治-艾尔弗雷德-圣文森特-马什被害一案引起巨大轰动和好奇,而今一切已成旧事,皆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轰动一时的消息。人们谈起这案子时从未公开说及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我得说,这全都是由于他本人的意愿。他自己不想出现在案子里。也正如他本人所希望的,功劳就算到别人头上。更何况。按照波洛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案子是他的一个失败。 [点击阅读]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坑地阵亡战士纪念碑四周长满了玫瑰。这是一片茂密的灌木林。杂乱丛生,小草透不过气来。白色的小花开着,像纸一样卷起。花儿簌簌作响。天色破晓,就快天亮了。每天早上独自穿过马路去往磨坊的路上,温迪施数着一天的时光。在纪念碑前,他数着年头。每当自行车过了纪念碑后的第一棵杨树,他数着天数,从那儿他骑向同一个坑地。夜晚,每当温迪施锁上磨坊,他又数上一遍年头和天数。他远远地看着小小的白玫瑰、阵亡战士纪念碑和杨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