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简爱 - 《简爱》读后感——荒野中的石楠花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想起写这篇读后感,一是觉得自己先前写的那篇评论实在无聊,有损勃朗蒂女士的高雅,虽然我也厌烦她和奥斯丁小姐那种清教徒的道德说教,但毕竟她是我年轻时代钟爱的作家,二是刚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条消息,说袁泉将要出演同名新版话剧的女主角。
  实在是吓了本人一跳。
  我不敢想象袁泉小姐瞪着她那招牌式的凹陷的大眼睛,对男主角叫道--
  “我们是平等的!”
  假如我是演对手戏的演员,我会激灵打个冷战,然后直挺挺的在她据说是朱利亚罗伯茨式的明眸注视下摔倒在舞台上。
  天呐,这哪里是〈简爱〉,分明一个〈打金砖〉嘛。
  这简直比让章子怡演林黛玉还可怕!
  虽然象许多女人一样讨厌林志玲--因为她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也没有什么特点,但是男人都喜欢的女人一定是女人的公敌,是啊,我不会发嗲,也没有出身富贵,更没有完美的身材,呵,她可真是个全乎人,所以我就生出几分嫉妒来。不过,让她演小乔也还说的过去,反正是个花瓶呗!
  她没有思想!
  可我虽然没有钱,没有美貌,没有男人垂涎,至少我还有思想,有气质,有个性*!
  所以我,一个过时的文艺女青年绝对不能容忍我心中最最亲爱的偶像,我们无钱无貌无人爱的女人致死不渝永恒的经典--简爱,被一个漂亮水灵的女人玷污!
  要知道,简爱,是我们唯一的精神寄托,天呐,难道连她都不放过,非得让一个漂亮女人糟蹋了,把一个坚贞朴素,建立在精神沟通与共鸣基础上的英国式爱情故事改编成一个打工妹和老板的婚外情不成?就象电视台热播的感情节目一样。一把荒唐鼻涕一把辛酸泪,外带个指点迷津声讨负心人的律师和拿别人隐私开心取乐的巧舌如簧主持人,也许都是为了满足时下观众已经娱乐过度麻木得过度,没有强烈的刺激就再也无法打起精神摆弄遥控器的虚弱心理而已,当然都是为了钱考虑。

  不知道罗切斯特将由谁来扮演,莫非是段奕宏,孙红雷?
  焦晃的罗切斯特即便有点难以改变的北京味和上海知识分子的局促,奚美娟的简多了上海女士的纤细,也太老,可是看在两位比较优秀的舞台剧演员的份上,听着--我没看过,只是凭着看过以往二人的影视作品猜测他们的表演风格,还算能够接受,可是,我实在不知道为什么要让袁泉来演女主角,很显然,她身上缺乏那种质朴端庄的气质,朴素优雅的风格,她太水灵灵精透透,浑身充满了活泼的动感,是那种让人一见就觉得很伶俐乖巧的女孩子,和那个沉郁刻板,老成压抑的孤女在神态气质上毫无相似之处,简最大的特点是一种倔强和自由,而一般中国女人身上最大的特点是精明圆滑。当然,她们两个都瘦,一个是因为营养不良饿瘦的,一个是骨感美人。
  很难想象这出剧是个什么样子。
  我们来谈谈这本书。
  我承认这个男主角是仅次于达西先生本人最钟情的文艺作品中的男人。虽然乔治斯科特和奥森威尔斯是出色*的演员,但是和我心目中亲爱的先生比起来还是有所差异,倒是简这个角色*,无论是芳汀还是约克,甚至甘斯布,都还符合我的理想。只有那个据说是按照埃热先生塑造的罗切斯特,我至仅尚未找到一个符合自己读书后心目中的范本。
  记得很久以前,我读过一本名叫《世界名人情书选》的书,其中有一封夏洛特写给埃热的,开头是--亲爱的先生。
  我想夏洛特是很痛苦的,因为埃热没有对她表示特别的爱意,可是她一直在为这种没有回应的单相思而苦恼。
  这种没有男主角的痛苦是一个热情的渴望爱情的女人的宿命。
  无论是简爱还是呼啸山庄,你都可以体会到这种强烈的感情所发出的绝望的呼唤,那仿佛是一个没有得到爱情的幽灵孤独的飘荡在哈沃斯的荒野上,她还在寻找她的爱人,她的爱情。

  唉,我痛苦!我爱!我恨!我受难。
  上帝啊,为什么要抛弃我?
  对于一个具有独立个性*和思想的女人来说,精神上的寂寞更胜于财富的与肉体的贫瘠与孤寂。没有这种精神需求的人是不会体验到这种痛苦的,简单的满足生理的欲|望对大多数人是容易的,可是对于一个渴求灵魂交融的人来说,孤独的漫游在这个熙熙攘攘,实则无聊之极的世界上真的是一种惩罚。对理智来讲,这个世界是一个喜剧,对于感情来说是个悲剧。这是奥斯丁与勃朗蒂的分水岭。后者曾经鄙夷前者的绅士淑女,虽然两个女人都是强烈的要求思想的的交流,精神的平等,作为女性*的自由和个性*的舒展,但是奥斯丁本质上还是属于理性*的,英格兰式的,勃朗蒂由于她的爱尔兰血统,毕竟带有许多的感情*色*彩,所以她的文字尽管也夹杂着牧师之女的说教,但是更为激*情和热烈。奥斯丁的女主角是真冷,勃朗蒂是外冷内热。所以前者没有结婚,后者毕竟还是结婚了。
  至于男主角,显然,奥斯丁的男主角基本上是没有瑕疵的,虽然冷淡,傲慢,但毕竟是个完美的绅士,历史总的来说清是白的。而罗切斯特,他是犯过罪的,他是个罪人--无论以年轻无知还是害怕失去所爱为借口,他把自己的妻子关起来另外再娶就是有罪的。简的出走,绝对不是象有人说的,只是不想做情妇,而是一种对于道德的诉求,对于独立人格的激烈的维护,对于自我热情的肯定。最后她回到罗切斯特身边,也是爱情兼具基督教式的拯救,其中别有一翻殉道自我牺牲精神,在简爱这本书中一种宗教的感情贯穿始终,而在奥斯丁那里却很少闻到这种强烈的宗教气息,她是很轻松的用世俗的舒适代替了道德的拯救。作为一个毕竟是小康人家的中产阶级女性*当然和生活中充满了死亡和屈辱中下层的女性*有所不同。所以勃朗特就特别有一种反抗与隐忍并存的圣经精神,基本上是感情化的作家。她的书有一种理想主义的热情,诗意,在那看似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一座火山。她的道德感也比较趋向完美,对人性*的理解也是浪漫主义的。

  罗切斯特这个人物自从问世以来就寄托了许多知识女性*的理想,似乎这个人物是真正平等精神的象征。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个人物不太可爱,因为他对简的感情更象是一种厌倦了浮华之后的欣赏和对青春的向往,还有对纯洁的依赖。至少他在对前妻的存在说谎一事,我就认为他做的很不好,至于用英格拉姆小姐来试探,就显得很残忍和自私。书中为人所乐道的他与简的对话,我不认为那是基于平等的原则所做的交流,他有一种抱怨甚至暴虐之气--当然我们的简很喜欢这种所谓的男子气,所以我总怀疑她是否有一种不平等的思想隐藏在这种似乎平等的对话里,他难道不是在拿她打趣?
  我看不出他真正的平等在哪里,最后他又残又穷,还是已经成了地主小姐的女人来拯救他。拉平了!超过了!
  有关知识女性*一向喜欢谈论的男女平等,精神交流的话题,我几乎都不抱幻想了,真正绝对的平等,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都是不存在的,总是有一方强一方弱。一个女人真正平等就是不和男人相处,只要他相处就无所谓平等。
  我曾经把奥斯丁比做孤傲的梅花,那么勃朗蒂就是石楠。
  是荒野里的,任凭狂风暴雨蹂躏的,具有坚韧和浪漫色*彩的野花,在她朴素古板的外表下,是一颗涌动着热情与真挚的富足而伤感的灵魂,她静静的开在北方的原野上,脆弱而绝不屈从,她呼唤狂风,呼唤爱情,让爱情的狂风将自己卷向远方。
或许您还会喜欢: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序幕那是萨瓦纳的一个凉爽春夜,我的母亲走在石子路上,木屐像马蹄似的敲得鹅卵石哒哒响。她穿过一片盛开的杜鹃,再穿过铁兰掩映下的小橡树丛,来到一片绿色空地,边上有一个咖啡馆。我父亲在铁桌旁的一张凳子上坐着,桌上摊了两个棋盘,父亲出了一个车,仰头瞥见了我母亲,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兵,棋子倒在桌面,滑下来,滚到一旁的走道上去了。母亲弯下身子,捡起棋子交还给他。 [点击阅读]
复活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2
摘要:《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二十一节至第二十二节:“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第七章第三节:“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七节:“……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点击阅读]
龙纹身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这事每年都会发生,几乎成了惯例,而今天是他八十二岁生日。当花照例送达时,他拆开包皮装纸,拿起话筒打电话给退休后便搬到达拉纳省锡利扬湖的侦查警司莫瑞尔。他们不只同年,还是同日生,在这种情况下可说是一种讽刺。这位老警官正端着咖啡,坐等电话。“东西到了。”“今年是什么花?”“不知道是哪一种,我得去问人。是白色的。”“没有信吧,我猜。”“只有花。框也和去年一样,自己做的。”“邮戳呢?”“斯德哥尔摩。 [点击阅读]
儿子与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4 人气:2
摘要: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杰出的英国小说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劳伦斯于1885年9月11日诞生在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一个矿工家庭。做矿工的父亲因贫困而粗暴、酗酒,与当过教师的母亲感情日渐冷淡。母亲对儿子的畸型的爱,使劳伦斯长期依赖母亲而难以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健全的性爱能力。直到1910年11月,母亲病逝后,劳伦斯才挣扎着走出畸形母爱的怪圈。 [点击阅读]
双城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点击阅读]
哲理散文(外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威廉·赫兹里特随着年岁的增多,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时间的宝贵。确实,世上任何别的东西,都没有时间重要。对待时间,我们也变得吝啬起来。我们企图阻挡时间老人的最后的蹒跚脚步,让他在墓穴的边缘多停留片刻。不息的生命长河怎么竟会干涸?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点击阅读]
安妮日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192 人气:2
摘要:Frank and Mirjam Pressler Translated by Susan MassottyBOOK FLAPAnne Frank's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is among the most enduring documen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点击阅读]
大侦探十二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3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的住所基本上是现代化装饰,闪亮着克罗米光泽。几把安乐椅尽管铺着舒服的垫子,外形轮廓却是方方正正的,很不协调。赫尔克里·波洛坐在其中一把椅子上——干净利落地坐在椅子正中间。对面一张椅子上坐着万灵学院院士伯顿博士,他正在有滋有味地呷着波洛敬的一杯“穆顿·罗德希尔德”牌葡萄酒。伯顿博士可没有什么干净可言。他胖胖的身材,邋里邋遢。乱蓬蓬的白发下面那张红润而慈祥的脸微笑着。 [点击阅读]
日本的黑雾
作者:佚名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松本清张是日本当代着名的小说家,一九〇九年生于福冈县小仓市。高小毕业后,曾在电机厂、石版印刷厂做过工,生活艰苦。自一九三八年起,先后在朝日新闻社九州岛分社、西部总社、东京总社任职,同时练习写作。一九五〇年发表第一篇作品《西乡钞票》,借明治初期西乡隆盛领导的西乡军滥发军票造成的混乱状况来影射战后初期日本通货膨胀、钞票贬值的时局。一九五二年,以《〈小仓日记〉传》获芥川奖,从此登上文坛。 [点击阅读]
十字军骑士
作者:佚名
章节:103 人气:2
摘要:——《十字军骑士》亨利克·显克维奇是我国读者熟悉的波兰著名作家。他的历史长篇小说《你往何处去》和短篇小说集早已介绍到我国来了。《十字军骑士》是作者另一部重要的历史长篇小说,这次介绍给我国读者,将使我国读者对这位作家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亨利克·显克维奇一八四六年五月四日生于波兰一个地主家庭。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波兰农民的生活,对于农民的艰苦劳动、悲惨生活有所反映。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