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嘉利妹妹 -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那天晚上回到家时,嘉莉感到公寓里的气氛与往日不同.其实一切都没变,只是她的情绪变了,这使得她对这个家有了新认识.敏妮受了当初嘉莉找到工作时兴奋情绪影响,现在正等着听好消息,而汉生则认为嘉莉有了工作该知足了.
  "怎么样?"当他穿着工作服走进门厅时,他隔着门问嘉莉,她正在隔壁的吃饭间,"今天干得怎么样?"
  "不好,"嘉莉说道,"这个活太累了,我不喜欢."
  她身上流露出的神气比任何话语更明白地表示她又累又失望.
  "干的是什么活?"在转身进洗澡间之前他停留了一会儿,问道.
  "开一台机器,"嘉莉回答.
  显然,他关心的只是嘉莉的工资会增加家庭收入这一点,至于别的他并不关心.他有点恼怒,因为嘉莉那么幸运地找到了工作,却竟然不满意这个活.
  敏妮烧饭时已经不像嘉莉回来前那样兴致勃勃了,煎肉的咝咝声也不像刚才那样听上去令人愉快了:嘉莉已经表示她对工作不满.至于嘉莉,在辛劳一天以后唯一渴望得到的安慰是一个欢乐的家,一个满怀同情接待她的家,能够开开心心地吃一顿晚饭,听到有人对她说上句:"这样吧,再坚持一段时间,你会找到个更好一点的工作."可是如今这一切都成了泡影.她看出他们对她的抱怨不以为然,他们只希望她不出怨言地继续干下去.她知道她要为食宿付4块钱.她感到和这些人住在一起,生活太枯燥无味了.
  敏妮实在不是她妹妹的好伴侣她的年纪太大了.她的思想已经定形,安于一板一眼地顺应现实.至于汉生,如果他有什么愉快的想法或者快乐的情绪,至少从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他的思想感情从来不流露出来,他安静得就像一间没人住的房间.而嘉莉呢,她的身上奔流着青春的血液,脑子里充满着幻想.她还没有恋爱,谈情说爱对她来说还是个神秘的谜.她耽于想象,想象她想做的事,她想穿的衣服,她想逛的地方.她脑子里整天想的就是这些事.可是在这里,没有人提起她感兴趣的事,她的情感也得不到共鸣响应,这使她感到事事不顺心.
  她一心只想着白天的遭遇,又要向她姐姐姐夫解释自己的工作,所以把杜洛埃可能来访的事早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现在看出他们夫妻俩不爱应酬待客的脾气,她希望他还是别来.她不知道万一杜洛埃来的话她该怎么办,怎么向他解释.吃过晚饭,她换了衣服.她穿戴齐整时,真是个可爱的小姑娘,长着大大的眼睛忧伤的嘴,她脸上流露出期望.不满和郁郁寡欢的复杂表情.碗碟收拾起来以后,她在屋里转悠了一会儿,和敏妮聊了几句,就决定到楼下去,在楼梯脚站一会儿.如果杜洛埃来了,她可以在那里碰到他.她戴上帽子下去,脸上露出了几分高兴的神色.
  "嘉莉好像不喜欢她的工作."汉生手里拿着报纸到吃饭间来坐几分钟,敏妮于是告诉她丈夫.
  "无论如何,她应该干一段时间再说,"汉生说道."她下楼去了吗?"
  "是啊,"她答道.
  "我是你的话,我会劝她做下去.不然的话,也许会好几个星期找不到活干呢."
  敏妮答应和嘉莉说说.于是汉生继续看他的报纸.
  "我是你的话,"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口说,"我不会让她到楼下去站在门口.姑娘家站在外面不成体统."
  "我会对她说的,"敏妮说.
  街上人来人往,嘉莉感兴趣地久久看着.她不断猜想着那些坐在车上的人要到哪里去,他们有些什么消遣娱乐.她想象的面很窄,不外乎是在跟金钱.打扮.衣服.娱乐有关的事上打转转.她有时也想到遥远的哥伦比亚城,或者懊恼地想到她那天的经历.不过总的来说,她周围马路这小小的世界吸引了她全部的注意力.
  汉生家的公寓在三楼,一楼是个面包皮店.嘉莉正站在那里,汉生下楼来买面包皮.直到他走到她身旁,她才注意到他.
  "我是来买面包皮的,"走到嘉莉身边时,他这么说了一句.
  思想有传染性,这一点现在又显示了出来.尽管汉生确实是下来买面包皮的,他脑子里却想到,这下他可以瞧瞧嘉莉究竟在干什么了.他怀着这个念头刚走近她,她马上意识到了他的心思.当然她自己也不明白她怎么会想到这一点的,可是她开始打心眼里讨厌他.她明白了她不喜欢他,因为这人疑心病太重.
  思想会影响人对周围事物的观感.嘉莉的思绪被打断了,所以汉生上楼不久,她也上了楼.时间已经过去几刻钟了,她明白杜洛埃不会来了.不知为什么她对杜洛埃有些不满,就好像她受人嫌弃不值得眷顾似的.她上了楼.楼上静悄悄,敏妮正坐在桌旁就着灯光缝衣服,汉生已上床睡了.疲劳和失望使她没有心情多说话,她只说了一声她想上床睡了.
  "是啊,你最好去睡吧,"敏妮答道."你明天还要早起."
  第二天早上嘉莉的心情并没有好起来.她从自己睡的房间出来时,汉生正要出门.吃早饭时,敏妮想跟她聊聊,可是她们之间共同感兴趣的事情并不多.像前一天一样,嘉莉步行去上班.她已经认识到,她的4块半大洋在付了食宿以后,剩下的钱连车费也不够.这样的安排也许会令人伤心,但是早上的阳光驱走了当天最初的疑云愁雾:朝阳总是这样的.
  在鞋厂,她熬过了长长的一天,不像前一天那么累,但是新鲜感也大大地不如前一天.工头在车间巡视时,在她的机器旁停了下来.

  "你从哪里来的?"他问道.
  "布朗先生雇来的,"她回答.
  "哦,是他雇的."然后他又加了一句,"你要跟上趟,别让人等你."
  那些女工给她的印象比昨天还差.她们看来安于命运,只是些庸人之辈.嘉莉比她们多一些想象力,她也不习惯讲粗话.在穿着打扮上,她的眼力和趣味天生高人一筹.她不喜欢听旁边那女工说话,那人可以说是个老油子了.
  "我不打算在这里做了,"那人正在对身旁的女工说,"这里的工资这么低,每天还要干到这么晚,我可吃不消."
  她们和车间的男工,不管老少,都很随便,用粗野的话互相斗嘴打趣.那些粗话一开始着实吓了她一跳.她看出她们把她当做同类看待,因此和她说话时用的是同一种口气.
  "喂,"中午休息时一个胳膊粗壮的做鞋底男工对她说:"你真是个小美人."他以为她会像别的女工那样回敬他:"去,滚你的!"可是嘉莉一声不响地走开了,他讨了个没趣,尴尬地咧着嘴笑着走掉了.
  那天晚上在姐姐家的公寓里,她感到更孤单了这种枯燥无味的生活越来越难以忍受.她看得出汉生一家很少有客人来访,也许根本就没有客人上门.站在临街的大门口朝外看,她大着胆子往外走了一点儿.她的悠闲的步子和无所事事的神气引起了旁人的注意.这种注意虽然令人生气,其实也平常得很.她正走着,一个30来岁衣冠楚楚的男人走过她身边,看了看她,放慢了脚步,然后又折转回来对她搭腔说:
  "今晚出来散散步,是吗?"
  嘉莉对这种主动搭腔微微吃了一惊.她诧异地看着他,惊慌之余回了一句:"喂,我不认识你."一边说一边往后退却.
  "噢,那没关系的,"那人和气地回答.
  她不敢再说什么,慌忙退却,逃到自己家门口时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那人的眼神中有一种让她害怕的东西.
  那一星期剩下几天的情况大同小异.有一两个晚上下班时,她实在累得走不动了,只好花钱搭车回家.她身体不壮实,整天坐在那里干活使她腰酸背痛.有一天晚上,她甚至比汉生早上床去睡觉.
  花儿移栽往往并不成功,少女们换了环境也是如此.移栽要想成活,必须有更肥沃的土壤和更良好的生长环境.如果嘉莉不是那么急剧地改变生活方式,而是逐渐地适应新的水土,事情也许会好些.要是她没有这么快找到工作,而有时间多看看她很想了解的城市,她会感到更适应一些.第一个下雨天的早上,她发现自己需要一把伞.敏妮借了一把给她,是一把褪了颜色的旧伞.嘉莉思想上有虚荣心,因此对这旧伞很烦恼.她到一家大百货公司去买了一把新伞,从她小小的积蓄中花掉了!”元2角5分.
  "你买这个干什么呀,嘉莉?"敏妮看到新伞就说道.
  "嗯,我要用,"嘉莉说.
  "你呀,真是个傻丫头."
  嘉莉对敏妮的责备很不以为然,可是她什么也没有说.她想,她可不想做一普通的女工,她们别把她看错了.第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嘉莉付了4块钱的伙食费.敏妮接过钱时,良心很不安.但是她不敢少收钱,因为那样的话,她没法向汉生交代.那位可敬的先生乐孜孜地少拿出4块钱用于家庭开销,心里想着要增加投资买地皮.至于嘉莉,她在考虑如何用剩下的这5角钱解决买衣和娱乐的问题.她左思右想,想不出个办法,最后她烦恼得不愿再想下去了.
  "我到街上去走走,"吃过晚饭她说.
  "你不是一个人去吧?"汉生问.
  "是我一个人去,"嘉莉回答.
  "要是我的话,我不会一个人出去,"敏妮说.
  "我想去外面看看,"嘉莉答道.她说最后那几个字的口气使他们第一次意识到她不喜欢他们.
  "她怎么啦?"当她到前屋去取帽子时,汉生问道.
  "我也不知道,"敏妮说.
  "她该懂点事了,不能一个人在外面跑."
  不过嘉莉最终并没有走远.她折回来站在门口,第二天他们到加菲尔公园去玩,但是嘉莉玩得并不开心.她看上去气色不好.第二天在车间里,她听到女工们在添油加醋地谈论她们那些微不足道的消遣.她们星期天玩得很开心.接着一连下了几天雨,嘉莉把车钱用完了.有一天晚上下班时,她去凡布伦街坐电车,全身都淋湿了.整个晚上,她一个人坐在前屋看着外面的街道出神,湿漉漉的路面上反映出灯光.她越想心情越感到忧郁.第二个星期六,她又付了4块钱.当她把剩下的5毛钱揣进口袋时,心里感到绝望.她和车间里的有些女工现在已结识,能一块儿说上几句.从她们的谈话中,她得知她们从工资中留下自己花的钱比她多,她们还有小伙子带她们出去玩.不过那些小伙子都属于嘉莉自认识杜洛埃以后不屑理睬的那类人.她讨厌车间里那些轻浮的青工,他们中没有一个举止文雅.当然她所看到的只是他们平常干活时的这一面.
  终于有一天,预示严冬即将来临的第一阵寒流侵袭了城市.寒风使白云在天上疾驰,高烟囱里冒出的烟让风刮得成了一条条薄薄的横幅,一直飘出去很远很远.狂风在街头拐角肆虐,横冲直撞.嘉莉现在面临着冬衣的问题.她该怎么办呢?她没有冬天穿的外套.帽子.鞋子.这事很难对敏妮开口,但她最后还是鼓起了勇气.

  "我不知道我的冬衣怎么办,"一天傍晚她们俩在一起时,她开口说道,"我需要一顶帽子."
  敏妮脸色很严肃.
  "那你何不留下一点钱买一顶呢?"她提议说,但是心里很发愁,嘉莉少付了钱以后该怎么办.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这一两个星期我想少付一点钱,"嘉莉试探着说.
  "你能付2块钱吗?"
  嘉莉赶忙点头答应了.她很高兴,总算摆脱了这个为难的问题.因为冬衣有了着落心里松了一口气,立刻兴致勃勃地开始核计.她首先需要买一顶帽子.至于敏妮是如何向汉生解释的,她从没问过.他没有说什么,不过从屋里的气氛可以看出他很不高兴.
  要不是疾病打岔,这新安排本来是可行的.一天下午雨后起了寒风,当时嘉莉还没有外套.6点钟从暖和的车间出来,冷风一吹,她不禁打了一个寒噤.第二天早上她开始打喷嚏,到城里去上班使病情加重了.那一天她骨头疼了起来,人感到头重脚轻的.到了傍晚,她感到病得很重了.回到家时,她一点胃口也没有.敏妮注意到她萎靡不振的样子,就问她怎么了.
  "我也不知道,"嘉莉说,"我感到人很难受."
  她蜷缩在炉子旁,冷得打颤.上床去的时候,病已不轻了.第二天早上,她发起了高烧.
  敏妮为这事很忧愁,不过态度一直很温和.汉生说,也许她该回去住些日子.三天后她能起床时,她的工作当然已经丢了.冬天已在眼前,她还没有冬衣,现在她又失了业.
  "我不知道怎么办,"嘉莉说,"星期一我去看看能不能找个活儿干."
  她这次找工作,如果说和上次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结果更糟.她的衣服根本不适合秋天穿,最后那点钱已经用来买了一顶帽子.整整三天,她在街上转悠,灰溜溜的.敏妮家的气氛很快变得难以忍受,每天傍晚她都怕回到那里去.汉生神情非常冷淡.她知道,目前这局面不能维持多长时间了,很快她就得一切作罢,卷铺盖回家.第四天,她整天在商业区奔波,从敏妮那里借了一毛钱在街上吃午饭.她到那些最低贱的地方去申请工作,仍然毫无结果.她甚至到一个小饭店应征当女招待,可是人家不要没有经验的姑娘.她在大群陌生人中走着,彻底地心灰意冷了.突然有人拉住了她的胳膊,使她转过身来.
  "喂,喂,"有人在叫她.她一眼看到这是杜洛埃.他不仅气色很好,而且容光焕发,简直是阳光和欢乐的化身."嘿,你怎么样,嘉莉?"他说,"你真是个小美人.你上哪里去了?"
  他的亲切友好像一股不可抗拒的暖流,嘉莉不禁微笑了.
  "我出来走走."她说.
  "你瞧,"他说,"我看到你在马路对面,我就猜是你.我出来正想上你那儿去.不管怎么说,你好吗?"
  "我还好,"嘉莉微笑着说.
  杜洛埃上下打量着她,看出嘉莉有些变化.
  "嗯,"他说,"我想和你聊聊.你没有要上哪里去吧?"
  "眼下没有,"嘉莉说.
  "那我们上那里去吃点东西.天哪,见到你真是太高兴了."
  和兴致勃勃的杜洛埃在一起,嘉莉感到心里轻松了,感到有人在关心她,照顾她,所以她高高兴兴地同意了他的提议,尽管还稍稍带点矜持的神气.
  "来吧,"他说着挽起了她的手臂.他说这话时情意拳拳,使她心里感到很温暖.
  他们穿过门罗街,来到老温莎餐馆.那家餐馆当时是家很舒适的大饭店,烹调手艺高超,服务热情周到.杜洛埃选了一个靠窗子的桌子,从那里可以看到街上喧闹的景象.他喜欢不断变化的街景,边吃着饭,边看着行人,同时也让行人看到自己.
  "好了,"他等嘉莉和自己舒舒服服坐定以后,开口说道,"你想吃些什么?"
  嘉莉看着招待递给她的大菜单,并没想去点什么菜.她很饿,菜单上的东西更激起了她的食欲,但是她注意到那上面的价格很昂贵."嫩烤仔鸡7角5分;嫩牛排配蘑菇!”美元2角5分."她曾模模糊糊听人说起过这些东西,可要从菜单上点这些菜,有些不可思议.
  "我来点吧,"杜洛埃叫了起来."喂,招待."
  那招待是个胸脯宽阔的圆脸黑人.他走近桌子,侧耳听候吩咐.
  "嫩牛排配蘑菇,"杜洛埃说道,"西红柿塞肉."
  "是,"黑人点头应道.
  "土豆肉酱."
  "是."
  "芦笋."
  "是."
  "再来一壶咖啡."
  杜洛埃转身对嘉莉说:"吃了早饭到现在,我还没有吃过什么东西呢.我刚从洛克岛回来.我正要去吃午饭就看到了你."
  嘉莉开心地笑了又笑.
  "你这一向在做些什么?"他继续说,"跟我说说你的情况.你姐姐怎么样?"
  "她很好,"嘉莉说.她只回答了他后面那个问题.
  他仔细地打量着她.
  "我说,"他又问,"你生病了,是吗?"
  嘉莉点点头.
  "哎呀,这太糟糕了,是不是?你看上去气色不好.我刚才就觉得你脸色有点苍白.你在做些什么?"
  "在上班,"嘉莉说.
  "真的!在哪里?"
  她告诉了他.
  "罗.摩斯公司那家商号我知道.在第五大街那里,是不是?那是家很抠门的商号,你干吗上那里干活?"

  "我找不到别的工作,"嘉莉坦白相告.
  "这太不像话了,"杜洛埃说,"你不该给这种人干活的.他们的厂就在高店后面,是吗?"
  "是的,"嘉莉说.
  "那家商号不好,"杜洛埃说."无论如何,你不应该在那种地方干活."
  他滔滔不绝地说着,问问这个,讲讲那个,一会儿谈谈自己的情况,一会儿又告诉她这家饭店有多棒,一直讲到招待托着大托盘回来,里面装着刚才点的美味佳肴,还冒着热气.杜洛埃在布菜招待上很拿手.他坐在铺着白桌布摆着银餐盘的桌子后面,舒展着手臂,举刀拿叉,显得潇洒大方.用餐刀切肉时,他手上好几个戒指熠熠生辉,引人注目.他伸手去拿盘子,撕面包皮,或者倒咖啡,他身上的新衣服就发出哮紊.他给嘉莉挟了满满一大盘菜,态度又那么热情,让嘉莉感到温暖,使她完全变了一个人.他确实是人们通常认为的那种漂亮角色,所以把嘉莉完全迷住了.
  这个追求幸福的小骑士,毫无愧色地接受了这新的好运.她稍稍感到有些不自在,但是这大餐厅使她宽心,看看窗外那些服装华丽的人流,也似乎令人振奋.啊,没有钱是多么让人苦恼!能有钱到这里来吃饭多么开心!杜洛埃一定是幸运儿.他有机会坐火车旅行,穿得起这么漂亮的衣服,又身强力壮,能在这么漂亮的地方吃饭.他看上去真是个堂堂男子汉,这么一个人物竟然向她表示友谊和关怀,使她不胜诧异.
  "这么说,你因为生病,所以丢了工作,是吗?"他说,"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呢?"
  "到处找工作啊,"她回答.一想到谋生的必要,像个紧追不舍的饿狗,等在这豪华大餐厅的外面,她的眼中掠过一丝忧愁.
  "噢,不!"杜洛埃说,"那怎么行.你找了多久了?"
  "四天了,"她回答.
  "想想看!"他说,讲话的神气像是在对某个有疑问的人演讲,"你不该做这种事情的.这些姑娘们,"他手一挥,把所有的女店员和女工都包皮括了进去,"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你总不能靠此生活吧,对不对?"
  他的态度,像个哥哥.当他驳够了做苦工的念头以后,他的思想转到了别的上面.嘉莉真是漂亮,即使眼下穿着简朴的衣服,她仍显得身材不凡,她的眼睛大而温柔.杜洛埃注视着她,眉目传情.她感觉到了他的倾慕.他的倾慕,加上他的慷慨大方,愉快和气,使她认为自己喜欢上了他她会一直这么喜欢他的.她的心里还有一股比喜欢更深厚的感情暗流.他们的目光不时相接,交流和沟通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你留在市中心和我一起去看戏,好吗?"他说着,把他的椅子挪近了一些,那桌子本来就不大.
  "嗯,我不能,"她说.
  "你今晚有什么事吗?"
  "没事,"她情绪忧郁地说.
  "你不喜欢你现在住的地方,是吗?"
  "我也不知道."
  "如果找不到工作,你打算怎么办呢?"
  "我猜想,得回老家去."
  她这么说时,声音几乎没有颤抖.不知怎么,他对她的影响会有这么大.他们不用说话,就互相了解了他理解她的处境,而她明白他理解这个事实.
  "不,"他说,"你不能回去."一时间他心里充满了真正的同情."让我帮助你,我给你钱."
  "噢,那不行!"她说着,向后一靠.
  "那你怎么办呢?"他问.
  她坐在那里沉思,只是摇了一下头.
  他非常温柔地看着她,就他天性而言,实在是温柔之极了.在他的西装背心口袋里有些零碎票子绿颜色的美钞.它们软绵绵的没有沙沙声.他的手指握住了这些钞票,把它们捏在手心.
  "来,"他说,"我来帮你渡过难关.给你自己买些衣服."
  这是他第一次提到衣服的问题,这使她想起自己寒酸的衣服.他用自己直来直去的方式一下子说到了点子上.她的嘴唇禁不住微微颤抖.
  她的手放在桌子上.他们俩坐的角落里没有旁人.他把自己大而温暖的手放在她的手上.
  "来吧,嘉莉,"他说,"你一个人能有什么办法呢?让我来帮助你吧."
  他温柔地握着她的手,她想把手抽出来,可是他握得更紧了.于是她不再抗拒,他把手上的钞票塞进她手心里.当她想要推辞时,他在她耳边轻声说:
  "算我借给你的那没关系的.算我借给你的."
  他强迫她收了下来.她现在感到一种感情的纽带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他们从饭馆出来,他一路说着话,陪她一直朝南边的波克街走去.
  "你不想和那些人住在一起吧?"走在路上时,他边想心事边问道.嘉莉听见了他的问话,不过没有太注意.
  "明天到市中心来见我,好吗?"他说,"我们一起去看下午场的戏."
  嘉莉开始推托了一会,但最后还是同意了.
  "你什么也别做.给自己买一双漂亮的鞋子和一件外套."
  她几乎没去考虑自己的尴尬处境.直到分手以后这个问题才开始困扰她.和他在一起,她和他一样乐观,认为一切都好解决.
  "不要为那些人烦恼,"分手时他说,"我会帮你的."
  嘉莉离开他时,感到似乎有一个强有力的胳膊向她伸来,帮她把一切麻烦赶跑.她接受的是两张软软的,漂亮的!”0元绿色钞票.
或许您还会喜欢:
寻羊冒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星期三下午的郊游从报纸上偶然得知她的死讯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他在听筒旁缓缓读了一家晨报的这则报道。报道文字很一般,大约是刚出大学校门的记者写的见习性文字。某月某日某街角某司机压死了某人。该司机因业务过失致死之嫌正接受审查。听起来竟如杂志扉页登载的一首短诗。“葬礼在哪里举行?”我问。“这——不知道。”他说,“问题首先是:那孩子有家什么的吗?”她当然也有家。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小老鼠斯图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向北,再向北,直到永远——译者序“我希望从现在起一直向北走,直到生命的结束。”“一个人在路上也可能遇到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修理工说。“是的,我知道,”斯图亚特回答。——《小老鼠斯图亚特》不管朝什么方向走行路,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方向,就该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结束。斯图亚特是这样想的,怀特是这样想的。我也是。不过,行路可能是枯燥的,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但行路也是有趣的,有意义的。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小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卢贡——马卡尔家族》应当是由20部小说组成。1896年此套系列小说的总体计划业已确定,我极其严格地遵守了这一计划。到了该写《小酒店》的时候,我亦如写作其他几部小说一样①完成了创作;按既定的方案,我丝毫也未停顿。这件事也赋予我力量,因为我正向确定的目标迈进。①《小酒店》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小说的第七部。前六部小说在此之前均已如期发表。 [点击阅读]
小银和我
作者:佚名
章节:142 人气:0
摘要:——和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严文井许多年以前,在西班牙某一个小乡村里,有一头小毛驴,名叫小银。它像个小男孩,天真、好奇而又调皮。它喜欢美,甚至还会唱几支简短的咏叹调。它有自己的语言,足以充分表达它的喜悦、欢乐、沮丧或者失望。有一天,它悄悄咽了气。世界上从此缺少了它的声音,好像它从来就没有出生过一样。这件事说起来真有些叫人忧伤,因此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为它写了一百多首诗。每首都在哭泣,每首又都在微笑。 [点击阅读]
少女的港湾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这是在盛大的入学典礼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学生们从四面八方的走廊上涌向钟声响彻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作乐的声音;在樱花树下的长凳上阅读某本小书的人;玩着捉迷藏游戏的快活人群;漫无目的地并肩散步的人们。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们热热闹闹地从下面的运动场走了上来。看样子是刚上完了体操课,她们全都脱掉了外衣,小脸蛋儿红通通的。高年级学生们俨然一副遴选美丽花朵的眼神,埋伏在树木的浓荫下,或是走廊的转弯处。 [点击阅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坐在桌旁早餐,他除了时常彻夜不眠之外,早晨总是起得很晚的。我站在壁炉前的小地毯上,拿起了昨晚那位客人遗忘的手杖。这是一根很精致而又沉重的手杖,顶端有个疙疸;这种木料产于槟榔屿,名叫槟榔子木。紧挨顶端的下面是一圈很宽的银箍,宽度约有一英寸。上刻“送给皇家外科医学院学士杰姆士·摩梯末,C.C.H.的朋友们赠”,还刻有“一八八四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