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H庄园的一次午餐 - 第三部 第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
  法庭的屋子里是热还是冷,埃莉诺说不上来。她时而热得如大火烤身,时而冷得浑身发抖。她没听见原告发言的结尾部分。因为她又回忆起从接到那封该死的信那天起,到被捕的那一刻止所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她的心烦乱如麻。当时,检查官是这样宣布的:“埃莉诺,这是您的逮捕证。根据指控,您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毒死了玛丽。我有责任警告您,您的一切口供将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并在审讯您的过程中可能被用做证据。”
  现在她站在法官的面前,上百双眼睛怀着无情的好奇心注视着她。
  只有陪审员不看她,尽量把目光移到别处。埃莉诺想道:“这是因为他们知道将要做出什么样的判决了。”
  2
  洛德医生提出供词。这就是那个精力旺盛的年轻医生洛德吗?他在庄园时是那样的善良而和蔼可亲,可是现在他举止冷淡、完全是一种例行公事的态度。他语气单调地回答向他提出的所有问题:“是,有人打电话叫我去H庄园;太迟了,已无法抢救;我来到几分钟后,玛丽就死了;死亡的原因,据我看,是吗啡中毒。”
  辩护人埃德温先生站起来提出质问道:
  “您是已故韦尔曼太大的医生吗?”
  “是。”
  “六月间,您到H庄园出诊时,看见过被告和玛丽在一起吗?”
  “看见过好几次。”
  “被告对待玛丽的态度如何?”

  “非常自然而有礼貌。”
  “您从来没发现法庭上多次提到的所谓被告有出自于嫉妒的仇恨心理吗?”
  洛德抬起头断然地回答道:
  “没有,从来没有。”
  埃莉诺想:“可是他发现过,发现过……他为了我在说谎。他知道……”
  3
  休息过后又开庭了。
  著名的病理解剖学家阿伦医生一个细节不漏地讲起死者胃里的存留物:面包、鱼肉糜、茶水、吗啡的成分。他说,大约有四分之一克吗啡进人了肌体,而十六分之一克吗啡的药量就可以致人死命。
  情绪亢奋的辩护人站起身来说道:
  “没有任何能证明吗啡就是含在鱼肉糜里而不是通过其他途径进入被害人肌体的迹象吗?”
  “没有。”
  “这么说吗啡完全有可能像药片一样是被吞服下去的?”
  “理论上是这样的。”
  为了交互讯问.公诉人塞缪尔发言:
  “您认为吗啡是随饮食和茶吃下去的吗?”
  “我坚信这点。”
  “谢谢您。”
  4
  警督布里尔宣誓后,靠他在长期执行公务中练出来的口才,熟练地提出了证言:
  “报案……被告说的话:‘这可能是腐烂的鱼肉糜吧,……搜查……一个鱼肉糜罐头瓶已经洗干净了,另一个还剩半瓶鱼肉糜……继续在餐室里搜查……”
  “您究竟发现了什么?”
  “在地板缝里,我发现了一块小纸片儿。”

  小纸片递给了陪审员们传阅。
  片剂
  盐酸
  吗啡1/2
  “依您看,这是什么?”
  “这是贴在装有吗啡的玻璃管儿上的商标。”
  辩护人不慌不忙地站起来问道:
  “这纸片,您是在地板缝里的找到的吗?”
  “是。”
  “您没发现玻璃瓶或者是玻璃管儿上贴的这个商标的其余部分吗?”
  “没有。”
  “您发现这个纸片时它是什么样子?”
  “若不是沾上了一些地板上的灰尘,那这个纸片是很干净的。由此可见,纸片掉在地板缝里的时间不长。”
  “您要说这个纸片是在您发现的当天而不能早于这天掉在地上的?”
  “是这样。”
  辩护人不满意地嘟囔着坐下了。
  5
  霍普金斯坐在证人席上。她的脸通红,嘴唇紧闭着。
  “您叫杰西·霍普金斯吗?”
  “是。”
  “您是有毕业证书的区护土,居住在梅登斯福德的罗斯住宅吗?”
  “是的。”
  “本年六月二十八日,您在什么地方呢?”
  “我在H庄园的大厅。韦尔曼太大犯病,我去那里协助奥布赖恩护理病人。”
  “您随身带着一个小药箱吗?”
  “是的。”
  “请您向陪审员陈述一下里面装着什么。”
  “绷带、注射器,还有一些药品,其中包括一个装有片剂吗啡的玻璃管儿。”
  “您把小药箱放在什么地方了?”

  “在楼下大厅里。”
  “这是二十八日晚上。您又在什么时候开的药箱?”
  “第二天早晨,正好是临走之前。”
  “那里缺少什么吗?”
  “缺了,缺一管儿吗啡。”
  “您和谁说过这件事吗?”
  “说过,我和护理病人的奥布赖恩护士说过。”
  “您的药箱是放在人们经常来往的大厅里了吗?”
  “是的。”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接通而至的是一个一个的回答。霍普金斯护士如何伴随玛丽来到更房;埃莉诺来到更房;埃莉诺邀请玛丽和霍普金斯共进午餐;埃莉诺首先递给玛丽一盘三明治;埃莉诺提出洗食具,接着她请霍普金斯护士帮助整理楼上的衣物。
  埃莉诺想:“是的,这一切都符合实际。霍普金斯护士也是这样认为的。因此她坚信我是有罪的。她说的每句话都是事实,这是最令人可怕的。”
  埃莉诺又抬起了头。她在法庭的另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以沉思、善良和同情的目光望着她的波洛。
  就在这个时候,贴着那一小块商标的硬板纸传到女证人霍普金斯的手里。
  “您知道这是什么吗?”
  “是制药厂的商标。”
  “您能告诉陪审员这是什么商标吗?”
  “这是装吗啡的玻璃管儿上贴的商标,和我丢失的那个相类似。”
  “您相信是这样吗?”
  “我完全相信是这样。”
  法庭宣布休庭。
或许您还会喜欢: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莫普拉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1846年①,当我在诺昂写《莫普拉》这部小说时,我记得,我刚刚为夫妇分居进行了辩护。在此之前,我曾同婚姻的弊端作过斗争,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许让人以为我低估了婚姻的本质;然而在我看来,婚姻的道德原则恰恰是美好不过的——①原文如此,应为1836年。事实上,《莫普拉》这部小说由乔治-桑于1835年夏至1837年春写成,1837年4月至6月发表在《两世界杂志》上,同年出版单行本。 [点击阅读]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一我有十五年不到韦尔洛臬去了。今年秋末,为了到我的老友塞华尔的围场里打猎,我才重新去了一遭。那时候,他已经派人在韦尔洛臬重新盖好了他那座被普鲁士人破坏的古堡。我非常心爱那个地方,世上真有许多美妙的角落,教人看见就得到一种悦目的快感,使我们不由得想亲身领略一下它的美。 [点击阅读]
蒙面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在他面前将信整齐地放成一摞。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琢磨了一会儿上面的地址,然后用放在早餐桌上的专用裁纸刀将信封背面纵向裁开,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在里面还有一个信封,用紫色的蜡仔细地封好,上面有“亲启保密”的字样。赫尔充里。波洛那鸡蛋形的脸上的眉毛向上扬了扬。他喃喃道;“耐心点,这就来了!”又一次用上了那把裁纸刀。这一次信封里出来了一封信-字迹颤巍巍的,又长又尖。好些字重重地画上了线。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藏金潭夺宝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圣诞!这是两个多么可亲、多么令人神往的字眼!我是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在哪个民族或哪个时代的语汇里,再也没有第二个如此深奥如此神圣的字眼,圣诞是年年都会到来的普普通通的节庆日子,是全家快乐的团聚、小孩充满喜悦的日子。有的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真诚的呼唤:“过去和现在的耶稣基督,你永远在我们心中!”有的人情不自禁地亮起歌喉或至少让他的孩子们唱起欢乐颂:世界走向毁灭时,基督诞生到世界。 [点击阅读]
蝇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一个金发男孩从最后几英尺的岩壁上滑溜下来,开始小心翼翼地找条道儿奔向环礁湖。尽管他已脱掉校服式的毛线衫,这会儿提在手里任其飘摇,灰色的衬衫却仍然粘在身上,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前额。在他周围,一条狭长的断层岩直插林莽深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之中。 [点击阅读]
血字的研究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八七八年我在伦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以后,就到内特黎去进修军医的必修课程。我在那里读完了我的课程以后,立刻就被派往诺桑伯兰第五明火枪团充当军医助理。这个团当时驻扎在印度。在我还没有赶到部队以前,第二次阿富汗战役就爆发了。我在孟买上岸的时候,听说我所属的那个部队已经穿过山隘,向前挺进,深入敌境了。虽然如此,我还是跟着一群和我一样掉队的军官赶上前去,平安地到达了坎达哈。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
诈骗圈套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一某一天黄昏七点过后,在新宿西口车站纷乱的人群中,田关宏看见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从数米远的地方朝田关宏这边走过来。田关瞥了一眼,谈不上对他怀有特别的兴趣,只是觉得老人的神采炯然。老人的额头宽大,胡子灰白发际上有一圈银丝。脸颊上的皱纹似乎是智慧的象征。老人看上去有七十岁了。这个老人真有贵族气派——这一感觉涌上了田关的心头。由于受到老人目光的吸引,田关又看了老人一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