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货币战争4 - 2.2 美联储险些解体,美元惊魂的48小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自从1931年9月英镑的金本位崩溃后,全世界开始担心美元也会被迫脱离金本位。英镑的大幅贬值,使法国央行3.5亿英镑的外汇储备立刻损失了惊人的1.25亿英镑,7倍于它的自有资本!这样的损失,要是普通的商业银行,早就死掉好几遍了。荷兰央行损失了全部自有资本,而瑞典、比利时这些当年被诺曼“货币水变油”忽悠储备英镑的国家,如今真是欲哭无泪。在欧洲叱咤风云的英格兰银行行长诺曼,曾对欧洲各国央行夸下海口说英镑与黄金一样美好,忽悠大家存黄金不如存英镑,这回真是“光着屁股推磨——转着圈儿地丢人”。
  受此一番惊吓的欧洲人,已是杯弓蛇影,英镑如此不靠谱,美元能好到哪儿去?还是沉甸甸的黄金拿在手里才觉得踏实。英镑宣布脱离金本位的第二天,法兰西银行立刻委婉地向纽约美联储银行提出,现在手头不宽裕,是否能将部分美元储备兑换成黄金?美国人回答,没问题,我们美国黄金大大的有。结果,法国人立刻将1亿美元的储备兑换成了黄金。瑞士央行一看法国人带了头,也要求兑换2亿美元黄金,美国人仍然毫不介意。紧接着,比利时央行兑换了1.3亿,荷兰央行要换7700万,哭着喊着向美国要黄金的人越来越多。短短5个星期,欧洲人将7.5亿的美元储备兑换成了黄金。
  这下,美国人感觉不对劲了。
  如此规模的黄金被抽出了美国的货币系统,致使美国银行的信贷基础被严重削弱。没了信贷抵押物,大量放出的贷款必须马上收回,而现在大家都缺钱,贷款人根本无法偿还贷款,只有被迫跳楼甩卖资产,大家一起抛,结果谁也跑不了。于是,在欧洲人抽走黄金的5周之内,美国银行大规模倒闭了522家!到1931年年底,银行倒闭已达到惊人的2294家!美国2万家银行,已破产了1/10,同时损失了17亿美元的老百姓储蓄。
  美国的储户们面对前所未有的银行破产潮,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身家性命随时面临着遭受彻底毁灭的危险,立刻开始涌向各个银行提取存款。短短半年,5亿美元的现金从银行飞到了千家万户的床垫里。银行体系的危机已到了灭顶的边缘,与1931年相比,美国的银行信贷萎缩了20%。货币信用的剧烈萎缩,导致物价下跌,负债加重,商业破产,失业恶化,消费不振,坏账增加,挤兑加剧,美国金融陷入恶性循环。
  源于美国的美元债务泡沫,1928年在德国率先破裂后,这种信心危机的共振效应诱发了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恐慌暂时缓和了一年多之后,奥地利和德国再度发生更彻底的银行体系崩溃。第二轮金融危机的杀伤力远远超过了第一轮,它冲垮了英国的金本位大堤,然后再次越过大西洋,在1931-1932年横扫美国的银行体系。
  1933年2月,美元危机的阴云开始在纽约上空积聚。这场风暴的中心,正是美元体系的核心——纽约美联储银行!

  2月下旬以来,纽约美联储银行在两周之内损失了2.5亿美元的黄金,占其总储备的1/4。尽管美联储作为一个整体,其黄金储备还绰绰有余,但由于这些黄金资源被分布在12个独立的联储银行手中,这些银行正面临各自管辖区内的银行挤兑风潮,早已顾此失彼。再加上纽约美联储银行长期作风霸道,不仅美联储华盛顿总部怨声载道,其他联储银行也同样愤愤不平。危机时刻的纽约联储银行,已处在孤家寡人的窘迫之中。
  银行破产的风潮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演越烈。
  到3月2日,纽约美联储银行的黄金储备已跌破了法律规定的下限,即40%的货币发行储备。
  接下来的48小时,危机是以小时为单位在迅速恶化着。华盛顿的美联储委员会已经感觉到,整个美国的中央银行体系有可能会解体!
  斯特朗1928年病逝后,哈里森继承了纽约美联储银行的大位。但他的运气实在是太糟糕了,风光体面的好日子一天没过上,每天都忙在“抗灾救火”的第一线。拯救纽约美联储银行和他自己的最后选择,就是关闭全国所有的银行!但这么大的动作,毕竟是美国建国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正是新老政府交接的尴尬关头。罗斯福已经当选,但要等到3月4日才宣誓就职。胡佛总统在权力上已经是跛脚鸭。哈里森能说服华盛顿的美联储委员会,也能游说与华尔街关系深厚的胡佛总统,但他却劝不动罗斯福。倒不是罗斯福不知问题的严重性,而是此时他要作壁上观。
  面对银行危机,胡佛总统早已急得跳脚,再不关闭全国的银行体系,美联储就要散架了,美国的经济就要崩溃了!他胡佛也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把国家经济搞破产的总统,在史书上怕是要留下恶名!心急如焚的胡佛,反复催促罗斯福尽快和他共同制订应急计划,罗斯福却优哉游哉,并不着急。
  罗斯福此刻的心情并无负担,经济搞得一塌糊涂,那是前任的无能,他也是因此而当选,“人民需要变化”嘛。与胡佛联合推出任何计划,在政治上都是不明智之举,此时此刻掺和这样的残局,将使他未来难脱干系,他才不会干这种给别人擦屁股的蠢事。等局面彻底烂透了,他一接掌大局,搞好了,功劳全是他的,搞不好,责任可推到倒霉的胡佛总统身上,罗斯福自己则稳操不败之局。
  3月3日,纽约美联储银行一天就损失了3.5亿美元!其中2亿是国际挤兑,1.5亿是老百姓的现金挤兑。现在,它的储备已短缺高达2.5亿美元!纽约美联储银行终于放下架子,四处求援。其他联储银行则发出一阵阵令人心寒的冷笑。美联储的解体已经不是遥远的想象,而是近在咫尺的残酷现实。由于纽约美联储银行属于私人公司,并非政府部门,它的破产危险是现实存在的。

  这一天,也是胡佛总统最后的工作日,明天就是罗斯福时代了。照惯例,当天下午,从容淡定的罗斯福请胡佛总统来家里品茶闲聊。胡佛哪有这般心情,他是来作最后努力的。官话客套一番之后,胡佛提出想和罗斯福私下谈话。罗斯福微笑着将胡佛让到书房,美联储主席、财政部长和罗斯福的助理正等在那里。这是一次艰苦的谈判,胡佛几乎是在恳求罗斯福:“你愿意我们今晚共同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关闭银行吗?”罗斯福则毫不妥协地回答:“如果你没有胆量自己去承担后果,我将等总统就职后去做(本该你做的事)。”眼看谈不拢,胡佛只得怏怏告辞。
  胡佛急,美联储更急,而最急火攻心的却是摩根。纽约美联储银行正是国际银行家们号令天下诸侯的主要工具,真要发生崩溃,上百年的金权梦想就要破灭了,这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3月4日的整个晚上,罗斯福家里的电话一刻不得消停。国际银行家们动员的各路人马,纷纷前来游说。20年代初罗斯福闯荡华尔街时,就与国际银行家们关系颇深,曾担任众多金融机构的董事或副总裁。1922年,他参与成立并担任总裁的联合欧洲投资公司的董事中,国际金融巨头们频频亮相,如德国金融巨头,沃伯格家族的掌门人麦克斯.沃伯格,他的弟弟就是号称“美联储之父”的保罗.沃伯格,而保罗之子詹姆斯,正是罗斯福当政后的主要金融顾问。麦克斯的另一个弟弟就是当年华尔街第一大投行雷波库恩公司的合伙人,该投行是世界各国犹太金融关系网中的关键节点。德国前首相库诺,也是罗斯福公司的顾问,正是在他的任内,爆发了德国的超级通货膨胀。罗斯福作为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曾在德国马克暴跌时,大发横财。罗斯福与摩根系银行家也非泛泛之交,摩根的悍将拉蒙与罗斯福的私交就很深,当年轻的罗斯福到华盛顿从政之初,就是拉蒙为罗斯福安排的住处,并给罗斯福介绍了各种关系[3]。
  各路诸神众说纷纭,但都围绕着银行体系关闭的问题,罗斯福简直不胜其烦。美联储主席更是主要的说客,为了缩小胡佛与罗斯福的立场差距,整晚都在给双方狂打电话。最后硬是烦得罗斯福不得不三次与胡佛通话,一直掰扯双方的立场差距,最后搞到凌晨1点,仍然不能达成妥协。罗斯福最终只得撂下一句,该睡了。
  罗斯福睡得着,美联储主席却无法入睡。主席大人为了在历史上给自己留个说法,决定连夜召开理事会议。在家已经睡下的、躺在病床上生病的、参加酒会应酬的,美联储的理事们冒着风雨飞驰在溜滑的路上,奉召赶来了。会议一直开到凌晨两点,最终形成书面声明,建议总统立刻关闭全国所有银行。大家知道罗斯福已经睡下,就玩了个心眼儿,命人将声明从罗斯福家的门缝里塞了进去。这也算是及时送达了。第二天一早,罗斯福正准备去参加就职典礼,却在门口发现了这个声明,气得差点晕过去。这不明显是美联储在给自己下套儿嘛!

  其实,美联储也是被逼到了绝路上。如果不关闭银行,纽约美联储银行周一就将耗尽全部储备金!堂堂的美利坚合众国的中央银行,居然会被老百姓和外国人挤兑关门,那美元的信用可就彻底崩盘了!还谈什么美元的全球战略,什么与英镑争霸天下,一切努力都将化为乌有。必须赶在纽约美联储银行被迫关门之前,先关掉全国银行的大门。那说法可就不一样了,美联储被挤兑关门,变成了政府强令银行系统整顿。被告摇身一变,成了原告!美联储将作为高高在上的清理整顿执行者,而不是被清理整顿的对象!
  银行家们做事,从来都要准备B计划,何况是如此重大的事件。
  B计划就是,如果说不通罗斯福关闭全国银行,那也要先关掉纽约州和中部金融中心芝加哥地区的银行。这样将会赢得宝贵的时间,缓解纽约和芝加哥两大美联储银行的挤兑压力。关闭银行的行政命令必须由州长签发,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伊州州长不敢自己挑这个头,他提出只要纽约州先行动,他就会跟进。银行家们的大队人马又杀到纽约州州长家。州长不是别人,正是著名的雷曼银行家族的自己人,赫伯特.雷曼。当年的雷曼兄弟公司,可是叱咤华尔街风云的江湖一霸,在1933年3月最危急的时刻,是雷曼兄弟在拯救纽约美联储银行。结果,2008年9月,纽约美联储银行对雷曼兄弟却见死不救。金融江湖之险恶,银行家人心之叵测,由此可见一斑!
  直到凌晨2:30,当得知罗斯福拒不妥协的消息后,雷曼州长正式宣布,纽约州所有银行周一开始全部关闭,为期三天。一小时后,伊利诺伊州州长宣布跟进。原先谈好的马萨诸塞和新泽西州,在第二天凌晨宣布了关闭银行的命令。宾夕法尼亚的州长原来也同意,但此时却找不到人。他计划参加总统就职典礼,人就在华盛顿,但住在朋友家,一时联系不上。美联储情急之下,只得派人上门去叫醒州长,结果睡眼惺忪的宾州州长签发命令后,倒头接着睡去[4]。
  3月4日,罗斯福就职美国总统。当天,下令全国银行关门,整顿十天。这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货币史上,第一次出现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将在十天之内,完全生活在没有银行和货币的社会中。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
果壳中的宇宙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相对论简史霍金爱因斯坦是如何为20世纪两个基本理论,即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是位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发现者,1879年诞生于德国的乌尔姆。次年他的全家即迁往慕尼黑。在那里他的父亲赫曼和叔父各自建立了一个小型的不很成功的电器公司。阿尔伯特并非神童,但是宣称他在学校中成绩劣等似乎又言过其实。1894年他的父亲公司倒闭,全家又迁往意大利的米兰。 [点击阅读]
柳林风声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肯尼斯·格雷厄姆(1859~1932)生于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童年很不幸,5岁丧母,随后丧父,几兄弟都由亲戚收养。中学毕业后,他没有钱继续读大学,20岁进英格兰银行工作,直到1908年,因在银行里被一疯汉用枪击伤而退休。他喜欢自然和文学,业余研究动物和写作,很早就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楼兰新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子愿我后生,常为君妻,好丑不相离。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一、朱砂佛印历史上鸿蒙初辟的时期,颟顸、野蛮、酷虐与巫术、卜噬、图腾一起,拥有着不可抵御的权势。有史学家把它比作恶魔,手指粗硬,指节稍稍用力地弯曲便有裂帛一样的声音传出来。许多无妄的生命在它的操纵下陪葬。在长达几千年的蒙昧里,文明被撕裂成片,然而它们学会包容,织成一张网,反过来将野蛮在潜移默化中同化。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0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续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0
摘要:2006年10月,深圳某小区。“胤禛,你真的如此恨我吗?真的如此……”他始终是没有来,他再不肯原谅我了,心像被生生撕裂了一般,疼痛以心脏为中心,一波一波地扩展到四肢百骸,觉得整个人难受得不能自己。不是已经死去了吗,为什么身体还会疼痛,为什么脑中还会有如此清晰的记忆。轻轻地动动指尖,指腹下能感觉到柔软的棉被。 [点击阅读]
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优点和缺点.一味去弥补性格缺点的人.只能将自己变得平凡;而发挥性格优点的人.却可以使自己出类拔萃——罗杰·安德生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仍不能成功?你知道吗?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性格格格不入的工作。尽管他们勘勤恳恳、任劳任怨,尽管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氏族之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当古尔丹召唤他们的时候,他们到来了,那些心甘情愿,甚至饥渴地将灵魂出卖给黑暗的人。他们曾经跟古尔丹一样,是有着坚定意志的生命。他们曾经研究自然世界和兽人在其中的归宿;曾向深林和平原上的野兽,天空中的鸟儿,海洋和河流中的鱼儿学习。他们曾经是这个循环的一部分,不多,也不少。这一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些过去的萨满,现在的术士们,曾极为短暂地品尝过力量,并发现那像舌头品尝到了一大滴蜜糖一样甘美无比。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