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虎妈战歌 - 《虎妈战歌》读后感·半部真经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喜欢很多作家细腻深入的笔触,可以触动自己最敏感的神经,让自己真切的回忆起很多难以名状的时刻,从而久久不能自拔,享受其中。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是自己变世故了,总觉的有时候里边或多或少有某些妥协的成分,从而只能称得上半部真经。
  《Battlehymnofthetigermother虎妈的战斗》中文译名《我在美国做妈妈》,副标题《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其实光看这个名字就够功利的了,如果是平常我肯定不会去看这种书,这个社会已经有太多东西会让人变的很功利了,大可不必在宝贵的业余时间还看这种书来进一步加强这种效果。不过这本书我已经看过30几页的介绍版,感觉很不错,没有书名添油加醋的看上去那样的肤浅。于是在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末,跟lp顶着刺骨的寒风,跑到亚运村图书城去淘一本回来看看。很奇怪的事,按理这本功利至极的书应该和很多所谓流行炒股,迅速致富和高效工商管理图书那样摆在书店很显眼的地方,可这书我找了很久都无法找到,只在查书处查到有卖,最后只好发动书店的管理人员帮我找了,场面挺壮观的:几乎是全员出动,七、八个人趴着的,跪着的,最后不知在那个犄角旮旯帮我找到了,我顺便买了一本德国人写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付款时lp死活都不愿意去,虽然她离款台只有几步之遥,她说她不想让别人觉得她那么功利,我一看另一本的书名的签页上写着“教你如何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点”,估计又是翻译的问题吧,中国的家长可能更需要刺激,无法接受平淡,也许加了这几个字很多人会买吧,反正我是本着探讨教育得本质和正确的方法才买这本书的,我表示理解她的感受,只能自己去结账了。

  这本书据说在米国未经出版已经大热了,东西方教育差异一时揭起千层浪,当然作者或多或少的成了口诛笔伐的对象,成了极端,严苛,不近情理,甚至急功近利,自私自利的东方妈妈典型代表。在我看了本书的一半时,我却不以为然,我觉得作者观点鲜明,总结的准确无误至少和我经历的和理解的中式教育没有出入,很多东西确确实实是中国人正在,一直并且未来会使用的教育方法。千百年来,大家都觉的有文化差异,但是很难有人把这些抽象的东西说清楚,最多不过举几个例子而已,作者则不然,以教育两个女儿的生动故事,将很多隐晦,或者说大家都没办法甚至不愿意说出来的东西,说出来了,简单,直接没有丝毫的遮掩,某种程度上让人颇感坦荡,正气凌然,实在难能可贵。
  我从小喜欢武术,10岁开始拜师练习,到14岁左右,停止,没有坚持到底,期间也是颇费周折,深知从兴趣到熟练再到享受其中的快乐的过程是如何的痛苦,在某些困难当头时,作为一个小孩子,有成千上万个理由可以让自己退缩,如果没有一些强制的手段,往往最后的结果就是放弃,半途而废。至于学武术的好处。我自认为早年学习武术对我后来的身体协调性和发力有很大的帮助,后来无论在打网球还是羽毛球时我都可以很轻松的掌握击球和挥拍发力的要领。lp的教育经历更可谓典型的中式教育,从小父母就让她练习古筝和琵琶,她回忆说自己根本就没有童年,缺失的童年是她认为自己她失去的最珍贵的东西,虽然她后来乐感极佳,对其他乐器也可以触类旁通,举重若轻,但她自始至终认为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不能够,也不可以再发生在她的孩子身上!虽然教育的后果和目的很明显,但是教育手段的确值得商讨和进一步思考。

  书的最后,作者在父母,丈夫以及西方社会的重压之下,妥协了,某种程度选择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庸大同”的康庄大道,我无从可知作者的真实想法,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也许是明修栈道,却时刻准备着暗渡陈仓,总之隐约中还是能感觉到她的无奈和心不甘情不愿。我很欣赏作者旗帜鲜明,我行我素的前半部,酣畅淋漓,我也对最终的中庸之道的选择感到无奈,辩证法加上历史的观哲学思路,我承认是天一无缝的,但我觉得这种观点某种程度上是无效的,甚至是无用的,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其中的“度”根本不是常人可以掌控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某种程度上的大同文化充斥的时代:搜索文化,快餐文化,速成文化,微波的“转”文化大行其道,曾经有个高中时代的同学,当年也算的上是“婬的一手好湿”,而今偶入他的QQ空间,却发现里边到处充满了“转”来的文章。在这个时代,人人无需思考,有精神领袖通过主流媒体每天给所有人自动广播时下的流行的思想,大家只需点轻轻击一下,当个可爱的小粉丝就可免费接收;有专家总结好了各种速成方法让大家轻而易举的体验成功的快十感,大家只需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即可;最壮观的景象是每天有很多人,道貌岸然地,站在情感的最高峰,立足于伦理的至高点,几乎完美的,超自然的,忘乎所以的,不费吹灰之力的在社交网络上畅所欲“评”,口诛笔伐,蜂拥而上。。。。。在我看来这种行为很不成熟,很脆弱,只能说很过瘾,但某种程度上很白痴,用别人的脑子思考很简单,很舒服,甚至很惬意,但同时也正在失去自我。

  谭嗣同主动被捕时说每种革命都应该有人为之流血牺牲,从这种意义出发,我很欣赏虎妈的所做所为,正大光明的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坦坦荡荡的准备正视淋漓的鲜血,如何拍砖那是sb和无脑的侩子手的事。上边已经说了这个时代不乏评论者,只缺能提供自己鲜明观点的人,对与不对,如何使用,每个人应该自己独立的去思考,我坚信中庸之道根本行不通,那只是用来从理论上提供完美答案的冠冕堂皇的幌子罢了。每个人都应该尝试着说出一点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心声和思考的结果,在当今的这个年代,如果你显而易见地,义无反顾地站在了大多数那头,顺理成章的应和了主流思想,那么恭喜您,您已经到达了"河蟹的大同"世界!
或许您还会喜欢: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重生发小
作者:佚名
章节:131 人气:2
摘要:1、楔子展子舒冷冷的看着阴霾的天空,灵魂已经完全超越了全身传来的剧痛。他的妻子宋晓苒脸色苍白的站在他身边,大声地尖叫着,周围的人也一片慌乱,像是在恐惧着什么。如果在平时,展子舒一定会搂住这个绝美的娇傲女子,轻声安慰她,毕竟他曾以为他是爱这个女人的。可现在,展子舒除了没法再动弹分毫外,更不能忘记的是那双本该纤细而柔软的手推在他身后的那个瞬间。 [点击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因为他是穷人的孩子,时常不公平的对待他,就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