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虎妈战歌 - 读《虎妈战歌》有感·逼比放还难呢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有道是“盛世出国虎,虎啸振国威”。上个月,一个叫蔡美儿,人称“虎妈”的耶鲁法学院终身教授因为写了本带有自传性质的育儿书《虎妈的战歌》(BattleHymnoftheTigerMother)红遍美国,乃至全球,以至于连我爸妈都听说了(很巧,虎妈和家母年纪一样,我也有个“虎妈”)。
  其实虎妈的经典案例好多人已经太熟悉了,尤其是她“十诫”的popular程度可能仅次于“摩西十诫”。可是,和大多数被过度解读炒作的畅销书一样,虎妈的育儿经显然也是被严重断章取义了。
  随便举个书中被饱受指责的一段“生日卡”故事。媒体往往是这样概括的:虎妈过生日,女儿送她自己做的生日卡片,她一看,认为做得太烂,还给女儿,让其重做。
  事实远没有媒体概括得那样简单粗暴。当她女儿Lulu送卡片后,她一看就知道制作这卡片花了女儿不超过20秒时间。于是,正如媒体描述的,她把卡片退回去了。可是虎妈之后还是还说了一段话,很少有人关心。她说:
  "WhatifIgaveyouthisforyourbirthday,Lulu—wouldyoulikethat?ButIwouldneverdothat,Lulu.No—Igetyoumagiciansandslidesthatcostmehundredsofdollars.Igetyouhugeicecreamcakesshapedlikepenguins,andIspendhalfmysalaryonstupidstickeranderaserpartyfavorsthateveryonejustthrowsaway.Iworksohardtogiveyougoodbirthdays!Ideservebetterthanthis.SoIrejectthis."
  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看,反正我觉得虎妈这么说虽然措辞比较激烈,stupid这种话在美国家长口中属于“敏感词”,但整段话的思路还是很先进的。一方面,她内含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理念;另一方面,她要求的这种“对等”,要求deserve一个像样的礼物,而没有像一般美国家长那样只要孩子给个礼物,哪怕再不怎么用心都会给予"Thankyou,honey."待遇的做法,其实可以看作她把孩子当成有一定能力的大人看待来解读。

  尽管存在一定程度的断章取义,可美国人民对虎妈的怒火是拦不住的。有的斥她为虐待狂,有的骂她是bitch。可别忘了,孩子是爹妈的孩子,没有那个美国犹太人爹的允许,虎妈怎么会如此顺利地执行她的育儿方案呢?
  书里是这么解释的。首先,和很多家庭一样,教孩子是妈妈干的事,所以她就用她的方法教育,尽管她和丈夫一样有工作,一样忙。其次,Jed(虎妈的丈夫)自己也喜欢严厉的教育方式。这点我很能理解。书中说Jed小时候,爸妈问他要不要学小提琴,他说“不要”。典型的美国父母嘛,孩子说不要,那当然就不要了。可他长大就后悔自己没学了——这不是跟我情况一模一样吗?用吴澧老师的话说,蔡美儿很确定什么对孩子是好的,而他们(美国家长)不能肯定自己想为孩子选择的道路是否正确,他们只能举着“尊重儿童”的旗号让孩子自己选择,他们根本学不了蔡美儿。
  虎妈面对美国铺天盖地的指责,表示自己不是想推广中式教育,只是告诉大家自己的教育方法。但虎妈在字里行间中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炫耀和对美式教育的挑衅。她说女儿Sophia小时候学钢琴,开始从第一本书“小星星变奏曲”学起,三个月后开始弹第二本的舒曼,六个月后已经弹第三本克莱门蒂了。我没学过钢琴,不知道这是个什么进度,但好像应该算挺快了。然而,虎妈紧接着写道"AndIstillfeltweweregoingtooslow."看这句话时,我已经能想象出她敲击键盘时那种得意洋洋的表情了。

  说虎妈是个没文化,疯狂的独裁者显然不对。她为parentalfavoritism(父母偏袒主义)辩护时会像法学院学生那样引经据典,说这种习惯自古就有,《圣经》里有Isaac偏爱Esau,Rebekah偏爱Jacob(这例子对极富基督教传统的美国大概很有说服力),还有格林童话中三兄弟从来就不是被平等对待的。
  我怀疑虎妈是在一个很high的状态下写书的,以至于自己有意无意地把自个儿的严苛过度描写,成心要把自己妖魔化给老美看——老娘就是这么干的。我们家族“正气凛然,业绩非凡”,我爹是伯克利的,我哈佛毕业,耶鲁上班,两个女儿成功有才,你们这些loser有什么资格骂我?
  以我愚见,对于虎妈,老美们是有点底气骂的。没有美国这种环境,虎妈的两个女儿也未必能那么出挑。要是她们搁在中国,顶多也就是比较优秀,绝对不至于到拔尖的地步。
  Lulu小时候上学,参加入校考试——准确地讲是进行一个简单的面试。面试官拿四个积木放在桌上,让小姑娘数。在虎妈严苛教育下的Lulu是这么数数的:“11,6,10,4。”听得虎妈的心当场就瓦凉瓦凉的了(Mybloodrancold.)。接着面试官又加了四个积木,让她再数。Lulu道:“6,4,1,3,0,12,2,8。”虎妈受不了了,说:“Lulu,停下来……”面试官阻止了虎妈,说这孩子最后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尽管用的方法很特别。能够找到自己方法是值得赞誉的,我们学校鼓励的就是这种精神,于是,她被录取了。虎妈长吁一口,暗道:“如果不是在美国,她早就完了。”

  有趣的是,虎妈的事迹出口转内销到国内,也普遍受到指责。舆论觉得她太过分了,怎么能这么逼十孩子呢?我在这儿为虎妈觉得冤,因为虎妈代表的就是中国教育方式,怎么大家一边用着这种方法教孩子,一边还会骂呢?这不是很混乱吗?
  大多数人只听说“虎妈十诫”,不许这不许那,听起来很恶毒,大多数中国家长做不出这样的事,但她为中国家长总结的一些观念其实很正常。她说,中国母亲认为,功课要放在第一位(可以理解成先做功课再谈玩的事);A-(85分以下)是个差分数;孩子在数学上要学得快一点,最好快两年;你不能在公众场合夸自己孩子;如果孩子和老师想法冲突,一定要站在老师那边;唯一允许孩子干的事是那些最终能获得奖牌的事,而那个奖牌一定要是金的。
  这些想法在中国其实再正常不过了,家长不敢明说,心里都是这么暗想的,甚至我自己有时候也这么想。虎妈“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一是敢把它说出来,二是对着老美说,三是说的时候趾高气昂,四是她竟然在美国这个崇尚自由的地方大逆不道地执行了,执行得非常坚决。最后一点很厉害,因为即便在中国,能完全做到虎妈这样的家长也是不多的,不仅因为这么做需要家长有强大的意志,而且要有超凡的执行力——你要孩子努力,自己也不能懈怠。家长也是人,是人都会想偷懒。指责虎妈管教太严的中国家长不妨自问一下,之所以没把孩子管那么严,是因为自己真的那么想学习美式教育呢?还是因为实在没这个力量管?
或许您还会喜欢:
血酬定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血酬”和“命价”这两个词,来自本书两篇文章的题目。这两篇文章排在前边,却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谈到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描绘了一些凭借暴力建立的规矩,提到了计算血价和命价--钱与命的兑换率--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点击阅读]
跑步圣经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前言:一本别开生面的书本书的目的首先是要把你引入一个不同寻常的跑步运动的世界,其次是要改变你的生活。如果你还没有跑步,本书将向你展示如何使自己变得健康愉快起来,而达到你从来没有想象过你能达到的程度。不管你的身体如何虚弱、肥胖、衰老、难看,也不管你曾经多少次地尝试过其它运动项目而无济于事,本书都能使你变得象上面所说的那样愉快。 [点击阅读]
镜·归墟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沧流历九十二年冬,天下动荡。白塔崩,破军曜,海皇归,帝王之血重现人世。将星云集、神魔聚首;腾蛟起凤,光射九霄。或曰:开天辟地以来,未尝见此异况也。”那一夜过去后,千年倥偬,云荒的史书上尤自留有那样记载。——然而千载之后,已经没有人真正知道那是怎样惊心动魄、改变整个大陆命运的一夜。那一夜里,到底埋葬了多少永不为人所知的秘密。天翻地覆从今始,一夜风雨满云荒。 [点击阅读]
随遇而安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这才有了这本书—这有点儿像我们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 [点击阅读]
非君不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缘普宁寺——来来去去的人群穿梭,香火袅袅升空,锣钹喧嚣,交织出一幕喜庆味儿。由于今儿个适逢庙会,舞龙舞狮好不热闹,再加上小贩林立,将平日便已是香火鼎盛的普宁寺挤得更是水泄不通。就在某个引不起旁人注目的小角落——“几位大爷、夫人请留步。”正欲跨出的步伐收了住,落在最后头的少妇迟疑地循声望去。 [点击阅读]
靠自己去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六月二十五号,吃完中饭,我照例躺在沙发上看报,一边用眼角余光注意大门,好迎接放学回家的女儿。但是突然心头一震,今天不用等女儿了,因为前天我已经把她送进离家三百多哩的集中营。那不是真的集中营,而是有六十年历史的“草山(Meadowmount)音乐夏令营”。每年暑假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在那儿接受魔鬼训练;世界顶尖大师伊萨帕曼(ItzhalPerlman)、马友友和林昭亮、简明彦都是那里出来的。 [点击阅读]
鲜血与荣耀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一阵清凉舒缓的风吹过壁炉堡森林里高大的橡树,祥和降临在这片安静的森林里,留下提里奥·弗丁孤独的思绪。他灰色的战马,米拉达,沿着小径一溜小跑跑来。尽管这几周来猎物一直不足,提里奥还是不愿放弃。比起城堡大厅的阴冷局促,乡间清新的空气是多么美好。对于这片从小就开始打猎的林地,纵横的阡陌就如自己的手背那样熟悉。每当官僚政治令他不堪重负时,这里就成了他的避难所。 [点击阅读]
不碎之灵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诸色众相,所存者灵。在他的脑海之中,这句平淡的话语竟然逐渐地演化成一道永久回荡着的箴言,守护起他新近所感知到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这句箴言已经使他经历了一次对世间真谛的顿悟,并成为钥匙,为他开启一扇通向宇宙知识之海的大门。并且,这顿悟也将他带来了这里。当努波顿缓缓地在赞加沼泽内那片由巨形蘑菇所构成的丛林中穿行时,这句话令他倍感舒适与安宁。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仇恨之轮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埃里克在吧台后面。正忙着把沾在恶魔头骨上的麦酒擦干净。这时候,一个陌生人走了进来。恶魔客星旅店平时很少有生人光顾。常常是忙活一整天也难得见到一张生面孔。由于来的都是些老主顾,埃里克差不多记得每个人的长相,只是叫不上名字:他从不在乎谁来光顾,他在乎的是客人有没有钱,是不是又饥又渴。那人找了个位置坐下来,看上去像是在等人,又像市在找什么东西,反正肯定不是在看漆黑的木头墙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