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回到汉朝当诸侯 - 第一百二十六章 洪水并不总是滔天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一百二十六章 洪水并不总是滔天
  乐进领着人走了,李典日夜在城墙上巡视,累了就在城楼里歇会,城外的敌军也是日夜攻城,看样子孙策是想双管齐下,势必拿下潘阳城的架势。。
  “难道真要放弃这里了么?”严峻的神情,呈现在疲倦的脸庞。刚毅的神色,表明李典再次暗下了决心:“不到最后一步!决不放弃!”
  城中的百姓,自发的上墙来协助,与李典表露出一样的刚毅。“这城是我们的、决不让江东狗抢了去!”
  类似的声音,不时地在城墙的各个角落响起,听的江东兵们有些沮丧,孙策的脸色,更加的阴晴不定了。
  “公瑾,看看吧,这样的百姓,我要之何用?”孙策这话,是在责怪周瑜,当日若不是他煮烂,潘阳之地,已经属于江东了。一县的区区几万百姓?他还不放在眼里。
  周瑜无语,慈不掌兵啊!为了将军的宏图伟业,牺牲,在所难免,自己似乎还是心软了些。
  昔日的吴郡东治屠城,周瑜还历历在目。现在,终究是无法避免惨剧的再次发生,只要自己的计策成功,潘阳城,将被淹没在汪洋中。
  “唉!”轻叹了一声,周瑜无言地转身回到自己的帐篷中,消失在军士们的视野里。
  又过了两日,孙策的大军忽然退了。退得一干二净,连城下的己军士兵尸体也不顾了,弄得城上的守军士兵们,面面相觑“敌人退走了?咱们打赢了么?”
  站在城上几天没得睡好觉的李典,目视着武夷山方向,最终还是艰难地说出:“撤军!”
  “将军、这是为何?”军候们纳闷地问道。。
  “撤!通知城中的百姓,一道撤走!”李典冷峻地下令道。军官们虽然很是疑惑,也只得执行命令去了。

  城中的百姓听到要撤离家园,都有些不情愿,愿意跟随一同走的人,并不多。他们心想:“敌人不是被打跑了么?怎么反而要搬家?”面对着老乡们的不理解、李典却不能明言,就是要实言相告,也得等自己的军队撤出潘阳城后,才能如实相告。一旦和盘说出,恐慌就在所难免。
  潘阳城只有西门可以快速地通往码头,堵了可就麻烦了。
  “唉!不听本将言,吃亏在眼前,自求多福吧。”就在李典下令全军撤出城池之时,廖化领着两千轻骑赶到了。
  “元俭、你来的可太是时候了!”得知廖化带来了两千骑兵,李典忽然升起了一丝希望。兴许,能借助马速,赶往瀑布口,与乐进一道,阻止江东军决堤的阴谋呢。
  “曼成兄,主公命我领两千弓弩手先行,他随后就到。”廖化见到李典也很高兴,等下就能上战场厮杀了,想到这个他就有些热血悠悠来。
  “主公也来了?”李典眼睛一亮,
  “元俭,不说这么多了,我与你几名向导,你带着骑手,先赶往瀑布口再说,文谦在那里正与江东军拼杀着呢。。他们人少,可能遇到麻烦了。”
  从江东军忽然撤退的情况来看,李典相信定是收到了瀑布口的情报,堤坝已然筑成,看来乐进没能阻止敌人的行动。人,还是带少了。
  “好!我这就去!”廖化来不及修整,便由李典的军官带领,前往了瀑布口。“希望还来得及。”留在城中的李典,令士兵们加快了脚步,只留五百人在东墙,继续迷惑着敌人。
  半日后,潘阳城的八千守军,尽速撤出潘阳城了。居民们便听到了敲锣打鼓的喊叫声:“江东军可能要放水淹城了,乡亲们快逃命去吧!”

  潘阳的百姓们这才恐慌起来。纷纷攘攘的,连吃的也顾不上了,拎着家人,就往城外跑。一时间,人仰马翻的,巨大的人流,顿时将各个城门给堵了起来。
  “快跑啊!洪水来了,可就没命了!”惊恐的人们,忽然懊恼起来,起初怎么就不跟着军队走呢?看着挤着密密麻麻的城门,想哭的心都有了。
  也有精明的,净往城中的至高处躲去。可最高的就属城墙了,但这泥巴捏造的城墙,能顶得住大水这么一冲么?看着都悬。
  哭叫声,咒骂声,声声不绝耳。这就是乱世中的人命,这么的不值钱。
  望着挤压的人群,李典心里也不好受。可这怨不得谁,他早有提醒过,再者,在易子相食的年代,他不认为百姓们的命,能珍贵过自己的士兵。他虽不至于视人命如草芥,但在当时的风气中,百姓的命,就好像两脚羊的代名词而已。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曹丕一次出游,将一副人骨,挂在了随伴的大将马上,以作取乐。而那名大将也是吃过两脚羊的。可见乱世中,没人拿百姓的命,当人命。就连以仁义自居的刘备,也不曾对糜夫人,有过半滴眼泪。
  无情未必真丈夫啊!李典最终还是心软了,下令军候们带着队伍与港口的水师会合,自己则领着亲兵,开始维护秩序来。可面对着人海洪流,他又能做些什么?只见他与亲兵们,在不遗余力地大声劝着人们往山上跑,粮食和衣物,官府会为他们准备的。惊慌失措的人们,大多的也听了他们的指引,奋力地往大山跑去。所带的包裹,能丢的就丢了。

  洪水,到底是来了。就在李典忙着催促人们往山上跑时。瀑布的筑水,在找到宣泄口后,尽情地奔腾而下,沿途吞没了无数的村庄与小镇,直奔潘阳城。
  在轰隆的轰鸣声中,逃命的百姓更加的感到恐惧来。哭天喊地的拼命叫喊着。尚在城中没有挤出来的人们,痛哭流涕地哭喊着:“完了、完了,咱们死定了!”眼泪哗啦啦的就想下雨一般,哭得像个大花猫。聪明的,就麻溜地爬上了屋顶,既然逃不了了,就听天由命吧。
  轰鸣声由小变大,由远变近,肮脏的浑浊水,开始淹没城中的大街小巷,从脚掌~逐渐地淹没到膝盖,胆战心惊的人们,便看到,水、似乎开始下降了。“这是怎么回事?”
  同样的问题,在咆哮的孙策口中,脱口而出。这位战无不胜,风头正茂的讨逆将军。心有不甘地望着没有想象中崩垮的土城。大手一挥,喝道:“走!随我去瀑布口!”
  紧绷着脸的孙策,策马前去了瀑布口,他想要知道,韩当是怎么干活的?该不会是又喝酒了吧。
  武夷山上的瀑布口,落入孙策眼中的,是一副凄惨的景象。数不清的尸体堆积着这块不到三百丈的土地。鲜血流了一地。瀑布口的山头上,稀疏的几百名士兵,在围拱着韩将军。而这位一向勇武过人的常胜将军,如今正疲惫地跌坐在山坡上,麻木地喘着气,浑然不顾身上插着的两支弩箭,任由那鲜血流淌了下来。
  “怎么回事?”孙策倒吸一口气,整整五千江东精兵,竟然会败落到这种地步。可见战况的激烈程度。
  “主公~是弩兵,是强大的弩兵~”喘气的小兵,断续地答道。
或许您还会喜欢: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苏肉难寻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来,介绍一下,我叫苏栩,大家都喊我苏苏,孤儿一个,一个很冷很冷专业的稍微大龄的女硕士生,近来有点花痴倾向。不能怨我,孤儿院的老院长成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的教导我说:“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老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背锄禾日当午了,你要抓紧时间,在学校里找一个男朋友,将来一起在北京工作……”老爹的训话都是从我背锄禾日当午开始,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遇见未知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自序活出你想要的人生有个男子一天下班的时候,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暗巷,看到一名女子在仅有的路灯下找东西。她非常慌张、着急地在找,让这个男子不禁停下脚步,想助她一臂之力。“请问你在找什么?”男子问。“我的车钥匙,没有它我就回不了家了!”女子焦虑地说。 [点击阅读]
长相思1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2
摘要:那一日,和以往的上千个日子一模一样。几声鸡鸣后,清水镇上渐渐地有了人语声。回春堂的老木赶早去杀羊的屠户高那里买羊肉。两个小伙计在前面忙碌,准备天大亮后就开门做生意。医师玟小六一手端着碗羊肉汤,一手拿着块饼,蹲在后院的门槛上,稀里哗啦地吃着。隔着青石台阶,是两亩半种着草药的坡地,沿着中间的青石路下去,是一条不宽的河。 [点击阅读]
长相思2诉衷情
作者:佚名
章节:131 人气:2
摘要:神农山位于中原腹地,风景优美,气势雄浑,共有九山两河二十八主峰,北与交通军事要塞泽州相连,南望富饶的燕川平原,东与天然屏障丹河守卫,西是著名的城池轵邑(ZhiYi)。轵邑曾是神农国的王都,在轩辕和神农的战争中受到重创,繁华烟消云散,百姓生活困顿。一百多年前,神农族的小祝融受黄帝委任,成为轵邑城主,掌管中原民生。他说服青丘涂山氏的太夫人,再次把轵邑作为涂山氏生意的中心。 [点击阅读]
长相思3思无涯
作者:佚名
章节:132 人气:2
摘要:请将我的眼剜去,让我血溅你衣,似枝头桃花,只要能令你眼中有我颛顼来小月顶看小夭时,小夭正坐在廊下绣香囊,黑色的锦缎,用金线绣出—朵朵小小的木樨花,一针一线十分精致,已经快要绣完。颛顼等她绣完最后一针,稀罕地问:“你怎么有性子做这些东西了?”小夭说:“一举两得。针法也是医技,可以用来缝合伤口,多练练,能让手指更灵活些,病人少受点苦。”“还有一得呢?”小夭笑说:“我打算绣好后,送给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