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回到汉朝当诸侯 - 第九十六章 鲁肃的智慧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九十六章 鲁肃的智慧
  入了村子里,人们见来了客人,都热情地打招呼道。。村里的小孩,见着张布儿,却也害羞地望着这些陌生人。
  张和与村民打招呼,不一会儿便来到老渔民的家中,低矮的茅草屋,却一下子挤进去数位老人,都是村里的长辈,看来,今晚有的热闹了。
  果然,一一打招呼后,这些年纪与老渔夫相仿的老人们,便打发村里的后生准备酒菜去。张和见此,便问附近可有镇子么?得知离着十几里地的西北边,便有个镇子,叫龙阳镇。“靠、是谁这么无聊,起这么个名字?“张和感到一阵恶寒。当下却打发张春派人去采买些肉食来。酒却是不用了,村民有酿,是汾酒。张和也没再推辞。
  “老乡、你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啊?”在闲聊中,张和询问道。
  “呵呵、好多了,自从张府君来了以后,山越人就再也没来抢过东西。咱们这一带,可算太平咯。”笑呵呵的老人们,七嘴八舌的谈论着。
  也是、有了张和负责包买茶叶的活路,山越人如今是衣食不愁了。听说商人们都将武夷山的茶叶,卖到北边去了。连那草原上的牧民,都有喝呢。更勿论荆州士族了。这些,都是张和交代甄叔去办的,当年的酒家几个同伴,如今那个不是腰缠万万了。在张和这里,又不歧视商人,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啊。细数张和的家业,真成了庞然巨物了。依靠着武夷山的茶叶,张和霸占了整个荆州的茶叶供给,还有数条商路是通往北方的。
  早年的仙根菜,也是贩卖了江南一带,上百个菜坊。依仗着薄利多销,同样积少成多。
  还有就是襄阳的地产了,到现在张和还没有变卖那些田地呢,以现在襄阳的繁华,那可是一大笔钱啊。也该是时候出手了。
  最后便是盐业、现在还不能动,只有拿下南海郡后,才能实施起来。
  就凭着这些,张和赚来的钱,可以用万来表示,日进斗金么?也相差无几了。
  闲聊中,不知不觉饭菜就做好了,而小张布被张和打发去和小鬼头们玩躲猫猫去了。。这对一直孤单的张布来说,今天是个非常开心的一天。嘻嘻哈哈的与小朋友们玩得个不亦乐乎。
  是夜,众人酒醉饭饱,挺着醉醺醺的脑袋,熟睡无眠。
  第二天、张和与小张布告别了村里的乡民,坐着马儿继续沿湖奔驰而去。感受着湖水波浪,鳞鳞纹纹,清风吹拂过脸额,骑在马背上的张和,不禁想道:“这是不是坐在宝马奔驰的感觉呢?”

  虽是初春,有些寒冷,但小张布坐在父亲的怀中,却觉得暖和。那红彤彤的小脸蛋,不时地回过头去,遥望着小渔村,不知昨夜的小伙伴们,以后还能不能相见?“要是我快些长大就好了。”他与天下所有的小孩子一般,都曾憧憬着快些长大成人。殊不知,长大了的烦恼,却比小时候多上许许多多。唉、美好的童年啊!
  春天里花开,四四五六,二月里间,也有小野花不耐寂寞,早早地绽放开来,小小黄花坐落在四野,点缀着春天的气息。春天来了!
  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大山,张和一行顺利地抵达了南昌城,到底是豫章的首府,那高大的城墙,与柴桑一般,但城墙的厚度却是厚实的多,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的。难怪世人都说中华上下五千年,有着浩瀚悠久的历史,这就是文化底蕴。可不是阿猫阿狗所能比拟的。
  南昌城,似乎比数年前张和安抚山越人的时候,要冷清了。没有了往日的繁华,毕竟商人逐利,政治的重心在哪里,他们就跟去哪里。所以,这里的有钱主,渐渐将生意迁移到了柴桑,那里更加的繁华,一来靠近长江,二来西去荆州,北上豫州,却比南昌更有交通便利。
  张和没有让人去知会乐进那俩个,自己好好的在城中转悠了一圈,又到军营附近视察了会,只听从那军营中,传出阵阵喊杀声,看来还是练兵有方的。李典,这个人统帅武力均比不上乐进,但是他的优点不在这,他更能统筹军中细务。史载他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崇尚学习和高贵儒雅,尊重博学之士,在军中被称为长者。。他确实是一员非常不错的将领。张和实在想不明白,历史上的他,却与张辽、乐进都合不来呢?是了、曹操多猜疑,外姓的将领哪敢勾帮结派?想来在曹孟德的辛辣手段下,外姓将军的摩擦,才会越来越大的。
  总算找到这段评语了:《鲁肃的智慧》
  (不细读历史,不会发觉鲁肃的智慧,因为写历史的儒生不可能领悟到鲁肃的智慧。三国演义里的鲁肃当然更是个呆直的老实人而已!其实,鲁肃一点也不呆直!赤壁之战胜利后,鲁肃从前方回来,孙权亲自去迎接他,然而鲁肃并不表现得特别高兴。这么一来,孙权便不高兴地责问他。鲁肃答道:“假如我北上平定了天下回来,才值得高兴啊!”
  吕蒙死,孙权与陆逊详论周瑜、鲁肃及哭吕蒙时,他也曾批评鲁肃好车大炮。光是这两点便已经很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抱负很大而一点也不呆直的人!

  鲁肃胸怀大志,眼光远大,大智大勇,可以从资治通鉴的记载中看出来。
  200年,鲁肃向孙权分析天下局势,和诸葛亮207年的隆中策一样,建议“曹操不能除,为今之计只有保守江东以观天下之祸吧。如果北方多事,可除黄祖,进伐刘表,将长江一带占为已有,这就是王业的基础了。”
  208年,鲁肃听说刘表死,就向孙权建议要到荆州去说服刘备合作取荆州,共同对抗曹操。曹操用兵神速,鲁肃只能在夏口合刘备的败兵。
  鲁肃与刘备谈论天下形势,并说服刘备投靠孙权,接受孙权幕僚长的职务。
  曹操从江陵顺着江东直追下来。诸葛亮对刘备说:“情况紧张,请让我向孙权求救。”于是与鲁肃来见孙权。诸葛亮激将孙权,过后便不再在赤壁之战中出现。其实直到210年周瑜病死,诸葛亮都没有在《资治通鉴》里出现过。
  208年张昭等吴国郡僚害怕曹操水军八十万压境而大多数都要投降。只有鲁肃反对,并建议叫周瑜回来商量。周瑜以三万水军击败曹军于赤壁。赤壁之战刚过,周瑜表奏将鲁肃的兵交给吕蒙统领。吕蒙称赞鲁肃:“鲁肃有才略,况且远近皆因仰慕他的威名前来,于大义上不可侵夺他的功劳。”
  210年周瑜死前致信孙权推荐鲁肃:“鲁肃忠烈,处事谨慎,可以代瑜尽忠,如果将军能够采信臣的忠言,则死亦瞑目。”
  孙权任命鲁肃代替周瑜领兵。鲁肃劝说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两方联合,共同抗曹,孙权答应了,这促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15年记载,最初,周瑜、甘宁屡劝孙权取蜀地,孙权问刘备反响。刘备认为这不是好计:“刘璋和我同一宗室,你如果真要攻取蜀地,我只好披发入山,以求不失信于天下。”并派大军阻挡吴军。
  刘备西攻刘璋时,孙权大骂:“狡猾的东西,竟然奸诈到这种地步!”等到刘备取得益州,孙权想讨回荆州,刘备不还,而说:“等到孙权凉州平定,我才把荆州全部归还。”刘备借荆州,有借没还,并多次欺骗孙权,使得吴、蜀两国闹得很僵。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么维持的呢?当然是靠鲁肃了!
  215年资治通鉴这么记载:刘备命关羽镇守江陵,鲁肃和关羽邻界,关羽屡次起疑心,鲁肃却时常以友好的态度安抚他。
  217年鲁肃死。
  表面上看来,鲁肃除了会车大炮,心胸宽大,以及吕蒙、周瑜看得起他以外,他似乎表现平平。确实,鲁肃没有象诸葛亮那般亲国亲为,鞠躬尽瘁;鲁肃也没有像诸葛亮写出师表那般慷慨言词;鲁肃更没有诸葛亮在临死前要求完成平天下的意愿。

  鲁肃的平凡,正是鲁肃的伟大!鲁肃的大志是吴国有朝一日,平定天下。然而,鲁肃当权的年代,魏国势力强大,曹操更是个才华盖世的领导人,面对这么一个强大的对手鲁肃应该怎么做呢?
  鲁肃的策略是“先求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鲁肃看到,虽然吴国在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然而由吴国单独与曹操抗衡还是很难抵挡曹操左路从合肥攻建业,右边从襄阳攻荆州的左右夹攻的。即使是吴国守得住,肯定再也没有余力积极建设国家的经济和军力了。于是,鲁肃必须借重刘备的才华,驻守荆州,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鲁肃带兵17年,没有真正打过一场仗,他到底在搞什么鬼呢?
  208年,吕蒙称赞鲁肃:“鲁肃有才略,况且远近皆因仰慕他威名前来。”这里头提出了一个答案:鲁肃在搞军事基础建设工作啊!
  217年鲁肃死,219年吕蒙白衣渡江,杀了关羽;222年陆逊大败刘备,三国鼎立的局面瓦解。
  在这里,我感兴趣的倒不是鲁肃制造三国鼎立局面的老话,我的兴趣是吴国那么强大的军力是哪里来的?我的答案是,当然是总司令鲁肃练出来的。
  鲁肃和诸葛亮的作风不同。鲁肃选择由孙权右边守建业;刘备左边守荆州;自己却积极练兵。鲁肃的兵不是练来打蜀国的,而是要用来贯彻他平天下的大志的。不幸孙权和吕蒙眼光和胸襟都不如鲁肃,于是打了两场胜仗而输了整个天下!
  219年,孙权与陆逊评鲁肃:“鲁肃谈帝王大略之业,这是他第一个长处。后来曹操趁着降刘琮的余威,声称要领数十万大军水陆路俱下。张昭、秦文说应该逆接曹操,鲁肃就反驳说这样做不行,劝我赶紧召来周瑜,让他带军逆击曹操,这是他的第二项长处。后来劝我借荆州给刘备,这是他的一项短处。”
  首两项是鲁肃的长处,最后一项其实更是鲁肃的长处啊!以积极的建设来制造一个更有利于完成理想的形势,而不重视本身的伟大形象,这是鲁肃的智;能克服自己,耐心地建设而不求出兵发挥本身的才华,这是鲁肃的勇。
  孙武说,会用兵的人战胜而无盛名、无勇功,他所指的应该是鲁肃这一类的将军吧?比起鲁肃来诸葛亮的道德实在是太个人化了,他的智慧也太微观了。
  历史的借鉴)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
半暖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命运之神喜欢热闹,有时还喜欢嘲弄人,它每每令人可恼地给伤心惨目的悲剧掺进一点滑稽的成分。——斯蒂芬?茨威格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很特别的一个,即使眼下平凡无奇,也一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想到未来,总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可随着长大,渐渐认清楚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身材不比别人好,脑子不比别人聪明,脸蛋不比别人漂亮,甚至连性格都不会比别人更有魅力。 [点击阅读]
夜行歌
作者:佚名
章节:126 人气:2
摘要:【天山篇】战奴一口带血的唾液吐在沙尘上。抬起头环顾四周。高墙之上,可以望见远处银亮的雪峰。空气清净,可从受重击的鼻腔中吸入,总有挥之不去的腥气。眼前是凶暴的训奴官,挥着皮鞭斥打每一个不能及时爬起来的奴隶。在持续数日的残酷训练后,体力已经很难支撑简单的站立。从中原捉来的人,在这里是最低等的存在。伤口刚刚愈合,便被驱赶到训场,不知用什么手法禁制了内力,除了凭经验躲闪,只剩毅力和体力硬撑。 [点击阅读]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长相思3思无涯
作者:佚名
章节:132 人气:2
摘要:请将我的眼剜去,让我血溅你衣,似枝头桃花,只要能令你眼中有我颛顼来小月顶看小夭时,小夭正坐在廊下绣香囊,黑色的锦缎,用金线绣出—朵朵小小的木樨花,一针一线十分精致,已经快要绣完。颛顼等她绣完最后一针,稀罕地问:“你怎么有性子做这些东西了?”小夭说:“一举两得。针法也是医技,可以用来缝合伤口,多练练,能让手指更灵活些,病人少受点苦。”“还有一得呢?”小夭笑说:“我打算绣好后,送给璟。 [点击阅读]
香蜜沉沉烬如霜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霜降,寒月,更深露重。百花宫中,二十四芳主次第跪伏在剔透琉璃铺就的大殿上,屏息凝神。一阵夜风过,殿外树影婆娑,将月色筛成一地零落的碎玉。殿中央,水色的纱帘轻轻摇摆,似帘内人起伏微弱的气息。那人侧卧在云衾锦榻中,发簪墨梅,眼尾迤逦,半阖半张,脸容清艳绝伦,虽是惨白羸弱却难掩眉宇间风流仪态,堪堪让人难以逼视。白雾般的月光洒落在她微微蹙起的眉尖。 [点击阅读]
习惯决定一切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第1章积极处世的习惯决定成功(1)成功源于自信没有自信心,好比没有气的皮球,怎么拍也拍不起来,谁还会拿去比赛。一个经理,他把全部财产投资在一种小型制造业上。由于世界大战爆发,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产。金钱的丧失,使他大为沮丧。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难过。到最近,甚至想要跳湖自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