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回到汉朝当诸侯 - 第八十三章 二非老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八十三章 二非老二
  洛阳、甘宁是不会再去了,一来避嫌、二来,他有些想家了。。出来这么久,嫣然会不会担心了?他又是牵挂又是思念道。
  “大哥、洛阳我就不去了,我在宛城等大哥回来。”甘宁如是道。
  “恩、好。哦、对了兴霸,有件事与你说,就是前些日子我遇到了一甚是谈得来的朋友,便与他新结拜为兄弟,他年长,为大哥,我么?呵呵、只好沦落次位咯。”张和苦笑道。
  甘宁讶然:“那你岂不是成了老二?”
  “去你的、你才老二呢。”张和气急,于是飞起一脚,正中甘宁的赘肉。
  “那你不是老二是什么?总不至于排到老三吧。”甘宁更苦、要是张和成了老三,他可就降到老四的末位去了。头上顶着仨哥哥,换谁都不好受的啊。代表人物有——常山赵子龙。一生英勇,却连先锋都没当过。悲苦乎。
  “瞎想什么呢!有谁说过不是老二就是老三来的?”张和没好气地白了甘宁一眼。
  “那不是老二老三,到底排行第几?”甘宁不明所以地问。
  “排行?哈哈哈、你有听过主公也论排行的?”张和得意地哈哈畅笑道。甘宁默然。
  张和笑呵呵地拍拍他的肩膀道:“放心吧,用不着你叫我主公的,我早想好了,大哥叫我贤弟,你么,叫我二哥就成。来、叫声听听。。”甘宁翻翻白眼、道了一声:“切”。还好没有学会张和的竖中指,他也不懂竖中指代表着什么意思。不然、张和可就恶心了。
  交代清楚贾诩的事情,张和与甘宁分道各自出发了。既然钟繇愿意效力,那洛阳,他就不需要再白跑一趟了。
  甘宁不放心张和,将自己的五千兵马都跟着去,自己领着三百亲兵,返回了宛城。按他的说法是,曹操那家伙,忒不是东西,最擅长仗势欺人。张和带着人多,他才能放心。张和感动之余,也就不啰嗦了。尽起八千兵马,浩浩荡荡出发了。

  日落西山、张和的队伍出现在洛阳南边的官道上,弯弯曲曲的山路让士兵们好走,也人人都疲累了。那些个勋贵宫人,可算是恨死了张和。暗地里都在咬牙切齿地嘟囔着回到洛阳后,怎么怎么的报复,怎么的折磨。忽然间,他们看见了天空上盘旋的乌鸦,哇哇乱叫。四野的荒地,原本应当的良田的啊!其中还有些是这些勋贵们的田产。如今尽数荒芜。地里的野狗在到处觅食着,老鼠四处乱窜。沿路上,不少的村庄镇子,都成了泥墙上长满杂草的破烂废墟了。不但人影都没见着,就连方便他们一行夜宿的房屋都没有。
  “数年没见,洛阳都成了这个样子了。唉!”自有年长的老辈人叹息道。
  怀着沉重的心情,众人无声地行走着。。还好、在入夜前,走到了永宁县城,虽然荒凉,但至少还见着了数十户人家。还有着无数的空房子。只是,这些房子都布满了灰尘与蜘蛛丝,还得让人清出来。
  在打扫屋子的时间,张和让亲兵驮来百石米粮,挨家挨户地给老百姓送去。怎么说人家也是地主,自己远来是客,不意思意思,好像说不过去吧。还别说,这样的小恩小惠,却将那些都快要揭不开锅的乡民,感动得嚎啕大哭起来。这在空旷的城池中,显得是那么的尤突。
  不知发生什么事的勋贵们,自然要派人打探消息。得知是乡民没米下锅,张和送了些粮食后,便哭了起来。在朝廷上当官多年的老油条们,那根埋藏的很深很深的心弦,似乎被拨动了下。久久无语。

  得了恩惠的灾民,自然有集体下跪磕头的场面。张和给拦住了。这夜,就这么过去了。吃过晚饭,该睡的睡,该干嘛的干嘛。张和是一觉睡到大天亮。
  “喔呵——”长长的打了个哈欠,张和活动了下身骨,抱怨道:“真想念家里的床啊!睡在这里,硬邦邦的,真不是个滋味。”
  “主公、你就知足吧,这里可比夜宿野地强多了。”张春端来洗脸水,叫道。
  张和再次伸伸拦腰,冲张春喊道:“你小子、瞎咧咧个啥?大清早的,我想想都不成啊!”
  张春笑呵呵地将水放到张和的炕上,贼笑道:“主公莫不是想夫人了?不知是想哪位夫人呢?”
  张和顿时一踹张春的屁股笑骂道:“去,一边呆着去,不省心的东西!怎的这么八卦?这是你该问的么?”
  张春也识趣地闪人了,张和洗漱好后,拿起锦服,自己穿戴起来。张春也习惯了。跟着这样的主公,就是省心,除了打洗脸水外,基本上不用他帮忙。张和都是自己来的。这也是张和平易近人的地方。
  “走了、集合队伍准备出发了。”张和出门后,招呼众人道。队伍便在各军候屯长的指挥下,集结了队伍,收拾起军资物品来。反观那些个天子宗亲百官与宫人家丁们,手脚就不那么麻利了,弄的是一阵鸡飞狗跳来,如果有的话。
  张和没有动气,实际上,他是麻木了,这一路来,这样的场景还少么?反正也没几天的了,由他们折腾去吧。
  巳时,大军总算启程了。城门口,那数十户乡民,起身相送着,让人看着伤感。曾经那么繁华的中原,如今就剩这么点人了。大伙的心,不好受啊。

  “回去吧,啊,以后的日子,会好起来的,都会好起来的。都回去吧。”挥着手,张和告别那些乡民,翻身上马,策马离去。远远的回头,还能看见乡民们站在城门下,显得那么的孤单。
  “大人!多保重啊——”远远的,还能听到那真挚的呼唤。淳朴的乡民啊!
  又过数日,洛阳城,到了,没有激动,没有震惊,一路上,看惯了残墙断瓦,看到几成废墟的皇城旧都,随同张和返回的那群宗亲勋贵们,都没有表露出复杂的神情。只有深深的叹息,以及为日后的担忧。
  “张成、打开旗号。”临近洛阳五十里,张和命掌旗兵展开了帅旗。表明自己的身份。只见一张大大的红旗迎风飘扬,显出英雄连三个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是那么的五彩斑斓。只因英雄连三个字,是采用五色线,包括金丝所绣,所以才有这般的效果。
  “终于是要与曹操见面了!”张和深吸一口气,坐着青骢马,走在了队伍的前头。眼眸中爆出阵阵精光。有一丝激动、有一丝紧张,有一丝期待、又有一丝露怯,更多的是兴奋。“曹孟德!我来了!从此天下英雄、将不再仅是:唯使君、与操尔!因为、我来了!”张和在心中,无声的呐喊道。
  “主公、似乎有些不对劲波。”长沙老兵的亲兵队长郑前警惕地注视着洛阳方向,说出自己的疑虑来:“主公、若说洛阳驻军此时当已发现我们这支军队。可到现在都没有动静,实属不正常。当谨慎才是。”
  “恩、通令全军,就地严阵戒备,斥候何在?”张和也是认同,便就地防守起来。并命斥候营前去侦察情况去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塔木德智慧全书
作者:佚名
章节:451 人气:2
摘要: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分贵贱的。在犹太人的赚钱观念中,他们从来就不把蹬三轮、扛麻袋看成是低贱的事,也不认为做老板、经理就高人一等,钱不管在谁身上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点击阅读]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第1章我是全中国最穷的穷光蛋第1章我是全中国最穷的穷光蛋2005年7月30日星期六阴我30岁。我没房子,住在岳父母家。每天,我睡到上午十点钟起床,煮一大碗面条,狠狠地填饱肚子,然后出门“上班”。白天就不再吃东西了,到了晚上七点,我“下班”回家吃晚饭。一天吃两顿,从不例外。我“上班”就是找一个网吧上网。 [点击阅读]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使“富爸爸”系列丛书在中国获得如此成功。我们美国富爸爸公司为能与伟大的中国人民合作而感到骄傲。我们从未想到,这些最初仅仅为《现金流》游戏而撰写的小册子会使我们在世界各地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富爸爸”系列丛书被译成35种语言,在67个国家发行了1300万册。中国是我们最成功的市场之一。同时,还要感谢你们在我们访问中国期间对我们的热烈欢迎。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支持。 [点击阅读]
伊索寓言
作者:佚名
章节:454 人气:2
摘要:农夫替牛解下犁套,牵着它去喝水。这时,有只穷凶极恶的饿狼正出来觅食,看见那犁,开始仅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觉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觉地将脖子慢慢地伸了进去,结果再无法拔出来,只好拉着犁在田里耕起田来。那农夫回来后,看见了它,便说:“啊,可恶的东西!但愿你从今弃恶从善,回来种田吧。”这故事是说,尽管有些恶人做了一点善事,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无奈。 [点击阅读]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痴将军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3
摘要:第一章长安城外,炮竹、锣鼓喧闹之声绵延数里,不绝于耳。人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扶老携幼,大街上形成长长的人墙,站前方的个个欢欣期待,后方的便伸长了脖子,就怕晚那么一眨眼,就要错过亲眼目睹大英雄伟岸英姿的好时机。“爹爹,恬儿也要看大英雄。”五、六岁的女孩儿拉拉父亲裤管,细声细气地说。“好、好、好。”那当父亲的庄稼汉一把抱高了女儿,放上肩头。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河自漫漫景自端
作者:佚名
章节:37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一)楼下落地钟发出清脆的声音,自端下意识的合上书,数着,钟敲了十二下。她揉了揉额角,从沙发上站起来。原本拥着的靠垫和毛毯拖在地上,她没管。光着一双脚,走到窗边。从窗帘的缝隙中看着静静的庭院,屋前的水杉默默的立着。夜色深沉。静的让人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响动。自端撩开窗帘一角,看到警卫开了大门。车子进门以后便熄了火。车上下来两个人。 [点击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文/朱旭东认识尹建莉缘于她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那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刚为他们这一批教育硕士确定了导师。她当时很明确地选择了教育作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刚好是教师教育这个领域,这样我们自然就有缘认识了。第一次读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诗歌。她初次和我见面时,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给我。她的诗写得很好,我读了后觉得她很细腻,文字功夫很好,但也让我有微微的担心。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