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回到汉朝当诸侯 - 第五十六章 小乔心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五十六章 小乔心慌
  不一会儿,俩姐妹花便闹成一团,老远的就传到张和的耳朵里。。“年轻真好啊!”
  “姐夫,那叫声是什么?”小乔透过车窗,与张和聊天来。
  “呵、你说这个啊,那是知了,也叫蝉虫。”张和一边策马,一边与小美女聊天,端的是赏心悦目。
  “知了?那是什么?”小乔如同好奇宝宝一般,问个不停。
  “你且等下,我去捉一只来。”张和说完,便策马寻那蝉鸣声而去。只见他锁定住一棵路边的大树后,轻轻一跃,便翻身下马来,眼睛扫过粗壮的树干,随即找到了一只已经寂静不鸣的知了,深吸一口气,蹭蹭两个跳跃,便已登上了第一根树枝干上了。冲着那只知了一跃而下,落于地上时,手中已多了一只丑陋的甲壳虫——知了。此举颇有点大侠的味道。
  “哇!姐夫好棒!”一直追随着张和身影的小乔,看到高来高去的一幕,顿时引为骄傲,鼓掌喝彩道。
  张和捉住蝉虫后,微笑地朝小乔行来,就如同英雄一般,烙印在娇小的女孩心灵上。伴随着她精彩的一生。
  张和却是有苦自知,为了耍酷,落地之后才发现双脚,差点就站不稳了。那个疼啊。却得强自忍着,好一会儿才迈出一步,艰难地朝乔家马车走去。。
  之所以有这般身手,便是在张飞府时,被张老三蹂躏出来的。那个惨啊!想起当年,张和的嘴角不禁往上扬起。
  这一幕恰巧被一直注意他的小乔看见、小乔顿时心慌加速,“他对我笑耶!姐夫他怎么能对我笑呢?不行不行、他是属于姐姐的,我不能胡思乱想。”小乔如同拨浪鼓似地拼命地摇晃脑袋。引得大乔慌忙问她怎么了?她却也不说,只是将方才的想法,深深地埋藏在那颗幼小的心里。

  “乔家小妹,诺~这就是那知了了。”当风度翩翩的张和出现在马车旁,同时将右手伸进车窗内,慢慢地摊开手心。一只肥碌碌的蝉虫便呈现在二乔的面前。
  “呀!这就是知了啊?当真好丑哦!”好奇的小乔,暂时抛下刚才的杂念,小心翼翼地伸出小手,既惊且喜地朝那知了抓去。
  窗外的张和好心地指点道:“抓那眼睛的两边,它的眼壳很厚的,不怕戳。”小乔闻言依照行事,大乔也好奇地凑近观看。忽如一阵风吹来,佳人那淡淡的幽香,便朝张和迎面扑来。引得张和不由的深吸一口气,“好香啊!”
  “恩?”蹭的一下,俩双明眸投来,张和顿时感到头大,慌忙丢下一句:“可能是厨子在弄午膳,兴许饭菜已经做好,我且去看看。。”便一溜烟地策马跑了,
  “咯咯咯、胆小鬼!“逗得二乔娇笑不已。小乔说的那三个字,还真是贴切啊!
  夕阳西下,日落黄昏,树上的知了那嘶哑的嗓音总算歇息了,天空盘旋的老鹰却在紧锣密鼓地猎食着,没有浪漫的情调,却给人一种祥和般的宁静。数百人的队伍中,张和与鲁肃陈群悠然地交流着,长长的斜影子在落日的照耀下,与大自然显得颇为相得益彰。他们亦是其中的一景~
  “府君、可还记得、在徐县时,我三人所议论的奉天子以令诸侯么?”一匹枣红马上,鲁肃悠闲悠哉地晃动着。

  张和与陈群顿时来了精神,只见张和朗道:“当然!”
  鲁肃自信地扇了扇纸扇,乃是张和造出纸后,一时兴起,吩咐木匠一炷香功夫,沾雕出来的。好是潇洒公子哥。三人各自拿了一把,只是张和的紫檀金丝扇,却落与了大乔的马车上。(嘿嘿、泡妹妹么,当然要有所付出)
  凝望了张和陈群各一眼,扬声道:“依肃之见,唯有再次广发英雄帖,号召天下各路诸侯,共聚潼关下,进京勤王!”
  陈群心中有所悟,欣喜道:“浑水摸鱼?”
  鲁肃微笑地点点头,朗:“正是!”
  然后对张和出谋划策来:“如同虎牢关一役般,各路勤王军聚集潼关,如此一来,以李di、郭汜之能,定会重兵镇守潼关。到时长安空虚,便是府君的时机。”说到这,鲁肃便停顿了下来,等待张和有所表示。若是张和意动,或是开口请教,他便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详细讲解来。
  只是,令他有些失望了,张和只是微笑着一直听他说,看不出来有何想法,倒是右侧的陈群,这时插问道:“可是西出奇兵,经武关,或是子午谷,计夺长安城?”
  鲁肃欣慰地点点头,“呵呵、总算有人替我说出此策也。鲁某就不信,这般好的计策,府君就不动心?”当他的眼神扫到张和的脸庞上,果然,张和的眉头上扬了一下,这就够了,这表明府君确实心动了。“呵呵,我就说嘛,肃怎么说也是江南一才子也,设想的计谋,又怎么会差到哪去?”正想趁热打铁,再行进言,冷不丁的听见张和呵呵笑道:“十八路诸侯就不用再次上演了,那是纯粹的闹剧罢了。倒是西出子午谷,这点,我倒是要好好考虑才是。”说完,便陷入沉思中。

  诚然、鲁肃与陈群的智力均不下80,陈群87、鲁肃更高些,达到90之上。可智商高,并不代表他们的智谋同样出色。虽然此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却是用的合情合理,可天下诸侯也并不都是酒囊饭袋之辈。东如曹操,北如袁绍,这二人手下谋士如云,武人如雨,到时只会白白便宜了他们罢了。还是稳妥点,跟着历史的大势走向走好了,不出意外,明年,就是献帝东遁的时候了。不过、要不要西出子午谷呢?长安可是皇城古都啊!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乎。
  鲁肃见张和没有采纳自己的计策,多少有些失落,也就没再说什么了。一旁的陈群看在眼里,有些为张和着急,便重重地咳了一声,顿时将张和惊醒,张和抬头一看,见是陈群咳嗽,忙安慰道:“长文你可是有所不适?待我唤军医来。”便想吩咐亲兵去唤那随军郎中前来。这却是张和夺下柴桑后,有感路上因疾患掉队的情况,于军中组建的随军郎中建制。每曲必备一名郎中,十名副手。与火头军并称后勤部。归行军主簿打理。
  (明天清明、得祭祖,得登山、得呼吸新鲜空气,有益健康哦!老仙要登的山50米高,呵呵)
或许您还会喜欢: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憨夫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1)盛夏里,燠热暑气逼人,忙了一整日,金乌仍迟迟不肯西坠。陆想云一进了村子,便放慢步调走在田间小路上,与擦身而过的邻里亲友打招呼,这自幼生长的一草一木、每一张脸孔,都让她熟悉、并且喜爱。回到家,心也就踏实了。过了这道木桥,再拐个弯,那放眼望去的一片果园,养大了她家三姊妹,不远处高挂的“陆”府门匾,就是她的家。眼看木桥在望,前方蹲了个人,既不过桥也不离开,就蹲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终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瞬间就已经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添了无数的烦恼。书店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对时间无情的流逝,我还是束手无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最后的守护者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艾泽拉斯双月中较大的那一个,今晚首先升起,现在,她正圆圆地挂在夜空,用那银白色的月光照亮着群星。在这片柔和的月光之下,装点着赤脊山脉的群峰。白天,日光给这些山峰抹上粉红的光晕,而到了晚上,他们又变成高大、孤傲的幽灵。山脉的西边山脚下,便是那艾尔文森林,被橡树和缎木所覆盖,从丘陵地带一直延伸到海边。东边,则是广阔的黑色沼泽。一片布满溪流和河道的沼泽山地。那里到处是荒废的居所和潜藏着的危险。 [点击阅读]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