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环游黑海历险记 - 第二卷 第十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又一次证明了只有靠机遇才能解决问题。
  斯居塔里在庆祝节日,从港口直到苏丹的亭子以外的各个码头上挤满了人,而在海峡对面的君士坦丁堡在从第一座浮桥直到托普哈内广场兵营的码头上也同样如此。土耳其人、阿尔巴尼亚人、希腊人、欧洲人或亚洲人,乘坐着小船、挂满彩旗的小艇,在金科尔纳港口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水面上、在两个大陆的海岸之间不断地来来往往。
  显而易见,一定是有什么不寻常的引人注目的景象才能把这么多人吸引到这里来。
  所以当阿赫梅和塞利姆、阿马西娅和纳吉布缴了税,在托普哈内码头上岸之后,就处于一阵快乐的欢呼声之中,只是他们没什么心情去分享。
  不过无论这是什么景象,它既然能吸引这么多人,那么在好奇的人群之中当然就会有范-密泰恩大人——他现在也是库尔德的大人了!——他的未婚妻、尊贵的萨拉布尔和他的内兄亚纳尔大人,顺从的布吕诺跟随着他们。
  阿赫梅也在码头上发现了这几个旅伴,是范-密泰恩在带着新的家人散步呢,还是他被她领着散步?后一种可能性看来要大得多。
  不管怎么样,当阿赫梅碰到他们的时候,萨拉布尔正在对她的未婚夫说:
  “是的,范-密泰恩大人,我们在库尔德斯坦的节日还要热闹得多!”
  范-密泰恩则以顺从的口气答道:
  “我是完全相信的,美丽的萨拉布尔!”
  这句话博得了亚纳尔大人毫无表情的评价:
  “这就对了!”
  这时候人群里不时响起一些喊声——简直是一些显得不耐烦的喊声——但是阿赫梅和阿马西娅几乎没有注意。
  “不,亲爱的阿马西娅,”阿赫梅说道,“我很了解我的叔叔,可是我从来没有想到他会固执到如此冷酷的态度!”
  “那么,”纳吉布说,“只要这笔税还要缴,他就永远不到君士坦丁堡来了?”
  “他?……永远不会来!”
  “我如果对凯拉邦大人要使我们失去的这笔财产感到遗憾的话,这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你,只是为了你!”
  “让我们把这一切都忘了吧……”阿赫梅答道,“为了把这一切忘得更快,为了和这个一直被我当成父亲的、不通情理的叔叔一刀两断,我们离开君士坦丁堡回到敖德萨去!”
  “啊!这个凯拉邦!”塞利姆愤怒地喊道。“应该判他死刑!”
  “对,”纳吉布回答说,“就像做那个库尔德女人的丈夫一样!为什么不是他娶那个女人呢?”
  萨拉布尔一心关注她刚刚重新获得的未婚夫,当然没有听到纳吉布的叫人生气的想法,也没有听见塞利姆的回答:
  “他?……他最终会制服她的……就像他固执到底,连野兽都能制服一样!”
  “很可能!”布吕诺悲哀地自言自语。“但是在这之前却是我的主人进了这个笼子!”
  不过对于佩拉码头和金科尔纳码头上发生的一切,阿赫梅和他的同伴们却并不关心。在目前的精神状态下,他们对这些没什么兴趣,所以只是勉强听见了一个土耳其人对另一个土耳其人说的话:
  “这个斯托尔希真是一个胆大的人!竟敢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而且用这种方法……”
  “是呀,”另一个人笑着答道,“那些对小船收新税的人根本料想不到会有这种办法!”
  阿赫梅即使不想弄清这两个土耳其人在说什么,但在听到对他的招呼时也不能不回答了。

  “哎!这不是阿赫梅大人吗?”
  那是警察局长——就是他激怒了凯拉邦开始环绕黑海的旅行——在对他说话。
  “哦!是您,先生?”阿赫梅答道。
  “不错……说实话,我们要祝贺呢!我刚才听说凯拉邦大人成功地实现了他的诺言!他没有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刚刚到达了斯居塔里!”
  “确实如此,”阿赫梅非常冷淡地回答说。
  “真是了不起!为了不付10个巴拉,他大概化了几千磅!”
  “您说得不错!”
  “嗨!他预支的钱可真不少,凯拉邦大人!”警察局长嘲笑地说。“税永远要收,只要他还是那么固执,他就不得不从原路回到君士坦丁堡来!”
  “他如果愿意的话会这么做的!”阿赫梅答道。他对叔叔憋着一肚子气,对警察局长的嘲讽不想听也不想回答。
  “唔!他最终要屈服的,”局长又说。“他要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但是海关职员在窥视着小船,在他要上岸的地方等着他!……除非他游过来……或者飞过来……”
  “为什么不行,要是他觉得合适的话?……”阿赫梅毫无表情地说。
  这时候人群里产生了一阵好奇的蚤动,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响。所有的手臂都指向博斯普鲁斯海峡,指着斯居塔里,人人都伸长了脖子。
  “他在那儿!……斯托尔希!……斯托尔希!”
  立刻从四面八方响起了喊叫的声音。
  阿赫梅和阿马西娅、塞利姆和纳吉布、萨拉布尔、范-密泰恩和亚纳尔、布吕诺和尼西布,当时正在托普哈内码头附近,在金科尔纳码头的拐角上,所以能够看到呈现在好奇的人群面前的是一种什么动人的景象。
  在斯居塔里那边,离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水面大约600尺的地方,耸立着一座塔,名为勒安得尔①塔,这是赫勒斯滂②,也就是现在的达达尼尔海峡,这位著名的游泳者从塞斯托斯和阿比多斯之间穿过,去与维纳斯的迷人的公主赫萝会面——拜轮③爵士在大约60年以前更新了这一功勋,以作为一个用1小时零10分跨越两岸之间的1200米距离的英国人而自豪。
  难道说有个业余爱好者,出于对神话英雄和《强盗》的作者的嫉妒,要以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来更新这个伟大的功绩?不是。
  ①勒安得尔,古希腊神话中阿比多斯的少年,他爱上了爱神在塞斯托斯的女祭司赫萝,每天晚上从阿比多斯游过赫勒斯谤海峡,到塞斯托斯去和她幽会,第二天早晨再游回阿比多斯。赫萝每晚在岛上塔楼挂灯为情人引路,有一次灯被暴风雨吹灭,勒安得尔在海上迷路,溺水而亡。赫萝发觉后亦跳海自尽。
  ②赫勒斯谤,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她同兄弟一起乘坐金羊毛逃走,途中掉进亚欧之间的一条海峡淹死,后来这条海峡就被称为赫勒斯谤。
  ③拜轮(1788-1824),英国诗人,《强盗》是他在1841年发表的作品。
  勒安得尔塔现在名叫克兹库莱西,意思是圣母塔。一根长长的绳子从斯居塔里的岸上伸展到塔上,以此作为一个结实的支撑点,接着穿过整个长达1300米的海峡,拴在竖立于加拉塔码头和托普哈内广场的拐角的一个木塔上。
  原来是著名的杂技演员、了不起的斯托尔希——是同样了不起的布隆丹的一个竞争对手——要试图在这根绳子上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说实话,布隆丹在这样穿越尼亚加拉①瀑布的时候是完全冒着生命危险的,因为有可能从150尺的高处落入无法挣脱的激流之中;而这里的水面很平静,万一出了事故,斯托尔希也只是落到水里,不会受什么重伤就可以上岸。

  ①尼亚加拉,北美洲的河流。
  但是与布隆丹在穿越尼亚加拉瀑布时让一个非常信任他的朋友骑在他的肩膀上一样,斯托尔希也要和一个演杂技的同行一起走这条空中之路。不过斯托尔希不是让他骑在肩膀上,而是把他放在一辆独轮车里推着。车轮的轮缘上有一条凹槽,能够更加平稳地在绷紧的绳子上行驶。
  应该承认,这是一种罕见的景象:不是尼亚加拉瀑布的900尺,而是1300尺,这么长的路程可能会不止一次地掉下来!
  这时斯托尔希在连接亚洲海岸和圣母塔的绳子上出现了,他推着坐在独轮车里的同伴,平安地到达了克兹库莱西顶部的灯塔上。
  这个初步的成功博得了许多欢呼。
  接着人们看到这位杂技演员又灵活地沿着绳子走下来,绳子虽然绑得非常结实,但中间还是几乎垂到了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水面。他一直脚步稳健地推着他的同行,以冷静的技巧保持着平衡。确是妙不可言!
  当斯托尔希到达绳子中间的时候,难度要大得多了,因为现在要向上爬才能到达木塔的顶部。不过杂技演员肌肉结实,四肢灵活,他一直推着独轮车。他的同伴在车里一动不动、沉着镇定,当然像他一样危险和勇敢,因为稍微动一下就会危及车子的平衡。
  最后爆发了齐声的赞叹和一声欣慰的叫喊。
  斯托尔希平安地到达了木塔的顶部,他和他的同伴从一架楼梯上下来,楼梯通到阿赫梅和他的同伴们所在的码头拐角上。
  这个大胆的举动取得了完全的成功,不过应该承认,斯托尔希刚才在独轮车里推着的那个人,在亚洲向欧洲发出的向他们致敬的欢呼声中也有他的一半。
  然而阿赫梅是发出了一声什么样的喊叫啊!他应该、他能够相信自己的眼睛吗?这个著名的杂技演员的同伴,在与斯托尔希握手之后就站在他的面前,笑眯眯地看着他。
  “凯拉邦,我的凯拉邦叔叔!”阿赫梅叫了起来,两位少女、萨拉布尔、范-密泰恩、亚纳尔、塞利姆、布吕诺,全都挤到他身边来了。
  他正是凯拉邦大人!
  “是我,朋友们,”他以胜利者的声调说道,“是我找到了这位勇敢的杂技演员,代替了他的同伴的位置,我穿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没有……!是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面过来的,为了在你的婚约上签字,阿赫梅侄儿!”
  “哦!凯拉邦大人!……我的叔叔!”阿马西娅喊道。“我知道您是不会抛弃我们的!”
  “太好了!”纳吉布拍着手不住地说。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范-密泰恩说。“在整个荷兰都找不到的!”
  “这是我的看法!”萨拉布尔冷冷地说。
  “是的,我过来了,而且没有付,”凯拉邦这次是对警察局长说话,“对!没有付……除了我用2000皮阿斯特换得了在独轮车里的位子,还有在旅途上花掉的80万!”
  “我祝贺您,”警察局长答道,面对这样一种固执,他也只能屈服了。
  从四面八方响起了向凯拉邦大人致敬的欢呼声,而这个做好事的固执者则在快乐地拥抱着他的女儿阿马西娅和儿子阿赫梅。

  “现在我们到君士坦丁堡的法官那里去!”他说。
  “对,叔叔,到法官那里去,”阿赫梅答道。“哦!您真是最好的人!”
  “无论你说过什么,”凯拉邦大人反驳说,“我都一点也不会固执了……除非有人反对我!”
  接下去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当天下午,法官接受了婚约,然后伊玛目在清真寺里念了一段经文,然后他们回到加拉塔的家里,在这个月30日午夜的钟声敲响之前,阿赫梅和他亲爱的阿马西娅、银行家塞利姆的巨富的女儿结婚了。
  当天晚上,沮丧的范-密泰恩准备与内兄亚纳尔大人、尊贵的萨拉布尔一起去库尔德斯坦,在那个遥远的国家里举行最后一次仪式之后,她就要最终地成为他的妻子了。
  在告别的时候,当着阿赫梅、阿马西娅、纳吉布和布吕诺的面,他不禁对他的朋友进行了温和的责备:
  “当我想到,凯拉邦,我是为了不想使您不高兴才结婚的……第二次结婚!”
  “我可怜的范-密泰恩,”凯拉邦大人答道,“如果这个婚约不是一个梦的话,我是永远不会原谅自己的!”
  “一个梦!……”范-密泰恩又说。“难道这看起来像一个梦?哦,要是没有这封电报就好了!……”
  他这么说着,又从口袋里掏出那封弄皱了的电报,机械地看了一遍。
  “对!……这封电报……‘范-密泰恩夫人,五个星期前,去世……她的丈夫……’”
  “去世她的丈夫?……”凯拉邦喊道,“这是什么意思?”他说着把电报夺过来念道:
  “‘范-密泰恩夫人,五个星期前,去见她的丈夫,已动身前往君士坦丁堡。’是去见!……不是去世!”
  “他不是鳏夫!”
  这些字眼从大家的嘴里脱口而出,凯拉邦大人则喊叫道,这次倒是有道理的:
  “这个愚蠢的电报局又犯了一个错误!……它从来就不会干别的事情!”
  “不是!不是鳏夫!……不是鳏夫!……”范-密泰恩不住地说,“能够回到第一个妻子的身边,我太高兴了……因为我害怕第二个!”
  当亚纳尔大人和尊贵的萨拉布尔知道事情的经过之后,他们都大发雷霆,但最终也只能承认事实。范-密泰恩结过婚了,而且当天就能和他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妻子团聚。作为和解的标志,她给他带来了一个“瓦朗西亚”的球茎。
  “我们会有更好的,妹妹,”亚纳尔安慰着这个无法安慰的寡妇,“比……”
  “比荷兰的这个冰块更好的人!……”尊贵的萨拉布尔回答说,“而且不难找到!”
  于是他们两人就动身去库尔德斯坦,不过范-密泰恩的富裕的朋友很可能拿出了一大笔线,以补偿他们的奔波,使他们在回到那个遥远的国家里去的时候不至于那么艰难。
  但是归根结底,为了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凯拉邦大人不可能总是在君士坦丁堡和斯居塔里之间拉一根绳子,那么他就永远不再穿过海峡了吗?
  不!在一段时间里,他坚持不出去走动。但是有一天,他直接向政府提议赎回乘坐小船穿过海峡的权利。他的建议被接受了。他肯定为此付出了一笔巨款,不过他也更出名了。现在来这里的外国人都要去拜访一下“固执的凯拉邦”,把他视为奥斯曼帝国首都的最惊人的珍品之一。
或许您还会喜欢: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0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
孤独与深思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0
摘要:一、生平1839年3月16日,普吕多姆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便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据《泰晤士文学副刊》说,他很小时名字前就加上了家人用于他父亲的昵称“苏利”。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可是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师的一切希望。 [点击阅读]
学生街杀人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从收音机里缓缓流淌出的路唐纳森的演奏,作为此时在场两人心情的BGM明显有些不合适。光平盘腿坐在原地,伸手关掉了收音机。六榻榻米大小的房间立刻被沉默所支配。广美的表情比平时更严肃,她把日本茶倒进两个茶碗里,然后把较大的一个茶碗放到了光平面前。这个茶碗是附近一个寿司店开张的时,抽奖获得的奖品。 [点击阅读]
宇宙尽头餐馆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有一种理论宣称,如果任何一个人真正发现了宇宙存在的原因、宇宙存在的目的,宇宙就会立刻消失,被某种更为怪异、更难以理解的玩意儿取代。还有另外一种理论宣称,上述事件已经发生了。迄今为止,故事的发展如下:起初,创造出了宇宙。这激怒了许多人,被普遍视为一种恶劣行径。许多种族相信宇宙是由某种神所创造的。 [点击阅读]
安德的影子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严格地说,这本书不是一个续集,因为这本书开始的时候也是《安德的游戏》开始的时候,结束也一样,两者从时间上非常接近,而且几乎发生在完全相同的地方。实际上,它应该说是同一个故事的另一种讲法,有很多相同的角色和设定,不过是采用另一个人的视角。很难说究竟该怎么给这本书做个论断。一本孪生小说?一本平行小说?如果我能够把那个科学术语移植到文学内,也许称为“视差”小说更贴切一点。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0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宠物公墓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门徒互相看看,有些人不知道耶稣的话是带有比喻含义的,他们笑着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稣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如今我们去他那儿吧。”——摘自《约翰福音》第01章路易斯·克利德3岁就失去了父亲,也从不知道祖父是谁,他从没料想到在自己步入中年时,却遇到了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 [点击阅读]
寂静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寂静的春天前言副总统阿尔·戈尔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1962年,当《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出版时,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洛杉矶,烟雾已经成为一些事件的起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对公众的健康构成太大的威胁。 [点击阅读]
寓所谜案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我不知道到底从哪儿开始这个故事,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某个星期三在牧师寓所的午餐时分开始。席间的交谈大部分与将要叙述的故事无关,但还是包含得有一两件有启发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到故事的发展。我刚切完了一些煮熟的牛肉(顺带一句,牛肉非常硬),在回到我的座位上时,我说,任何人如果谋杀了普罗瑟罗上校,将会是对整个世界做了一件大好事。我讲的这番话,倒是与我的这身衣服不太相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