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幻夜 - 第十一章(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从酒店茶室出来后,加藤上了出租车,告诉司机去处后,合上了记事本。
  没错,终于找到了。
  新海美冬的同伙就是那个水原雅也,他符合所有的条件。
  转折点就是前几天去见了曾我恭子。没有特别的理由,只是想问问关于曾我孝道的失踪有没有什么消息,却意外地得知了一个情况。
  恭子说,大约四月份时,仓田赖江来了,针对曾我孝道的失踪,以及恭子以此为契机和美冬变得亲密的事,提了几个问题。若仅仅是这些,加藤也不会在意,但恭子之后说的话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两人本来都离去了,可过了一会儿,那位姓水原的先生独自回来了,更详细地问了些问题。我心里纳闷为什么他会问,可还是如实回答了。”
  自从在画廊里知道了水原雅也后,加藤一直在意这个人。吸引他注意的是其金属加工从业者的身份,而且还是关西人。新海美冬在华屋工作的时候,同事曾听到过她打私人电话,那时美冬说的就是关西方言。
  听了曾我恭子的话,加藤对那个水原更感兴趣了。
  按照从陶艺班打听到的地址去了水原的住处,却发现他已不在那里,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咨询了房东,说是他已预交了半年的房租,所以房东认为没有必要声张。
  加藤请求房东打开了房门,看了看里面。屋子里空落落的,只有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如家具、电器、日用品及衣物,也没有发现手艺人一般持有的自用工具。
  加藤还趴下看了看冰箱底下,拽出了一张纸,他的后背顿时有种电流穿过的感觉。纸上用铅笔画着戒指的构造图,还标有详细尺寸。
  加藤整理了仓田赖江的话。赖江感觉似乎是偶然和水原相遇的,但应该并非如此。水原对赖江的行动进行了彻查,窥探接近她的机会。当然,这肯定又是美冬的指示。不清楚他们究竟出于何种目的,或许是想掌握能够制终在秋村家族具有强大实力的赖江的资料。
  出租车停下了,水原雅也的公寓就在眼前。加藤明白来也是徒劳,但依然无法放弃期望。也许水原已经回来了。

  他为什么会隐蔽行踪呢?是觉得自己的身份快暴露了?几个月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水原找到曾我恭子,详细询问了孝道失踪时的情况,加藤对此有些想不明白。如果水原是美冬的同伙,他应该清楚这些事情,为何要再次找恭子确认呢?
  加藤边想边上了公寓的楼梯。雅也的房门前站着一个身穿牛仔裤和夹克的年轻姑娘,她正把一张小纸条夹到门缝里。
  加藤走到门前,她低着头想从边上走过去。
  “你找水原有事吗?”他问。
  她似乎一惊,抬起头来:“什么?”
  “是不是找他有事?就是水原雅也。”
  “倒没什么事,只是想看看他回没回来……”
  “你知道他去哪里了吗?”
  “不知道。”她摇了摇头,眼珠上翻看着他,“请问您是……”
  “我想先知道你是谁。”加藤抽出了夹在门缝里的纸条。上面写着:“回来后请和我联系。有子。”
  “你叫有子?和他是什么关系?”
  “我为什么要回答?”她毫不示弱地瞪着加藤。
  “我想这对我们俩都好。我也在找他,咱们是不是该齐心协力呀?”加藤慢慢地取出证件。
  一进餐馆,就闻到一股鲣鱼汤的味道。一个客人也没有。晚上的营业时间是从下午五点开始,现在刚过五点。
  “您喝点什么?”有子语气生硬地问道。
  “不,不用了。”加藤摆了摆手。
  有子微微皱起眉头:“您还是要点什么吧,否则我父母会觉得奇怪。”
  “噢,那就来瓶啤酒吧。”
  有子绷着脸点点头,进了里间。加藤望着她的背影,又环顾店内一圈。这里是典型的平民小餐馆,听说水原下班后常在这里吃晚饭。
  有子端着一个托盘回来了,上面放着啤酒瓶、酒杯,还有盛着小菜的小盘子。里面的厨房传出了说话声。
  盘中的凉菜是小鱼和裙带菜。加藤吃了一口,又喝了一口啤酒。有子抱着托盘站在桌旁。
  “别嫌我啰唆,你真的猜不出他去了哪里?”
  “猜不出。如果知道,就不用那样做了。”她像是说在门上夹纸条的事。

  “从什么时候开始和他交往的?”
  她摇摇头:“没有……和他交往。”
  加藤苦笑道:“我是问你什么时候认识他的?”
  “应该是五年前,春天。”
  加藤明白了,是一九九五年春天,和新海美冬来东京的时间一致。“能告诉我你们是怎样变得亲密的吗?”
  “我不是说了吗,关系并不亲密……”
  加藤笑着摇了摇头:“如果关系不亲密,应该不会等着一个下落不明的人的消息。”
  有子紧闭双唇,对加藤怒目而视。“没有什么特别的契机,只是在店里见面次数多了,不知不觉地……”
  “是这样。”加藤又喝了一口啤酒,“知道他在哪里工作吗?”
  “以前的?”
  “是。”
  “听说是千住新桥附近的铁制品加工厂。”
  “工厂叫什么?”
  “好像是福田,也可能是福电。”
  加藤记了下来。“他下落不明之前,有没有什么异常?”
  “没注意。那之前基本上没有见面,他一直没有露面,我很纳闷,就去他的住处看了看,发现已经没人了。”
  加藤猜出这姑娘对水原有好感。“你能否感觉出有和他关系不一般的女人?”加藤知道这个问题对有子有些残酷。
  不出所料,有子垂下眼睑,说:“不知道。”
  “你没感觉出来?”
  “从没听他说过,也没见过。而且,我对他的情况不太了解。”
  “这个我也清楚。”
  如果你知道了那人的真面目,估计连笑眯眯地给他上菜也无法做到了——加藤在心里嘀咕道。他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一张照片,是他偷拍的,上面是刚从公司出来的美冬的身影。他把照片拿到有子面前。“你见过照片上的女人吗?”
  有子望了照片足有十秒钟,然后摇了摇头。“没有。”
  “真的?也有可能改变服装或化妆的风格。”
  有子把照片还给加藤。“您是想问雅也身边是否有这样的女人?我一次也没见过他和什么人在一起……”突然,有子似乎想起了什么,移开了视线。

  加藤没有放过:“怎么了?”
  “不,只有一次见过雅也和女人在一起,但不是这个人,是年纪更大……虽然也很漂亮。”
  “五十岁左右的?”
  “嗯,或许不到五十岁。”
  加藤明白,那人是仓田赖江。
  店门开了,进来两个穿工作服的人。有子看到有客人来,立刻面带笑容地迎了上去,高声招呼道:“欢迎光临”。
  两人看来是常客,随口开着玩笑,然后点了两瓶啤酒。有子步履轻快地去了厨房。
  加藤把酒钱和消费税放到桌子上,站起身来。看来从有子这里已问不出什么。
  他刚走出餐馆,就听到身后有人喊自己。“请稍等……”回头一看,有子一路小跑追了过来。她看了看身后,然后说:“刚才的照片,能让我再看一次吗?”
  “照片?可以。”加藤再次递过美冬的照片。
  有子瞥了一眼照片,抬头看着加藤。“这张照片能给我吗?”
  加藤有些惊讶:“不行,这可不行。这是办案资料。”
  “哦……”
  “为什么想要这张照片?”
  “为什么……她是雅也的恋人?”
  “这个嘛,我不能说。”
  “没关系,我知道。我一直觉得他心里有人。”
  “女人的直觉?”
  “也许。”有子低着头递回照片,“她,是什么人?警察先生,您应该知道吧?”
  “当然知道,但不能告诉你。”加藤取过照片,放回口袋,“你最好把水原忘掉。”
  有子抬起头,睁得大大的眼睛里充满敌意。“雅也究竟干什么了?虽然我不太懂,但搜查一科不是负责调查凶杀案的部门吗?”
  加藤叹了口气,对她笑了笑。“刚才不是说了吗,详细情况还不能讲。如果他回来了,你可以自己问问。”估计这一天不会到来了——加藤把这句话咽了回去,“我再说一遍,最好把他忘掉,这样对你好。”
  有子似乎不知该说什么了,呆呆地站在那里。加藤扭身快步前行,心里想道,如果水原雅也选择了这样的姑娘,估计人生会截然不同。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
烽火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827年10月18日,下午5点左右,一艘来自地中海东海岸的船正乘风前进,看来它是想赶在天黑前进入科龙海湾的维地罗港。这就是在古代荷马书中提到的奥地罗斯港口。它坐落在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三个锯齿状缺口中的一个里。这三个踞齿缺口把希腊南部踞成了一片法国梧桐叶的形状。古代的伯罗奔尼撒就是在这片叶状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地理称其为摩里亚。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盆景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从港口往市区方向走500米就到了宫岛市政府,其位于山脚下。该市政府是一座豪华的四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只有观光科是单独租用了宫岛港大厦的二楼作为办公地点。所有的外地游客都要通过这里才能进入宫岛,所以在这里办公是非常便捷的。当迁谷友里子走进观光科时,那里的职员们正心神不宁地担心着窗外的天气。“照这样下去,天气恐怕会大变。”野崎科长担心地说着,转过身来,看到友里子后挥挥手,“呀,你好。 [点击阅读]
第八日的蝉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握住门把。手心如握寒冰。那种冰冷,仿佛在宣告已无退路。希和子知道平日上午八点十分左右,这间屋子会有大约二十分钟没锁门。她知道只有婴儿被留在屋里,无人在家。就在刚才,希和子躲在自动贩卖机后面目送妻子与丈夫一同出门。希和子毫不犹豫,转动冰冷的门把。门一开,烤焦的面包皮皮、油、廉价粉底、柔软精、尼古丁、湿抹布……那些混杂在一起的味道扑面而来,稍微缓和了室外的寒意。 [点击阅读]
红字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群身穿黯色长袍、头戴灰色尖顶高帽.蓄着胡须的男人,混杂着一些蒙着兜头帽或光着脑袋的女人,聚在一所木头大扇子前面。房门是用厚实的橡木做的,上面密密麻麻地钉满大铁钉。新殖民地的开拓者们,不管他们的头脑中起初有什么关于人类品德和幸福的美妙理想,总要在各种实际需要的草创之中,忘不了划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充当墓地,再则出另一片土地来修建监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