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黄色房间的秘密 -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的出场(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章 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的出场(1)年轻的胡乐塔贝耶先生走进我的卧室的那一场景,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当时大概是早上8点左右,我正在床上阅读《马丁》杂志发表的那篇关于格兰德庄园案件的文章。在做进一步讲述之前,是时候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这位朋友了。我第一次见到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的时候,他是一位非常年轻的记者。那时我在律师界还是个新手,经常在检察官办公室的走廊上遇到他。他在当时就被大家称做“一颗好坚果”。他的头像子弹头一样圆滑,像是从一盒撞球中拿出来的一样,我想这正是他的那些撞球爱好者朋友们给他起这个外号的原因吧。过去他的脸总是像西红柿一样红,现在却时而像云雀一样欢快,时而又像法官一样威严。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只有十六岁半。每一个不了解他的人,第一次见到他都禁不住要问,这么年轻的人,他已经在报社站住脚了吗?胡乐塔贝耶是《时代》杂志的编辑之一——《时代》杂志是《马丁》杂志的有力竞争对手。在那个发生在奥伯斯卡夫路的被切成碎片的女人的案件中,遗失的左脚就是被胡乐塔贝耶发现的。为了这只左脚,巴黎的警察们徒劳无功地搜寻了一个星期,然而却被年轻的胡乐塔贝耶在一个没有人能想到的下水道里发现了。为了做到这些,他把自己装扮成一个下水道维修工,混在一群巴黎市政府雇来的工人之中。当主编拿到了那只“珍贵”的左脚,并且知道是胡乐塔贝耶的发现之后,不仅对这位十六岁男孩所拥有的侦探式的智慧感到惊讶,同时也很高兴地在他的杂志资料室的橱窗中陈列出了那只“奥伯斯卡夫路案的左脚”。“这只脚会成为一个轰动的头版的!”他叫道。就在那时,当主编把那只恐怖的左脚交给与杂志有关的医学律师时,他问这个年轻的男孩,也就是不久后著名的胡乐塔贝耶先生,如果让他成为《时代》杂志的一名记者,他想要多少报酬?“每月二百法郎。”这位年轻人谦逊地回答,对这个提议感到惊讶不已。“你应该得到二百五十法郎,”主编说道,“只不过你要对公众说,在此之前,你已经在这个报社工作了一个月了。你要让大家明确地知道,不是你,而是《时代》杂志发现了这只奥伯斯卡夫路案的左脚。你要明白,年轻人,一个人什么都不是,报社才是全部。”说完了这些,主编告诉这位年轻人他可以离开了,但是在他走出房间之前又把他叫了回来,问起他的名字。年轻人回答道:“约瑟?约瑟芬。”“这是个什么名字啊,”主编说道,“但是幸好你也不必为你的文章签名,所以这也没什么关系。”这个满脸稚气的记者很快就交到了很多朋友,因为他很有幽默的天赋,即使脾气最糟的人也会被他的幽默感打动。在法院的咖啡厅里,很多报社的记者在去某个庭审之前,都会聚在那里寻找案件的消息。胡乐塔贝耶凭借自己侦探式的才能,很快就赢得了能够探听到隐秘案件消息的名声。当一个案子值得去进行探索时,胡乐塔贝耶经常比最著名的侦探还要厉害。正是在法院咖啡厅那里,我对胡乐塔贝耶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刑事律师和记者并不是敌人,前者需要宣传,后者需要获得消息。我和胡乐塔贝耶总是在一起聊天,很快我就对他产生了好感。他是如此聪明、质朴,而且有着独一无二的思维方式。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将军的女儿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这个座位有人吗?”我向独自坐在酒吧休息室里的那位年轻而有魅力的女士问道。她正在看报,抬头看了我一眼,但没有回答。我在她对面坐了下来,把我的啤酒放在两人之间的桌子上。她又看起报来,并慢慢喝着波旁威士忌①和可口可乐混合的饮料。我又问她:“你经常来这儿吗?”①这是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波旁的一种主要用玉米酿制的威士忌酒。“走开。”“你的暗号是什么?”“别捣乱。”“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没有。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局外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人道主义思想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4:新希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另外一个星系,另外一个时间。“古老的共和国”是传奇的共和国,它的广袤无垠和悠久永恒远非时间和距离所能衡量。不必追溯它的起源,也不必寻求它的方位……它就是宇宙这一方的独一无二的共和国。在参议院的英明治理和杰迪骑土们的保卫下,共和国一度十分兴旺发达。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当财富和权力从受人倾慕而膨胀到令人畏惧时,奸邪之徒就会应运而生。他们贪得无厌,渐荫觊觎之心。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1:魅影危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塔土尼星球。蔚蓝无云的天空中,恒星闪烁,炫目的白色光芒照耀着这颗行星上广袤的荒原。因此生成的热气从平坦的“沙质地表蒸腾上升,在巨大的断崖和高耸苍凉的山巅之间形成了一片晶莹的氤氲。这是这颗行星上惟一典型的地貌特征。大块大块风化的巨岩如哨兵般屹立,在潮湿的雾霭中俯视着一切。当飞车赛手呼啸而过,引擎发出狂野的嘶吼,炽热的光和空气似乎都在颤动,群山也为之颤栗不止。 [点击阅读]
暗藏杀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下午两点,卢西塔尼亚号客轮接连被两枚鱼雷击中,正迅速下沉。船员以最快的速度放下救生艇。妇女和儿童排队等着上救生艇。有的妇女绝望地紧紧抱住丈夫,有的孩子拼命地抓住他们的父亲,另外一些妇女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一位女孩独自站在一旁,她很年轻,还不到十八岁。看上去她并不害怕,她看着前方,眼神既严肃又坚定。“请原谅。”旁边一位男人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并使她转过身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