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 第五章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2.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
  我们在烟台定居后,回内蒙老家要在北京换车,一般赶不上当天的车,需要在北京住一晚。第一次走这条线回家时,圆圆5岁,是春节前。
  我和先生拉着圆圆的小手,拉着两只大包,在拥挤中走出北京火车站。春运高峰,真正人多如蚁。出了站,好不容易找到一小块空地,把包放地上,商量一下该住到哪里。广场上有很多小旅馆的人在招揽生意,我们不敢找那些人,怕上当受骗,也怕跑得太远,想就近找个便宜又干净的旅馆,第二天上车也方便。
  向四周望去,高楼森森,看得我们满眼迷惘。圆圆迫不及待地问:“爸爸,我们要住哪里啊?”
  火车上我们已谈论过住哪里的问题。住又干净又容易找到的高档酒店太贵,不舍得花那个钱;住便宜的,又怕不干净;性价比合适的,这几天估计都爆满,近处可能也不容易找到。最后我们感叹说,要是有钱就不用这样为难了,直接找个五星级酒店住下就行了。圆圆虽然不会参与谈话,但她能感觉出我们的为难。她3岁时有过一次住小旅馆的经历,不知为什么就感觉到不舒服,连那里的床单都不肯碰一下,得我们抱着她睡着了,才能把她放到床上。所以她此时的问话其实也充满了忧虑,小小的心也在着急。
  她爸爸重新弯腰提起箱子,指着前面一幢高层豪华酒店,用夸张的口气说:“走,咱们住五星级酒店去!”圆圆惊喜,真的?看她认真了,我们笑了,赶快告诉她爸爸在开玩笑,我们还是就近找个便宜些的旅馆,凑合一晚上就行了0圆圆有些沮丧。①
  拉着箱子和她的小手,一边走一边注意哪里有合适的旅馆。路过刚才先生指的那家高档酒店时,看到门童穿戴整齐,彬彬有礼地给客人开车门,送客人进入酒店大堂,举手投足一副绅士样。圆圆眼睛里流露出羡慕的神情。我心里暗笑这个小家伙,就画个饼给她充饥,对她说:等你长大了赚好多钱,就住五星级宾馆好不好。这令圆圆很神往,兴奋地计划说:我长大了要赚好多好多钱,天天住五星级宾馆!我和她爸爸都笑了,说:“好,有钱了就天天住五星级宾馆!”
  圆圆忽然想起什么,问我们:“五星级宾馆里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啊?”
  我说:“有很干净的床,床单被单枕套都很干净,床睡上去很舒服。”
  这让圆圆有点意外,“这不和咱们家的一样吗,咱们家的床就又干净又舒服。”显然这个回答没满足她。
  我想想说:“还有很干净的卫生间,洗脸盆和浴盆都可以放心地用,不需要像小旅馆那样不敢用它的脸盆。”
  我的补充还是出乎圆圆的意料,但让她有些释然了。“咱们家的卫生间就干净,就可以放心地用……还有什么呀?”

  我又想想说:“有二十四小时热水,什么时间想洗澡都行。”
  圆圆立即又对比说:“咱们家也能想洗澡就洗澡,每天都有热水!”
  我笑了,是啊,怎么五星级宾馆里有的,咱们家都有呢!让我再想想。这时她爸爸接话说:“五星级宾馆的房间里还有冰箱,里面放着啤酒和饮料,想喝就喝。”
  圆圆一听,更惊讶了,“那也和咱们家一样呀,咱们家也有冰箱,里面也有啤酒和饮料,想喝就喝。咱们家冰箱里还有好多好吃的呢……还有什么呀?”
  我们再想想,也想不出什么新的东西了,就说五星级宾馆里有的差不多家里都有,也就这些了。圆圆这下完全释然了,她由衷地感叹一句:“原来咱们家和五星级宾馆一样!”
  我和她爸爸都笑起来。我说,“真是的,以前怎么没注意呢,原来咱们家和五星级宾馆一样。”
  圆圆由于这意外发现而兴奋,一脸欢喜,再也没有刚才的忧虑和羡慕的神情。她想进一步证实一下,就问爸爸:“爸爸,你说咱们家是不是和五星级宾馆一样?”
  爸爸这时也一脸恍然大悟,“嗯,是一样。原来咱们一直住在五星级宾馆里,我以前还不知道呢,幸亏让你给发现了!”
  圆圆被冻得红红的小脸蛋满是灿烂,她开心极了。这时我们走到一个门脸看起来还行的旅馆前,准备进去看看。圆圆这时看起来已很坦然了。自己天天住五星级宾馆,今天偶尔住一次小旅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用刚才的话逗她说:“你以后赚好多好多的钱,就可以天天住真正的五星级宾馆了,就不用来这种地方了。”
  圆圆说:“我不住五星级宾馆,就天天住在家里。”我问为什么,她说:“咱们家就是五星级宾馆,家里还有爸爸妈妈呢。”
  儿童简直就是天使,她的话是上帝教的。是啊,有什么样的豪华能比得上全家人快快乐乐在一起呢。房子有了爱才是家,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那就是置身人间天堂!
  台湾著名学者傅佩荣说: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
  所有的父母都在努力为孩子创造美好的生活,都想把家打造成孩子的幸福天堂。但多少人却把方法用错了,他们在使劲往家里搬东西的同时,不经意间把家的气氛搞坏了,让家动不动就变成了一个夫妻利益角斗场,一座冷冰冰的没有生气的宫殿。孩子本该拥有的幸福,在这样的家庭中不知流失了许多。
  我认识一家人,夫妻俩都是很不错的人,丈夫事业有成,妻子漂亮能干,有一个可爱伶俐的女儿。他们的生活本该有“五星级”的舒适,但他们却把好日子过成了“小旅馆”的档次。

  他们两口子之间并没有大的矛盾,彼此间也很在意对方,但就是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互相不对付,常发生争执,谁也不服输,总认为对方应该让步。在家庭经济还不太宽裕的年代,他们常常因为经济问题争吵;到家里买了轿车和两套房,物质条件已非常优越后,又因为教育孩子的观点不一样等事由争吵。总之,生活中有什么矛盾需要解决,什么就是他们争吵的原因。吵闹过后往往是冷战,一两个月不说话。产生过离婚的念头,但又没什么本质矛盾,彼此并不想真正离开,日子就一直在别别扭扭中过了下来。现在,他们人到中年,终于明白原来的争斗毫无意义,彼此关系大为改善,开始了新的生活,可孩子成长中坏的影响却已无法挽回。
  小女孩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一直生活得胆战心惊,她不知父母什么时候会吵架,变得神经质、敏感,不论在什么场合下,有谁说话声音稍高些,她就表现出惊恐。她从小就特别希望爸爸或妈妈有一方出差,因为那样家里就有几天平安了。在父母不断争吵和冷战中,现在这个女孩已上中学,她性情忧郁,脾气暴躁,成绩不佳,不自信,让父母头痛得要命。他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不能自立怎么办。他们现在更发奋地赚钱,仿佛想给孩子挣够一辈子用不完的资产。但无论赚多少钱,他们考虑到孩子的问题时都没有安全感,没有满足感。
  家庭生活中当然不可能没有冲突,俗话说天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好的家庭关系并不意味着只是一团和气。
  我和先生也经常会有冲突,但我们一般情况下会避开圆圆,在两人之间尽快把问题解决了。实在避不开,也要尽量克制自己,至少不让争吵吓着孩子。有时也会请圆圆出来主持公道,我们相信孩子的看法往往比较客观。我们很真诚地倾听她的看法,从孩子的视角来发现自己的问题。虽然她小时候常常“断案不公”,不自觉地偏向我,但这至少能让她爸爸意识到孩子的愿望,出于对她愿望的成全,他也会主动认错。而我对她爸爸也会经常让步,如果发现他气愤得厉害,或是为了尽快结束争吵,我就会把自己的“原则”和“理由”都抛一边,主动认错,向他和解。我们的争吵从来都是速战速决,绝不拖到第二天,不让压抑的气氛长时间地笼罩在我们的家庭里。父母的行为让孩子看到,人与人之间有些矛盾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以何种态度解决。
  婚姻是最深刻的一种人际关系,人性的真实、文化素养、价值观、爱的能力等等,都在这样一种关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是两个成年人合写的生命自传,是让他们最亲爱的孩子感受生活的幸福,体会生命的美丽,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启蒙教材。

  哪怕是离婚,只要理性和体面,也好过没完没了让孩子备受折磨的争吵。哲学家弗洛姆说:“当一个不幸的婚姻面临解体时,父母之间陈腐的论据是,他们不能分离,以免剥夺一个完整的家庭给孩子所带来的幸福。然而,任何深入的研究都表明,对孩子来说,家庭中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比公开的决裂更有害,因为后者至少教育孩子,人能够靠勇敢的决断,结束一种不可容忍的生活状况。”
  父母们常常想给孩子攒更多的钱,实际上多少钱都买不来孩子的快乐。财产今天损失了,明天可以找回来,但孩子的成长中的幸福感、教育机会一旦损失了,就永远找不回来了。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让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育的人,这才是父母所能给孩子最丰厚的、一生享用不完的财富。
  如果说家庭状态也可以像酒店那样标注级别,没有比和谐幸福的家庭气氛级别更高的了。房子可以小一些,家具可以旧一些,电器可以少一些,但爱和亲密一定要多——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
  我愿意把哲学家弗洛姆的另一段话引用在这里,和父母们分享:
  上帝答应给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的土地(土地常常是母爱的一种象征)被描写为“到处都流动着奶和蜜”。奶是爱的第一方面的象征,是关心和肯定的象征。蜜则象征着生命的甜蜜、生活的幸福和对生命的热爱。大多数母亲都能够给予“奶”,但只有少数母亲能够给予“蜜”。为了能给孩子以蜜,一个母亲不仅必须是一个“好妈妈”,而且必须是一个幸福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这种影响怎么说都不夸张。母亲对生命的热爱会像她的焦虑一样感染孩子。这两种态度都对孩子的整个人格有很深的影响。的确,人们可以在孩子们——以及成年人中间区别出哪些人只得到了“奶”,而哪些人则同时得到了“奶”和“蜜”。
  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
  特别提示
  ●房子有了爱才是家。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
  ●婚姻是最深刻的一种人际关系,人性的真实、文化素养、价值观、爱的能力等等,都在这样一种关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是两个成年人合写的生命自传,是让他们最亲爱的孩子感受生活的幸福,体会生命的美丽,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启蒙教材。
  ●哪怕是离婚,只要理性和体面,也好过没完没了让孩子备受折磨的争吵。对孩子来说,家庭中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比公开的决裂更有害。因为后者至少教育孩子,人能够靠勇敢的决断结束一种不可容忍的生活状况。
或许您还会喜欢: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重生发小
作者:佚名
章节:131 人气:2
摘要:1、楔子展子舒冷冷的看着阴霾的天空,灵魂已经完全超越了全身传来的剧痛。他的妻子宋晓苒脸色苍白的站在他身边,大声地尖叫着,周围的人也一片慌乱,像是在恐惧着什么。如果在平时,展子舒一定会搂住这个绝美的娇傲女子,轻声安慰她,毕竟他曾以为他是爱这个女人的。可现在,展子舒除了没法再动弹分毫外,更不能忘记的是那双本该纤细而柔软的手推在他身后的那个瞬间。 [点击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因为他是穷人的孩子,时常不公平的对待他,就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