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玩是儿童起于快乐、终于智慧的一种最佳学习效果。玩耍蕴藏着儿童的发展需要和教育契机。
我们早就知道智商一说,如今人们口中多了情商一词,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有玩商,也就是孩子对玩耍的参与及收获。
每个孩子都喜欢玩具,每个孩子都爱玩。虽然已做家长,但是我们一定还记得自己孩提时代玩耍时的样子。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放学后的黄昏是玩耍的最美好时光,书包往家里的炕上一扔,人刺溜就钻出了门。大家三五成群聚到一起,春天玩扔坑、推圈、踢毽子,夏天去河里抓鱼摸虾,秋天到广阔的田野里捕鸟,躲到稻草堆里捉迷藏,而冬天好玩的游戏就更多了,坐雪爬犁、甩陀螺、打雪仗、堆雪人……
一年四季,365天,几乎每天都要玩到星星露头,各家门口出现母亲的身影,响起回家吃饭了的呼唤,大家才玩兴未尽地散伙。
周末、假期要帮家里干农活。小学的时候,我干得最多的活是打猪草、拾牛粪、打柴火。猪草自然用来喂猪,牛粪卖了换回买笔和本子的钱,柴火自然用于生火做饭。虽说是干活,可是不乏玩的乐趣。挎着篮子邀约着伙伴一起去地里打猪草,你追我赶,边干活边唱着儿歌,任务完成了就把篮子找个地方放好,大家一起抓蚂蚱、扑蝴蝶、捉蜻蜓,直玩得一身土一身汗,才背上猪草回家。正是由于有了童年的丰富的玩耍生活体验,才有了今天东子的快乐教育理念。
想玩、爱玩、会玩,在传统中国人的眼睛里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最典型的解释就是玩物丧志。但是在儿童世界里,这套成人的逻辑并不管用。
想玩是理所当然,爱玩是天经地义。然而会玩就不那么简单了这要靠孩子自己的智慧。
会玩是儿童起于快乐、终于智慧的一种最佳学习效果。玩耍蕴藏着儿童的发展需要和教育契机。孩子从玩耍中学习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自发的探索,能够接受更多的环境刺激,有助于促进脑的发育,启迪智慧,使大脑技能得到充分发展,因而也就更聪明。
瑞士著名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孩子的玩耍要经历三个阶段:
1.练习性玩耍,在孩子出生后的两年内出现,这类玩耍的主要特点是对各种动作的重复再现。比如:一次次地把刚垒高的积木推倒重来,一遍遍地拖着小车来回走,乐此不疲。对幼儿来说,任何一种活动、任何一个玩具或材料,只要他还在不厌其烦地重复进行、反复摆弄,就意味着对他来说还有挑战性。
2.象征性玩耍,即模仿游戏,出现在幼儿时期,所获得的最主要的认知发展能力就是学会使用不同的象征。儿童常常模仿成人的活动,如过家家小医院商店购物等,装扮成想象中的角色。幼儿玩耍在象征性阶段正是想象力发展、社会性发展和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3.规则性玩耍,从孩子4~5岁开始出现,意味着规则意识的萌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已经会选择玩伴,变化玩的方式(选择玩的时间,改变玩的空间和环境,约定、协商玩的方法和规则等),他们不再局限于那些固有的游戏,而更喜欢创造新的游戏,不断拓展游戏的空间。
看来,一个玩字里的讲究还真不少,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一步步变得更会玩、更聪明呢?
答案只有四个字亲子共玩。爸爸只有多观察孩子,多为孩子创造游戏的氛围,多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才能引导孩子玩出智慧,玩出精彩!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一、要精心创设环境,鼓励孩子想玩
问100个孩子想不想玩,100个孩子都会回答你:想。但是这份想,有时候也会被你的期望、漠视和不耐烦所湮没,需要重新被唤醒。这时,家长要做的就是为孩子创设愉快的游戏环境。
首先,在环境布置上要综合考虑颜色、形象、声音等各个方面。其次,要为孩子提供可直接接触的环境,一个能让他尽情玩的地方,比如:沙坑、水池、攀爬工具、仿真玩具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创设玩的人际环境:常常与孩子一起玩耍,采用孩子最易接受的方式,使孩子对各种各样的游戏产生兴趣并投入其中。
二、要细心关注孩子,激发孩子爱玩
爱玩建立在孩子想玩的基础上,是外在主动性行为的体现。所以,家长必须先了解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最想玩的是什么,然后从中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和游戏,也就是关注孩子的活动需要,捕捉孩子玩耍的机会,并创设条件,提供刺激,诱发经验,使孩子在自身需要的基础上玩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爸爸千万不要代替孩子解决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给他充分的时间、空间和自由,让他自己探究,才会使他玩得更痛快、更持久。当然,如果能够跟随孩子的进展,巧妙地提供一些玩具或者故意设置一些悬念,会让孩子玩得更加投入。
三、要融会贯通,引导孩子会玩
探索是游戏的前奏,孩子爱玩,就是因为玩与探索密切相关。当孩子将他搜索到的东西糅合进游戏中玩的时候,就进入了会玩的境界。要做到这一点,爸爸就必须融会贯通地看待
玩把玩与孩子的健康发展联系起来,了解孩子游戏的需要及其所处的阶段,把握孩子好学、好动、好奇的特点,关注伴随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契机,在教育与孩子的发展之间建立平衡点,引导孩子在会玩中学习,在会玩中探索,在会玩中开出思维的花朵。
在与孩子游戏的过程中,爸爸可以与孩子一起探索,有意识地进行质疑、诱导和启发,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欣赏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的想象力、好奇心,以及对新鲜事物喜欢动手研究等有价值的探究行为。
游戏是孩子发展其人际关系最有效的途径。因此,鼓励孩子参加更多的结伴游戏和集体游戏,就是为孩子的情商加分。
会玩的孩子大多调皮好动。调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最初的调皮好动,是孩子独立自主的自然流露。在充满挑战的现代社会里,有创造力、想象力、有主见、有胆识的开拓型人才,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调皮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往往充满活力、有主见、富于创造性和聪明能干。因此,家长要正确对待调皮好动的孩子,不要因严加管束而泯灭了孩子的天性。
科学实践证明,2至6岁的儿童中,玩耍孩子的大脑要比不玩耍儿童的大脑至少大30%。因为,在玩耍的过程中,儿童要完成几十种与大脑思维活动有关联的动作,例如掌握平衡、协调心理活动、处理问题等。通过玩耍,孩子能增进识别物体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创造力,还能消除心理压力和恐惧感等。
所以,会玩的孩子一定是聪明的孩子。
|
目录 上页 下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