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 常怀感恩之心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生活是一面镜子,学会感恩,对生活时时保持微笑,生活也会还你以微笑。学会感恩的生活,宁静而祥和。
  在这里,我想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一艘载有数百人的大型轮船在海上失火沉没,许多人都失去了生命,只有90多人生还。乘客中有一个游泳教练来回游了十几次,在连续救起了20多个人后,因过度劳累双脚严重抽筋,而导致残废必须终身坐轮椅,他一直大叫着问自己:我尽力了吗?
  多年后,在他生日的那天,有人问他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他伤感地说:那次海难被我救起的20余人中,没有一个人来向我道谢。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恶。生活中,总会有许多事情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或喜,或忧。于是,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也就选择了过什么样的一种生活。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是对善待我们的生活所应有的回报。感恩,并不是宣扬一种消极的宿命论,而是一种积极的处世方式。生活是一面镜子,学会感恩,对生活时时保持微笑,生活也会还你以微笑。学会感恩的生活,宁静而祥和。
  一天,我在公交车上看到这样一幕:
  一个小男孩把座位让给了一位孕妇,没想到这位孕妇不但没正面看一眼小男孩,而且连句感谢话也没说,就心安理得地坐下了。男孩下车后问妈妈:
  为什么我让座了,那个阿姨不说声谢谢呢?
  我宁愿把那位孕妇的麻木行为看作是一时的疏忽,而非内心冷漠。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他绝不是为了换取一声感谢的话语才让座的,他的让座行为完全是心甘情愿的。从功利角度来看,一声谢谢,其实并无多少实际价值,然而,这声道谢又是无价的,因为它象征着对社会美德的认同。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谁都有窘迫的时候,有人肯在此时施以援手对被救者是一种帮助,对施救者也是一件乐事。
  中国有古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据历史记载,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费尽千辛万苦,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尽管后主扶不起,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古人尚且明白的浅显道理,为什么在我们今天看来却是如此地难以施行呢?为什么不断出现被救者冷漠绝情的声音?为什么知恩、报恩的声音越来越少?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台湾著名作家刘墉也在他的一篇励志文章中,劝勉一些年轻人要心存一颗感恩戴德之心,永存感恩之情。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

  感恩之心不是瞬间而就,不是偶然之为,而是来自从小的家庭教育。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一、要让孩子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至亲,如果对父母的关心、疼爱不会感恩的话,那么孩子对别人就更加不会懂得感恩,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因此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十分必要。
  当前的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
  在很多家庭中,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父母宠,外公外婆爱,爷爷奶奶亲,所有人只为他一人而动,家长把养育孩子当成自我情感的满足,给孩子处处创造优厚的生活条件,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认为是应该的,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想得到孩子的回报,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久而久之,很多孩子都认为得到的东西似乎是理所当然,爸爸妈妈所做的事情当然也是他们应该做的。使得孩子只要求别人关心、爱护、让着自己,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感激他人。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视之为掌上明珠,百般关怀,千般呵护,这是人之常情,也无可厚非,但是,如何才能使孩子不被这种溺爱宠坏,感恩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感恩教育要让孩子认识到别人为他付出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无论是父母抚养他们,还是老师教给他们知识,还是朋友给予他们友情以及其他人给予的帮助,这一切都是恩情。
  在知恩之后,即认识到从亲人、从他人、从社会那里得到多少恩惠,就当以更大的诚意和实际行动给予回报,而这种回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包括情感方面的回报,如有时是一声简单的道谢。要让孩子知道,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叫报恩,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对他人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也是一种报恩。孩子如果能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他们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二、让自私鬼远离孩子
  言传身教像春雨润物,浸润着孩子的心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生活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效,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夫妻之间的行为对孩子也有较大影响,所以即便是夫妻之间,也不要吝啬说一句谢谢。
  我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自私、蛮横,缺乏爱心,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只知道享受,不懂得给予。
  有一位学生,家庭比较困难,母亲是残疾人,常常生病,常年吃药,父亲只能靠干苦力勉强维持生计。由于中年得子,他们对孩子比较宠爱,可孩子并不能设身处地地为父母着想,穿着讲究,还不让自己的母亲在学校门口做生意,如果要做,就不能向别人介绍自己,更不能在校门口和他说话。有一次,这位学生的妈妈为他买了一双两百多元的运动鞋,可他居然嫌便宜,把鞋送给了同学,然后每天跟父母闹,吵着要重买。
  做家长的竭尽所有,用爱和物质为孩子铺设锦绣前程,但是由于我们在引导上的失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自私、怯懦、狭隘与麻木也随之滋生,面对任何事情,他们都不再有心灵的感动。
  现在的不少孩子在生活小事中,往往会流露出自私的苗头,而他们的父母对这些小自私鬼,多半报以宽容的一笑。那一笑就是说,谁让他是自己的孩子呢?面对这种情况,孩子们怎能走出自私的怪圈,学会从小主动地付出自己的爱呢?
  事实上,很多家长无私地付出了爱,可得到的却是亲骨肉的冷漠或者背叛,怎么不让人焦急和伤心?有的父母自己劝慰自己,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他长大了,学会独立思考了。可事实上,孩子的一些不听话行为,只是反映了他们更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而已。
  为此,父母要做的就是让你的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们也从父母的角度想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学会关心人、体贴人,并让朋友、家人感受到这种关心。
  三、给予孩子感恩的机会
  第一,家长要结合家庭生活中的点滴事情,让孩子体会到自己被关心、被爱护、被帮助,形成孩子积极的情感。家长要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不是保姆、书童、随从,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任务,为你做的很多事情是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你应该要懂得感谢。
  第二,重视孩子的情感体验,并给予孩子表达的机会。现在的孩子可以说很开放,他们可以大方地与班上同学开玩笑说喜欢你之类的话,却不会与自己的父母或长辈说,觉得说不出口,我觉得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家庭中没有这样的习惯和氛围,家长自己从不在孩子或自己父母面前表达自己的情感;二是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爱护,应该要感谢。所以,家长适时的引导和榜样作用至关重要。

  第三,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会感恩,从家中的亲人到朋友(包括自己的老师、同学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对你有帮助的任何人),从对一个人的感恩到对一件事或一个现象,甚至是大自然的某种美丽的景色,这些都是我们感恩的对象;从单纯的感谢开始到懂得感受到别人的关心牵挂并能给予回应,也是感恩和责任心的表现。家长自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必然会影响孩子,让孩子从小学会感谢父母、感谢自然、感谢朋友、感谢社会,一个不懂得感恩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世界也因此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漠。这样也会使得我们所处的社会更文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一个孩子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许多人为他付出过很多。而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几乎成了家里的中心,时间一长,许多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认为别人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而这样下去的结果会使他们缺少爱心,缺少责任感。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我认为做人才是第一重要的事。
  在此,东子想提醒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你们在为培养孩子的智商努力时,也要注重他们情商的培养,教孩子学会感恩,学会爱与被爱,学会爱与同情。
  行文至此,本该可以打住,可我突然想起去年那个感恩节(2008年11月27日):
  那天,女儿依依依然是快快乐乐地放学回家,而后吃饭、看电视、看书,在要上床休息
  时,她收到了一条短信,看过短信,她迅速地拿起床头的日历牌:啊,老爸,抱歉,我都忙忘了,感恩节快乐!现制作礼物(此前,她送我的礼物大都是她自己制作的)来不及了,她拿了一个香蕉扒开恭恭敬敬地递到我面前,我无限幸福地把孩子揽在了怀里。
  东子愿天下的所有家长,都能拥有这样的幸福。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货币战争3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0
摘要:当我围绕着美国与欧洲的货币历史展开研究时,一条脉络日益清晰起来,那就是,货币发行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权力之一。对这一关键权力的觊觎和争夺,贯穿了整个欧美近代史。从这一视角去观察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风云变幻,将会得到一种类似X光透视的效果。原来,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利益分配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货币发行。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0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0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超越自卑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之—"自卑情结”似乎已经驰名于世了。众多学派的心理学家都采用了这个名词,并且按他们自己的方式付诸于实用。然而,我却不敢断定:他们是否确实了解或正确无误地应用这个名词。例如:告诉病人他正蒙受着自卑情结之害,是没有什么用的,这样做只会加深他的自卑感,而不是让他知道怎样克服它们。我们必须找出他在生活风格中表现的特殊气质,我们必须在他缺少勇气之时鼓励他。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0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跑步圣经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前言:一本别开生面的书本书的目的首先是要把你引入一个不同寻常的跑步运动的世界,其次是要改变你的生活。如果你还没有跑步,本书将向你展示如何使自己变得健康愉快起来,而达到你从来没有想象过你能达到的程度。不管你的身体如何虚弱、肥胖、衰老、难看,也不管你曾经多少次地尝试过其它运动项目而无济于事,本书都能使你变得象上面所说的那样愉快。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迷航昆仑墟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我住的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应该算是一处“凶宅”。倒不是说这屋里死过人,或者发生过什么凶杀案,而是这周围的一片地区,时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怪事,比如人员失踪、车祸事故、目击UFO、没有发射源的“幽灵电台”,更有种种没有办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好像是受到了某种诅咒,噩运始终纠缠着这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发生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在后面我会陆续讲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