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 守护孩子的心灵世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没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态的孩子,就像没有发动机的汽车,没有中央处理器的电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对健康有了一个全新、全面的认识。大部分人都意识到,仅有健康的身体并不是真正的健康,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健壮的躯体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是健康人。在培养孩子方面也是如此,培养孩子成才,不仅仅是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优异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否则,孩子的身体再好,学习成绩再优秀,也难保其成为人才。没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态的孩子,就像没有发动机的汽车,没有中央处理器的电脑。
  无论你是谁,请细心呵护孩子的心灵,因为孩子再小,也是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细心呵护孩子的心灵,你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我们越是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就越能体会到这样一条真理:在影响儿童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
  孩子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是独特的,父母要用心地去关注、去深入孩子的心灵,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用孩子的情感去体验,用孩子的兴趣去爱好!你会发现,孩子的内心是一个多么丰富多彩的世界!他们渴望被爱,渴望尊重、理解、信任,更渴望得到赏识和认可。父母要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并且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孩子的每次成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积极地表扬和鼓励。
  我们中国的大多数家长只是一味地盯着孩子的分数和名次,和孩子交流的话题也只是学习、学习、学习。孩子放学回来的几句问话无非是:
  今天学啥了?什么时候考试呀?考多少分啊?第几名啊?读小学三年级的小丽放学回来,高兴地举着98分的试卷给爸爸看。
  才考98分?有没有考100分的?爸爸接过试卷问。小丽低声地说:
  有。瞧瞧人家!你怎么就考不到100分呢?真笨!望着爸爸失望和生气的样子,小丽的心里像浇了一盆冷水。
  这不是特例。
  很多的家庭教育重智育,轻德育,成绩好就是好孩子,忽视孩子的心灵需求是教育中的一大盲区。健康的心灵是孩子成长的最大财富。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需要大人用理解、肯定与鼓励去呵护。其实,小丽只不过想得到爸爸的一两句夸奖与鼓励,可面对孩子递过来的试卷,父亲却完全忽略了孩子的心灵需求,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甚至用

  笨来评价自己的孩子。殊不知,这种情绪化的语言在孩子心中是最严厉的判决,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抹去的阴影,甚至影响其一生的成长。试想,父母都认为孩子笨了,孩子自己对人生又能有多高的期望呢?
  写到这里,我想起看过的一则故事:
  有个孩子出于好奇,有一天把家里养的一只鸽子杀了,为的是想看看它肚里究竟有什么东西。他的爸爸并没有呵斥或责打孩子,而是耐心地教育孩子不应杀害无辜的生命,应该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同时让孩子就鸽子的内脏器官画一张解剖图。多年以后,当这个孩子成为一名生物学家时,他说,正是爸爸呵护心灵的教育,才有他今天的成就。
  面对孩子犯下的错误,这位爸爸没有盲目地追究孩子的责任,而是因势利导,既理智地呵护了孩子的心灵,又使孩子从中受到教育、学到知识。好奇和顽皮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当孩子闯祸的时候,需要的是像这位爸爸那样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而不是用粗暴的言行去伤害孩子的心灵。
  这位爸爸就是孩子心灵的保护神,可与之相悖的是心灵暴力。这是一个新名词,但却不是新鲜事,心灵暴力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而又未引起重视的问题。它是指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的、身体伤害以外的暴力行为。在我们身边,发现不少孩子都曾受到过各种形式的心灵暴力,致使很多青少年无端端地生活在自卑和焦虑中。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一、不威胁恐吓孩子
  用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时常常采用的一种错误方法。家长往往认为孩子小、不懂事,讲不通道理,就采用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以图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如孩子吵闹、不肯睡,家长就说鬼怪来了,赶快把眼睛闭上;或把孩子关到黑漆漆的房间,以表示对他不听话的惩罚。
  这种方法破坏了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和依赖,使其胆小怕事,甚至导致恐惧症或者焦虑症;还易使孩子模仿这种行为去骗人、吓唬人,以强迫对方答应自己提出的不正当要求。
  二、不可轻视孩子
  很多家长在责备自己的孩子时,总是会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家小孩的优点进行比较,看到别的孩子取得了好成绩或是获得了什么奖,于是就骂自己的孩子:
  你怎么什么都不行?你要是有某某一半优秀就好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可爱之处,都是可以发光的金子,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否则,只顾说孩子的缺点,只能让他们变得自卑,甚至连原来的优点都失去。因此,家长首先要给予孩子一颗自信的心灵,没有自信的孩子,不会有改变缺点的力量。

  三、不要期望过高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容易出现家庭超前教育的浮躁心态,往往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强行让孩子朝着父母希望的方向发展。比如用成人或者天才、神童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不停地让幼小的孩子学这学那,然后对孩子说,为了你,我们牺牲了许多时间,花了大把的钱,你不好好学习,就没脸来见父母了。
  对于一个正在成熟和发展中的青少年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沉重的包袱,孩子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时,会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
  四、不能羞辱斥责
  常言道童心不可辱,不过,当孩子犯错误、做错事后,不少家长喜欢用难听的话辱骂孩子,这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还造成了亲子间的隔阂,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许多孩子干脆
  破罐子破摔,失去进取心。
  家长总是不忘给自己的孩子做饭、买营养品,精心呵护孩子身体的成长,却忘了孩子心理的发育也需要精心栽培。不断积累的情绪问题会和青少年的智力一起发展,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让他们迷失。情感上不健康的青少年,无论智力多么超群,也不可能快乐。
  我们要像呵护荷叶上晶莹脆弱的露珠一样呵护孩子的心灵,作为爸爸及孩子身边其他的成年人,每一句激励性的话语,都会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们的尊严受到极大的伤害。因此,我们关注的不应只是孩子的外在表现,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呵护孩子的心灵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
  一直开朗活跃的众众小朋友今天早上居然不肯上幼儿园了,自从进幼儿园以来,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在她身上发生过。她一直是女孩子们的领袖,在游戏中,她总是扮演着有威望的角色,她的眼神里总流露着自信、神气的光芒。但今天早上,奶奶已经送她到教室门口了,她却一定要跟着奶奶办事情,不愿上幼儿园,来的目的是向老师请假。奇怪,这样的事情应该不会发生在她身上的,这是怎么了?看着她这么坚决的神情,父母也无能为力,只好作罢。等空下来时,爸爸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昨天去幼儿园接孩子时,众众曾向爸爸说起一件事。午睡期间,两个老师悄悄地谈论班中的孩子:有的是乖巧伶俐,有的是傻得可爱,有的是聪明智慧等等。说到众众小朋友,她们两个老师一致认为,她脑袋灵花头多,其中一个老师还加了一句:只可惜这个孩子长得太丑了。殊不知,这时孩子们差不多都醒过来了,只是他们都躺在床上没有声响而已,那么每一个孩子都听到了老师自以为是的高见,当听到老师在说自己时,孩子会没有感觉吗?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自尊心很强,她还会在第二天开开心心地上学吗?

  想到这里,爸爸恍然大悟。孩子再小,也已经是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了。设想,有人在我们的面前用刺耳的语言直直地说我们,我们会怎么想?我们现在要怎么做才能去抚慰她的心灵?为此,爸爸真费了不少脑筋。为了帮孩子重新树立起自信,他告诉众众每个人的审美眼光不同,众众其实很漂亮,特别是在爸爸妈妈的心目中。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较强,孩子与家长的冲突应多在家长身上找原因。我们做家长的,为什么总是心浮气躁,对孩子严格得近乎苛刻?是的,孩子的学习让我们揪心,孩子的前途也似乎只有考学一条出路;我们大人很辛苦很无奈,工作上的竞争与压力让我们透不过气来;我们完全为他好,孩子不理解、不体谅我们。
  然而,我们设身处地为孩子想过没有?他们是需要爱与温暖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的尊严和想法。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我们的附属物。我们却过分地认为孩子是自己亲生的,自己怎样教训都不为过,反正我是为你好,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我们甚至连方式方法都不注意。
  有多少时候,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出了问题,我们烦躁,我们心里不安,我们工作生活不如意,却把这一切都惩罚在孩子身上,这公平吗?我们自己不成熟,教育孩子,我们有资格吗?孩子的心理出了问题,我们愈发责怪和厌弃他,形成恶性循环,终无了时。今天孩子不成器,是过去我们教育失误的累积;明天孩子前程如何,有待我们今天的努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没有作为,怎能苛求孩子成龙成凤?奢望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那是极端自私的,更会扭曲孩子原本健康的心灵。
  我们做家长的,尤其是一家之长的爸爸,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以一颗平常心待人与处世。自己冷静下来,才能正确面对孩子,呵护好孩子的心灵,处理他们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孩子才会少走弯路。
或许您还会喜欢:
苏肉难寻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来,介绍一下,我叫苏栩,大家都喊我苏苏,孤儿一个,一个很冷很冷专业的稍微大龄的女硕士生,近来有点花痴倾向。不能怨我,孤儿院的老院长成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的教导我说:“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老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背锄禾日当午了,你要抓紧时间,在学校里找一个男朋友,将来一起在北京工作……”老爹的训话都是从我背锄禾日当午开始,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2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2
摘要: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学习一件事情,就是不回头,只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人生每一步行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这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不是这样呢?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陕西、甘肃发生了里氏6.5级到7.0级的余震。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1
作者:佚名
章节:121 人气:2
摘要:2006年夏,正当美国房地产泡沫如日中天之时,我对即将来临的金融海啸已深感忧虑,《货币战争》一书正是在这样一种不安和焦虑之中诞生的。在我看来,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1971年以来的美元体系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这就是全世界的货币大厦事实上建立在美国的债务沙滩之上,而美元的债务本位既不可能稳定,也不可能持续,随着世界经济总吨位的增长,美元地基已在沉陷,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厦将倾的危机。 [点击阅读]
曾许诺
作者:佚名
章节:90 人气:2
摘要:神农国位于大荒最富饶的中原地区,是大荒中人口最多、物产最富饶的国家。在神农国的西南,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毒虫瘴气、猛兽凶禽横行,道路十分险恶,和外界不通,被视作蛮夷之地。这里居住着九夷族,九夷族的习俗和外面的部族大相径庭,十分野蛮落后,被神族列为最低等的贱民,男子生而为奴,女子生而为婢。 [点击阅读]
最美的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多年以后我们终于相逢,眼前的你一如梦中,而我仍是你眼中的陌生人。被麻辣烫的电话吵醒时,正在做春梦。梦里我二八年华,还是豆蔻枝头上的一朵鲜花,那个水灵劲,嫩得拧一下,能滴出水来。我站在操场边看他打篮球,篮球打偏了,滴溜溜地飞到我的脚下。他大步跑着向我冲来。白色的球衣,古铜的肤色。头发梢上的汗珠,随着奔跑,一滴滴飞舞到空中,在金色阳光照射下,每一滴都变成了七彩的宝石,我被那光芒炫得气都喘不过来。 [点击阅读]
激荡三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72 人气:2
摘要: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2006年1月29日,中国春节。写于38000英尺高空,自华盛顿返回上海。说来新鲜,我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穷,年年有,月月有,报刊上连篇累牍,而后才又发现,他算不得真英雄。 [点击阅读]
股票作手回忆录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刚从中学毕业就工作了,我在一家股票经纪行里做一名记价员。我在学校学习了三年的算术,对数字很敏感,我的心算尤其出色。我的工作是把股票最新成交价格写到客户室的大木质报价板上。有一个客户经常坐在行情收报机旁高声报出最新价格。我并不会觉得他报得太快,总能记住这些数字,一点问题也没有。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自序从今天起,做强大自我的主人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困惑于人类心理的这些现象:为什么一个有权或有钱的人,要去羞辱一个弱者?为什么一个人?仅因为没钱,就被众人贬损,活得屈辱不堪?为什么一个人因为在心理上对一些事情无法承受,就发疯甚至自杀?如今,人类早已走出了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笔下的原始丛林,在这个原始丛林里,人对人是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