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 学习方法重于条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孩子由于年龄不大,自控能力和计划协调能力较差,因此,爸爸与孩子一起协商每一阶段的学习安排非常必要。
  学习是一种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的认识活动。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要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最佳学习方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仅依赖于孩子自身的探索、教师的辅导,也需要家长的参与。因为父母比任何人都了解孩子的兴趣与个性,更有可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来。通过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应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法国著名心理学家贝尔纳说过:
  良好的方法可使我们发挥天赋和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曾有一位焦急的爸爸来心理诊所向我道出了心里的苦衷:自从孩子到了小学四年级以后,我们给他装备了最好的学习条件,从复读机到电脑,还有大学生家教,孩子也蛮用功的,常常到深夜还要看书,但成绩却没什么进步,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我具体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后,较肯定地回答了这位爸爸:问题就在学习方法上。许多情况下,方法比复读机、电脑和家教还要重要。
  对于孩子来说,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机械练习也能掌握大量信息和知识,形成某种技能,但是如此学习,一来因为方式单一、机械而使学习行为变得枯燥、乏味,没有趣味性,久而久之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二来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加大学习压力,孩子感受不到快乐;最重要的一点,如此获得的知识,常常因为孩子不懂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成为死知识、没有用的知识。比如,一个孩子能够熟练进行四则运算,可是爸爸让他帮忙算算家里采购的账,他却算得一塌糊涂。如此,我们能说孩子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的知识了吗?
  所以,在引领孩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爸爸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教孩子记住多少东西,而是教给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要重视对孩子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能力的培养。要给孩子学习的金钥匙,也就是不仅仅是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依依在最初认知的时候,我们也走过一段弯路。那个时候妻子也热衷于教依依背诵一首又一首唐诗宋词,热衷于教孩子认大量的字等等。后来我及时纠正了这种单纯积累信息的教育思路,逐渐培养她的学习能力,传授给她学习方法,现在回头总结我们引领依依走上学习之路的感受,我觉得以下几点不该忽视。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一、帮助孩子确定正确的学习目标
  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目的不是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拥有知识,为了自我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孩子进行有目标的学习,学习才会充满动力。有人拿终日绕着磨盘转的驴子和走万里路取经的马对比,驴子和马走的路程大抵相等,因为两者每天都没有停止过频率相同的脚步,但是马因为有明确的目标,每天按照既定的方向前进,所以走出了广阔的世界;而驴子终日围着磨盘打转,永远也走不出那个狭隘的天地。为了考试而学习,就如同被蒙上眼睛绕着磨盘转圈的驴子,而为了获取知识和自我发展而学习,就是那匹取得真经的马!

  我在读了6年书离开学校后,参军到了部队,感受到自己文化水平低的苦恼,于是确立了自学扫盲的目标。因为有这样的目标支撑自己,军旅三年,我每天都在学习,自然成绩也是日日累积。而大部分战友,时间都在懈怠中耗费掉了,三年后复员回乡,参军前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似乎没有什么长进和收获。
  这让我深切感受到,学习的过程中,首要的一点就是要确立目标,而且是明晰、科学的目标。
  现在,在依依的心目中,写作文不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评语和高分,而是为了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学英语不是为了考试时流畅地填写答卷,而是为了日后可以轻松阅读英文和用英语交流;做数学题,不是为了如何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以应对越来越多的习题和试卷,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锻炼自己思维的缜密性,解决日常生活中时常要遇到的数学问题。
  所以,在依依眼里,学习是一件让自己受益无穷的事情,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此学得有力量有干劲。
  二、培养孩子科学的学习习惯
  有人曾采访几位********获得者,问他们:获得********,您首先要感谢什么人?大家都认为他们一定会说出他们导师的大名,可是几位获奖者一致认为,应该感谢幼儿园的老师和自己的父母。因为是作为启蒙老师的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培养了他们讲卫生的习惯、对人讲礼貌的习惯、诚实勇敢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知错就改的习惯。
  这些习惯是他们一生中最大的财富。没有这些习惯,他们是不可能走向成功之巅的。
  孩子由于年龄不大,自控能力和计划协调能力较差,因此,爸爸与孩子一起协商每一阶段的学习安排非常必要。每天复习些什么内容,在什么时候起床和就寝,甚至休闲时间作何安排都是学习计划可以考虑的内容。除此之外,爸爸还可以对学习计划完成的情况进行检查,这样既可以和孩子在这一时间回顾学习情况,检查学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以在轻松和谐的气氛里配合孩子制定新的学习计划。爸爸虽然不是教育专家,但通过参与孩子学习计划的制定过程,也可对孩子学习情况获得比较全面的了解。
  一些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才作用非同一般。学习亦是如此。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依依初做小学生的时候,我告诉她,每天晚上睡觉前要整理一下书包,把要用的课本和练习本按照第二天上课的课程表顺序摆放好,装进书包,最后再检查一下,看有没有忘记装的东西。做好这一切之后,再去休息。依依每天坚持睡前整理书包,逐渐就养成了习惯。

  有一次依依边装书包,边感慨:爸爸教我的这个做法真好,每天上学后,总会听到有同学在那喊:哎呀,我忘记带作业本了!
  哎呀,我的数学书放哪了?还有啊,上完一堂课,我只需要探手到书包里固定的位置,抽出下节课需要用的书和本子,摆放在课桌上就可以了。好多同学却要把书包翻个底朝天,才能找到想找的东西。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习惯,但依依从中受益匪浅。我还引导依依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前读30分钟书的习惯,还有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及时归纳整理学习笔记的习惯。
  三、给孩子提供在实践中学习的机会
  也就是说要有实学的意识。有人想成为演讲家,于是乎买来一摞子一摞子的理论书籍,潜心研究如何演讲,结果理论知识、要领、须知掌握了一大堆,可是从未张嘴演讲过,所以他永远也成不了演讲家。
  学习亦然。在实践中摸索获得的经验和技能,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经验和技能,才会真正运用于工作中、自我发展中。因为知识不仅仅是知道和牢记,更重要的是要运用,要化做生产力。发明家爱迪生,如果从文凭和学历来说,他不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是他所掌握的知识是有效的、灵活的知识。
  一次,爱迪生把一个电灯泡的玻璃壳交给他的助手,要他计算电灯泡的体积。由于电灯泡不是规则的圆形,这位助手算了一个上午也没有算出来。爱迪生从外面回来时,看见助手仍然在一大堆公式和数据中苦苦思索。他见到爱迪生后,表示抱歉,并解释由于电灯泡不规则而没有完成任务。爱迪生笑了笑,什么也没有说,接过助手手里的电灯泡壳,在里面注满了水,然后倒入一个形状很规则的玻璃杯中,结果出来了,助手恍然大悟。由此可以看出,知识不是公式、定理和书本现成的答案,而是我们如何运用它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尝试着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并在实践中收获更多知识。
  四、要对孩子因材施教,引导孩子因材而学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既然是独立的个体,自然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所以,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引导孩子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这个工作只能由我们家长来做,我们不要指望学校会对孩子因材施教。虽然现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因材施教的口号越喊越响,但其实在中国没有一所学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道理很简单,一个班多则六七十个孩子,少则也有二三十,而一个老师往往要教两三个班的课,至少要面对一百多个孩子。即便老师有心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孩子的个性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也会因为精力、时间等因素的不允许,而难以尽这份心。所以,老师只能给所有的孩子同样的教育、同样的关爱。

  也因此,孩子在学校里,接受着整齐划一的教育内容,被统一的标准、统一的程序、统一的步调培养着,就如工厂流水线上一模一样的产品中的一个,丝毫没有了自己的个性。
  事实上,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爱好和特点,每个孩子都有不同于别人的长处,在学习上也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基于种种不同,每个孩子的学习方式也不会一样。从我国学校教育教学的情况看,学生最常用的方式是上课专心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主要是书面作业),期中和期末顺利通过考试,取得好成绩。可以说,这样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但是,这种方式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孩子的,所以尽管是同一个老师,按照同一种方式、统一的进度来教授孩子,可是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却不尽相同。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人物,由于学习方式和学校统一的教育方式存在差异,曾经在学习上遇到严重的困难。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因为口吃而导致阅读困难,再加上他异常好动,所以曾被归入
  学习最差的学生行列,甚至还被强制参加学校专门为差生组织的英语补习班学习;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上学的时候7次考试不及格,老师说他只会做白日梦,不会学习;而爱迪生在学校里,更是不受欢迎的学生,在班里的成绩总是最差的。
  可是这些被认为是差等生的人后来都成为成绩卓越的成功者,这说明他们并不真的就愚笨,就不是学习的料,只是因为学校的教育模式不适合他们。但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的时候,他们很快就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也很快有了建树。
  所以,如果我们的教育者能够注重因材施教,对每个孩子都施以适合他的教育方式,并教会孩子因材而学,那么每个孩子都会拥有自己擅长的技能,都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我女儿范姜国一的成长或者成功,正是因材施教的结果。因为孩子从小就表现出语言方面的天赋以及对文字的兴趣,所以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在这两方面的能力。而且在其他学科上,我们也通过仔细观察和了解,用适合孩子的方式引导她进行学习,所以孩子的学习效率很高。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爸爸要帮助孩子寻找学习方法,使之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然后根据孩子的特质,有针对性地加以科学引导。
或许您还会喜欢:
握在手里的星星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01她什么时候变成一个胆小鬼了?明晓溪托着下巴坐在咖啡厅里,望着倒影在玻璃上的自己静静发怔,轻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她……可能是第一个敢光明正大翘课的高中生吧。不过那有什么?明晓溪骄傲地笔直坐起,挺起胸部,昂起头,她可是天下第一的明晓溪!才怪!一个小小的声音说道。明晓溪整个人缩进椅子里。原来什么无往不胜,天下第一都是她自己在骗自己,她应该是没心没肝没肺没良心无情无义的胆小鬼明晓溪才对。 [点击阅读]
激励孩子一生的88个励志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1章走下去,你还有双完美的脚2010年10月10日晚上,中国达人秀总决赛圆满落幕,断臂青年刘伟凭借一曲钢琴合唱《you’rebeautiful》夺得总决赛冠军。1987年出生的他,从小便热爱足球,希望长大能成为一位职业球员。可是,10岁那年,一场噩运突然降临于他身上——因和伙伴们玩捉迷藏而被电击,失去双臂,成为一残疾人,从此足球之梦与他失之交臂。 [点击阅读]
燃烧的卡利姆多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传说,全身披着金属盔甲的创世神泰坦创造了美丽而富饶的艾泽拉斯世界。整个世界,是由与其同名的艾泽拉斯大陆以及卡利姆多、诺森德、奎尔萨拉斯、洛丹伦、卡兹莫丹这几块大陆和位于世界正中的大漩涡附近的安德麦尔群岛构成,各式各样的生物分散其间,除了人类以外,世界上还分布着不少的智慧生物。其中,既有以神奇魔法能力见长的高等精灵与娜迦族,还有擅长机械科技的矮人与地精一族,更有体能超群的巨魔与牛头人部落。 [点击阅读]
穷爸爸富爸爸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这就是你所需要的学校真的让孩子们准备好应付真实的世界了吗?“努力学习,得到好成绩,你就能找到高薪并且伴有很多其他好处的职位。”我父母过去常这么对我说。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供我和姐姐上大学,觉得这样我们就有了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第五项修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赵耀东人类的历史于本世纪最后的十余年中,起了巨大的变化——象征世界两极化的柏林围墙于一九八九年倒了,东欧各国政权的变化速度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由两大强权领导的民主和集权对垒的局势不再。于全球各地崛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突破既有国界的限制,代替传统政治势力,成为主导世局的力量。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身体语言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对美国人而言,图中的手势意味着“好,不错”;而对意大利人来说,这表示“数字一”;日本人则认为这个手势代表的是“数字五”;不过,在希腊人眼中,这表示“去你的”;而在中国则表示“很棒”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走进一间熙熙攘攘的房间之后,不用几分钟,他就能准确地描述出房间内各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此时此刻的感受。 [点击阅读]
遇见未知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自序活出你想要的人生有个男子一天下班的时候,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暗巷,看到一名女子在仅有的路灯下找东西。她非常慌张、着急地在找,让这个男子不禁停下脚步,想助她一臂之力。“请问你在找什么?”男子问。“我的车钥匙,没有它我就回不了家了!”女子焦虑地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