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海伯利安的陨落 - 第十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六章
  现在,警报声比比皆是,中央广场的高空中都是安全掠行艇。打手在上层,在糊掉的走道远侧四处寻找掩护。有两个突击员,使用升降包掉了下来,紧紧跟在我身后向阶梯上爬。我没有转身。每走一步,我必须抬起我直挺挺的无力的左腿。我知道我背上和两肋已经严重烧伤,到处都是弹片的伤口。
  掠行艇呼啸、盘旋,但是没有停在神殿的阶梯上。炮火在中央广场上不停回响。我听见身后金属鞋的脚步声,在急速朝我扑来。我费尽力气又迈了三步。上面二十步的地方,不可思议的遥远地方,伯劳主教正站在一百名神殿牧师中间。
  我又迈了一步,低头看着乔尼。他睁着一只眼,抬头望着我。另一只眼紧闭,满是血污,满是肿胀的组织。“没事的,”我轻轻说,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头盔也不见了。
  “没事的,我们就要到了。”我又使尽力气迈了一步。
  那两个穿着明亮黑色战斗装甲的人拦住了我们的去路。两人带着的面甲都掀了起来,上面一条条偏转痕,两张铁板无情的脸。
  “婊子,放下他,也许我们会给你条活路。”
  我疲惫不堪地点点头,太累了,再也迈不了一步路,太累了,什么事也不能做,但是我仍旧站在那,双手抱着乔尼。他的鲜血滴在洁白的石头上。
  “我说,把这狗娘养的放下……”
  我射中了他俩。一个正中左眼,一个右眼,我手里握着父亲的自动手枪,一直摆在乔尼的身体下面,从未举起来过。
  他们倒了下来。我又迈了一步。然后再一步。稍稍喘口气,抬起脚再来一步。
  阶梯顶端,穿着黑袍红袍的那群人朝两边分开。门道非常高,也非常暗。我没有回头,但是我能听见背后的喧嚣,我知道中央广场肯定挤满了人。主教陪在我边上,伴着我走人大门,走人那片朦胧。
  我把乔尼放在凉爽的平地上。袍子在我俩边上瑟瑟作响。我拉掉自己的装甲,然后扯着乔尼的。那装甲有好几处粘在了他的身上。我用我仍旧好使的手碰了碰他滚烫的脸颊。“对不起……”
  乔尼的头微微动了动,他睁开眼睛,举起剩下的那只左手,碰了碰我的脸颊,我的头发,我的脑后。“芬妮……”
  我感觉到他在那时死了。我也感觉到他的手摸到神经分流器,涌过的一股电流,随着约翰。济慈曾经拥有的东西和将要拥有的东西猛地进入我,我感觉到这股电流的白亮暖意。这几乎……几乎就像是两夜前他在我身体内的高潮,那湍流,那悸动,那突然的暖意,那之后的寂静,还带着感情的回响。
  我把他慢慢放到地上,任侍僧把他的尸体带走,把它带到外面,给人群看,给当局看,给等着想知道结果的人看。
  我任他们带走了我。
  我在伯劳神殿的疗养所待了两星期。烧伤治愈,疤痕除去,异金属挑去,皮肤移植好,肌肉重新长好,神经重新编好。而我依旧伤痛不止。
  所有人都对我没了兴趣,除了伯劳牧师。内核确信乔尼已死;他在内核中的踪迹无处可寻了;他的赛伯体也死了。
  当局记下了我的笔录,吊销了我的执照,尽全力把事情摆平了。环网新闻报导说,渣滓的一层蜂巢的黑帮发生了火并,搅到了中央广场里。有好几个黑帮成员和无辜的旁观者死于非命。其中还包括警察。
  一周前,消息传来,说霸主允许“伊戈德拉希尔”载着朝圣者到海伯利安附近的战区去。我用神殿里的远距传输器传送至复兴之矢,然后花了一小时时间,在那独自翻寻着档案。

  文件是通过真空挤压保存着的,所以我没法碰触到它们。笔迹是乔尼的;我以前见过他写的字。由于年岁久远,纸张泛黄,脆弱不堪。我找到了两段文字。第一段写道:白天消逝了,甜蜜的一切已失去! 甜嗓,甜唇,酥胸,纤纤十指,热烈的呼吸,温柔的低音,耳语,明眸,美好的体态,柔软的腰肢! 凋谢了,鲜花初绽的全部魅力,凋谢了,我眼睛见过的美的景色,凋谢了,我双臂抱过的美的形体,凋谢了,轻声,温馨,纯洁,快乐——这一切在黄昏不合时宜的消退,当黄昏,节日的黄昏,爱情的良夜正开始细密的编织昏暗的经纬以便用香幔遮住隐蔽的欢悦:但今天我已把爱的弥撒书读遍,他见我斋戒祈祷,会让我安眠。(这首诗是济慈写给芬妮的,名为《白天消逝了,甜蜜的一切已失去! 》)
  第二段文字的笔迹非常狂野,那纸张也更为粗糙,似乎是匆匆忙忙在记事本上乱涂乱画而成的:这生命之手,温暖能干,诚挚欲攫取,但若身处冰冷寂静之坟茔,这冰手仍欲去,白天多寒峻,梦夜多凄苦汝欲汝心血不流,甘愿让我红色血脉再次流。
  汝内心平静我能见,我把你紧紧拥在手。(这首诗也是济慈写给芬妮的,名为《生命之手》。)
  我怀孕了。我想乔尼是知道的。我不太确定。
  我怀了两次。一次是怀了乔尼的孩子,另一次是在舒克隆环中怀有了他的记忆。
  我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是否有意要联系起来。孩子还有几个月才会生下来,而几天之后,我就会去面见伯劳鸟。
  但是我清楚地记得那几分钟,当乔尼伤痕累累的尸体被带出去面对众人后,当我被带走送去治疗前。他们都在那,站在黑暗之中,许许多多的牧师、侍僧、驱魔师、守门人、信徒……他们开始异口同声地吟唱,就在那伯劳鸟的旋转雕像下的红色朦胧中,他们的声音回荡在哥特式的拱顶之下。他们所吟唱的是仿若如下这些话语:“赐福于她,赐福于我们救世主的母亲。
  赐福于我们赎罪的工具,赐福于我们创造物的新娘,赐福于她”。
  我伤痛难忍,震惊异常。当时,我毫不明白。现在,我也不明白。
  但是我知道,时机来临,伯劳鸟到来之时,我会和乔尼一起面对它。
  时近深夜。缆车行驶在群星和冰霜之间。这伙人坐在那,个个沉默不语,只有缆绳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过了许久,雷纳?霍伊特对布劳恩?拉米亚说:“你也带着十字形。”
  拉米亚盯着牧师。
  卡萨德上校朝女人靠过来。“你觉得海特?马斯蒂恩是那个跟乔尼讲话的圣徒吗? ”
  “很有可能,”布劳恩?拉米亚说,“我不知道。”
  卡萨德盯着她。“是你杀了马斯蒂恩吗? ”
  “不是。”
  马丁?塞利纳斯伸伸懒腰,打了个呵欠。“离日出还有几个小时,”他说,“你们谁想睡个觉? ”
  不少人都在点头。
  “我不睡,我来站岗,”费德曼?卡萨德说,“我不累。”
  “我陪你。”领事说。
  “我来热点咖啡。”布劳恩?拉米亚说。
  当其他人睡着,瑞秋在睡梦中发出轻轻的咕咕声,他们三人坐在窗边,望着夜晚高空的群星在远方发出冷冷的光芒。
  第六章时间要塞矗立在伟岸的笼头山脉的极东边缘:由一堆煅烧石建成,面目狰狞,带着巴洛克风格。它有着三百间房问和厅堂,迷宫般的黑暗走廊通向深厅、城堡、角塔,阳台俯瞰着北部荒野,半公里高的通风管道升向光明,据说也下降到这个世界的迷宫中。栏杆被顶上高峰吹来的寒风长年累月的侵蚀着,楼梯——里面和外面都有——是在山石上凿刻出来的,却完全不知通向何地。彩色玻璃窗高一百米,它们可以捕获第一缕夏至日光,或者第一缕仲冬月光,而有些无玻璃的窗户,仅有人的拳头那么大,往外望去,什么也看不见。墙上,浅浮雕无边无际展示陈列,壁龛里,奇异的雕刻半隐半现。屋檐和栏杆、左右两翼和圣物储藏所之上,屹立着一千多只笕嘴,朝下凝视,目光穿越巨厅中的木椽,它们坐在有利的位置上,以便能窥到东北面带着血色的窗户,它们展翅俯背的影子就像严厉的日晷之影,在那移动,那影子在白天由日光投下,夜里则由燃烧着煤气的火炬投下。时间要塞的所有地方,都能看出伯劳教会长期把持的迹象——赎罪圣坛上盖着红色天鹅绒布,天神化身的雕像有的挂着,有的自由站立,彩饰钢铁作刃,血红宝石作眼。狭窄楼梯和黑色大厅的石头中,雕刻着更多的伯劳鸟雕像,所以在夜里,你完全找不到一个可以脱离恐惧的地方,每个地方都会有手从岩石中伸出,向你抓来。从石头上落下尖利弯刃,四条手臂包裹,作为最终拥抱。

  似乎是为了用作最后的装饰,曾经呆过的大厅和房间里,装饰着血红的细丝;墙壁和坑道天花板上,则装饰着红色的蔓藤花纹,那式样几乎可以辨认的出;铺盖凝结成一大块锈红的东西;中央大餐厅中,充满了恶臭,那是几星期前剩饭的腐烂臭气;地板和桌子,椅子和墙壁,都装饰着血迹斑斑的衣服和撕成碎片的长袍,它们无声地躺成一堆。到处都是苍蝇的嗡嗡声。
  “真他妈是个好地方,不是吗? ”马丁?塞利纳斯说,声音在要塞里面回荡。
  霍伊特神父迈入巨厅的内部。那里有一扇面朝西方的天窗,高四十米,午后的阳光从中洒落进来,落在布满灰尘的圆柱上。“真是不可思议啊,”他小声说,“新梵蒂冈的圣彼得也比不过它。”
  马丁·塞利纳斯放声大笑。闪耀的光线勾勒出他的脸颊,以及他色帝的前额。“此物专为活神而造。”他念念有词。
  费德曼·卡萨德把他的旅行包放到地板上,清清嗓子。“这地方想必建于伯劳教会之前吧。”
  “的确,”领事说,“但是伯劳教会在过去两个世纪里占领了这地方。”
  “可现在看上去没人居住了。”布劳恩?拉米亚说。她左手拿着她父亲的自动手枪。
  来到要塞后的最初二十分钟里,大伙都在里面又叫又喊,但是回声慢慢消弱,然后沉默,加上餐厅里苍蝇的嗡嗡声,让他们显得更加寂静无声了。
  “这天打雷劈的东西,是悲王比利的机器人和克隆人奴隶建造的,”诗人说,“总共花了八个当地年,在回旋飞船到来前就建好了。这应该是环网最伟大的旅游胜地,是通往光阴冢和诗人之城的起点。但我怀疑,即使在那时,那些可怜的笨机器人劳工也早就知道当地居民口中的伯劳鸟故事了。”
  索尔‘温特伯站在一面东窗旁边,举起他的女儿,让柔和的光线洒在她的脸上,酒在她攥紧的小拳头上。“现在,所有这些都没什么意义了,”他说,“大家找个干净的角落吧,我们得在那睡觉,吃晚饭。”
  “我们晚上不继续前进吗? ”布劳恩?拉米亚问。
  “去光阴冢? ”塞利纳斯说,这是他旅途中第一次真正现出惊讶的表情,“你想黑灯瞎火地去见伯劳鸟? ”

  拉米亚耸耸肩。“这有什么分别? ”
  领事站在一扇门前,门上用铅条镶嵌着玻璃,这扇门通向岩石阳台,然后闭上了眼睛。他的身体仍然晃来晃去,在平衡缆车的运动。山上一夜一天的旅行,都已经在他脑中变模糊了,已经在疲惫中丢失了。三天来他几乎没有睡过觉,焦虑与时俱增。
  但他及时睁开了双眼,没有站在那打起瞌睡。“我们累了,”他说,“我们今夜就睡在这,明早下去。”
  霍伊特神父走到了外面,来到阳台的狭窄平台上。他倚在粗糙的石头栏杆上。“我们能从这看到光阴冢吗? ”
  “不能,”塞利纳斯说,“它们在那座高山后头。不过,看见北面那些白色东西了吗? 偏西一点……那些闪光的东西,就像埋在沙土里的碎牙。看见了吗? ”
  “看见了。”
  “那是诗人之城。比利王的原始遗址,为济慈而造,为所有光明美丽的东西而造当地人说这座城现在正闹鬼,无头鬼魂在其中出没。”
  “你是其中之一不? ”拉米亚说。
  马丁‘塞利纳斯转身想要说什么,但他盯着她手里的手枪看了会,摇头走开了。
  脚步声在看不见的楼梯弯道里回响,卡萨德上校重新进入了房间。“餐厅上头有两间小型储藏室,”他说,“房间外有一段阳台,除了这条楼梯,没有其他人口。容易防御。房间也……很干净。”
  塞利纳斯笑道,“那是不是说,没什么东西攻击我们? 或者说,如果真有东西攻击我们,我们也无路可逃? ”
  “我们能逃到哪里去? ”索尔?温特伯说。
  “是啊,哪里去呢? ”领事说。他已经累得不行了。他拿起自己的装备,又拿起沉重的莫比斯立方体的一端,等着霍伊特神父拿另一端。“大家照卡萨德说的办吧。找个地方过夜。至少别再待在这房间里。这里到处都是死人的臭味。”
  晚餐吃的是最后一点干粮,塞利纳斯最后一个瓶子里的一点酒,还有一些走味的蛋糕,那是索尔‘温特伯带着为了庆祝他们在一起的最后一个晚上的。瑞秋太小不能吃蛋糕,但是她喝了牛奶,趴在她父亲身边的一块毯子上,睡着了。
  雷纳?霍伊特从他的背包里拿出一把小小的巴拉莱卡琴,胡乱拨弄着琴弦。
  “原来你还会弹琴。”布劳恩?拉米亚说。
  “弹得很糟。”
  领事揉揉眼睛。“我希望我们能有台钢琴。”
  “你是有一台啊。”马丁?塞利纳斯说。
  领事盯着诗人。
  “把它带来,”塞利纳斯说,“我想来杯苏格兰威士忌。”
  “你在说什么呢? ”霍伊特神父突然说道,“说清楚点。”
  “他的那艘飞船,”塞利纳斯说,“记得我们亲爱的已故马斯蒂恩跟我们的领事朋友说的话吗? 这位丛林之音说他的秘密武器就是那艘漂亮的霸主个人飞船,那艘坐在济慈航空港的飞船。叫它来,领事大人。把它叫过来。”
  卡萨德在楼梯口安置好安全光束,现在回到了房间。“这个星球的数据网失灵了。
  通讯卫星坠落了。轨道运行的军队飞船使用的是密光通讯。他如何把它叫来? ”
  “超光发射器。”说话的是拉米亚。
  领事转而向她盯去。
  “超光发射器有楼房那么大呢。”卡萨德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最后的莫希干人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美国才开始摆脱对英国文学的依附,真正诞生了美国的民族文学。而书写这个文学《独立宣言》的代表人物,是欧文和库柏,他们同为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而库柏则是“美国小说的鼻祖”。库柏的长篇小说《间谍》(一八二一),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蜚声世界文坛的小说。他的代表作边疆五部曲《皮裹腿故事集》,影响更为广远;而《最后的莫希干人》则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部。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
清洁女工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从维拉饭店出来,迈步朝索霍区走去。他竖起大衣领护住他的脖子,他这样做,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如说是处于谨慎,因为这时的夜晚并不太冷。“不过,在我这种年龄,一个人还是别冒什么风险的好。”波洛习惯这样说。他心情愉快,两眼睡意朦胧。维拉饭店的蜗牛实在是美味极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地道的小餐馆,这次总算是找对了。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睡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客栈的女人叮嘱江口老人说:请不要恶作剧,也不要把手指伸进昏睡的姑娘嘴里。看起来,这里称不上是一家旅馆。二楼大概只有两间客房,一间是江口和女人正在说话的八铺席宽的房间,以及贴邻的一间。狭窄的楼下,似乎没有客厅。这里没有挂出客栈的招牌。再说,这家的秘密恐怕也打不出这种招牌来吧。房子里静悄悄的。此刻,除了这个在上了锁的门前迎接江口老人之后还在说话的女人以外,别无其他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