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管道的故事 - 第六课 杠杆时间:人的管道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当布鲁诺晚间和周未睡在吊床上悠然自得时,柏波罗还在继续挖管道。头几个月,柏波罗的努力并没有多大进展。他工作很辛苦――比布鲁诺的工作更辛苦因为柏罗晚上、周未都在工作
  ——摘自
  有一句古的阿拉伯兹谚语归纳了杠杆金钱和时间的区别:
  有两种爬上高大橡树顶上的方法:你可以坐在树下等,或爬上去。
  当人们化几十年的时间来杠杆金钱建造管道时,他们选择了坐着等。我把这称为"50年管道计划",这就是复合。耐心等待你的金钱在多年以后关起门来财倍增。
  毫无疑问,"50年管道计划",是有效的。记得玛嘉烈。当娜的管道如何将她从一个低收入的教师变成一个百万富翁吗?
  象玛嘉烈。当娜一样,我也热衷于建造长期的管道。多年来,我杠杆我的部分收入来建?quot;棕榈滩管道">我投资于养老金、股票个人退休帐户、房地产等各个方面。这叫做多元化。这就叫做建造生命线。
  但我也热衷于爬橡树。
  我把爬橡树叫做"5年管道计划",它可以完全和50计划一样的目标,得到财务自由和保障,却花10%的时间!
  所以我化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建造几个快速增长的生意,与其坐等50年后才爬到树顶,我能通过创造一个生意,以2年至5年内爬到树顶。
  时间竞赛公平
  杠杆时间的美妙之处在于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这意味着时间使于富人和普通收入者的竞赛公平化。不管你是唐纳德。创普或唐纳德卡车司机,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是相等的。
  所以我把时间杠杆称为"人的管道"。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多,无论他们是穷人还是富人,男人还是女人,黑人还是白人,大学生还是高中生,年轻人或老人。但钱就不同,是吗?
  想想吧,如果你和每个人一样,每天开始的时候,在你私人的银行中一定有1440美元,是不是很棒?这钱是你的,只属于你。没有人告诉你如何处置 它。你可以化了它、投资它、烧了它、扔掉它或杠杆它、或者浪费它。你知道,第二天早上醒来时,银行财户又有了1440美元。如果每个人每天都从1440美 元开始,这个世界是否更美好、更公平?
  但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这不是事实。当谈到钱野生活就是不公平的,有人含着金锁匙出生的,有的人含着塑料锁匙,有的人则只是含着他的大姆指出生的。公平吗?恐怕不。但如歌中唱:"这就是生活。"
  我们并不是每天一开始都有1440美元在私人银行里。这是事实。但于时间而言,我们确实是从每天1440分钟(24小时/天*60分钟/小时分钟)存在私人时间同账户中开始的。

  既然我们的时间都一样多,靠工资生活的人和财务自由的人的区别在于,他们使用每天1440分钟的方式不同!
  你的时间比你想象中的多
  有的人推迟建造管道,他们觉得"这时机不适合"。猜猜,现在的时机对每个人都不适合!我们都处于压力当中。我们都很忙。我们都忙着处理意外的紧急事件。有一个词可以形容这些不适合的时机。
  它称为生活!有的人浪费他们的生命,等待"最好的时机"才做这做那。好了,等到死那一天吧,因为根本没有"最好的时机"可言。如果有人跟你说,只要你每天坐在墙脚织2小时的毛衣、织上一年的话,就给你100万,你会有时间的,对吗?
  即使你的儿子在操场上摔断了胳膊,或你下班后发现车子起动不了,都没有关系。为了这一百万,你会找到时间织2小时的毛衣。无所谓时间是不是最佳。幽默艺术家ARTBUCHWALD是这样说的:无论这是最好的时间还是最糟的时间,这是我们唯一的时间。
  悲哀的是,大部分人以为时间是理所当然的,特别对待零散的时间。我们常用年、星期、天来计算时间,而不是用小时和分钟。我们早九晚五地工作,周一至周五。我们根据月历来计划时间,我们每年庆祝一次生日或周年纪念。
  但关于时间的让人吃惊的事实是,每天这里几分钟,那里分钟,加起来便是很多时间!例如,你是否知道一个普通人在生命中用于吃饭的时间平均是多少?1年?2年?答案是6年。吃惊吗?这里是一些其他琐事占用的时间统计:
  我们一生每天琐事上所化的时间
  6年――――――――――――――――――吃饭
  5年――――――――――――――――――排队
  4年――――――――――――――――清洁房间
  3年――――――――――――――――――做饭
  2年―――――――――――――――――回电话
  1年―――――――――――寻找放错地方的东西
  8个月―――――――――――――打开垃圾邮件
  6个月――――――――――――等待红灯变绿灯
  算一算,22年就这样从你生命中消失了!这证明了这里15分钟,那里30分钟、两个小时,加起来是多么巨大的时间。
  几小时可变成几个月
  想一想,如果我们每天晚上或周未用几个小时有目的地去做事,例如建造管道,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你每个工作日8小时,早上上班前一小时,晚上下班后一小时,而星期六和星期天各3个小时,你一周将会增加16个小时的有效时间。

  一周16小时,一年50个星期,即一年有800多个小时,相当于100个8小时工作日,即每年3个月零10天额外的8小时工作日。你所要做的就是每天抽出2小时,一年得到3个月的有效时间。令人惊讶,对吗?
  时间就是金钱
  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有效地利用空余时间是成功人士有更多时间、做更多的事情、回报更多的关健之一。你是否认为比尔。盖茨像普通美国成年人那样每天5点下班,回家看7小时电视?
  不……
  最近,《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说,北美洲10%的最富有的人一周工作52小时,而那10%的最穷的人一周只工作45小时。
  这10%的人不仅要作时间长,他们更聪明地工作!换句话说,他们不用时间换钱。你走进便利店,不会看见米高。佐敦在柜台后面买彩票和啤酒。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都珍惜时间,他们寻找每个机会杠杆时间。
  不浪费,不需要
  人们常问我为什么在现在事事如意的时候要建造管道。他们说在办公室忙碌了一天之后,真应该放松一下。他们用躺在舒适按摩椅上看电视直到睡觉的方式当作给自己的回报。
  "生活很好"他们告诉我。"找一份工作,在银行里存点钱。孩子在学校表现良好。不需要打破平静。"
  这时,我告诉他们,没有比在一切顺利时建造管道更好的时机,为什么?因为当潮退时,你就晚了。
  我告诉他们一古老的笑话:有一个人住在曼哈顿豪华饭店的第30层,可以俯瞰中央公园。他拉开窗帘,打开窗户,正准备欣赏景色。这时候,他惊奇地看见一个人从窗口坠落。
  "你感觉怎样?"他问那个正掉下去的人。
  "很好――直到现在为止。"他回答说。
  问题是世界上有许多提桶者过得不错――直到现在为止!但他们不能永远保持无拘无束状态。只要人们是以时间换钱,他们的生活中就没有安全网。为什么呢?因为当他生病、受伤、被解雇,工资单就停下来了。
  对于提桶者,没有工资单意味着没有保障。
  蚂蚁和蝗虫的寓言
  当我写这本书时,消费者信心正高涨。失业率处于低位,收入正在增长,家庭消费处于历史最高纪录,汽车销量迅速增长,大部分人的生活也不错――直到现在为止。
  但我们不能老是把"直到目前为止"当作是"永远"。每个人都知道生活是有周期的,经济也一样。现在经济已差不多到达顶峰了。你自己的生命周期应该也处于高峰了。
  但向上的事物总有一下跌。当人们下跌时,有的人会陷入艰难的境况中:被解雇。改行。信用卡债务。紧急医疗事件。照顾年迈的父母等。

  聪明人明白,最好的寻巢时机是在经济繁荣时期。聪明的人在经济衰退前便建好了安全网,而不是在经济衰退时期。所以我告诉人们今天是建造管道的最好时间,而不在经济下滑时。
  这就象蚂蚁和蝗虫的故事。蚂蚁是管道建造者,它利用夏天的一部分为即将来临的冬天贮存粮食。它同样也享受夏天的时光,但他有足够的智慧去用时间建造管道。
  而蝗虫则是提桶者。他一拿到钱便把钱全部化光。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阳光下玩耍,而忽视了即将来临的冬天。他没有准备好合适的管道,只能饿死。
  现在付给我报酬……还是以后付!
  你是否记得那句有名的广告词"现在付我报酬,或以后再付?"这和管道的建造是一样的。你可以现在便"付钱",今天就开始建造管道可以以后"再付",等60、70岁时挣扎着靠微薄的社会保障支票维持生计。
  想一想,如果你的管道已安装好,你将来会得到回报,而不会一无所有!
  多美妙的概念啊!
  时间杠杆:人的管道
  记住――在赛场中,大家有相同的时间!
  我们并非人人都有相同的数目的钱可供杠杆。
  但我们有相同的时间可供杠杆!
  通过聪明地杠杆你的空余时间,你将建立一个能给你回报诜多年的管道。
  我们很幸运地生活在一个每个人都可以杠杆时间来建造管道的年里。以前不是这样的。在二十世纪初,只有非常有钱的人才能奢侈地杠杆时间。在1890都是每天工作十小时的劳工,他们太忙于生计,而无暇思考杠杆时间。
  但今天,更多的人比以前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时间是最公平的!时间让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与商业巨子竞争。富有的人每天并没有48小时,穷人每天也不是12小时。他们都拥有同样的时间――每天24小时,每周7天,每年365天。
  历史上最伟大的时间杠杆工具
  今天,管道不再是富人的专利。每个有一点时间,或经常驾车的人,都能杠杆时间,化2年至5年内建造"人的管道",而他会持续多年,甚至几十年地流出水来。
  实际上,我们拥有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时间杠杆工具!它比有史以来任何一项发明在更短的时间里创造的百万富翁。
  我们将这个令人惊讶的工具叫"电子管道",它是杠杆时间的终极工具。你或许听说过它的另一个名字、那个在电视和报纸标题上24小时不断闪烁的名字。
  它的名字?
  互联网。
或许您还会喜欢:
邪恶催眠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01深秋时分,龙州街头已经有了三分寒意。不过这点寒意并不能阻止都市男女们上街消遣的兴致,尤其是在周末的傍晚。文汇路是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和新区的商业中心相比,这里的大楼多半矮旧,不够摩登气派。但老区也有老区的特色,比如说城内很多老字号都在此处聚集,这对本地市民的吸引力巨大。所以每到营业高峰段,文汇路上总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罗飞坐在路边的一个台阶上,看似在无聊发呆,可他的眼神和思绪却没有一刻停歇。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随遇而安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这才有了这本书—这有点儿像我们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 [点击阅读]
非君不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缘普宁寺——来来去去的人群穿梭,香火袅袅升空,锣钹喧嚣,交织出一幕喜庆味儿。由于今儿个适逢庙会,舞龙舞狮好不热闹,再加上小贩林立,将平日便已是香火鼎盛的普宁寺挤得更是水泄不通。就在某个引不起旁人注目的小角落——“几位大爷、夫人请留步。”正欲跨出的步伐收了住,落在最后头的少妇迟疑地循声望去。 [点击阅读]
黑暗精灵三部曲之二:流亡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怪物在幽暗地域的通道中笨重地行进,它的八只脚在岩石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噪音,在寂静中四处回荡。怪物并没被自己制造的噪音吓得慌张乱窜,四处寻找掩护以躲避其他掠食者的袭击。尽管幽暗地域危机四伏,它显然自信满满,完全未把任何敌人放在眼里。它呼吸的气息是致命的毒气,利爪能凿穿坚硬的石头,嘴里森然环列着好几排矛状尖牙,可以轻易撕裂最厚的毛皮。而最骇人之处在于它的视线,一眼就能将猎物化为石像。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o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点击阅读]
不碎之灵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诸色众相,所存者灵。在他的脑海之中,这句平淡的话语竟然逐渐地演化成一道永久回荡着的箴言,守护起他新近所感知到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这句箴言已经使他经历了一次对世间真谛的顿悟,并成为钥匙,为他开启一扇通向宇宙知识之海的大门。并且,这顿悟也将他带来了这里。当努波顿缓缓地在赞加沼泽内那片由巨形蘑菇所构成的丛林中穿行时,这句话令他倍感舒适与安宁。 [点击阅读]
专业主义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专家的定义***************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想把他们称之为专家。前言--预言将自我实现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