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怪诞心理学 - 第二卷:巴纳姆效应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保罗·米尔以著名的美国马戏团艺人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的名字将弗瑞尔的实验结果命名为"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任何一流的马戏团都应该有能力让每个人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多年来的研究显示,无论男女老幼,无论是否相信占星术,几乎每个人都会受到巴纳姆效应的影响,学生如此,人事经理们甚至也不能例外。
  很多研究人员以弗瑞尔的实验为基础进行后续研究,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项研究来自于法国人米歇尔·高奎林。有一家公司号称能够借助高科技的电脑得出非常精准的星座分析报告,于是高奎林把臭名昭著的法国杀人狂魔马塞尔·贝帝德的详细生日资料寄给了这家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贝帝德欺骗受害者说他能够帮助他们逃离被纳粹德国占领的法国,事实上他却给这些人注射致命的毒药,然后看着他们慢慢死去。后来贝帝德被判犯下了19宗命案,并于1946年被斩首处决。对于贝帝德人生中阴森可怖的一面,电脑得出的星座分析报告完全没有提到。这份报告和弗瑞尔在实验中使用的语言类似,读起来也就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巴纳姆式描述罢了。其中部分内容如下:
  他的适应性很好,可塑性也很强,这些个性通过技巧和效率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在生活中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会朝着秩序、控制和平衡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在社交、物质还是智慧上,他都非常讲求条理。他看起来可能是一个乐于遵循社会规范、举止得体、颇有道德感的人,是生活富足、思想健全的中产阶级中的一员。

  虽然贝帝德在1946年就被依法处决了,但星座分析报告还预测说他很可能会在1970年到1972年期间"考虑对感情生活做出承诺"。
  高奎林由此受到启发,于是灵机一动,在一家知名的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声称可以免费为人们提供电脑生成的星座分析报告。法国各地共有150人对这则广告做出了回应。高奎林把贝帝德的星座分析报告寄给了每一个人,并让他们通过打分的方式评价收到的分析报告是否准确地描述了他们的个性。结果显示,有94%的人认识分析报告的内容非常准确。有一个人在给高奎林的信中写道:"
  这台机器生成的报告简直太棒了……我得说这简直太超乎想象了。"另外一个人则写道:"一台电子设备竟然能够算出人的性格和未来,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还有一些人被这份报告的精准性深深地折服了,他们竟然愿意付钱给高奎林,以便得到更为详尽的分析报告。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被这种类型的描述骗得晕头转向呢?
  人们之所以认同这些描述,是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描述都是正确的。毕竟,谁不会强烈质疑自己做出的重要决定呢?谁能否认希望别人欣赏和钦佩自己呢?谁不会对安全感有迫切的渴求呢?
  即便是一些听起来很个性化的描述,对于很多人来说也可能是正确的。几年前,我的同事心理学家苏珊·布莱克摩尔对6000多人进行了一次调查。她向这些人陈述了一些占星学常用的描述,这些描述看起来很个性化,比如"你家里有人叫杰克"等。调查结果显示,大约1/3的人在左侧的膝盖上有一个疤,1/3的人拥有亨德尔水上音乐的磁带或CD,1/5的人家里有人叫"杰克",1/10的人在前一晚的梦中见到了已经多年未谋面的人。许多巴纳姆式的描述看起来似乎都是正确的,这是因为大部分人的想法和行为都是很容易被猜中的。
  此外,还有所谓的"谄媚效应"。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事情。
  所以他们会认同自己还有很多未能得到发挥的潜力以及自己是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之类的描述。这种效应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大约50%的人对占星术深信不疑。从传统上来说,十二星座可以分为六个"正向"

  星座(白羊座、双子座、狮子座、天秤座、射手座和水瓶座)和六个"负向"星座(金牛座、巨蟹座、处女座、天蝎座、摩羯座和双鱼座)。通常来说,正向星座的相关特质听起来要比负向星座的相关特质更讨人喜欢。一般认为天秤座的人倾向于追求和平和美感,而金牛座的人更注重物质,也更容易不满。威斯康星大学的心理学家玛格丽特·汉密尔顿曾让人们提供他们的出生日期,并依据自己相信占星术的程度从0~7分中选一个分数。正如"谄媚效应"所预测的那样,很明显,相对于负向星座的人而言,正向星座的人更有可能相信占星术。
  弗瑞尔及其追随者所做的研究表明,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星座已经欺骗了数百万人。占星师完全可以信口雌黄,只要说的时候足够含糊其辞,足够阿谀奉迎,大多数人都会迫不及待地表示占星师的分析"非常准确"。因此说,并没有太多的科学证据可以用来支持占星术。既然如此,我们就很容易得出如下的结论:事实上,一个人的出生日期跟真正的科学毫无关系。
  没错,我们很容易得出上述推论,不过这种推论却是错误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
果壳中的宇宙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相对论简史霍金爱因斯坦是如何为20世纪两个基本理论,即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是位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发现者,1879年诞生于德国的乌尔姆。次年他的全家即迁往慕尼黑。在那里他的父亲赫曼和叔父各自建立了一个小型的不很成功的电器公司。阿尔伯特并非神童,但是宣称他在学校中成绩劣等似乎又言过其实。1894年他的父亲公司倒闭,全家又迁往意大利的米兰。 [点击阅读]
柳林风声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肯尼斯·格雷厄姆(1859~1932)生于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童年很不幸,5岁丧母,随后丧父,几兄弟都由亲戚收养。中学毕业后,他没有钱继续读大学,20岁进英格兰银行工作,直到1908年,因在银行里被一疯汉用枪击伤而退休。他喜欢自然和文学,业余研究动物和写作,很早就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楼兰新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子愿我后生,常为君妻,好丑不相离。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一、朱砂佛印历史上鸿蒙初辟的时期,颟顸、野蛮、酷虐与巫术、卜噬、图腾一起,拥有着不可抵御的权势。有史学家把它比作恶魔,手指粗硬,指节稍稍用力地弯曲便有裂帛一样的声音传出来。许多无妄的生命在它的操纵下陪葬。在长达几千年的蒙昧里,文明被撕裂成片,然而它们学会包容,织成一张网,反过来将野蛮在潜移默化中同化。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0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续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0
摘要:2006年10月,深圳某小区。“胤禛,你真的如此恨我吗?真的如此……”他始终是没有来,他再不肯原谅我了,心像被生生撕裂了一般,疼痛以心脏为中心,一波一波地扩展到四肢百骸,觉得整个人难受得不能自己。不是已经死去了吗,为什么身体还会疼痛,为什么脑中还会有如此清晰的记忆。轻轻地动动指尖,指腹下能感觉到柔软的棉被。 [点击阅读]
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优点和缺点.一味去弥补性格缺点的人.只能将自己变得平凡;而发挥性格优点的人.却可以使自己出类拔萃——罗杰·安德生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仍不能成功?你知道吗?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性格格格不入的工作。尽管他们勘勤恳恳、任劳任怨,尽管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氏族之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当古尔丹召唤他们的时候,他们到来了,那些心甘情愿,甚至饥渴地将灵魂出卖给黑暗的人。他们曾经跟古尔丹一样,是有着坚定意志的生命。他们曾经研究自然世界和兽人在其中的归宿;曾向深林和平原上的野兽,天空中的鸟儿,海洋和河流中的鱼儿学习。他们曾经是这个循环的一部分,不多,也不少。这一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些过去的萨满,现在的术士们,曾极为短暂地品尝过力量,并发现那像舌头品尝到了一大滴蜜糖一样甘美无比。 [点击阅读]